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铁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铁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3 03: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铁人》经典观后感10篇

  《铁人》是一部由尹力执导,吴刚 / 刘烨 / 黄渤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铁人》观后感(一):钢铁信念已死 自由意志永生

  你有否想过换一个时代生活会更好?我是想过的,我钟情美国的六十年代,那是避孕套已经普及,艾滋病还没爆发人们思想生殖器一起解放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二战后这样一批在和平中产生活中的美国青年被投进社会,和现在一样他们被称作垮掉的一代。那也是个错误年代,越战,冷战种族歧视。但也由于这些错误,在青春为柴的火焰中才沸腾着时代的声音,鲍勃迪伦,披头士,那时摇滚成为了时代的先声。那是人们对严肃问题还颇有兴趣,以此伴随着60年代的各个标志:1963年的马丁路德金的黑人民运动和肯尼迪遇刺事件,然后是陷入越战泥潭,反战浪潮高涨同时又受到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影响传统价值观颠覆,嬉皮主义横行......总之是个文化爆炸的年代。

  这我这么想叫黄金时代情节,它虽然是种逃避,但至少说明我还是有追求的,而且不少人都有,比如《铁人》中的“思成”。

  说起铁人这个共产童话也真是美好,我相信他们对建设祖国坚定信念,但是信念之外呢?他会不会考虑一下为什么的问题呢?1970年11月15日铁人同志胃癌辞世,他未曾有机会看看知识分子去了哪?他以为他们会上到指挥部,但实际都被发送去山区。他会不会费解一个不贫油的中国为什么经济还会低迷

  他如少女相信王子终会到来般天真的相信吃了苦日子终会好起来的,到来的只是三年饥荒。不只是他,那个年代的每个人都对信仰无限忠贞,对毛主席感情绝对是至真至切。他们愿意把意识全部的交给组织,他们不愿意思考for what?没必要,因为组织永远伟大光明正确的。

  但思成没法真么做,他的生活则充满了选择和自由。他父辈的信仰早已被改革开放春风吹毁,他则在信仰的废墟孤独坚守着些什么,共产主义吗?我党都不再提了。我们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吗?好像中石油把钱都买吊灯了,而且油价比美国都高了,百姓们能享什么福呢?那么,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呢?如他所说他不知道在沙漠里拼死拼活能有什么意义?他努力工作,在过去是为了一个特崇高理想,尽管他是虚构的。但如今呢,这么做只不过是能多拿点奖金罢了。

  所谓的铁人精神可能让他摆脱孤独,他所想要的是像父辈们一样把自己渺小的个人意识投进群众海洋中,也就是羊群精神,他想要的还是有个组织安排,他看见自由如见洪水猛兽,在群众的海洋中则如母亲怀抱般的温暖

  在这个时代精神缺失的社会,这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像没有使命士兵,从子宫里中爬出,走进社会,如同下了战车的士兵冲进战场,一摸兜却发现自己忘带作战计划了,至于谁是敌人更是一无所知。所有都人迷茫了,一些人觉得有敌人要打,没有敌人制造敌人也要打。他们是民族主义者。大多数人则选择了自发组织起一个群众湖泊,这里的群众是静止的,他们没有听从一个统一命令运动,他们在声色犬马的娱乐中享受着。但还有一群人他们则不同,他们会思考for what?他们是的问题会燃烧这个时代的。

  思成在影片最后的决定是继续傻下去,他颓废了,在那一群人中有不少人都和他一样,自欺欺人的接水了令人焦虑的追问。他们是多余的,点燃一个时代只要一根火柴足以。

  《铁人》观后感(二):如果这不是一部主旋律片子的话

  如果这不是一部主旋律片子的话

  我是80后,对于所谓的国内的主旋律片子一听到就是反感,老是觉得这种片子是拍给某些政党某些组织某些人看的。

  看了铁人这片子后,让我这种观点只是微弱的少了一丁点。

  如果10分,我会给这片子6.5分。

  任何一部电影从开始筹备拍摄剪辑完成都是一个很庞大工程。所以就算是再差的电影我也不会给他5分,何况这片子又没有那么差。

  导演演员、剧情

  尹力:这哥们好像特爱好拍主旋律片子,我看过的只有云水谣。看铁人的时候看到大漠黄沙横飞就让我想起云水谣的雪山雪花肆虐。尹力导演的导演功力不错,看到铁人也是他亲自剪辑的,作为一名主旋律片子,尹力导演能把这电影在艺术上在视觉上拍成这样子,我觉得很不错很不错了。

