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雨中的请求》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6 03: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精选10篇

  《雨中的请求》是一部由桑杰·里拉·彭萨里执导,赫里尼克·罗斯汉 / 艾西瓦娅·雷 / Nafisa Ali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一):不合时宜

  首先我得要说,《Guzaarish》拍得很好,摄影极美,细节设置用心人物情感转折非常合理男女主演十分给力特别是Hrithik用心的演出,我看的时候非常享受;可是我看完之后也不得不承认,Salman放得嘴炮虽臭,但他不幸言中:在印度,狗都不会看这样的电影。

  实际上,就算是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即便我在赞赏导演的用心和Hrithik精彩的演出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这好像是非难民同情北极熊”的故事感觉

  相比起人们熟知的唱唱跳跳的、有着各种神逻辑神展开的宝莱坞流水线香料电影(Masala Movie)相比,这电影细节精致,情感细腻,导演的调度和演员的演出无懈可击,你都可以厚着脸皮夸它是部文人电影了,可是它还是变成了一部坏电影(不是烂电影):因为它的好,跟普通印度人生活一毛钱关系没有。它是一部超现实主义巨片。

  这里的超现实,不是说那些俗透顶的爱情悲喜剧血肉横飞的警匪追逐,在印度观众看来,再俗艳的豪门恩怨,它至少是发生在印度的,女人好歹穿着纱丽,油头粉面的男人好歹会蹦蹦跳跳;再离奇的警匪追逐,警察好歹也穿着黄色卡其布制服,而且就和印度人认得的小区片警一样趾高气扬而且很腐败。俊男美女们在银幕上所经历的那种生活,虽然是银幕下的升斗小民不可想象的,但观众却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推动电影前进的那种逻辑、那种内在情感、那种语境;男女之间的倾心或负心,反抗腐败警察的愤怒青年,帮派斗争里双方所尊崇的统治了印度两千年的古老正义达摩——即便包装光鲜亮丽,那些俗里俗气大片都依照老百姓喜闻乐见方式和他们心贴着心。

  与那些题材俗气的香料电影相比,《Guzaarish》是很高贵、很高尚、很深邃、很细腻没错,它提出的问题人性终极问题,相比那些俗艳的超现实的片子它要有思想得多——没错,可它探讨道德问题再高尚也与观众无关,它的思想高高飘在果阿那被滤镜渲染得紫蓝紫蓝美妙虚幻天空上,半点不沾染婆罗多的地气。它的情感、逻辑完美无暇,可它与印度人的情感生活和逻辑完全脱节。它的命题是多么富于哲理啊:死是人类最后且唯一的自由!可是,老百姓求生都来不及谁有空跟你探讨求死?!一句话,你跟饭都吃不饱的人讨论特别忧伤特别文青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重or管他什么重量对方就算不会揍你,至少也根本不会鸟你。就算这部电影自命为人关注,它关注的也肯定不是普通印度观众的人文。它所要说的太敏感了,太细腻了,而它面向的观众,还没有到需要它这种敏感和细腻来进行思想题材和情感脱敏的地步。我能想象,当电影中的Sofia靠在魔术师肩头的时候,银幕下大多数人是面无表情的——不是他们冷血,也不是他们缺乏教育以至于无法理解这么微妙动人的情感,单纯就是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在他们的情感波长和思考范围之类。这就好像拿一根羽毛去挠大象的痒痒,就好像逼着观众盯着A形的白菜架子去思考幸福家庭含义

  这几年,印度电影的进步有目共睹。除了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剧本上的不断山寨(……),题材视野也越放越宽广。从前,贫穷的印度小老百姓爱看美貌男女谈谈情跳跳舞,他们也知道那不现实,可那种不现实是可以让他们放松和YY的,他们进电影院目的地,就是为了不要想起平日的苦难。如今,印度人民趁着改革开放春风,好歹也有了两位数的GDP增长,坐在世界办公室里的他们,不至于只能靠电影来安慰自己了,所以愿意打开眼界看看周遭的世界,来点儿自我反省了,除了俊男美女跳舞谈恋爱和多少粗制滥造动作大片,他们还想看一点别的。我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Guzaarish》:不是想要深度吗,不是想要精致吗,我这里还附赠一对影帝影后呢。

