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你好吗?》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爸...你好吗?》的观后感10篇

2018-07-02 02: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爸...你好吗?》的观后感10篇

  《爸...你好吗?》是一部由张作骥执导,高捷 / 纪培慧 / 张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爸...你好吗?》观后感(一):爸,你好吗?

  我不记得是什么因缘际会让我下载了这部影片距离我看完它,流了泪的那个晚上已经快半个月了。

  感性褪去,理性归来,再看的时候虽然消减了当时眼泪决堤的冲动,却还是觉得是一部值得怀念的影片。原来这部电影是09年台北电影节闭幕影片,原来纪培慧演的那么好、高捷那么有名。看的时候我抱着看纪录片心情,里面的演员也多半是自己熟悉的。确实如纪录片般情节简单,都是日常生活真实写照,仿佛随处可搜寻到自己生活的影子,马上能够依据情节对号入座。里面高捷的一场戏中,张作骥借戏自嘲拍的片子均不是商业片,没有吸引投资方的优势。而自嘲背后却是对商业片的嘲讽,和坚持己见的勇敢。这是一份难得的温暖,被保留在这浮华嘈杂社会里张作骥的影像世界。坚持着自己赤子心,不被世俗牵绊的心多可贵。就像我喜欢的苏打绿,在主流市场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真实的情感表达总会动人,总会有人为你驻足流连,不论电影、音乐文章。电影中的父亲们,有的没钱没势,有的工作繁忙,有的不务正业,有的默默无语,而孩子们,有的虽小却体贴的很,有的无止境伤害父母的心,有的任性的榨取着父母。像“背影”里的父亲,体弱多病,每天在火车道旁开三轮车与火车竞赛。父亲不管昨晚的辛劳,逃难似地穿错裤子衣服,送儿子上学考试,见儿子和一群混混逃课,只是扔了一句:“你跟别人学逃课,你得有本钱的。”在儿子小捷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一个不体贴的自己。

  最后“人人说父亲”的部份,确是最感人的,看着这些人,我觉得自己拥有奢侈幸福曾经为了父母的一句责备而锁上房门,任凭父母责问、失望担心也不开门的我,固执自私,希望未来的自己多多体会他人,为他人着想,学会感恩

  《爸...你好吗?》观后感(二):爸,你好吗?

  阿爸的手表:爸,有时候您真的很无能。可是我会记得我生病的时候,您抱我的时间您抱我的情形。一直记得。

  心愿:爸,有时候我们做儿女遭遇不幸,并不全是您的错,所以请不要再自责啦。承担不幸后果的路很难走,可是有您陪伴扶持,疼痛变得可以忍受,难过可以渐渐减轻。

  原点:爸,知道我为什么和您怄气吗?因为我以为您从来不爱我。其实不是的不对?幸好我还来得及发现

  期待:爸,谢谢包容我的每一个任性决定。即使难以接受,您还是愿意坐下来和我好好谈。不批评指责完全的包容。不是人人都有我这样的运气,我知道。

  爸爸,不要哭:爸,您也不过是个人。虽然不完美,但真实。撑不下去的时候,好好哭一场吧。我不会因此看轻您,我还会给您拿热毛巾

  背影:爸,您知道吗?您有时候真的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可是这又怎样呢?您是我爸,我知道您已经尽力给我最好。我都知道的。虽然我不会告诉您我有多感激

  往日的旧梦:爸,我几乎忘了您也曾经年起过。年轻的时候,您也这样跳着探戈去把妹吗?我猜肯定是。

  我怎舍得分离:爸,您回来好不好?我想告诉您,我知道您不是故意凶我们的。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不再跑去海边玩水。

  铁门:爸,我们从没想过,筵席散了之后拉上铁门的您是这样寂寞寥落。我们是真的希望您能活到120岁,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有爸的孩子

  孩子,你还记得什么:即使我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即使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您也不会放弃我,对不对?爸。

