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学校》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中国学校》影评10篇

2018-07-26 03: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学校》影评10篇

  《中国学校》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2008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学校》影评(一):我们的中国学校

  以后如果我的小孩儿或者晚辈问我当年中学时期读书的状况,我就让他去看纪录片《中国学校》。

  刚刚看完了BBC拍的五集纪录片《中国学校》,很不错,至少这是可以大概代表中国孩子80后、90后的中学学生活的。

  C去到安徽的休宁县拍了这个片子,休宁县是有名状元县。纪录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地三所不同的学校以及来自三所学校的几个学生进行拍摄。一所重点中学——休宁中学,一所普通中学——海洋中学,以及一个由慈善机构办的平民学校。纪录片分别展示三所学校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由三所学校一窥中国教育

  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尤其是在平民学校的一堂课。平民学校的孩子全是来自贫困家庭,他们被送到平民学校,免去所有费用,住在学校过着集体生活,大都是一二年级的孩子。那堂课是教育孩子们爱护橡皮老师让学生们选出班上保护得最不好的一块橡皮,然后让这个孩子全班同学面前承认错误,其中还有两位学生来“批斗”他。老师拿了一件都是洞的破衣服,另外两个学生问这个孩子“破衣服好不好看?你愿意不愿意穿破衣服?“之类之类的。这个小孩被弄哭了,他呜咽着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被逼着穿上这件破衣服,承诺不再做这样的事情要好好爱护橡皮,并且还要与每个孩子拉钩钩。老师笑着看着这一切,很满意自己的教育成果。两个负责”批斗“的学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革的红卫兵,义正言辞咄咄逼人,逼迫着那个孩子穿上具有羞辱性的衣服。这些孩子们,所谓中国教育下的蛋,从小就被进行这种不正常的扭曲人性的教育,很难说他们长大会有一种什么样的面貌。想到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其中学生集体抗议教官要求写偷班费嫌疑人行动,有很大的差别

  而纪录片中让我感到非常亲切的是,休宁学校办的运动会。才发现原来和自己学校的运动会是一样的,鲜花队,各种入场方阵表演,入场的广播稿,全校班级进行广播操比赛等等。 感叹自己也曾经操场上为同学喊过加油,感叹自己也在跑道上比赛过。这是那些年,一起参加过的运动会阿。

  当然里面也有在比较差的海洋中学的杀马特青年,那种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以及他理头发时候,碰到的同样是杀马特的理发师。这个杀马特有一个小女朋友,给他送饭、洗衣服,说着自己预备和杀马特在20岁订婚,很单纯很幸福恩爱样子,把生活看得那样简单。也有尖子生,一个肩负所有老师、校领导重望的top student——吴羽菲,最终考得省状元,顺利进入清华。也有一个平民学校的程超,他认为毛主席是最勇敢的人,红领巾是用血做的。也有一个准备中考最后顺利考入休宁中学重点班的男生刘翔,在车上对着镜头撕心裂肺地吼陈奕迅的《十年》,在竞选班长豪情万丈的演讲着”同学们!如果我做了班长,就要制定一套班规!就好像管理一个国家需要一套法律一样!!当然,像刑法一样,对于违反班规的行为我们也是要有惩罚的!“也有休宁中学重点班的班主任何老师,那个瘦瘦小小,兢兢业业的班主任,他在国庆节放假前对着学生们宣布,国庆回校将取消午睡用于学习,那还是学生们在高一的时候。

  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改革会在哪一年。这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了我们体制下的中国特色教育,真实的记录了我曾经经历过的那样的日子,很感谢BBC。不管怎样,我还是期盼着中国的孩子们有一天可以脱离这种教育,让纪录片中的”中国学校“成为历史,成为过去。

  《中国学校》影评(二):观后吐槽

  C的纪录片一直很有名,之前零散地看过一些,但完整地全看完的只有两部,都与中国有关,一部是《美丽中国》,另一部就是这部《中国学校》。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安徽省休宁县三所学校的故事。休宁高中、海阳初中以及pinming(不知道中文是什么)小学

  休宁高中和海阳初中都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学校,所以我在看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就是在回顾初高中六年。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家物流发达与教育的统一,所以上了大学以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才会经常谈起,“啊,原来你们也吃xxx,也玩xxx。”或者是,“哦,原来你们晚自修也有老师坐班。”“原来你们也很少有完整的双休日……”