  可是,即便是印度观众口味有了转变,视野有了拓宽,他们也只会睁开眼看看脚下的土地:能让他们咬着牙凭着花钱买罪受的,能让他们送掉一晚上好心情还产生共鸣的,也只是他们能看到、能听到的身边发生的那些事:政T府腐败、党派斗争、印巴问题、种姓和宗教冲突大学生应试教育搞得自杀、农民丢掉土地等等等等。他们开始看“现实”一点的片子,只因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这个国家政治进程社会变革反思当中。换而言之,如果非要让他们进电影院恸哭一场,他们一定是希望为自己而恸哭的;如果非要让他们放弃娱乐进行思考,他们也一定是希望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

  而《Guzaarish》这部电影呢,一方面是那么苦逼,根本不让人放松,非逼着你去做深奥思考,可另外一方面,它苦逼的内容又和民众的参与毫无关系,它和观看者的心灵相隔万里遥不可及。你怎么能指望它能掀起人们心中的热潮、引发他们的自省成为热点话题呢?几个瘫痪病人不愿意再活下去,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将这问题上升到社会话题的做法,是典型的欧美思维;而在印度,就连吵闹荒谬浅薄的《黑道大佬医生梦》也要比《Guzaarish》更具有话题性,更关注普通印度人愿意关注的事,更贴近他们的心灵。

  因此,即便《Guzaarish》思想再深邃、感情再动人,它也打动不了观众,打动不了他们手里的钱包。这是吃多了西餐的文人闭门造车,仅供自娱自乐自己探讨深刻的哲学问题,一篇漂漂亮亮的四六骈俪,至于票房就别指望了。人们想看电影里出现自己想做、却又没法做到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根本想都想不到要去关心的事情。只可惜了Hrithik和Aish完美的演出和完美的摄影,就是不合时宜。

  :其实导演Sanjay Leela Bhansali一贯有这样“抽离真实只求唯美”的毛病,Devads是爱情完美神话,Black是动人童话(开始脱离地面),《爱人》已经开始虚幻到扯到蛋,这次更是只顾着吹他一个人的飞在同温层的肥皂泡了。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二):人生是死亡的修饰

  https://www.douban.com/note/548276788/

  是不是有一撮人和我一样,莫名其妙陷入虚无主义的时候,会捞一个印度电影愉悦一下自己。前几年,模式化的印度电影,随便选一个就可以达到此目的。现在的印度片也开始抖落“华丽毯子上的虱子”,玩起了深沉咯,比如这部《雨中的请求》。

  生不由己,那么死可不可以呢?简单地说,这部片讲述的是一个宗教大国能不能施行安乐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然为什么要拍这么个片子嘛!嗯,一开始就不要期待花好月圆结局,这样比较容易早点进入状态

  对于艺术电影而言,现实的大事件从来都只是串起亲情友情、爱情人间三情的线索而已。这本片子也不例外探索安乐死只是一个噱头,所以觉得“安乐死都不是个事儿”的你,一定不要武断下结论:这会有什么好看的?

  印度电影向来诚意满满,男女猪脚的选择颜值从来不辜负观众。宝莱坞当今最登对的“银幕情侣”赫里尼克罗斯汉和艾西瓦娅雷,在这部片里可没有做作的载歌载舞噢!赫里尼克罗斯汉的每一个镜头都像大卫的雕像,每一个动作都把植物演绎得无限逼真;艾西瓦娅雷也没有ajiajia地高歌不已,插曲充满着泰戈尔诗歌般的唯美,即便是舞蹈部分,艾西瓦娅雷也以“手舞”取胜噢。

  景色迷人,足以让你看完立马觉得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不欠我什么”,若是爱我,请不要说什么欠不欠的话。我对你好,不是要你觉得欠我,而是因为我爱你,爱是无条件付出。不是只有索取的时候才会依赖人,有时候,付出也是一种依赖,爱得多的一方,就怕有一天无法像现在这样对你好对你好。正如律师狄菲亚妮所言:苏菲亚于伊森,超越朋友情人、甚至妻子