  ……

  《爸...你好吗?》观后感(三):摘自2010_Taiwan_Cinema_Yearbook

  集十部短片而成的電影版《爸⋯你好嗎?》則到 2009 年先擔任台北電影節閉幕片,然後才在 7 月底上映,趕上父親節檔。這套短片作品有點像是沈澱,在找回導演手感之餘,也像在重新建構對感情信任(張的前作《蝴蝶》 甚至出現弒父情節)而另具趣味。例如張作驥對黑道男性特殊孺慕,從〈心願〉這段, 高捷一副兇神惡煞斥喝屬下,回到家卻對癱瘓在床的女兒滿懷愧疚落差中看得出來。 這段短片還有點自我指涉的幽默,張作驥自嘲是票房毒藥,卻又調侃電影圈就是黑道。 但後來高捷鼻涕眼淚一起來(而且還能停頓、再來)的演技功力,直可媲美蔡明亮電 影《愛情萬歲》楊貴媚的最後一場戲。飾演女兒的紀培慧不說話的演技,先後在〈心願〉 與〈期待〉兩段詮釋出完全不同角色,表現也令人驚豔。而和朱自清散文同名的「背 影」這段,也成功地從路邊挫屎、衣服穿反、以及一包「美而美」式的早餐,找到很 「台」、很「電影」的詮釋角度,讓陳慕義「背影」的份量,不遑多讓。也從父親的 謀生工具(電動三輪車)和兒子張捷的期待物件(數位相機)產生世代差異的對比, 卻也凸顯了父愛與親情超越時間或意識型態的永恆性。而半路殺出的「緬甸叔」,則 又意在言外地點出台灣底層社會多元族群混和的現實。亦即張作驥掌握寫實的功力還 是很強的。特別是從「鐵門」這段幾乎談不上戲劇性的短片裡,子女回來吃飯、離去, 爸爸拉下鐵門幾個簡單動作,從熱鬧團圓到分離的寂寞,從女兒依依不捨還三番兩次 透過鐵門小縫跟父親道別,到父親似乎早已習慣地一個人喝酒「配」電視,那種不落 言詮的淡淡感傷卻又不輕言批判的寬容,完全體現了真實的曖昧性與複雜性,堪稱全 片最能看出「門道」的內斂手筆。有趣的是,張作驥當年在《美麗時光》想要卻作不 出來的長頸鹿,這回隨著太保(張嘉年)帶兒子逛動物園的〈孩子,你還記得什麼?〉 這段,終於實踐了。太保近乎夫子自道的告解,讓觀眾一下子恍惚起這段的真實與虛 構比例;而隨後的魔幻場面,又像是張作驥與影迷之間約定的默契。然而在熟悉的風 格之外,這回加重的是情緒的份量。嚴格說來,我不認為這套作品有石破天驚的藝術 水平,但它確實是張作驥有史以來最靠近觀眾的作品,因為情感宣泄清楚直接,觀者 很難無動於衷。因此我更期待經過這場「復原」與「熱身」後,能看到張作驥在下部 長片的沈澱或爆發。

  《爸...你好吗?》观后感(四):那些关于父亲的电影

  看《赵氏孤儿》,其中的一个细节触动了我。就是赵武长大后准备跟随屠岸贾一起出征那幕,当赵武戎装在身,从屋子里面走出来,给他的义父看他的英姿时,王学圻让他回去重走一遍。暮然见我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期许欣慰自豪,尤其是两代男人之间的那种男人精神传递。——一霎那让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是枝和谷《步履不停》里面也有一个细节,次子良多(阿部宽)无意中看到厕所里面那个方便父亲把手的钢环时,手摸着它发呆。他的心里那刻一定很不是滋味。或许有愧疚,有自责,有对父亲年老的感慨

