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龙》影评10篇
《寻找成龙》是一部由方刚亮 / 江平执导,张一山 / 成龙 / 姜宏波主演的一部儿童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成龙》影评(一):看不下去了
我一般还是有耐心的
但是,我今天真的是没有耐心看完这部片子,于是,感觉差不多结尾的时候,而电影在还继续时, 我离开了影院,而且非常后悔看这部片子
从头到尾,完全是儿童片,而且故事相当勉强,不合理,看起来似乎是组合在一起的,导演似乎想通过他遇到的一些人,去让他长大,学会一些生命里很重要的东西
似乎,有那么种想要深化主题的感觉,但整个感觉,让我生硬得我都快崩溃了。
这么多年,除了那个《东邪西毒-终极版》有种让人看得很拖沓的感觉,今年这电影,就是这部了
真的,我已经尽量去看了,努力去看到些好的东西
可是,真的很让人失望。
音乐也是,人物情节配的有种故意渲染气氛,但其实又没有那么夸张的情节的感觉,不合理和可笑,让人觉得导演真的是有点轻视观众
儿童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便构建故事,合不合理都不重要,弱智点也没关系。
再说,
而且不能不说国外的儿童片
国产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儿童片
但如果是我来看,我一定不会把这部选入
《寻找成龙》影评(二):贱男的shit真是又臭又长。。。
16岁的娃长得30岁一样
16岁已经发育成这样的孩子要裸着让奶奶穿衣服,这让我想起武则天的娘和武则天的侄子
这么溜的北京话,竟然会把“一条河”写成“一根河”,这孩子太二了
家谱网是个啥,还能自己改家谱呢
李湘复出啦?
16岁男人学乖后,把警察叫姐姐,管差不多岁数的医生叫阿姨,为什么医生姐姐不生气?
这么多晚节不保的老艺术家们
成龙是个神,永远悬挂在空中,淫笑
《寻找成龙》影评(三):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落泪···
好长时间,都没什么感觉了。日子确实过的平淡了点,但更多的是一种没得法子的心态。朋友说是我最近看鲁迅先生的书看多了。我倒不大赞同这么说。书中自有一种精神,但成长到这个份上,思想和认识,又岂是几本书所能左右得了的。还是日子过的没几多味道。
刚开始看这个电影,对于我来讲,原因无外乎有成龙、女友的坚持(女友比较喜欢张一山演的我爱我家,这样就冲着他去看了)。我真是不好意思将这事说出来,尽然没提到过成龙,想必只有我那雷人的女友有那思想。
也说实话,我是看了两次才看完的。
事情是这样的,先前我们一起看,不久她就睡着了(这个很正常,她看电影没怎么能一次看完的,我都习惯了),接着我就赶快关掉电影,玩我的电脑。这次也就看了前半部分,很平淡的感觉,无关痛痒,也无可作为。
第二天我一个人在家,闲着没事,就想着昨天的电影没看完,貌似有件事没做完一样,别扭的很。打开电脑,硬着头皮,想看看到底如何,权就当做一种时间的挥霍(这样很酷,我一直觉得)。
总的来说,是方刚亮导演炮制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群星“大制作”的儿童电影。讽刺些、极端些,它的亮点就是它的亮点将永远是个谜。HEIHEI···你很难在一部电影里收看到像这部电影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秒杀演员大型活动,里头有国际巨星、影后、表影帝,连带田华等一众资深老艺术家全部晚节不保。不过我想这部电影将“毁人不倦”四字阐述得淋漓尽致,它充分表现了一代电影人强大的自信心和容己能力。这是夸奖吗?
从专业上面来讲,在极端些说罢,它已经退化到没有电影手法可言了:它的配音,加速,声画有些不同步,转场随意……错漏百出(当然,也可能是导演刻意而为之,但我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而竟然胆敢在这样一个大银幕上接受大众雪亮眼睛的审视,真当看电影的都是傻子吗?
这部戏的价值观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诉求于商业?说教?还是就是胡闹?有相当一些人说它连最基本得价值观都没有,但纵使这样悲观的一部片子,出来后居然妄图寓教于乐,让青少年从中获得些什么,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这不是荼毒青少年是什么?
