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别响,非常近》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特别响,非常近》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2 03: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别响,非常近》经典观后感10篇

  《特别响,非常近》是一部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桑德拉·布洛克 / 汤姆·汉克斯 / 马克斯·冯·叙多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 / 冒险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一):lucky to have sth to lose

  o many people have lost someone or somebody,like we always do or .if ur lucky, will do in the future.

  The most obvious oxymoron in this movie is, the only person that Oskar would want to talk to is not able to talk. living itself is the most difficult case ,if ur so eager to solve the case, then u just pushing the truth away, even though the whole effort done was to find the truth.

  ow ITS TIME TO GO HOME.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二):你是否走出了心底的第六区?

  很难不被这样唯美故事画面感染沟通,治愈,坚持珍惜…这是一段逐渐战胜自我的成长经历,它不会让你酣畅淋漓的大哭,只会让你默默地抹眼泪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人在影像里重新审视自己火柴人的强迫症,禁闭岛上的迷失……你是否走出了心底的第六区?那些在记忆中回荡的刻骨铭心的事,如此响,如此近,曾经就这样没来由地发生了,突如其来,只留下一把没有锁的钥匙,那或许只是一句毫无意义语言,或许只是一个苍白的故事。但为了掩埋它的真实,你我苦心经营,精心策划,迟迟不想让它离开,就像电影里不开口的爷爷,不回头的black,不相信陌生人的奥斯卡。然而真相总比想象遗憾,正如过去的总有差强人意,但也总会过去。那些未曾走出的阴暗,未曾开启的勇气,与其把它埋在心底,何不大声说出来,大胆走下去。

  这让我想起差不多十年前还是少年时的热播剧《少年张三丰》里的一个情节,苏有朋(貌似是)扮演的高手教张卫健如何战胜敌人的“摄魂术”,最佳办法就是【麻木】。于是接下来三天时间张卫健都在回忆记忆里那些开心痛心的事,他想起了和李冰冰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还有失去她的痛苦,一开始不能自拔,make him crazy,近乎崩溃,后来他反复地想反复地流泪,直到眼角渗出最后一滴泪水,他战胜了自己。那部剧我只完整的看完了这一集,但这个方法却在后来一直影响我。我像发现了一把钥匙一样,在不论遇到什么难解难分心理纠缠、痛苦的情绪甚至是习惯时都信奉这个“真理”,只要反复——终会麻木从而自如。我也在很多试验中印证了这一点,想想当你把曾经的疮疤反复揭开,让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反复冲刷你的脑海,终会有一天你会轻松地从口中说出,甚至是调侃。然而看了这部电影我突然认识到,自如地面对过去还有一个出口是找到新的寄托。无数人和奥斯卡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也终于勇敢地分享了自己难以面对的眼泪,才发现原来他的妈妈一直试图用他的方式思考,默默地寻找他的行走轨迹,拾起他走过的脚印,他顿时释然了,再大的声响也已远去,心与心的距离原来那么近。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三):特别响,非常近

  1.电影看了两天 多次因为小男孩的暴戾的脾气和不断寻找锁的乏味桥段而想要停止观看 直到老爷爷出现 而这位老爷爷也是我在看过如此多的电影里最喜欢的一个 和我周围聒噪 碎嘴的老年人形成鲜明对比

  2.看完之后才发现 如果你也被小男孩的某些举动所激怒 那么就说明小男孩的演技是十分成功

  3.影片尾声才是真正的亮点 影片前半部大量的铺垫都是为了烘托小男孩的母亲 和那位沉默的老爷爷 童年时期母爱表达得如此隐晦 在知道了自己儿子的动向之后 母亲没有急于去点破已经知道了一切 只是悄悄地为儿子铺路 即使如此 母亲也会在家里悬着一颗惶恐地心等儿子回家 有时候等到的可能只是儿子的不理解和一声无情的关门声

  最后儿子依偎在母亲身旁回忆父亲生前的种种细节 这个片段让我十分感动

  4.那把钥匙并非是父亲为了自己儿子所留下的 钥匙的主人也刚刚经历了一场家庭的变故 但这样的剧情安排 即使会显得遗憾 但也包含深刻隐喻 生活中有太多遗憾 在你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所得到的的结果 可能并非是你之前理想中的模样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四):Wonderfully Balanced and Nicely Heart-Warming