  这两天在中午休息间隙看台湾张作骥的《爸……你好吗?》,常常如鲠在喉。

  想想其实看过挺多讲父亲的影片。《了不起狐狸爸爸》《飞屋环游记》《遗愿清单》都是在讲父亲未竟的愿望理想;俄罗斯电影《回归》讲一位父亲对自己缺失童年父爱的两个儿子的“再教育”;《入殓师》刘梓洁的《父后七日》分别讲女儿和儿子对父亲的情感;李连杰主演的《海洋天堂》讲父亲对儿子的爱(碰巧最近刚看了另一部讲自闭症孩子的电影阿米尔·汗的《天上的星星》)。包括非常经典的《天堂电影院》《放牛班的春天》从某个侧面也再讲一代男人和下一代男人之间的情感。

  相对于上面提及的日本或台湾影片,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和濮存昕主演的《洗澡》两部大陆的电影,则和我们自身生活中父子关系就贴近了很多。前者讲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忏悔内疚,也是自身的一个救赎(在《爸…你好吗?》里面的《心愿》《期待》《孩子,你还记得什么?》两个小节也是讲类似主题);后者讲述这个时代城市化大浪中外出到深圳打工的儿子跟留守家乡的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有现代商业对子承父业冲击

  对于父亲,除了背影,你还记得什么?回到张作骥的《爸…你好吗?》。这不电影由数个小节组成。《阿爸的手表》是懂事的儿子和三代人为生活的煎熬而生存的现状;有没长大的儿子——《背影》,也有没长大的父亲——《爸爸,不要哭》;《往日的旧梦》和《我怎舍得分离》是一个忙于事业脾气暴躁其实非常爱家有责任心老爸,最后却让人痛心离开的这个世界;《铁门》道出了老年人落寞(类似主题的有《秋刀鱼之恋》)。

  题外话,对于“父亲如何看待孩子的选择?”,彼得·巴菲特在他的《做你自己》一书中这样写到:

  “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已接受了音乐的召唤但还只能获得有限收入,我到奥马哈去看望家人,并跟父亲做了一些交谈。在谈话过程中我试着向他解释我的志向目标,以及我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计划事实上,我在某种程度上也在用这些谈话对自己解释一些事情,我在把父亲当作一面纠错镜,这面镜子可以收集那些零散思想碎片,并以清晰的排序反射给我。

  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妄加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在快要出门时随口对我说道:“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同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

  他就说了这些,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这就是我需要回答,直到现在我仍觉得很珍贵。我的父亲,事业如此成功,却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并论平等看待。当然,这种平等不是从经济收益的角度,也不是从对世界的影响而言,而是基于个体的志向。”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一句古语:好男儿志在四方。之前在我看卢安克的博客时,里面说到他的父母对他包容、理解支持——一个德国人中国广西的一个偏远山村支教,一做就是十几年。

  .父爱,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少被提及,拿出来讲述的主题。所以这些电影很值得再看一遍。另外,山田洋次导演,吉永小百合主演的《母亲》(讲母亲的伟大)、国本雅広导演的《哥哥烟火》(讲兄妹情感)也不错推荐一下~f

  作者心理咨询师赵晗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闹类硬博客 [http://www.naoleiying.com/]

  《爸...你好吗?》观后感(五):对电影《爸...你好吗?》的一些想法

  这是我第一次看张作骥的电影,看这部电影却是因为《当爱来的时候》,《当》拿了金马奖,有较高的评价,在网民口碑却不是太好,评分都不是很高,而这部没获奖的片子却是张导目前作品中评分最高的,电影很平淡朴素,讲了十个短小的关于父亲的故事。这种短小的故事凑在一起的方法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他在讲述着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父亲,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爱--对子女深沉的爱,每个十多分钟的小故事是那么平淡朴实,却又那么亲切真挚。当我们安安静静的看完这十个故事,接下来看到的是对很多路人采访,让每个人对父亲说几句话,这真实的镜头让我忍不住落泪,因为看到平凡的他们,我就像看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他给我的爱,他为我付出的一切,而自己却从没好好回报他,反而总是拖累他,不断给他带来麻烦,心中真是惭愧不已,千万别像很多人一样等到父亲离去了,才后悔莫及啊~