  朋友的背叛就像一把直插心脏的尖刀。人生经历一次这样的背叛,要么重生,要么死去。害伊森成为植物人的正是相知多年的朋友。朋友啊,最好不要有利益纠缠,最好不要是同行。

  原谅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境界。原谅的初级表现是,你知错了,我说没关系;中级表现是你不知错,我明明知道你对不起我,但我从来不挑明;高级表现是我明明知道你坑死我,我却选择继续帮助你。伊森明明知道前来偷师的迪基是“仇人”的儿子,还是倾尽私囊,把魔术全部教给了他。

  你说你懂我,你说你离开我,是因为我希望你离开我,我是在为你好…其实,能分开的都不叫真爱,除非死亡,所有的离开都是背叛。如果你选择做前任,请不要拿对我的曲解作为借口。前任的唯一意义就在于我们曾经拥有过一段最快乐时光

  当你不能继续创作人生的故事,华丽的房子就更增加了“监狱感”。凭借印度第一魔术师的身份,伊森很快实现财富自由,住进了人人羡慕的大house。虽然身残志不残的他,也出书了,办电台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伊森却越来越难过原因很简单,后面的生活都在吃老本,都延续曾经的第一魔术师”的光晕。精彩无法重续,吾宁死!

  生活不能自理的更可怕之处,在于灵魂的随之被束缚。你看,这样的伊森像不像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人生是死亡的修饰。当我们再也不能创造闪光业绩修养富有吸引力人格魅力,而成为了别人的负担,用同情绑架别人的时候,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呢?此时,自主选择死,就是尊严象征。不是吗?

  “原来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男主最后大笑着的自嘲,却让人忍不住流泪。女主同意结婚,因为她第二天要亲自“杀死”自己的丈夫温柔地杀死你,是她对他最深的爱。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三):苦乐参半的100克人生

  作为电影的序幕,是和给我推荐这电影的朋友的一段对话.

  l:有空看电影的话,有部电影《雨中的请求》印度电影

  l:貌似我属于那种只推荐电影,但不喜欢在旁边诉说自己对电影的理解的人,所以许多内容需要自己的去感受

  我:恩,是咧。不过这样也好,一般别人推荐太多,说太多后,我反而不太愿意去看了

  电影的开始,周围阴沉的暗影,只有安放床的位置,光射下。仿佛还是一个舞台,一个永不落幕,却一直被盯住的舞台。又仿佛旧的古堡老的屋,无人管理苍凉,但是太阳千年不变的升起。

  沉默的女人,利落的打理照顾那个不能动的男人。温柔得像个能干母亲。男人眼中透着的是麻木,任由摆布,12年是多久的光阴,我还无法想象。虽然我能记得12年前的自己,可是总觉得我这样的12年和那样不变的12年,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

  然后是从对那个苍蝇的妥协开始的吧,决定说出简单又艰难的BYE。提出安乐死的请求。14年的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小到一个苍蝇,都无法赶走。难以想象那种挫败和失落更何况他还是从那么辉煌的人生巅峰跌落。所有一切都不属于他了。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安乐死,我理想的状态里,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那么痛苦了,我会提出安乐死。而如果我的亲人或者朋友,或者宠物,那么痛苦那么痛苦了,我虽然很很难过,但是也会接受安乐死。会接受捐献器官。我一直同意那句话,其实死不是最难的,活着才是最难。

  所以我其实内心一直叛逆的想,像张海迪,霍金,他们真的是找到身残志坚的活着的勇气乐趣了么?还是他们已经被架上了榜样的位置,已经除了继续微笑着做榜样,无法做任何其他事了呢?(原谅我如此神经兮兮的怀疑,也许其实他们真的是那么勇敢坚强的)