我想它确实是值得我挥霍。
这真是没得法子。
这确实是没得法子。
说点慰情的吧,我倒比较中意居文沛同志运用黄飞鸿对战群雄一般恢宏壮阔的配乐搭配一出没头绪,没情绪的情节,虽然没有将那种天生具备的荒诞感和黑色幽默凸显出来。但最后遇见成龙的那刻,我觉得还是可以回放一遍的。不过我试过只看那一片段,也不大有什么好效果。但当我将故事放长点,先看多点前头的,效果又出来了,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落泪···,这真是莫大的讽刺。究其原因,我想是整部片子乱的东西太多或者我的日子太过于平凡罢了。
这真是没得法子。
这确实是没得法子。
对,无图无真相。但是豆瓣评论不让配图,好吧,让大家把眼神聚集到电影的53'15''。当张一山想从女警家溜走,去798看成龙的慈善捐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泡在洗衣机里,然后他决定穿警服,换衣服的时候,华丽丽的粉红色小内裤就露出来了……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彻底被雷得外焦内嫩。。。。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张一山扮演成16岁的张一山,事实上他也才17岁,但是怎么看怎么像26岁的脸。他真有勇气……
这是部几乎让人睡着了的好片子,因为它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自己的语言,要好好掌握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不否认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只是,不觉得这种方式,矫情?如此多的“群星荟萃”,连电视剧《红楼梦》都来露脸了,啧啧,这广告做得,真是让人目不暇给呀~~~真不愧是暑假档的春晚呀。。哦哦哦,赞死了~~~~
:给2星,是因为觉得好歹也是人家辛苦做出来,好歹还搭上了好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人,厚道点好。
《寻找成龙》影评(五):TMD超级烂片!《寻找成龙》2009年最烂暑期档国片了
7月14日,EMULE下载的《寻找成龙》在一个我起的比平时早的早晨看了一遍。
片子不但为成龙的徒弟做了最好的宣传,为《红楼梦》剧组做了宣传外,又为办假华侨身份的未来国内一流大学学生做了很好的宣传。
片中成龙说“我收他们不是为了教他们去打架。”(是让他们成为未来中国的功夫巨星)这些在电影节时说的话,怎么就在片中不说了呢。
华侨的富人孩子就可以让姥姥化妆成群众演员混进极TMD牛B,连保安都知道不能让80岁老人在内的人上无论大小的明星才能休息厕所的中影数字基地去找一个她连认识都不认识的成龙。
就可以直接在北影门口混到群众演员。成为王宝强。
片中提到的目前国内 导演、演员、影片的名字似乎远远超过了一个励志片应该说的理想吧。
一开始就是排电影,道观里又是戏曲演员在长城排戏(体验生活不过就是一个不和剧组一起住的在读表演系假期排片罢了),去了电影集团看着一个个还没成明星的人坐着小车不走路就要励志去北影厂排戏,保安在从群众演员到了保安这一工作后说句“多好,稳定收入,你也去当群众演员吧”。是你没眼力架看不出人家有钱,还是戏谑一下,但是一句“稳定收入”真是说出来穷苦群众演员的生活不如保安吧。“天天见明星,我接待的,吴宇森签名,赤壁,大片!”这就是一个中国曾经想当明星的群众演员转型的保安的理想实现了。
捧完臭脚,讲完电影后。片中不断说的华文、中文、历史学不好怎么怎么丢人,除了在印尼把作文公开在学校里极度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教育方式外,被同学嘲笑群殴外的耻辱,那么这些都文化怎么体现的呢?不过就是他没有认出某小区的名字的两个汉字“嘉瀚小区”。似乎房地产商也在这里做足宣传。一个靠近废旧工厂的小区可以请来成龙的慈善宣传。也一定是高档小区了。
这片里是有钱人的社会。北京贼特多,还有好看的女贼却特善良爱自首。但北京的警察也多,穿着真警服满街跑的16岁孩子没人管。不知道哪些真哪些假,这治安能好咯?