  《爸...你好吗?》观后感(六):爸,你好吗

  看电影《爸,你好吗》。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像纪录片一样,没有什么情节的电影,眼泪哗哗的流着,枕头都湿了。

  我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但是在看了几百部电影后,商业的、文艺的、催泪的、煽情的电影一般都只能逗我发笑,却很难让我落泪。当然,落泪了,也并不一定是被电影打动,很多时候是因为触动了我们的心。

  很多人在写自己的父亲时,都会说,一直想写一写自己的父亲,但总找不到一支合适的笔,所以一直写不出来。我也一直觉得找不到一支合适的笔来写。

  其实,找不到一支合适的笔只是个托词,而写不出来却是真的。

  三岁时,冬天里我爸去给他爹上坟,非要拉上我。回来的路上,泥泞雪地让我走不动,于是我爸一手提着篮子,另一只手抓着我的一直胳膊,像打猎归来,满载而归猎人一样,把我背在背上。我爸走的格外卖力,仿佛神采奕奕,仿佛我就是他收获的鹿子或者野兔。到家之后,我的胳膊脱臼了。

  我四岁时,爸妈忙,没时间看管我,又怕我乱跑,下河洗澡,上树偷柿子,出危险,于是就想送我上学。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幼儿园,可是不到六岁小学不收。后来爸妈就打算把我送到我姨家,我姨是老师,她跟校长说了,可以让我跟着在学校上课或者玩闹。我爸把我送到我姨家,要我在姨家住。我不愿意住在别人家,我爸把我丢下要走时,我拉着他要和他一起回家。我爸打我,打我我也不松手,我说,我就不在这里住。我爸威胁我,再不松手,我把你绑在树上。可我和他一样,是头犟驴,我不松手。于是我被绑在了树上,然后,昏了过去。醒来时,躺在我姨家的床上,我爸已经走了。

  小学三年级时,过完春节开学,学校让把写有家长意见的通知书交了,于是我让爸写家长意见,我爸很有才华的在我的通知书上写了首顺口溜“调皮捣蛋,光吃不干,用老师的破鞋管管”。

  十岁之前,我在外面要是玩的久了,回家碰到村子里的婶子们时都会对我说,赶紧回家,你爸找你半天了。然后,第二天我再出来玩,伙伴们会问,昨天回家你爸打你没有。

  初一时,我住校,我爸到学校给我送衣服,碰到我的女班主任,给我班主任说了一句他认为很有哲理的话“学生就是奴隶,老师就是奴隶主,如果奴隶主不用鞭子抽着,奴隶是不会好好干活的”。

  初二时,我暑假在家,和一群孩子拿着弹弓打麻雀,我爸在大街上看到我,二话不说,按在地上就打,旁边老太太看到说,都十几岁的孩子了,你在大街上按着就打,伤了孩子的脸面。

  高一时,我住校,我爸给我送衣服,碰到我的男班主任,于是两根烟枪站在教室门口抽了起来。我爸对班主任说,这孩子不正干,该打就打,没事的。

  现在我妈有时提起小时候的我,会讲我爸的一门独技。我爸一条腿曲着,另一条腿支着,把我按在他支着的腿上,把我的双手踩在他脚下,然后脱了鞋子打我屁股。

  这就是我爸,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写他。

  我被捆在树上,晕过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爸都不敢去我姥娘家,因为我姥娘放出话来,要跟他算账。

  我爸在我通知书上写完他得意的顺口溜后,我哭着死活不去上学,他只好很无奈的把他的大作毁掉,重新给我写。

  我在街上玩的太久不回家,我爸就会四处找我,找不到,等我回家时就会打我,因为他以为我下河洗澡去了。

  村子里的老太太劝我爸不要在街上打我,伤了我的面子。他对老太太说,我就是要在人多的地方打他。伤了他的面子,下次他就不会再和一群人混了。一个人在街上耍,想做坏事,没有歪主意,也没有胆量;两个人在街上耍,想做坏事就有了歪主意,但还是没有胆量;三个人一起在街上耍,想干坏事就既有歪主意,又有胆量了。