  再说到三毛,写了撒哈拉,写了那么多温暖人心鼓励人心的文字,然后荷西走了,然后她在坚持之后也走了。于是被有部分人批判骗子。其实我想说,在经历过那样的美好的生活后,再被剥夺一切,失去的痛苦会比不曾得到的失去更加痛苦百倍。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美好的热爱和坚信超过了所有人,可是当痛苦扼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最容易被窒息的。如果硬要说这是什么,那么就是人生本就是幸福快乐参杂着困难痛苦,而生命本来就脆弱。生命的韧性原则上是可以无限激发的,于是不排除奇迹的发生,可是人毕竟受限于环境的,也许小小的一个眼神,一个过往记忆,一个阴差阳错,就可以让所有的努力坚强都显得那么不重要

  不过我还是不确定,我的行为是否能够跟上我的思想那么洒脱。就像也许狄菲亚妮最快的支持伊森的安乐死,是因为她只是他的知己,是朋友,而不是爱伊森无悔付出了12年的苏菲亚。

  关于第一个魔术,是的,不是硬币雨,而是妈妈的笑脸。那是他的魔术的乐趣所在,不是自己多能干和了不起,而是心爱的人的开心快乐。生命的乐趣,不也正是如此,给爱的人带来快乐。而当自己每天只是给人痛苦,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艾丝黛拉的I do understand your suffering。

  那场在伊森家的临时法庭,我很想把自己当作他,体会那种别人在争议自己生死那种感觉,仿佛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而当一个给予了自己生命的母亲,都愿意让自己安乐死,那是怎样的深沉的爱和痛啊。

  痛苦仿佛是无止境的涌来,一波超过一波。

  夜雨偏逢屋漏,一整夜的雨水跟打靶子一样的正好滴中,完全避不开,任凭上天的欺负和摆布。

  接着妈妈走了。王牌,内心最想保护的人也走了。虽然继承了她的乐观,虽然多想拥有这个wonderful world,可是生命依然如噩梦一般,不醒来,只是沉没在噩梦里。

  然后看着苏菲亚在自己面前被那个无耻的男人欺负,无法动一个手指保护,那种绝望太深。让人咬碎牙都无法平和的恨,恨那个无耻的人,也恨自己。

  最后的party。让我想起非2里面最后的告别会。只有那些曾经真正努力的活过,努力的温暖过的人,才会让人生最后的告别都如此的温暖,即使是离去,但是依然暖心。人们伤心,但是也开心。

  朋友,医生,徒弟,佣人,爱人一起,一个温馨的,快乐的,幽默的告别。

  为什么这个高兴,还要离去。我高兴是因为,昨天是我痛苦的最后一天了。我会快乐的离开这个世界。痛苦不是最难熬的,难熬的是不知终点的痛苦。

  人生苦短我的朋友,但如果你用心生活,时间够长了。

  因此,打破规则,快速原谅

  真正的爱

  不要后悔什么使你微笑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四):不只是勇气

  马斯卡雷因魔术表演意外高位截瘫,14年来靠着护士索菲亚的照顾生存。然而常年卧床带来的身体器官衰竭、思维混沌让曾经的大魔术师胆寒。他知道,他怕,这样下去他会真的一无是处,成为植物人。所以他,提出了安乐死。

  在印度,一个人是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死亡的。无论是法律上,还是宗教上。

  但是,马斯卡雷就是要挑战,就是有勇气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使这命运是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他拖着无法动弹的身体,跋涉来到法庭现场,只为亲口向法官诉说身心的痛苦;他在自己的广播节目中,向听众们征求是否安乐死的意见,只为有个人能站在他这边;他将检察官关入魔术道具箱子,只为让那个人亲身体验他的煎熬……

  他不是不热爱生活。

  他留恋曾经绚烂的舞台,回忆中的表演,唯美得像一场场舞蹈,他说过他最怀念的就是掌声;他怀念曾经的爱人,要在广播节目中以一首歌曲献给唯一站在他这边的那个女人;他不舍这美丽的世界,去法庭的路上他摘掉帽子,用他全部有知觉的皮肤去感受阳光和微风……