  而这两所学校,他们高考前校领导动员考场布置,监考组长焦虑,试后估分学生的眼泪电视台对高考状元的采访,高一开学的班长选举,校运动会运动员入场的整齐划一,校广播员播报的嘱咐天冷加衣的温馨提示,无不与我所经历的雷同的让我心惊。甚至是那位教英语的班主任在十一放假前在班里讲话,快叮嘱完时,学生们已经骚动起来就等冲出教室,班主任忙扯着嗓子喊最后一句,“路上注意安全最后祝大家国快乐!”,这个场景,几乎和我那个时候完全一致。这句话,也与我高中的班主任说的一字不差

  我们的教育的确做到了某种公平。这种公平,却让人不知如何反应

  inming小学到不是中国典型的小学,是一所由人赞助的福利性质的私立小学,招的都是边远山区家庭贫困的孩子。这所小学与我们大多数人上的公立小学不太一样。片中关于休宁高中和海阳初中的场景,都是比较写实的。可是在拍摄这所pinming小学上,却有很深的“表演”痕迹。我想,制片人选择这所不具代表性的中国小学,是有其深意的。开始时我曾无限意淫,大约这所小学的赞助者与制片人有某种关系,拍摄这所小学也是某种宣传。这部片中曾有好几个镜头让那位女校长机会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又或许,这么拍也是一定程度讽刺中国基础教育薄弱。有几句话在这五集纪录片中出现过多次,大意是“中国还有很多偏僻地区的山区的学龄儿童没机会上学,虽然有九年义务教育之说,但是很多家庭还是要支付学杂费。”

  三所学校中,pinming小学给我的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表演”痕迹。

  看到这所学校的孩子,我想国际上也曾一度风靡的“中国小皇帝说”搞不好会不攻自破。那些才七八岁的孩子,每一个都远离家庭父母,在学校寄宿,基本上是以学校为家。早上都是自己穿衣洗漱,还要帮忙打扫卫生。课后活动有一项是跟着老师除除草、浇浇菜。这些其实也都没什么,本就是跟许多“小皇帝”“小公主对比才显得怪异。而“小皇帝”“小公主”现象其实才是最怪异的。可是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乖巧的让人心疼。

  列举一下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小孩。

  第一位就是在那场被众多豆友诟病的“谁的橡皮最干净”比赛中不幸落败的小男孩。这场比赛,估计只能用“脑残”来形容了。这位小男孩最后垂着眼泪穿上了破衣,还要一副接受批评的样子,真的难以想象到底给他造成了多大伤害。这点上大部分中国小学生都应该深有体会。而后来镜头一转,放他课后跟着老师除草种菜,旁白说“似乎已经恢复过来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小男孩的确恢复了平静,一脸认真地跟着老师种菜。希望他是真的遗忘了,可是就算这次遗忘了,这样的教育,这种时候会少吗?想起来,那场班会,老师校长们估计还是想借这次机会宣扬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了。包括后来学期末评选三好学生的场景。学生们被要求讲讲同学的缺点优点。如果别人提出了对自己的批评,自己还要表示感谢。

  中国的教育,大体上很讲究集体精神,讲究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这个词在这儿本就有另一层含义。这种“教育”最普遍形式便是开会。从这所小学的班会中就可窥其一斑。

  Gan pin,在班中应该算是优秀学生。关于她,印象深的还是那次放假,她等爷爷来接她,等了许久都没等到。旁边女校长解释可能修了新汽车站,她爷爷一下子没找到。Gan pin终于哭起来,最后爷爷来时飞奔过去,大声哭泣。这些孩子,在这所学校里接受教育,且不说这些教育是好是坏,老师同学毕竟不是亲人,这些远离家人孤独伤心,该由谁来买单?

  Chen liu huimei,是学校新收的学生,爸爸是一位残疾人。这个小女孩很早熟,也很聪慧。她与其他几个小孩同批入学。开学第一天,老师在前面点名,被点到名字的孩子举手示意,然后孩子的家长便拿起行李离去。许多小孩都在哭。轮到chen liu huimei时,她的残疾爸爸也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教室,chen liu huimei没有哭,只是往后看了好几眼。

  Dai deli,是一个有运动天分的孩子。采访他时,拍摄者同时采访了另一个小男孩,将两个镜头穿插在一起。Dai deli 与那位小男孩相比,脸上少了些这个年龄小孩子该有的活泼。当被问及是否知道北京时,他说不知道。拍这个片子时,北京奥运会还没举行。

  还有那位姓chen的小朋友,因为体检被查出大三阳,被学校劝退。虽然爷爷奶奶找校长,希望通融,还是被校长劝退。纪录片大部分时候是描述,并不能有太强的主观情绪。可是这个场景却不得不让人多想。既然私立的小学不收,公立的小学呢?这个家庭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这个时候,该谁来帮助这个小男孩?义务教育,究竟体现在哪里?