  我爸和我班主任一起抽烟,让我班主任打我那次,天正下着雪,他骑着自行车,十几里路,到学校时鼻子上挂着清水鼻涕,给我送衣服。

  我爸说他把我的手踩在他脚下,是因为打我屁股时我总是用手捂屁股,他怕把我的手打坏,所以就踩着我的手。

  这就是我爸,让我怎么写他?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叛逆的很,不过我爸却不再打我了。可是我真希望他打我,因为他的手段变成了在我旁边喋喋不休,讲一些我早就懂了的道理。可我不服他,于是就吵,于是后来吃饭时,他如果在堂屋吃,我就在灶屋吃,他如果在灶屋吃,我就在堂屋吃,反正不和他照头,免得抬杠、吵架。

  我大一时,有一天我爸突然打电话让我回家,说有事要和我商量。我回家后,他说有人想借家里的钱,会付利息,他想和我商量一下。我帮他算了算,觉得比存在银行里吃利息多挣不了多少,但是存在银行里没有风险,于是他没有把钱借出去。

  我大三的时候我妈打电话,说我爸着魔一般,非要和村里在外省打工的一群人一起去外省打工,我妈和我姐都劝不住。我给我爸电话,他告诉我,那群人在外面打工一天挣多少多少钱。我对他说,在外面的人回到自己家都不会说自己在外面混的很惨,因为他想衣锦还乡。外省的钱如果那么好赚,那当地人怎么不赚?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年纪大了,还是在家吧,钱可以少挣点,但是一家人放心。于是他没有去。

  这就是我爸,我只能这样写他。

  只是,还有些事情他没有告诉我,我也没有告诉他。

  他没告诉我,为了要个儿子,因为超生,他不能再在村里当干部了。有了儿子后,村里让交800块超生罚款,二十多年前800块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是他兴冲冲的给村里送去,他的积极让他的老同事很诧异,对他说,又没人催你,过些天交也不迟,你急什么。可我妈告诉了我,那是因为我爸高兴。

  他没告诉我,他觉得有了儿子之后日子越过越好了,以前收完麦子,交过公粮,粮食往往不够吃,还要买,自从有了儿子这个福星,慢慢的不用买粮食了。可我妈告诉了我,那是因为我爸心里欢喜。

  他没告诉我。他越来越想我们了,他开始对我妈抱怨,每次女儿、儿子打电话,都是打给你,都不往我手机上打。孩子们回来进门第一句也总是叫妈,我觉得我在家里很没有地位。可我妈告诉了我,我知道他老了,于是再打电话,我打到他的手机上。

  我没告诉他,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的孩子挨打时,都是被老子用鞭子抽。我真幸运,只是挨了他的破鞋,而且还只是打屁股。他说的,屁股肉多,打不坏。

  我没告诉他,我一直想和他坐在一起,好好的喝一场酒,聊聊天。酒我们在一起喝过,只是没怎么聊天。我不敢告诉他,我觉得他现在不胜酒力,我会把他灌醉。

  我还没告诉他,其实我一直很在乎他,我们姐弟从来没有忽视过他。

  我想告诉他:爸,你好吗?

  2012年10月20日

  《爸...你好吗?》观后感(七):沉默的父爱

  爸,你还好吗

  由数个故事组成的电影,看到第一个,爸爸为了给孩子看病去向年老的爸爸求助,老人说他会想办法,这是一个爸爸,而担心儿子的病的又是一个爸爸,三代人。年轻的爸爸带着一个坏了的手表为的是不给人看不起,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层皮啊。爸爸对儿子说,有钱的人才能看病。那时就想,为什么你不去改变呢,他无有一技之长,无有读过书,只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他的无力与无奈,也明白了,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知识改变的不单只是一代人,而是数代人的命运。