  他只是被无知无觉的身体、渐渐僵硬的思想、一无是处的自己折磨的体无完肤。他只是希望,如果一定要提前面对,要在自己还意识清醒、还能自我控制时有尊严的死亡。

  其实他明白,自己的死亡,是一种解脱。这解脱,不仅只于他自己。

  坚持,他让亲朋都尊重他的选择。

  最终,虽然他没能得到神父的宽恕,没能得到法律的支持,但他终于还是成功了。在获得了亲友的祝福和美妙的爱情之后,笑着,离开。离开这病痛的折磨,离开这重法律无人道的冰冷社会,有尊严的离开,到天堂去。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但它却不同于典型的宝莱坞歌舞电影。印象中的宝莱坞电影,色彩鲜艳光线明亮,节奏欢快。

  而在电影的开头,如果不是女主角索菲亚的印度女性特征太过强烈,光看幽暗的光线、高耸的城堡式建筑、室内装潢风格,恍惚以为是英伦制造的大片。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但它却不同于典型的宝莱坞电影。印象中的宝莱坞电影,歌舞是重头戏,群舞多过个人舞,欢快的氛围最是感染观众。

  而在电影的每一次回忆片段,不论是男主角第一次在梦中记起的,那种如梦似幻像是芭蕾独舞的魔术表演,还是小酒馆中索菲亚为了安抚男主角受挫的心情,翩翩的那一段热情舞蹈,都摆脱了群舞才能突出气氛的思维定式,用一个人的独舞,用替代台词的音乐和歌词,十分有张力的表达情绪,直击观众心底。

  这是一部讲述自我救赎的电影,却不求生,但求死。这年头逆境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表达方式数不胜数,而此片反其道而行之,以求死,代贪生。在求死这一看似消极的行为中,并未带给观众颓废冷漠之感,反而以求死的艰辛历程,展现人性中勇气与坚定的闪光。这是一部讲述坎坷爱情的电影,却不纠缠,只陪伴。在从只求活着相伴,到因理解爱人,为其完成死的愿望的转变中,表达出爱与尊重的温度。

  其实,在宗教和法律都不支持安乐死的印度,导演和编剧敢于挑战社会现实问题题材,就算是遭遇印度国内票房冷遇,也是值得敬佩的行为。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五):应该有的权利

  扣一颗星是因为有时欢快得略诡异的bgm。

  记得之前做过一篇英语阅读也是关于安乐死的。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是荷兰,大概记得整个过程是当事人申请之后,由两名主治医生统一,并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再冷静思考一下,如果还决定安乐死,就可以批准了。当然,现在安乐死合法化的地区越来越多,这种衡量机制应该更合理了。

  其实有关安乐死的新闻也有不少。我很欣赏当事人的豁达。

  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把尊严和体面视得比生命还重要。

  事实上,如果冷静的想一想,这样的生命最后一程是什么样子的。比如阿尔兹海默症,这是我认为最残忍的病。因为他夺去了你的思想。而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后就是胡言乱语,易怒,大小便不能自理,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而他周围的人,没日没夜的为他清理打扫,看到这样子的亲人自己也会难过……再比如癌症患者,后期身上各种疼。病人会半夜疼醒,后期忍不住还会叫出来,更不消说的因为病痛而骨瘦如材没有人形的身体……

  前段时间看《活着》,我在想,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只是为了活着?

  所以在这种人生结尾,还要继续延续生命,其意义何在?

  自己受苦,家人难过。或者如果你有这样受苦离去的亲人,你想一想你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他被病痛折磨的样子,还是很多年以前他笑的样子。

  安乐死听起来可能很残忍。因为最后那段日子,即使大家都苦,可至少有陪伴。伊森在广播中让大家对他的安乐死投票,大家都投的反对,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各自。因为他是英雄,他不能死;因为他曾激励人们,他不能死;因为……总之他要活着。可是爱他的人说的话是:I vote yes because I love you so much. 接着多年的律师朋友告诉他我帮你想办法上诉。她的母亲说,我舍不得,但是我尊重他。而默默爱他的人愿意用下半生的牢狱生活来帮他安乐死。

  生命不是拼时长的较量。

  这里会有一个派对在生命的结尾,而不是措手不及歇斯底里。

  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可我希望人能有相同的权利能决定自己的生命。至少应该有这个权利。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六):我爱你,所以我要杀了你