  吴刚:一开始接触这演员是看他的光荣愤怒,把那种外表懦弱实际上骨子里机敏的形象刻画的很到位,这片子让我看的淋漓尽致啊,就是结局比较郁闷,太河蟹了,不真实的一种河蟹。再到后来梅兰芳中的的费二爷,不过寥寥十几场戏,但是这个角儿“十三燕”身边的忠义两全,讲话有点幽默有点刻薄并且颇具悲情色彩的费二爷被吴刚客户的形神兼备。再到铁人中的王进喜,看完后觉得吴刚就是王进喜,就是一名石油工人。当然一个演员演得如何和导演的引导是有很大关系的。

  剧情:太过刻意的煽情太过刻意的渲染,不仅不会感染我,反而让我觉得很做作。作为一名80后,我对王进喜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小学课本上的用身体当搅拌机。但是我很想通过这部电影知道为什么王进喜可以做出这种事情可惜看过电影后我没有找到答案。双线索故事和云水谣的结构一致,但是总是觉得铁人没有云水谣那么自然。2代石油工人,2个故事线索,想的是突出铁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但是现代工人的篇幅过长,而且刘烨的很多台词我觉得太过煽情,感情戏我觉得也没必要,或者没必要渲染那么多。还有那个心理医生,如果没有这个角色呢?我觉得没啥不一样吧。好的电影主角配角都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铁人?抱歉,没有给我留下。

  其他:

  王进喜开誓师大会时的发言很激情,很有感染力。(如果王进喜来到现在,可以做一名很棒的培训师)。

  刘烨演的中规中矩(不晓得这哥们为啥最近的片子都是这种形象)。

  剪辑不错比较顺畅

  音乐很差。

  里面忘记了那个谁睡谁唱的那首什么什么歌挺好玩的。

  不能理解老爷们哭哭啼啼的。(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不理解)为了煽情?

  一部电影我觉得可以用票房口碑和艺术性三方面衡量

  我个人觉得这片子艺术性不错,口碑一般,票房会很一般(现在好多单位都是包场看这部电影,哎,高兴否?)

  如果尹力抛弃主旋律这个枷锁用心的去拍一部艺术片或者商业片或者二者结合的片子,我觉得还是会很不错的

  《铁人》观后感(三):“铁人精神”带给我的思考(临商银行 刘庆岳)

  看完《铁人》这部电影,思想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持续被王进喜的生平事迹震撼着、感动着。难以想象,为了帮助祖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在那极端恶劣环境下,靠着信仰、靠着精神、靠着实干,他和他的团队竟然创造了五天五夜打一口井的奇迹。而铁人甩掉拐跳入水泥浆中人工搅拌的一幕成为我心中刻骨铭心画面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顶天立地民族英雄。但“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这种“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名共产党员朴素情感,这些精神能够在新时期激发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轰轰烈烈,踏踏实实的爱国情怀。王铁人的爱国情怀既是轰轰烈烈的,又是踏踏实实的,他以自己的事业大成表达对祖国的大爱。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核心,爱国主义给了王进喜无尽的力量,同时也激励着我们。

  积极向上乐观负责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人生态度困境中尤显珍贵,铁人把艰苦有价值劳动,当做他最大的享受快乐,而这良好的态度也感染了其他队友,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意志品格。“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些口头禅充分反应了王进喜的顽强的意志品质英雄气概,在极度艰苦的生活生产环境中,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和工友们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

  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其他队员眼里,王进喜不仅有迎难而上的“大胆”,更有工作中见微知著的“细心”。生活中的豁达随和并不影响他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生产管理一丝不苟,从而保证了一项项生产任务高质安全的完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铁人王进喜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是一个认真学习、不断从实践培养自己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人。他用大量的点滴时间精力收集、比较和研究了众多钻井队生产实践的丰富材料总结经验规律,并创造性地用于自己钻井队的生产实践,从而才能带领他的战友们用落后简陋设备打出那么多高水平的钻井。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如此,企业也是这样。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永恒生命力,是对共产党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生动诠释。今天,我们重温“铁人精神”,就是要弘扬“铁人精神”,以“铁人”为榜样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作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铁人》观后感(四):PS:我也想认识那么PP的心理医生。

  感谢单位的组织观摩,让我快三年了又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虽说咱这个城市没有电影院,但我要求不高啊,礼堂里就行,还是片子最重要。

  电影的叙事结构很别致,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是下了功夫的,现实往事的交替像我们讲述了两个相关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就是人生的意义。所以不用去在意什么献礼片还是主旋律,看电影既让我们了解了一段历史,又带给我们思考,这有多好。