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一个当下这个浮世的体现。
考上高中,华文80分的张一山丢了手机后,以为一切关于“成龙”的梦想破灭了,NOKIA手机一响(估计是别的手机没那么大声音,那么抗震,那么防水)就听到了。就收到了一张合影。
就TMD TMD TMD把代表知识的书包丢在了高高的空中!落在了沙滩上! ——全片完。
1:上家谱网可以查明星的家谱
2:有钱受到许多优待
《寻找成龙》影评(六):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
我对祖国电影事业的担忧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就凭你们拍出这么……精彩的片子就能看出来啊。
一直觉得中国人民特淳朴的一个地方就是只要拍片子就得带上我们亲爱的人民警察同志。不知道是导演呀还是编剧啊对咱们可亲的可爱的……警察同志有着什么样的深仇大爱,反正近几年的国产片中警察,哪怕就是像《601个电话》里的那种陪衬,他都得露个脸才行。
本片有比较多的漏洞。张一山不认识书法,他就不能问别人吗?对,他不问的确表现了他的莽撞,但是随着剧情发展,还有疑问。比如说张一山在山上到底住了多久?他们家人难道不报案么?如果他姥姥姥爷真是那么喜欢他,为什么不直接到机场接他?诸如此类的疑问造成了本片在编剧上了逻辑的缺失,让人觉得云里雾里,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
但是既然不是悬疑片,我们可以说,电影的主要就是要好看,但是本片中间的情节本身,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多,笑点不好笑,在电影院里面看的人嘴巴抽的慌。
总的来说本片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苦口婆心的说教片,但是又没有当年的《少年犯》的那种有如纪录片一般的真实感。
当然影片的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主人公终于长大,他也得到了成龙的认可,让人怀疑他们这是不是变相地帮成龙造势啊。
只能说,如果你夜里睡不着,纯粹打发时间,可以看看倒是。
《寻找成龙》影评(七):成龙,不拍烂片会死啊?!
很久没有关注过华语电影市场,或者说,我很久都没有关注电影。某天晚上,在PPLIVE上看见了《寻找成龙》被列在最新电影里,后面的备注大意是“群星荟萃”。我甚至没有在网上大致的搜索一下此片说的是什么,我就点开看了。看完以后,后悔的我啊……
自打成龙大哥被人民群众视为正面人物之后,他的出现就永远伴随着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评论和对于负面事件的教育。我总是很难接受他满脸认真的教育人的样子,可是这部片子里,他唯一出现的几次,居然就是拍着张一山的肩膀或者扶着老奶奶的肩膀满脸认真的样子……
而张一山,似乎代表了现在人们口中所谓的90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被任何人打扰。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很客气了呢?其实他是那么的自私,那么的不懂事。不了解父母家人的苦心,不好好学习,骄傲自大,连学习都不知道为了谁。这样的孩子是讨厌的吧。可是,这样的孩子却成为了儿童片的主角,我真是不明白,这个片子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成龙,你就好好的拍武打片不行么?即便岁月不饶人,你打不动了,你安安稳稳的做个武术指导,安安稳稳的做你的慈善,公益就好了嘛。你的成家班在,你的什么寿司店也开的好好的,你的经济也没出问题,你干嘛拍这种大烂片来恶心人民群众呢?冲着你的名字去看电影,结果恶心的我大半夜的睡不着觉,你说我找谁。
还有那个什么《新宿事件》,你非这么正面,义正言辞的,干嘛啊!哎……你不拍烂片会死么?
《寻找成龙》影评(八):最令我失望的电影
从事电影行业47年,
所以我特爱看他的电影
但2009年他的一部电影令我失望了。
《寻找成龙》在放映之前所做的宣传,
使我迷上了这部电影。
张一山跟我一样很崇拜成龙,
于是,便去寻找成龙,
历尽千辛万苦,
最后便见到了成龙。
这种剧情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之一。
等了许久,终于放映了。
那种喜悦,就像老鼠爱大米,不亦乐乎!
但,看完之后,
便大失所望,重失所归,
没想到如此无意义。
我来简单地总结下此片缺点。
1.片中张一山是在印尼张大的,
他对华文没有丝毫兴趣。
但是他北京话确说得那么顺溜,
这是为何。
2.在找成龙的过程中,
所经历的事太少,没意思。
无非是碰到1个警察.2个尼姑.一伙骗子。
3.在找成龙的过程中,
张一山所做出的努力甚少,
最后还是靠演“白毛女”的田华老奶奶,
帮他实现了梦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奶奶就好了)
诶~
跟《零零狗》一样,
全靠演员的号召力拿票房啊。
《寻找成龙》影评(九):信否,多年以后我们会疯狂地爱上这个电影
先转一段08年城市画报对新裤子乐队的访谈:
......