  印度电影看的不多,看的上一部关于印度的电影是《India's Daughter》,之后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印象就不怎么好了,当然,这属于偏见色彩。所以,一开始对于这部电影《雨中的请求Guzaarish》期待值也不高。

  一个大魔术师伊森在一次表演中不幸跌落,导致终身残疾,手脚不能动。他乐观地生活了数年,身体不断恶化,面对身体无法好转的现状,他提出了安乐死的请求,法院却一直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身边的朋友、亲人等,对于他的请求,从不理解到支持。法官问他的妈妈“是否会亲自帮助儿子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妈妈想也没想就同意了,“我是他的母亲,我生下了他,我非常爱他。但我相信我儿子有权利掌握自己生命。毕竟,这是谁的生活?我的?因为我生下了他吗?纳亚医生的吗?因为他救了他吗?索菲亚的吗?因为她护理他?迪菲亚妮的吗?因为她帮他诉讼吗?你的吗?检察官先生,因为你质疑他。还是你的?法官大人,因为你掌握着他的未来?这是伊森的生活,伊森独有的。请在我们的宪法允许下给他尊严的保障……我想终止他的痛苦,我想结束他的痛苦……”

  爱的至高境界便是如此了,我爱你,但是我了解你的痛苦,你生不如死,你度日如年,你备受折磨。一直爱着伊森的护工苏菲亚说“让我杀了你,如果能结束你的痛苦,坐牢我也值得”。

  短暂的生不如死可以忍受,可是,如果生活只剩下生不如死,死反而是解脱。电影最后,伊森说,“这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因为我就要死了,这是我痛苦的最后一天”。

  这部电影豆瓣上只有几千人看过,评分8.6,嗯,一部冷门佳作。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七):请给我们尊严

  人生而拥有生命权,现在的社会,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以非法的手段剥夺或者伤害,但是那个人自己呢,自己杀死自己,自杀是怎么算?是否有错,能否被法律和社会接受?

  本片中主人公伊森向法院申请安乐死,但是宪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安乐死。我觉得伊森是代表广大有安乐死意愿的人在奋斗在抗争,他是一个代表,典型代表,有巨大影响力的代表。他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师,被朋友陷害脊椎出问题,幸存下来,写书、主持广博电台,在精神上帮助像他一样的,真正的名人,广大民众心中的偶像。如果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众,恐怕唯一的直接的最后的选择是,在“索菲亚”的帮助下安乐死了,因为他甚至连杀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很遗憾法院最后宣判没有同意伊森的请求,不过伊森和索菲亚的选择做出了无言的抗争。其实最后有些像大团圆结局,伊森和索菲亚结婚了,好像找到了生活希望,不会安乐死了,觉得应该明确表现伊森在索菲亚的帮助下自杀了。

  影片中给出的安乐死理由是尊严,因为伊森这类人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吃喝拉撒都要靠别人,完全找不到存在感,荒度时日。伊森还好,他在瘫痪的14年时间内是一名斗士,但是斗士最后都无法忍受了,普通人呢?

  最严是第一位的理由,再者是能够给亲朋好友减轻负担,安乐死后他们都轻松,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的事,不必那么累,还心力憔悴。

  钱也是个问题,许多人,患了绝症后,或者遇到事故瘫痪了什么的,没有几个家庭可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直到病人死亡(电影中伊森那样的人都没有足够的钱)。既然根本治不好,何苦在让病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花去一辈子中90%的医疗费,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家,自己难过,家人痛苦?还不如在青春美好的时候多享受!

  他们更愿意打个商量,能不能把那些医药费找补给我,让我生命大好的时候花,花这笔钱让我吊着命痛苦算什么回事?