  《中国学校》影评(三):我也是其中一个

  C这个片子记录的很真实,虽然很多地方还透露着一点英国人对中国人好奇心和小偏见感觉他们对毛主席真的很残念……)但是实在是太有亲切感了。

  前两集讲考试教育老是在戳我泪点,自己也是这么长起来的,身处一个环境的时候感觉没这么多,回头来看确实是这样。

  我从前也是非要在作文里写上“著名的XXX家XXX曾经说过balabala”的傻逼学生~也为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高考拼得心力憔悴精神枯竭。长大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很多观念不经意见种在了脑子里,一天回过头来看才觉得,恩,确实是这样。

  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我肯定勇气再看一遍(不过也是一定要看的),因为这也就是我的生活,我也是其中一个。

  《中国学校》影评(四):一切都没变

  一切都没变

  ——纪录片《中国学校》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中国学校》。起初买这张碟的时候让我联想起《请为我投票》,但看的时候我就觉得似乎与它同《高三》想比更加确切些。不过,高三是我们自己人拍自己人,价值观很明确,而《中国学校》是两个老外拍的,再加上英文解说,味道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对了。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实生生的被外人拎出来,呈现在镜头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

  片子涉及的问题很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应试教育、人权价值观……短短5个小时却深刻并且严密的剖析了当代中国学校的残酷现状,的确让人膜拜。不过令我不爽的一点是,为啥非选安徽,还是个县城。要表现应试教育那最典型的就是山东了。而且很多地点很多场景已经不是现在中国的普遍面貌了,怎么看都有点丑化的感觉。不过,片子的导演丝毫没有掺杂自己的观点进去。这是我欣赏的纪录片状态。是好是坏让观众自己评判。不是所有的导演都有此气度的。

  虽然纪录片有五集,但我还是非常容易就能想起第一集里面那个“破衣服”的故事。面目可憎的老师让同学们评出全班橡皮保管得最不好的小孩,让这个小孩当众穿上破衣服,不能脱下来。小胖子穿着破衣服,回到座位上就哭了。这是一个福利小学,小孩子都是父母在外地打工,或从小失了父母的孩子。这个小胖子的背景片子没有介绍,看它的衣着脸蛋,倒也能推测出家里肯定有几分不幸。老师嘉奖表现好的学生,让她亲手给孩子穿上破衣服,好学生喜笑颜开骄傲荣幸,小胖子一脸沮丧,连声说“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这种从娃娃抓起的耻辱教育已经深入中国人心,不知道现在的小学如何,至少当初我的小学里就有老师因为学生没写作业而罚跪的。委屈自卑,再加上羞辱,这真是摧毁一个正常人心灵的绝佳武器

  其次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贯穿纪录片全部的Top student吴雨菲,中文翻译精英学生”。短头发,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颇有些像我高中班里那个第一名的样子。当然了,我就是被这种top student羞辱了三年过来的。她是老师的希望,学校的寄托,全校甚至全县眼睛都在看着她,她身上似乎有无限光环。我想如果我完全作为一个客观的观片者来看她,或是我本身就是好学生,我或许不觉得这样很过分,或许不会对她有什么负面的印象。但高中的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差生,还是艺术生,是那种老师根本看都不看一眼的学生。或许是那时候叛逆,那时候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那些“好学生”们。觉得他们不就考得分高点么,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后来证明我错了,我输得很惨。现在我渐渐想明白,只有甘于做应试教育的牺牲者,才能因出色而受瞩目,才能享受更好的待遇,才能从这个破制度中走出,再凌驾与它之上。这样我们才有能力改变它。瞧瞧,多么可悲。

  还有那些“出口成章”的小孩子们。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还有什么“我好好学习,将来努力挣钱回报母校回报社会”之类的,听着就反胃。你想想,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在地下跟小伙伴摸爬滚打以后站起来说这么一番话,你害怕不害怕?他们好像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有人问你,你必须就这样回答。就像“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哎,多么可怕的文化移植啊。