  还有一个故事我有所体会,一个大哥,很凶狠,但对自己的女儿却百般呵护,并且为了她而流泪,因为自己忙于工作而致使女儿溺水,致瘫痪。后悔不已啊,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自己的亲人,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他人。同样的,明星爸爸,不断奋斗,终于有了成名日,但他却失去了与儿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儿子由于意外致瘫并失忆。再忙也要陪伴你的亲人,因为失去了的时光不可能再重来。

  一个频临破产的老总,与妻子分居,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去海滩游玩,他们只知道吵架,一聚在一起就是喋喋不休的吵架,后来,忽略了儿女,于是儿女溺水了,老总的心脏药不见了,仍然不顾一切的跳入水中,救起女儿,心脏病发作了,他仍再次跳入水中去救儿子,然而生命是脆弱的,他也沉入了海底,此时的妻子发现,老总是她珍爱的人,她不想失去他,于是她不断的呼喊,然而。。。。。 从中我的思考是,家和万事兴,珍惜眼前人。

  再有父亲的背影,颇有朱自清《背影》的味道,仿佛就是它的电影版。父亲每日艰辛劳作为的是自己的儿子,加班加点工作,为的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去毕业旅行,然而我有点不太爱看到的是,儿子刚开始居然不懂这一切,呼喊着要相机,不懂事,那么大的,还不懂的父母的难处,想得到某样东西,那么就自己努力,我们早已过了那个在父母面前吵吵闹闹,撒娇的年代,我们早已过了父母为我们包办一切的年代。父亲从未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但细微之间却透露出了父爱,父亲为了让儿子能赶上车,顶着一身疲惫,连衣服都穿反了,想到儿子还没吃早餐,于是买了一份早餐,穿过轨道,送到月台,而且父亲有风湿,腿脚不灵活,背影蹒跚啊,他想到儿子没吃早餐,却忘了自己没吃餐,父母的爱总是忘我的,父亲想法设法的去弄台相机,只因为儿子想要,儿子也懂得了父亲的爱,于是久久的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父亲的爱,不像母亲的爱那么柔情,但父亲的爱却丝毫不少于母亲的爱,父亲的爱是无言的,是深藏于父亲内心的。藏爱于细。这部关注父爱的电影,感染了不少人,因为他们也都深有体会父亲的爱,来源于生活的电影,也会勾起人们生活的情景。父爱,无言却无私。

  《爸...你好吗?》观后感(八):父亲的样子

  文/布宜诺斯

  [爸,你好吗?]是一句问候,十个小故事,每段平均时长十分钟,张作骥选择十个为人父状态的横断面,向每位父亲致以这样一句问候,用心可谓良苦。这部电影虽为短片集,风格也很统一,继承张作骥一贯平实、生活化的镜头,戏剧性几近于无,带着台湾现实主义电影一贯的气定神闲,结尾又如[美丽时光]般,用一点超现实色彩为生活的困境留下幻想和期许的一席之地,很台湾,很张作骥。

  片中十位爸爸涵盖社会身份与年龄层次很广,既有无法带孩子入院看病的穷爸爸、也有身为黑帮老大的富爸爸,既有对自己都无力负责的失业小父亲,也有在子孙满堂的喧嚣中寂寞的老父亲,导演有意选择父爱中最让人动容的一面——面对各自孩子,他们大多处于奉献的状态,无私,也几近无我。最明显的莫过于两个案例:黑帮父亲与明星父亲,事务缠身的日子被孩子发生意外打断,加倍的爱和陪伴也无法换回孩子健康成长;无法补偿的是无能的小爸爸,在他买醉的日子里,孩子悄悄长到五岁,他却只能在自责中恶性循环;最极端的当属下海救小孩丢掉性命的父亲。在张作骥的手底,父亲对孩子天生仿似亏欠,因而要偿还以时间、金钱、愧疚甚至生命。如此视角之下,故事中大多数“孩子”的存在便显得有些符号化,可见,影片并不想用“一肩挑两头”的方式来讨论亲子关系,只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男人沉浸在“人父”角色中的样子。