  关于历史,铁人王进喜自在我看来近似于神一般的精神存在,仿佛摩西过红海,带领着人们前进,这种人少之又少。他的徒弟,刘烨的老爸才是更接近于我们凡人,他也为了共和国的建设奋斗过、奉献过,在他实在熬不住的时候,他“逃跑”了,这很可耻吗?他不是军人,这里又不是战场,作为个人,存在选择的权利。电影里告诉我们,他后来和他妻子做了一辈子山里仅有的两名教师,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对不起他师傅。做人像他一样,也是一个好人啊。

  现实的描写与历史相比单薄了许多。主人公刘烨把铁人作为偶像,但他却没有铁人那种坚强神经,因为他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结果是患上了沙漠综合症,可见有思想是多么困难。最后他想明白了么?反正我是没看没明白。

  我因为铁人那激励人心的讲演所振奋精神,因为他不顾个人安危跳下水泥池而热泪盈眶,因为他对徒弟说回去也要好做人,好好做事而认为他也有一定的情感。而想成为铁人的刘烨呢?他有沙漠综合症,曾经有一个他喜欢与之交流漂亮的心理医生,现在离开这里读研究生去了,似乎留给他一本书;曾经的朋友合同期满和女朋友一起离开了,可见理想很好很伟大,现实很弱很残酷

  :我也想认识那么PP的心理医生。

  《铁人》观后感(五):主旋律的旋律

  我们的民族和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楷模、需要学习的榜样。于是主旋律片有存在的理由、意义和对应的市场。虽然大家对主旋律片的吸引力各表其辞,但好像没有谁质疑过它存在的必要性。唯一的问题是,传说中的英雄转化成具体形象应该怎么去描绘。

  细节。虽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让他人敬佩的精神和力量。但直观镜头会比口号式的说教效果要好。不要虚无的夸夸其谈,我们要看井喷,要看铁人跳入水泥池搅拌,要看第一代大庆人挨饿,看掷地有声的硬邦邦的馒头。“宁可少活20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固然会振奋当时在场的人,但处在不同时代并不了解那种情景的观众来说,或许刘文瑞逃跑的鼻涕眼泪齐飞更为震撼。

  人性化。英雄有理想,但是我们不能理想主义塑造英雄。这个世界上没有灭绝人性的英雄。在常人的一面,他们势必也有缺陷、会犯糊涂走弯路尊重个体的高尚也应尊重个体的卑贱。大部分草根英雄朴素、粗鲁,但也开放、乐观、坚强。相比之下《铁人》中刘思成这样为了成为英雄而效仿英雄的形象,甚至比实实在在追求物质的赵一林更有功利嫌疑。主旋律片的陷阱在于往往只选择用激情高昂的手笔突出英雄出彩的一面,而忽略了人性的完整。带来的问题就是过于神化,给人虚假感觉。现在导演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做突破尝试。《铁人》在这点上显然模仿了《离开雷锋的日子》,用英雄身边带着缺点同伴来间接讲述和承托英雄的异于常人之处。

  《集结号》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有血有肉的细节和有贬有褒的饱满形象,这是大部分主旋律片欠缺的。《铁人》较之以前的同类型电影略有进步,但还不够。

  《铁人》观后感(六):黑白4星彩色2星

  据说全国总工会要让10%的会员都去看这部影片,并让本片的票房过亿。好吧,感谢总工会,我有幸去电影院免费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看之前,我已经大致知道了剧情。但我楞没搞清哪个是王进喜同志,直到他上台演讲。我并不觉得这条线有什么大问题,至少我被感动了。当然跟《张思德》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彩色部分,感觉比《云水谣》都差。黄勃跟刘烨的表演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故事有点弱。尤其是跟黑白部分一比,就差多了。

  用两条线虽然有新意,但我觉得如果就保留黑白部分,然后把故事再弄丰满一些,也一样可以打动观众。彩色部分可能还是出于票房的考虑,另外也是一种尝试。

  永华电影城的生意真是好得没话说,另外票价有些小贵,影厅有些小冷。

  9.5.29下写于甘韦肆

  《铁人》观后感(七):《铁人王进喜》-真实的感动

  影片原名叫《铁人》,为了区别于好莱坞的同名大片和日本cute动画片,我擅自补充进了“王进喜”的名字。

  在观看前我百度了王进喜的事迹,然而当黑白影像把我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文字描述的场景一幕幕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种冲击和震撼是如此的揪心和剧烈。艰苦的条件、落后的设备、匮乏的物资足以消磨一个人乃至一整队人的意志,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要上脱了裤子也要上!”、“我……王进喜!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烧热了,已经给备下了!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同志们……都把胳膊举起来,拧成一股劲儿,把落后的穷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让瞧不起我们的人欺负我们的人……统统见鬼去吧!”句句话糙理不糙的坚定信念由始至终带领着油田工人为着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奉献着自己的血汗。

  石~~油~~汉~~子!一~~声~~吼~~啊!