  还有那些曾经熟悉的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同学们好!领导好!同学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我相信每一个经历过九十年代学校生活的孩子都能记起自己憋红了脸用最大的嗓门喊出这几个字的情景。喊完了心里还是满满的骄傲。想想就觉得好笑。但十几年过去了,仿佛一切都没有变。片子里六一节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说话结结巴巴还留着长鼻涕,对着摄像机说“我想加入少先队,想带上红领巾,因为少先队员是最先进的团体。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当上少先队员”……看着这些仿佛棋子一样被人操控在手心里,被人摆弄着思想的小孩子,想想当年的自己,笑他们的同时也有些悲哀。

  天才是怎么被老师教成傻逼的;

  文化移植是怎么从娃娃抓起的;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会越学越傻;

  一切疑问敬请从《中国学校》中寻找答案。

  《中国学校》影评(五):路西法的浪潮

  quot;今天,我们要上一课,叫‘爱惜橡皮’。“说着,身着红棉袄的老师唰唰在黑板上写下四个楷体大字,颇有喜感。“现在,请每一位同学把橡皮拿到桌面上,只拿橡皮。”

  “再请每一组的组长到前面来。接下来,我要你们选出每一组被爱护得最好和最坏的一块橡皮。”那些脸蛋圆鼓鼓、红扑扑的男娃子和女娃子饶有兴味地检查起同学的橡皮,还窃喜地嘻嘻笑着,好像是得到了什么权力和地位。

  随后,八块橡皮,四好四坏,被排列在黑板前“展出”。同学们一致选出了“最糟糕的一块橡皮”,上面满是用笔戳出的洞眼儿。

  橡皮的主人是个小男孩,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平日习惯被“展出”。他被叫到讲台前,开始接受“教育”。

  也许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所谓“个人习惯”也是要分好坏、挨批斗的。

  老师说,“我们来演一个小品吧,我这儿有件破毛衣。”

  一个貌似班长的男娃坐在桌边,一女娃跑来说:谁谁谁把橡皮戳得一个洞一个洞的。

  “有什么办法”?“给他穿破毛衣。”“好,我这儿正好有件破毛衣。”

  领导状的男娃站在他面前,满脸严肃地说:“你为什么要把橡皮戳成一个洞一个洞的。你觉得橡皮这样好看吗?”

  男孩子瘪着嘴,“不,不好看。”

  “你把这件破毛衣穿上!”那个秘书状的高个儿女娃强硬地脱了他的外套,又把破毛衣硬套在他头上。

  男孩子嘴角抽搐着,都快哭了,领导娃继续问:

  “你穿着破毛衣高兴吗!”

  “不高兴……”

  “那橡皮一个洞一个洞的,它会高兴吗!?”

  “不会……”

  “快向它认错!”

  “我下次不会再把橡皮弄得一个洞一个洞的了……”

  “不是和我说,是和同学们说!”

  小男孩转向班级,重复了一次。

  红棉袄老师满脸微笑,扶着他的肩膀:“好的。那你就把破毛衣穿着吧,去和班级每个同学拉钩,说不会再这样了。”小男孩一个个拉钩承诺,表情几乎空洞迷茫了,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要如此诚恳地向每个人认错和忏悔。

  走回座位,一场批斗大会终于了结。小男孩屁股刚沾上凳子就放声大哭。

  那一刻他只知道自己受伤了,再也压抑不住。

  也许一出门,转眼不会再想起,但这个孩子,已经深深地,被伤害了。

  ——这是英语课看BBC纪录片《Chinese School》的片段,看得我毛骨悚然。雨亭说,这些事每看到一回都往心里去,人会很难受的。可是无法控制,它每一次都只能往心里去,只能看得鼻子发酸,为孩子所受的“教育”落泪,为他们将来可能都不自知的童年阴影落泪,尚且不提英语老师说的“他们可能扼杀了又一个雕塑家、画家。”

  这个片段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位好友在小学时曾因打架被开班级批斗大会,刚开始,只有参与打架的孩子互相批斗着,零零散散地数落着对方的罪行。之后事态演变,旁观的不相干的孩子们也开始捏造事实,批斗那些莫须有的罪行,越说越多,浑然不觉自己编了多少谎言。

  亭说,上回她们去小学支教,准备了些十分浅显的“人格与情绪"课题,想让孩子们说说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格,成为怎样的人。在上课之前,因为考虑到自己是城市来的,志愿者们都尽力把答案和内容“逆丛林法则化”了。然而当孩子们一二三四五个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其红、正、专的程度让志愿者们差点吐血。