  How do you make sense of the nonsense? How do you find meaning in face of great loss? How do you grow strength when death and grief blanket you with seeming weakness? This is a story set on "the worst day," but this worst day can be anyone's any day. The story-telling was not drowned by overwhelming sentimentality or manipulating schmaltz; the love, the hope, the journey goes on.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五):请给我八分钟

  今年夏天,曾祖父走了。

  初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仍然是不愿相信的。直到见到他最后一面,我也以为他是睡着了,似乎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他就会醒过来开始一天的生活。然而他的的确确是离开了,否则奶奶不会那么神伤地对我说她现在无父无母,是个大人了,父亲也不会回忆起那棵曾经种在曾祖父门前的枣树,每年会结很多很多的果,就连我也开始想起几年前他陪我上山摘桔子情景。原来,他再也不会回来了。而我们频频谈论起他又是否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抑或是,为了延长我们与他在一起的时光?而这样的时光,我们又能延长多久?

  “如果太阳要爆炸了,你在发现这之前,会有整整8分钟时间,那是光从太阳到我们的时间,8分钟里,世界还会是光明的,还会是温暖的。”奥斯卡说出的8分钟理论,几乎使我窒息。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没有比生离死别更为残酷事情。而人在这样一种无可奈何情况下,会选择将自我封闭,试图遗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仿佛一些都没有发生过。

  影片中的奥斯卡,在父亲罹难后的一年中不曾走入父亲的衣柜,他不乘地铁,不坐电梯,不过桥,他对人充满敌意......这何尝不是他自我保护的方式?他只是无法或者不愿走出为自己设定牢笼而已,因为在这个牢笼里,他可以延长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

  机缘巧合,奥斯卡在父亲的花瓶里找到一个写有“布莱克”的信封,里面有一把钥匙。他认为那是父亲给他留下的寻找线索,于是漫长的寻找开始了。他走过纽约五个区,寻找到了四百多个姓布莱克的人,他为他们拍照,他对他们讲述他的故事,同时也分享他们的......

  然而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抽丝拨茧之后发现,自己苦心寻找的锁不过是他人的救赎。当奥斯卡像疯了一样跑在大街上、怒吼着的时候,我知道,他所要延长的8分钟,是要结束了。

  或许他曾经的逃避偏执是一种自我保护、减轻负罪感的方式,但那是不长久的。无论他如何努力延长8分钟,父亲都不会再回来了。与其活在悲痛愧疚中无法自拔,不如睁开眼,抬起头,直视世界。

  最后,奥斯卡最后坐在秋千上,一次次将自己荡高,他已经不仅仅做了“自己不能做到的”,同时也使自己释然。寻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他再也无法与父亲在一起,相反,他有了更好的与父亲联系的方式。他终于有了勇气去做父亲做过的事情,甚至可以感受到父亲曾经的欣喜。那么,父亲便可以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我与曾祖父的8分钟或许已经到了尽头,但是我依旧清楚地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聊天的场景,也记得很久之前的一次探望之后,他将养的鸡生的蛋放到我怀里的温暖。尽管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但是我们可以将记忆保存。

  因为,活在他人记忆里的人永远不曾真正死去。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六):并非不够响,并非不够近:一个9岁男孩的精神生活

  奥斯卡,一个很安静又很暴躁孩子,一个很脑残又很聪明的孩子,一个惹人厌又招人喜欢的孩子…总之,这孩子让人看了很纠结,感觉看完最好闭嘴,免得跟他一样烦人。

  ──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并且,这就是奥斯卡,这就是他的拯救之路。你可以不看,但你不能说他完全是个小混蛋,小混蛋也有一大帮好莱坞名声不菲的老混蛋帮衬,说明这个小混蛋也有他的道路

  奥斯卡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里,他渴望的“又响亮又靠近的东西”一直不知道去了哪里,在第六区?现实是,当整个世界对9·11的受害者投去关注同情与爱,世界对奥斯卡来说怎么变得可怕了呢?他要的又响又近的东西不是遍地都是吗?他走进了很多人家人们爱他,安抚他,倾听他,也给他祝福,给他讲述,忍耐他…那里不都是他要的东西吗?整个地球一下子都在谈论9·11,不是又平又热又近又闹吗?难道还不够响?还不够近?家人那么好,那么容忍,“奥斯卡们”还不满足,你们到底要什么?