  我在想影片中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何时才能有掌控自己生命的权利,即法律能够同意安乐死?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八):死之抉择

  《雨中的请求》,陈希米在纪念史铁生的文集《让“死”活下去》里提到的电影,一部在史铁生离开后,她想去看的电影。

  因一场意外脊柱受伤,瘫痪十四年的天才魔术师伊森,在世人眼里是个身残志坚的英雄,他写书、主持电台节目,鼓励起无数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陪伴在伊森身边的护士索菲亚,十二年不间断地照顾这位瘫痪在床的病人,用伊森的律师朋友的话,这样的陪伴,超越了看护,超越了友情,超越了情人,甚至,超越了妻子。

  在看影片时,我仿佛看到了史铁生和陈希米的影子,也理解了为什么陈希米要看这样一部电影,不仅是他们的命运与片中两位主角相似,更因为,他们的情感、处境、现实、追问,也与电影有诸多共鸣。

  片中的一大拷问,是伊森有没有权利选择安乐死,也即是,人有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长年不能动弹、饱受病痛折磨,且生命气息已越来越微弱的伊森,求死是他最大的渴望。然而,这样的渴望在遭遇法律、社会规则时,却变得艰难,不同人以不同的理由希望他活下去,因为他是榜样,因为他的存在给人心灵带来安慰,因为大家爱他,因为害怕同意他的死会引起别人对死的请求……所有的理由都充满爱与关怀,却都是基于自身的需要和恐惧,因为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希望另一个人活着,哪怕那另一个人很痛苦,哪怕他希望去死。又或者,因为我们的恐惧,恐惧自己的生命里的某种失去或坍塌,恐惧如果我们选择同意所要背负的遗憾与悔恨。

  当检察官咄咄逼人地问:“作为他的母亲,你一定非常爱他,你能同意他安乐死吗?”伊森的母亲说:“我是他的母亲,我生下了他,我非常爱他。但我相信我儿子有权利掌握自己生命。毕竟,这是谁的生活?我的?因为我生下了他吗?纳亚医生的吗?因为他救了他吗?索菲亚的吗?因为她护理他?迪菲亚妮的吗?因为她帮他诉讼吗?你的吗?检察官先生,因为你质疑他。还是你的?法官大人,因为你掌握着他的未来?这是伊森的生活,伊森独有的。请在我们的宪法允许下给他尊严的保障……我想终止他的痛苦,我想结束他的痛苦……”

  对一个“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瘫痪近四十年的人,史铁生所面临的生命的困境,与伊森颇为相像。残疾与死亡,也是史铁生文中经常出现的话题。史铁生的同学李子壮说,在瘫痪的早期,就他所知史铁生就自杀过三次。面对漫无止境的痛苦,活着还是死亡,究竟谁有权利做出选择?而当陈希米在史铁生病危时选择放弃抢救,这又是基于什么而来的勇气和决断?

  在伊森安乐死被驳回的绝望里,索菲亚来到了他的身边,成为伊森的妻子。残疾与爱情,这是饱受世俗质疑的一对主题,陈希米在书中特别提及伊恩和索菲亚结合的场景,我想或许是她在这里面看到了她与史铁生的境遇,也看到了同样“不同凡响”的爱。而当索菲亚选择成全伊恩的死,以一个妻子的身份去帮助他实现生命最终解脱的愿望时,这或许也契合了陈希米的相信,因为,这既是她们的选择,也是他们想要的选择。

  史铁生有一首诗《永在》,是对这样的告别、这样的爱情很贴切的诠释。

  永 在(史铁生)

  我一直要活到能够

  坦然赴死,你能够

  坦然送我离开,此前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

  北风呼号,老树被

  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

  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入死而观,你能够

  听我在死之言,此后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

  永恒复返,现在被

  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

  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历数前生,你能够

  与我一同笑看,所以

  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九):稻草人与魔术师

  整部电影都在进行着极尽夸张的讲述,可没办法,我就是爱死了这种夸张的讲述。

  微笑。一开场便抢足了戏的音乐,带领着观众见识了Ethan不由自主却井然有序并且科技含量极高的生活起居。叹为观止。他有尊贵的身份牛气的过去,精心为他设计的生活琐碎,有美丽端庄的私人护士,他是一座宫殿的主人,在深邃古老的庭院深处和无处不在的古典吊灯下他又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电台节目,有大票的粉丝和扎堆的追随者。万众瞩目,他俨然是这个世界的神。于是下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宫殿里,这个男人是个魔术师。