  “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把他们变成律师、医生、小偷、强盗……” 行为主义奠基人华生如是说。

  尽管他武断地彻底排除了自由意志的作用,不可否认,环境、观念渗入对人潜移默化的改变之大,有太多凿凿实例了,《浪潮》、《狗镇》、《五种沉默》……

  这篇日记中的情况不是时代的问题,也不是生物心智进化阶段的问题,也许是永恒的。而这些事还会继续让我难过。我希望能找到办法。

  .S.聊天中她提到课上讲的【监狱实验】——津巴多教授当年有名的实验,验证了路西法效应,详情见此链接: http://www.douban.com/note/62169843/

  《中国学校》影评(六):BBC热播《中国学校》 休宁教育倍受世界瞩目

  这部纪录片像是我们高中的记录史,我是98年上高一。

  十多年之后看到他们所思所想还是一如从前,我不知是喜是忧。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面,高考是最公平的选拔体制;而将来当他们走出来之后面临的更大的精神冲击。因为世界的变化很快,而内地的教育体制一直没变。

  附:这是我国的官方评论

  http://www.crta.net.cn/jiaoli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52

  C热播《中国学校》 休宁教育倍受世界瞩目

  作者:linl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08 更新时间:2008-8-13

  8月12日,从国家广电部获悉,一部以休宁教育为题材、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学校》,近日在英国最大的媒体BBC电视台向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众播放,休宁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学校》很客观地真实记录了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鲜明特色,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的休宁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好的地方……”许多英国网友在观看《中国学校》后纷纷在网站上发表出类似的感言。一些在英国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看到后也激动地说:英国 BBC历时整整一年的时间,以非常真诚、朴实、友好的态度,集中在安徽休宁拍摄长达30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学校》,无疑是BBC继《印度学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经典力作,片中记录的一切正如我们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一样……

  据国家广电部陈燕霞介绍,休宁县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地方,历史上曾先后出了19位文武状元,其特色的状元文化、优美的自然生态、良好的人文环境成当地群众最为宝贵的财富与骄傲,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去年初,国家教育部、广电部协同英国BBC电视台在云南、安徽等4个省20多个地市进行采点后发现,安徽休宁拥有一所百年名校——休宁中学,还有两所特色鲜明的新生学校——平民学校与木工学校,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曾在此留下足迹,一致认为休宁是《中国学校》的最佳拍摄点。

  2007年3月,英国BBC《中国学校》摄制组一行5人跨出国门,在国家广电部和中外影视交流协会的协同下,以一个平实的视角,选取了休宁中学、海阳中学、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四所极具典型和特色的学校,集中跟踪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真实而又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历史和现状,同时把古老的东方神韵、特色的状元文化、魅力无限的黄山以及勤劳朴实的山区农民家庭孩子如实地展现给全球观众,引来了无数公众惊奇、惊喜、惊叹的目光,同时也得到了众多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我以前对中国教育很不解,《中国学校》记录的中国孩子,有爱有恨,有哭有笑,有苦有乐,这种形式非常亲切,特别友好……”一位欧洲网友如是说,“休宁县‘保障人人享有平等教育权’的平民教育模式值得称赞,《中国学校》融入了休宁特有的徽文化元素,向我们展示出文风昌盛的古徽州、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响誉全球的黄山自然人文景观,为世人深入地了解休宁、了解黄山,乃至了解中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中国学校》还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少年在社会高速发展和大变革背景下正在面临的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折射出来自中国农村和城镇家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特有的勤奋、坚韧、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能在休宁中学拍摄到安徽省高考‘状元’吴羽菲是件很幸运、很兴奋的事情。”《中国学校》摄制组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休宁教育是中国城镇及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教育最好的缩影,同时也从另一层面真实记录了一个‘现代状元’的成长历程。”

  据了解,作为世界知名的主流媒体BBC一旦授权其它国家新闻媒体播放《中国学校》,其休宁教育、中国教育的影响将会更大、更广。

  《中国学校》影评(七):豆瓣作为局外人去看待这些也许永远不会知道豆瓣这个网站的人们

  吴羽菲,2007年安徽理科高考状元。

  那天看完之后的第一件事我便去人人网上搜这位同学,按照纪录片里的时间,这位大师姐已经毕业了,是的,人人上有她,不过很久没有登陆过了。

  对于片中的多少人物,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豆瓣这个网站,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这里有这些二逼的家伙大言不惭的说着他们,他们不会知道的。