  问题正在这里。

  生活是意义的来源,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们生活过,留下了很多意义,这些意义重重叠叠,遮蔽了生活本身。多数人早就看不见生活本身,只是活在对生活的现成的言说与意见当中,各种事件裹挟着大小意义在那里义正严辞地述说着自身,而意义的源头隐藏了起来。当事物以自身的落点显示其重量的时候,也在遮蔽着它的来源──这样的生活,纷纷攘攘,很热闹,其实很安静,很遥远,安静的可怕,遥远的可怕。

  因此,奥斯卡们不满足,他们不满足还在于:

  人类心智所孕育出的心灵,是与宇宙本身同等复杂的东西,那么当这种“东西”受到了伤害,会否形成独一无二破损心理学家在这个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意见,他们说,例如像911事件中的遇难者家属,他们一般都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逐步体验到“否认-愤怒-沮丧-接受”的阶段性情绪,对此,我们应该…

  怎么样?开始有点理解奥斯卡们了吗?

  统计学上的数字说的很响亮,让人觉得希望就在眼前。然而,如果你是那个“9·11遇难者家属”的话,你会知道:一切无关,希望渺茫。太多的声音此起彼伏规定着“该如何”,言说着“会怎样”,谈论着“可解决”…人正在被我们发现(其实是发明)的理解和谈论世界的工具吞没,数学是对世界的抽象,但它本身不是世界。

  莫说数字了,其实在奥斯卡们看来:所谓有益认知美好情感,这些东西统统都漂浮在生活本源之上,看它们声嘶力竭,大声疾呼,又响又近,像是在耳边爆炸的鞭炮,听完之后耳朵却嗡嗡鸣响,陷入一片寂静,觉得天旋地转。本来受了伤的奥斯卡们因此几乎发狂,如若还恰巧被被某人爱着,那最好连爱也滚开!爱能做什么?是否再一次在我们耳边燃放新的鞭炮?

  《特别响,非常近》的中的奥斯卡才9岁,但他所提出的一个问题非常尖锐,或者说深厚:纵然彼此相爱,但如果爱在我看来“既不响也不近”,爱还能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人,尤其是困扰着所有良善的人──有爱又如何?上一次遇到它是在《大河恋》当中,父亲在布道中说道

  For it is true we can seldom help those closest to us. Either we don’t know what part of ourselves to give or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part we have to give is not wanted. And so it is those we live with and should know who elude us.

  (我们很少能帮助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要么是我们不知道能给什么,要么连“不知道”都不如──我们给予的东西不被需要,这些就是跟我们住在一起的人,而我们知道他们在逃避我们。)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个9岁的奥斯卡是幸运的(这个世界上其他奥斯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哦),他身边的人,妈妈,奶奶,爷爷都有着关于爱的智慧(他爸爸也是,不过特定的教养方式也造成了奥斯卡后来的不适应),而不是单纯的“爱的力量”──爱当然是有力量的,但如果只懂得展示这种力量,那爱照样会变成伤害的武器,而且是正当的武器:抱住你爱的人,对他说着你的爱──到底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别人的?爱的条件难道是爱以外的东西?

  爱是无尽的忍耐,莫要质朴地狭隘化了这种忍耐所具有的深刻一面,即:要忍耐爱本身。显明即遮蔽,表示其所在,恰恰蒙蔽了本身,还有什么能比用爱把对方变得安静和遥远更让人哀伤的么,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我们不懂得:对方本身是一个完足的人,有他完足的世界。爱就是要呵护这份完足,这世界因为咶噪而太安静了,这世界因为纷扰而太遥远了,没有这份完足,人就不足以听到那又响、又近的东西:关于拯救的知识。拯救的知识不是推理或演绎的结果,它存在于人的自我折磨到自我拯救的过程中。人是活的生命,这个活的生命体本身包含了从宇宙星空到渺茫刹那的奥秘,人的存在意义需要亲自实验、体验与寻获。

  正是Max Scheler(马斯克·舍勒),这位德国思想家,是他把知识分成了三类:事业的、教养的与拯救的,大致理解为:应用的、学术的和精神的。 “应用”是指某种与事功有关的东西,它在世俗生活中往往带有统治的权威,“学术”则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它一脉相承自哲学的刨根究底的追问,那“精神的知识”呢?