  地~~球~~也~~要!抖~~三~~抖~~啊!

  石~~油~~汉~~子!脾~~气~~大~~呀!

  老~~天~~捣~~蛋!咱~~不~~怕~~呀!”

  气吞山河的劳动号子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大庆油田的上空。

  如果整个影片就这样单纯的发展下去,我想我的泪水肯定会在铁人去世的那一刻喷薄而出,然而导演将镜头转到了现代,黄色的沙漠和身着黄色制服的石油工人刘思成,一个承载着父亲殷切希望的儿子、一个顶着铁人战友后辈荣誉的业务标兵、一个认真拼搏帮忙干活儿却被同事取笑的“傻子”。他寂寞并彷徨,孤独并纠结,能支撑他的只有关于王铁人的收藏品。当父亲当年是逃离不是病退的事实被旁人掀开,刘思成沉默不语;当相处多年的好友嘲讽他和父亲一样的沽名钓誉,刘思成终于恼羞成怒……

  一边是冰天雪地皑皑白雪,王进喜苍凉坚毅的秦腔勾起1205队思乡的魂儿,一边是杳无人烟漫漫黄沙,刘思成专注的擦拭铁人雕像窗外一群小伙儿正奔跑在篮球场上……故事在黑白的激情和色彩的静谧中交替上演,铁人精神也在不同的时代里传承呼应。

  我以为我有那么点明白导演的心思。他不是不能拍一部完完全全描写王进喜的影片,可是感动过后震撼之后,我们能回味多久又能学习多久呢?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如今或许还能看见,但豪情壮志的万丈雄心恐怕不复存在,我们说也许会有其他的表现方式来证明我们的信仰,比如汶川,我们多么的团结、多么的热情、80后的表现让社会刮目相看。我不否认,但代价太过沉重。我只单纯的希望:往后再有这样的作品,一间能容纳200人的影院里,上座率超过今天。

  《铁人》观后感(八):80后女生应该去看电影《铁人》的三大原因

  1、 承传“铁人”精神,对抗现实困境,为国家贡献一份力

  ① 对80后石油工人来说:1960年,王进喜生前带过的一个队伍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为中国石油事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40多年之后,1205钻井队的成员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中除技校生外,许多人有大专以上文凭,还有20人具有本科学历,72名职工平均年龄27岁。电影《铁人》完美地再现当年的“铁人”精神,从电影中学习这种精神,在工作中拿出坚毅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新一代80后石油工人的巨大重任。

  ② 对普通的80后一员来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需要新一代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干净,同时80后这一代人经历过SARS、5•12地震这些灾难,目前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H1流感病毒的蔓延,在众多灾难当头,我们80后应该学习影片中的“铁人”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品格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不退缩,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渡难关,“铁人”精神也需要80、90后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继续承传和发展。

  2、 偶像派演员、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

  剧中出现的不少青春偶像,他们不少也是80后的偶像派人物,这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如刘文瑞的扮演者小张铎,现年25岁,现实中的他外表清秀、气质儒雅,曾出任多部广告片的代言,经导演从五万多名人中精心挑选出来,虽是第一次上银幕,却把逃兵刘文瑞一角演绎得淋漓尽致;刘思成的扮演者刘烨,正是80后一代观众最为熟悉的演员,他高大猛健的身形以及一双深邃忧郁的眼睛,常常成为影片中角色诠释的绝佳外形条件,同时他细腻极致的演技,更是奠定了他多元化的演绎道路,由最初的1998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到《蓝宇》到后来的《保持通话》,还有正在杀青的《男儿本色》,包括这部《铁人》,刘烨很好得诠释了一个患有“沙漠综合症”、又怀着对父辈铁人精神的敬仰之情、又为友情抛头颅洒热血的好男儿形象,刘思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当代80、90后身上缺乏的那种品格。实力派演员吴刚出演“王进喜”一角,具备戏剧表演底蕴的他演技超群,真实自然地诠释出了“铁人”这一角色及其思想内涵,从《潜伏》里的陆桥山,到《梅兰芳》里的费二爷,再到《铁人》里的王进喜,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表演方式,让观众都大吃一惊这些角色都出自吴刚一人之手。