  导演对代沟的存在亦有渲染,片中父亲与孩子的言语交流大部分都是非对等且低效的,年老的父亲们往往罗嗦、固执,颇具真实感;不过几个幼小的孩子却讲着过于早熟的台词,显得有些抽离,甚至给人以台词多寡与短片个体质量形成反比的观感——致敬朱自清、让少年凝望送早餐父亲衣裤都穿反的背影远去;已成年的孩子坐在门外,门内是老父兴趣盎然地学跳探戈,如此场景传达出的情意,远胜过让一位父亲轮椅推着已无法言语的小孩从“那时爸爸忙”讲到“你怎么就骑车出意外了”无论言语中有多辛酸,也少了点余味。导演会用过满的台词交代故事背景,多少暴露了自己在短片上的软肋——情感有余,锤炼不足。

  非常具含金量的几分钟其实还在影片结尾字幕中,在大街采访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每人一句“爸,你好吗”的问候,有年轻人牵挂远方父亲而落泪,有老人微笑向天堂致意。其实,对全天下父亲来说,最想听到的莫过于镜头中路人女孩的那句,“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女儿”。

  原文载于《看电影》

  《爸...你好吗?》观后感(九):魂魄不灭

  只是借着这部电影来述说或者说怀念一下。

  三年多,爸,其实很想知道我年少时可将我扛在肩头的你是否依然魁梧,是否依然山一般的全身光芒呢?

  莫名的压力偶尔让人恨不得重返娘胎,至少我这么想过。周围的人都忙着赚钱,忙着打工,忙着出国,每每联系,都是忙着开店,忙着考雅思,托福,忙着出国的人,为什么呢,为什么你们都忙着离开。

  爸,我很好的,只是偶尔在想念你的时候轻轻掩住双眼。

  爸,我记得歌,记得河流一样晃荡不安的太阳光,记得偶然飘动的窗帘,记得光脚丫蜷着的自己,却还是拼不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那些个夏天。

  爸,我和妈妈都很好,咱家小老太太越发疼我了。

  最近事情那么多,接踵而至,要去赴几个拖了很久的约会、最后一期动画的棋子设计和效果图、各院校的毕设展、刚刚面试完的大三工作室、姐姐的婚礼、迟迟不放假的鲁美、各种版本的搬寝说法、望眼欲穿的四级考试成绩、天杀的期末考试、临近的假期,刚报完名的新东方雅思……

  在外面和男生同住,表面上的男友,实质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蓝颜、房客。。。以前是好朋友,和朋友好上,真够操蛋的。要他忘记上一段感情,方法:时间和新欢。要是时间和新欢也不能让他忘记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个: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我真的不够好,也许连新欢都不是。第一次这样没顾后果,一点点甜都记得很清晰,然后很轻易的忘了那些委屈。爸爸,不知道你会不会怪我不争气,原来那个公主一样的宝贝如今把自己逼到尘埃里。

  想起之前在梦里看见年幼的自己骑在父亲的背上。在一片花海里笑的明亮耀眼。我知道是自己一直在逼自己,扣着过往的心事不放。

  你看我又在闹孩子脾气,说说而已的,放心吧爸爸,总用一天,我再转过身时,你依然会看到我笑得没心没肺,天昏地暗,无边无际。

  我会很努力很努力地给自己,给别人,给这个世界一个大大的笑脸。

  《爸...你好吗?》观后感(十):该评只关剧情,无关情感。

  强烈感受到所谓的主题先行。

  话说,主题这么高尚了,怎么还可以拍成这样?

  我就是等着被感动来的啦,但是剧情极端透了,戏剧透了,结果我找不到泪点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我怎舍得分离》,导演是因为知道片子效果没达到,所以急着在后面给点重口味吗?您想让我们了解点什么呢——

  要听爸爸的话,不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到家里?还是心脏病患者记得时刻带药在身上?

  我没有严重的女权倾向,也不是在玩笑病人。我只是想说,剧情一定要这么@#¥%%……么?

  十个故事中觉得拍得最好的是《铁门》,最有爱的是《往日的旧梦》。

  Last but not least,我爱我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