  舍勒的这个分类其实非常特别,它包含了舍勒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本质也好,事功也罢──这些充实亦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的东西──其实都不是福音,它们甚至是灾害的,而它们为祸不在于本身作恶,而是因为他们遮蔽了生活本身,连苦难的意义都被规定,特别霸道,非常残酷。

  舍勒非常敏锐,他知道日常质朴的世界之下还藏着一个本来的世界,这个本来的世界是如今众多意义的源泉,是超越了语言的、有着活泼而感性内容的伊甸园。

  奥斯卡同样敏锐,这个有着异常与聪慧的9岁小男孩,在一个被他意外发现了的“让人不安的世界”里生活着,这种不安的世界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人们上班、生活、吵架、祈祷、和好…人们很少触摸到这个层面的不安──即生活的答案没有真正被重视,自己只是“装模作样”地上班、生活、吵架、祈祷与和好。其中的逻辑在于,如果价值与答案真的如此重要,为什么人们不亲自去寻找、体会和葆有而只是拣现成的呢?要知道,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现成的答案的啊!要让生活委身于其中某处,简直太容易了,稍不留意,就雌雄莫辨了!

  但奥斯卡真的通过着自己遇到的不幸了解这个层面的事实,他一来上就对着奶奶叫嚣到,为什么要埋个空盒子,这个盒子有什么意义。奶奶和妈妈都告诉他,这是为了让我们有个东西──有个什么说不清楚──得以举行仪式和纪念。但奥斯卡不买账,你可能在这里不喜欢他,但我正是在这里觉察到他要努力冲破什么的决心,虽然这种决心他说不出来。言语无法覆盖真正的答案,从来如此。

  这种不安,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因为9·11被整个世界,给美国窃为己有了,这是人类生活的深刻悖论,9·11渐渐地属于任何人,却看起来唯独不属于那些真正在这一悲剧中受到伤害的人们。受到此等伤害,可能会在一开始需要某种别人的安慰、支持和关注,但在愈合的最关键事项上,需要的其实是静养,在安静的空间与时间中去独自重新寻回对生活的灵感与热望,而不是表面的热闹,心里一片冷寂( 试着想一下5·12就会明白)。人要过多少精神生活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一旦精神受到伤害,就必须通过精神生活本身来加以修缮,每个人过精神生活的方式当然是各个不同的,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9岁的叫奥斯卡的男孩的方式,这个方式并不需要被解释,他就是他,这个故事里就是如此。所以奥斯卡其实真的是一个独特的孩子,尤其难得的地方在于他没有被喧哗湮灭,他不愿被剥夺了对生活本身的、属于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他拒绝世界对他抱有的“已经被拯救”的期待,因为对他的拯救完全与他无关(拿个铃鼓是因为他的精神性症状,但这个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他听、他看、他拍照、他说、他了解,但他明白:这个不是我要的。 这喧哗不是我要的响声,这走进不是我要的走近。世界那么吵,却显得特别静,静得可怕──不拿着铃鼓很容易不再相信自己还能听见声音。

  奥斯卡就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噢,不对,应该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你难道还没有发现自己观看这部电影的某种不适?各种话语充斥耳边,但我们听了心烦,各种问题就在身边,但我们不明白。

  最后奥斯卡找到了他需要的“又响又近”的答案了吗?不知道,奥斯卡找到的东西他也说不出来──就好像别人也无法告诉他,他写的信更多的是一种确认和告之,即I’m OK now!但我们分明看到那些收到信的林林总总的Black们的激动与欣快,他人寻获自己的答案的真诚努力,对于看到此种努力的人们同样有着鼓舞与启发,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生活最终还是要独自过,虽然最初打算去寻求自己“又响又近”的答案的决心和勇气看起来很是吓人,貌似都打算跟人类决裂了,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作为分享的人类文明成果的“孩子”,尤其是作为有人爱的人,他能找到的答案中的99%是与人相通的,唯那1%──这说不出的东西,将成为某种自我的明证。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七):写给这个楼里那些自以为是咄咄逼人说那个孩子咄咄逼人的人们