  3、 电影画面气势豪迈、行云流畅,堪比好莱坞大片

  “很少看到有像《铁人》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拍得如好莱坞大片一样的风格”——这是CCTV6《首映》栏目制片人、导演田华女士在概括这部电影的独特性方面说出的一句话,她引用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老师的一句评论“隐匿式的电影风格”,就是这样一种电影的拍摄手段,靠着镜头无声地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尤其体现在影片最后,刘思成营救好友赵一林、郭小米那一段画面,画面完美呈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恶劣天气,大风加大沙的场面与白云、红霞蔓布的宁静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侧面烘托人物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牺牲自我的稳重、豪迈的品格,影片最后刘思成在死亡边缘看到了父亲坐在“铁人”的单车后座,而后又看到了自己坐在了“铁人”的单车后座,道路四周尽是浓郁的树木、鲜艳的色彩渲染着整条道路,道路是没有尽头的,预示着两代人各自承载着“铁人”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样的画面是唯美的、寓意也是深刻的让人反思的,导演在拍摄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时运用了商业化的拍摄手段,更好地表达了电影的主旨和内涵。

  此外,该片在色彩方面也做了处理,以黑白和色彩为时空交替,采用了倒装叙事式的手法剪辑而成,黑白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场景,如人头攒动、忙而不乱、乱而不繁的场面,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黑白与色彩交替的效果处理得十分好,时空转换也比较简洁。总的说来,影片在色彩上的处理也充分表达了影片的内涵,黑色表达当时条件的艰苦与恶劣,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快,场面宏大;彩色表达现实的美好,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平缓,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似乎有一种中国画里大写意的感觉,场面精美。黑白部分导演通过镜头,在不动声色中即把铁人刻画的比较到位,比较成功,也比较感人,使60年前的那场会战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凭这两点来讲,对于那些爱好看好莱坞大片的80后一代而言,该片也让这些年轻的观众见证了主旋律电影的优秀一面。

  《铁人》观后感(九):“铁人”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一定会发扬光大

  影片中战天斗地的场面、石油工人艰苦的创业生活,以及人物的对白无不真实感人,再现了当年“铁人”们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我......王进喜!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誓师大会上,王进喜好一个雄心壮志!石油工人的好一片豪言壮语! 影片展现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塔里木油田新一代石油工人对父辈的审视。“铁人”的后代刘思成表现了坚韧正直、吃苦耐劳,敢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优秀高尚的品格。然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有所缺乏的,这种被称为“傻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但是我也想到:无论是哪一辈人,在面对艰苦奋斗的“英勇壮举”,直面爱国主义的“豪言壮语”,他们都会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激情满怀的。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成千上万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抗震救灾、为挽救不相识人的生命和抢救灾区的财产,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又想到,当年的“铁人”精神,能够激励、支撑着我们的父辈战天斗地、艰难前行。同样,我相信 “铁人”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今重提“铁人”精神,就要发扬“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国家要强大,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不能没有“铁人”精神,“铁人”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一定会发扬光大。

  《铁人》观后感(十):不一样的铁人

  昨天老婆单位组织看这部电影,实在是不想去,但是迫于老婆大人的压力只能前往,到电影院一看,偌大的影院可能只坐了50人(单位包场的),心里更觉得肯定要浪费这近两小时的时间了。

  但是随着影片的开展,我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主旋律电影拍的质量大幅提高,并且给我带来一个很不一样的铁人

  原来在我心目中的王进喜,只是一个只会使用蛮力气,仅仅靠着非常能吃苦才当上劳模,成为铁人;但想不到铁人还是一位非常好的领导/管理者。这位领导有以下优点

  1、语言很有煽动力,这点从他在誓师大会上所作的关于贫血以及共产党员的演讲可见一斑,从他鼓励因为饥荒怠工的手下重新满怀激情地工作也得到体现

  2、身先士卒。他带头跳下泥浆池搅动泥浆,并引发所有人都跳入池中

  3、先人后己。他饥荒时候拿回的大米和馒头只给手下吃

  4、尊重知识,注意培养后续人才。铁人虽然自己是文盲,但他并不排斥科学,并且鼓励一个手下多向技术员学习

  5、人情味。文瑞饥荒时跑了,铁人千辛万苦在火车上找到他,面对自己最器重的弟子,没有采取高压手段一定让其留下,反而将身上的粮食都给了他。

  。。。。。。

  总的来说,这电影很感人,如果有组织观影的机会,建议大家不要错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