城市画报:你说过《野人也有爱》区别于之前的两部电影,这部的关键词是"国产"和"老气".
彭磊:对.因为这个片子追求的还是那种国产电影的感觉,但拍完看了半天还是没有80年代的国产片带劲.
庞宽:我看过一个叫《女模特之死》的国产片,特别好.
彭:屁大点儿事都说得特别夸张.原来我还看过一个叫《第九号全案》的片,讲一帮倒彩电的倒爷,为了20台彩电死了十几个人,这个杀那个,那个杀这个.
庞:国产片的电影语言特别不一样.
彭:镜头很愣,很少移动镜头,基本就是推镜头然后看面部特写.处理人思想的时候都很过瘾,比如一个人焦虑的时候表情特夸张,再弄些打雷的效果,一做思想斗争的时候大海就开始起浪.不像现在的电影,现在的电影都追求真实.
庞:我们就想拍一个那种感觉的,但最后出来的效果还是差一点.主要是现在的人的精神状态也比较萎靡,不像原来那些人那么来劲.
.......
当20年后——或许祖国已经解放,我们再来看寻找成龙的时候,时间或许已经向它投去一层神秘的喜剧光辉.
而江平也可以羞涩地对孙子说:一不小心,爷爷我就拍出了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影评(十):真是“科幻恐怖电影”啊
本人文笔不好,但看了本片实在忍无可忍,感觉有些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是一部史无前例的“大制作低成本”儿童电影:
只见一宋朝装束青衣女子(仙三中的紫萱)捏着口诀冲天而降,甫一落地,一群上海滩斧头男群涌而至,二话不说举斧便砍,紧接着青衣翻飞,裙裾飞扬,斧头男一个接一个倒地,打的正起劲,猛不丁“咚咚咚咚”,伴着黄飞鸿大战群雄恢弘壮阔的音乐(请注意从头到尾配乐仅3首),旁边阁楼一白衣黑面的大虾出场了,来,特写给一个,我定睛一看,成龙!接着大家猜到了,对方BOSS出场,以你绝不会想到方式:地痞甲元彬,地痞乙元武,成龙功夫了得,二人像炮灰一样被烂打一顿。“Cut!”导演发话了,众演员与导演拱手相庆:“拍的不错!拍的不错!”拍戏能力与年龄成e负指数下降的方刚亮导演给你一个不明不白的开局,别慌,方导演将让你继续不明不白下去。
首先看一看演员,主角《家有儿女》张一山,华语骄傲成龙,百花影后元秋,金鸡影后颜丙燕,金鸡影后余男,七小福元彪、元彬,之外的元武、仙三中饰演紫萱的唐嫣,还有王学兵、吴越,老一代艺术家田华、王心刚等等,四十多位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强大阵容为导演炮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型秒杀演员闹剧”做足了群众基础。
再看故事情节,总结起来十分简单,一尼泊尔的少年,一心梦想着成为成龙的徒弟,来到北京经历一些让人语无伦次的经历终于见到成龙,成龙说你中文先及格了吧,一副语重心长,少年回到尼泊尔,goodgoodsduty,终于考了80分···
天蓝蓝的,白云朵朵……少年成没成为成龙徒弟我不知道,留待续集,如果有的话。本片情节适于任何智商人群欣赏。
遑论张一山在北京遇到的元彪勇斗众土匪、女贼头绑架勒索、女警察力战上海滩式黑帽黑风衣匪徒的此等荒诞无厘头的情节安排,无论长镜头控制、镜头转换、剪辑、后期配音、配乐,都让你强烈地感受到导演彻底搞死中国电影的无比信心与QJ群众雪亮的眼睛的豪情壮志外加如何大言不惭脸无愧色地把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同时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烂片无耻地推向世界银幕。
浏览完电影,终于明白导演定位,年满12周岁谢绝观看,但如果你想看看史上无可形容第一烂片,看看广电总局领导们如何自我推崇无比乐观弹冠相庆,我强烈建议你认真欣赏。而且,我给了0分,很难得啊。
一部儿童电影被活生生地拍成了很现实的“科幻恐怖片”,中国电影的未来,真的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