  魔术表演在影片中有极大的比重,不得不佩服导演对于画面的掌握,所有的布景,色彩,包括魔术的情节在内,都不止一次的把我带入Ethan的魔法世界。不管是舞台上突然长出的灯光长梯,魔术师手中飞出的纸雪,还是最终将Ethan赶出这个舞台的红烛戏法,似乎魔术在影片被被描绘得太过出神入化而超越了这种技艺所能承载的想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明目张胆的夸大其词成就了魔术作为影片最高调的布景师和铺垫者,于是故事越发顺理成章。

  因为所有的魔术都仅仅活在Ethan的记忆中,魔术师Ethan是一位残疾人,残得彻头彻尾,一次魔术的以为瘫痪了他的全身,徒留下魔术师日仍想回去的尊严。

  却回不去,于是魔术师渴望结束生命,于是这是一个关于“安乐死”的故事。在法律、宗教以及人们的朴素价值观首先将“安乐死”否决了千百次的情况下,声名远扬的魔术师选择死亡的消息自然在这个国度引起轩然大波。“你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不能接受你的死亡”……不绝于耳的否定、斥责、甚至是谩骂一度淹没了Ethan的生活,当然也掩盖了他的选择。对对对,Ethan要是安乐死了,是会有多少人不再相信所谓坚强所谓毅力所谓自强不息呢?

  不由自主,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的男人,纵使有多么迷人的过去,纵使人们有多么迷恋他的过去,他有怎么能活在别人的记忆里呢?如果连眼泪都没有办法为自己擦拭,如何叫一个男人有勇气哭泣呢?

  映像最深的一个场景,在数十年来第一次迈出他的宫殿,在去往法庭的路上,久违的外面的世界让Ethan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迎着风脱掉帽子的男人是有多享受这样“放生”,就有多么敏感于公路边田野间迎风却跟自己无法动弹的稻草人。他拥有魔法,他能上天入地,他纵使能被这个国家的历史记住被命名为最伟大的魔术师,却做不了自己生活的主人。

  没办法掌控自己的生,并且连死也无法选择。

  其实世界没有魔法,没有万能的魔术师,却有数之不尽的旋转木马,和被置身事外的稻草人。只能枯萎。

  《雨中的请求》观后感(十):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由

  我很喜欢电影中唯美的画面,伊森的魔术表演给人的感觉很流畅,更像是舞蹈,就连从高空坠落的一幕也那么优雅。

  安乐死这个主题,一直以来在许多国家都有争论,有人说,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甚至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活着是一种义务;也有人说,当活着成为一种煎熬,当个体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时,他有权利选择结束以及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现实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是孰是孰非那么简单:对于缠绵病榻痛苦不堪的病人而言,法律是否允许对其实施安乐死?医务人员应该救死扶伤还是应该结束病人的痛苦?家属应该倾尽所有为亲人求医问药还是应该顺从其意愿忍痛割爱?

  法律、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人类社会是如此的复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甚至无法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个体的诉求如何能够得到集体的理解和宽恕?但我们最终还是会妥协,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社会的稳定,最根本的还是为了个体的稳定。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约定俗成地去约束自己和别人,受到约束的同时却又在最大限度地寻求个体意志的自由。萨特的小说《自由之路》的卷首语说到: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由。

  真的没有必要去争论谁是谁非,因为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就是带着各种镣铐走出来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各自的痛苦之中。只需要发出你的声音,你一定会找到共鸣。至于最终能否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同,是你被他人妥协还是他人被你妥协,或许这并不重要,时间会证明一切。

  伊森的痛苦我们或许无法理解,或许能试着理解一部分,但同样“痛苦”的我们,有没有过像他那样去争取获得认同,却处处碰壁呢?性别镣铐,种族镣铐,性取向镣铐,等级镣铐,时间还不是一一将其打破?但历史告诉我们,自由之路是充满血和泪的一条路,有人为之而流血,有人为之而流泪,但人类前进的方向从未改变。

  有人说追寻绝对的自由等同于追寻毁灭,我同意这种说法。不过在人类社会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自由。我们终将带着自己上锁的镣铐跳舞,要解开旧的镣铐必将带上新的桎梏,周而复始。我宁愿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我们都向往更美好的未来,这一共识从未改变,不是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