  看见楼里评论说“那个孩子就算是9岁你也不该对着妈妈喊“我希望你死”,因为妈妈比你更痛苦。就算你有精神病,你也不该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反而欺凌老爷爷,一遍又一遍地揭人伤痛。就算你还只是个孩子,你也不该自以为是地利用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感情”

  麻烦这个人去了解一下雅思伯格综合症孩子或者成人,花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再开口说话。

  每个人都需要救赎,一个雅思伯格综合症孩子需要理解才能长大,失去父亲,他自己开始救赎之路。 他父亲鼓励他做不敢做的事,母亲在他拜访别人前先去拜访人家。好在,他生活在美国,除了一个冲她母亲也大吼大叫的主妇外别人都善待了他。要是改在天朝,遇到说“就算你有精神病也不应该blablabla”的这些人,对这孩子而言是多大伤害。说就算你有精神病的人们是不肯宽容地看世界,宽容的对他人、宽容地对自己。

  911不过是个大背景罢了,父母对这孩子的态度,孩子对世界的态度才是故事主线。有911,没有911,这都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怀念,对自己生活的探索;一对父母呵护自己的孩子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八):《心灵钥匙》:摄影师是如何练成的

  对于没有亲历911的我,

  渐渐被镜头里有些阿斯伯格的氛围代入,

  小主角老人头似的絮絮叨叨

  成就了不经意间的成熟,

  那些似乎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在恍惚间悄然而至,

  雨后应该会有天晴吧,

  尘埃会落定的。

  那些Black们的闪回,

  伤疤有迹可寻,

  那个Black反反复复的拥抱,

  伤口慢慢愈合。

  55分37秒马克斯·冯·西多出现,

  史蒂芬·戴德利舞台化的戏剧感又明朗起来,

  不然我还真忘了他的风格。

  如果说煽情,

  其实主要是某些细节的放大,

  可是其他一点也不煽情,

  如果说做作,

  主要是流畅的静止镜头太过平静。

  可是这个最不做作。

  个人评分:8.8分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愈,

  没有必要指望指手划脚的那些人,

  而对于一个人的疗伤,

  我静静的哭泣就好了。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九):我喜欢,极喜欢

  童年的不快,失恋的伤痛,亲人的离世,等等,总之,影响你的所有的黑暗,亲人的,朋友的,社会的........许许多多的怅惘,感伤。我一直觉得,仍旧在怀疑,仍旧在不安的人仍处在这样的怅惘中,说不清,道不明。这就是人天生的性格,一部分人天生离这“怅惘”的圈子近,他们纤细,敏感,怀疑,不安,即便是好的事情,他们亦会想到弊端,他们看事情很多面。另一部分人,他们天生离这“怅惘”圈远,他们大条,马虎,明朗,天真,容易受骗,即便是坏的事情,他们也向往明天,他们看事情很简单。

  所以,对与《特响》有的人泪奔了,有的人鄙夷了,或者无动于衷了,其实,都无可厚非。他有他的共鸣,他亦有他的不苟同,起码你们都是真实的,你们没有自己骗自己,只是个性问题。

  欧美电影模式都没多少差,不想再提他们讲故事的方法,剪片子的技法,灯光的打法,音效的配法..........真的,地球那边的片子看多了,有时候真的会烦的,可,倒也奇怪,在怎样腻烦,却总也舍不得不看,每出新片,还是欣欣然正襟危坐于前。

  终于想通,没文化的欧美电影,主旋律却永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这大概是我喜爱电影的本质原因了,电影都讲“人性”,即便不太“人性”,导演也会想方设法,苦心经营“人性”(当然,这样的导演很白痴)。我从来都觉得,电影,不是一种有方法可循的东西,而是一种无道理可言的生活,有血有肉,有骨头有刺。有的把人性讲的浮夸了,那便是所谓的烂片,有的,却可能直指你的“任督二脉”,瞬间让你休克麻木,呆立不动,那么,此时的所谓合理,所谓逻辑,所谓技法,咱们为什么要去计较呢?

  起码,我们了解了一点,导演不坏。他那么努力的让我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其余的,我都当浮云吧..........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十):《特别响,非常近》:嘶吼与默然

  (芷宁写于2012年2月17日)

  “更多的人活于现世,然后在整个的人类历史中死去。”(片首独白)

  无论不幸降临在谁头上,那都将是一场个人的全身心浩劫。同时,人们对待灾难的应对方式和走出阴霾的历程,也体现着每个人各自的阅历和性格,影片《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中丧父的男孩奥斯卡释放痛苦的方式之一是嘶吼,而经历过二战又在“911”中丧子的老人家则以沉默和出走度过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老人左手纹着YES,右手纹着NO,偶尔写下只言片语作为必要的回答,仿佛遁匿在一个遥远的精神国度里。

  似乎片中的小奥斯卡是个不太讨人喜欢的角色,突发的不幸让他张皇失措乖张出格,令原本缺乏勇气的他因气恼自己而变得暴躁易怒神经质且时常嘶吼,他对最亲近的人抱有莫大的敌意,将自己的痛苦加诸他人,又常常表现得很聒噪,仿佛他一个人把全家人所有的话都给说尽了。达内兄弟的影片《单车男孩》中被亲爹遗弃的西里尔也愤怒暴戾,怀有敌意,甚至对监护人动过手,但西里尔的痛苦纠结虽有外在表现,也声嘶力竭过,但他有戏走心的能力,让一种悲悯哀伤油然而生自然萦绕,而这部片中悲催的奥斯卡的声嘶力竭却只给人在用劲演戏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该片自公映以来,招致了很多负评,如果它出自一个普通导演之手,或许尚不至此,但它偏偏由才华卓越的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筒,他的舞台功底,他的过往作品《时时刻刻》、《舞动人生》、《朗读者》,都令观众折服,于是观影期待值被拔高了,可此次的最终成色只能算过得去,难怪招致恶评。何况英国人接拍911创伤题材的影片,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多人认为,倘若由亲历者执导可能会hold不住,没料到非亲历者也没hold住,小主演更没hold住,编剧埃里克·罗斯这次也失了法,而全片最hold住的,恰恰那个不说话的老爷爷和有点个性的奶奶。

  影片前半部分似乎想要表达在父亲离世后,一个男孩的苦苦追寻,后部分着力涉及到疗伤和成长,触点则有点多,有男孩和老人之间的互动(这部分戏会让观众想起很多类似的影片,如《亚特南蒂斯之心》、《有人在吗》),有男孩与陌生人之间因为机缘巧合的戚戚共鸣,还有母子间的情感对手戏。似乎触点多了反而令剧情略显凌乱,而很多地方又有煽情之嫌,这也是它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片中最耐人寻味的表演出现主要配角身上,马克斯·冯·西多的沉默老爷爷表演得十分传神,淡定而细腻,堪称举重若轻,虽不能言说,可眼神里充满了潜台词,当男孩逼迫他听托马斯最后的电话录音时,老人的面部神情因留言时间和内容语气的改变而默默地递进着,给予了一种情绪上的紧绷感和灼痛感。佐伊·寇德威尔的奶奶自然而真实,其中一场趴在地上,和躲在床下的孙子交流的戏份很动人。《帮助》里的维奥拉·戴维斯在片中依旧有戏,当小奥斯卡喋喋不休时,她那因陷入自身境地而滑落面颊的泪水说明了她和她的家庭正在经历的变化和煎熬。

  据说乔纳森·萨佛兰·福尔的同名原著写得颇为文艺,属于不好改编的类型,且书的侧重点在于表述祖孙三代在各种人祸中的经历和感悟,其中各类型的情感交流很细腻很动人,而影片只着力打造911这段,似乎想以此慰藉美国人受伤的心,如今看来,这个意图从开始就是自寻烦恼的。

  当然该片也并非缺乏亮点,除却老戏骨的精彩表演,镜头画面充满了或丰沛或迷离或辽远或压抑的美感,剪辑水准也不俗,回忆和现实的衔接转化颇为流畅,配乐也悦耳而入情,而且,桑德拉·布鲁克奉献了她表演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心理戏,值得肯定一下。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2883166_d.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