  我并非要歧视他们什么的,除了致敬大概我也说不出什么话了,若不是大学悠闲的扯淡岁月,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每年在河南都在重复着多么可怕的高考悲剧。休宁所处的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有谁能列举出哪一所像样的大学吗。片中每一名学生,大概都是值得致敬的。

  甚为佩服BBC 的功底,为何如此幸运地拍摄到高考状元的生活呢,也不得不佩服休宁一中的包涵,竟然肯在这么个重要时刻允许BBC 进入拍摄。

  我将永远地敬畏我的中学,在高三的阶段,除了学习紧张一些,那份平静是影片中以及所见所闻中没有遇见过的,作为省重点中学,我们有那份自信去跨越这个槛,高考并没有使我们改变很多。

  她妈妈帮她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每天给她送饭洗衣服,她非常努力。直到她获悉成绩的一刻,我也替她感到欣慰,毕竟这是你应得的。但我仍然无法接受这样一个高三的生活状态,显然是战争状态。

  我不知道 吴羽菲 后来怎么样了,她将会一如既往的努力我会相信,而我还是昏昏噩噩地准备好再过一年就把自己卖到人才市场吧。

  《中国学校》影评(八):泪流满面的我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的初中和高中回忆就像我眼前的镜片一样,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我也是07年毕业的,漫长的中学时代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吴羽菲无疑是一个顶尖的学生,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同学,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家不能拍出来这样的纪录片,看的时候不知不觉我就进入了他们的故事了,首先,人文的关怀是我们国家现在最缺乏的东西,我们善于拍摄宏大的场景,对伟人的记录不可胜数,但是这个国家是由小人物组成的,是他们让这个国家运转起来,其次,真实,这才是打动观众的最根本的因素,BBC只是一个客观地记录者,这才符合一个纪录片的本性,看到这些场景,几乎能勾起每个人的回忆,在这样一个善于造假的国家里,真实已经是一个很稀有的东西了,最后,让我祝福中国的小朋友们能够快乐的生活,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中国学校》影评(九):属于每个你的中国学校

  《中国学校》讨论的当然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却是纪录片当中流露的人性的关怀。片中甘萍五一长假在学校焦急等待爷爷的场面十分动人,这就是最真切的人生。而整个长达300分钟的纪录片就是由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加之恰如其分的配乐,一口气开下来也并不是很费劲,而最后春节的烟火,留下一派祥和。

  中国的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个性的开放,社会不再那么千人一面,但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却很难抓住大时代下的闪光小人物,倒是外国人常常能挖掘出中国大转型社会下点点滴滴的人生。

  所以,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经常能想起自己过去的生活,一样的披星戴月、一样的压力山大,身边也经常会有暗中发展的一对对小情侣,也有运动会上永生难忘的坚持与失败。展现出个性之后,不需要说教,有关中国学校的各种情形就会浮现,一个个复杂的人构筑起了这个社会,从他们身上截取的素材也是最真实的。这给国内一直担心审查的人们提供极好的范本,创新突破不一定就要去谈论那些政治,能真心静下来看待生活着的人就已经很好了。

  然后就是有关教育的主题,很多人都从这个片子里看到了中国教育扼杀创造力,从而一次又一次的抨击这个糟糕、失败的体制,但是我想说,即使这个体制很失败、没有创造力,但能发出这些愤青言论的你不也是从这个体制中出来的吗?片中刘翔、吴羽菲、嘉玉杰、宁舍建不也是那么活泼、与众不同吗?

  诚然,这个体制是很难培养出极具创新能力的天之骄子,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当前的高考制度至少可以让人了解到奋斗的意义,至少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公平,至少能够教育出人世间永恒的一些真情,维护人心底里最纯真的善,也至少可以为欧美一流学府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如果总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罪于教育体制乃至社会体制的失败是一种极其懒惰的做法。体制是什么?谁能说得清楚。这种归因,得到的只能是虚无飘渺。虽然说不破不立,但是破了还去捅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这样一部在官方监视下拍的纪录片,以休宁为样本,让很多中国人都有共鸣,说明基本抓到了中国学校的特征:一切为了高考的高中,做题做题,但还是会有很多“离经叛道”的孩子;高考是成长的标志,好的分数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但也是高考之后,再没有人给你明确的目标;学校是应试的,但除开考试,学校还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活力,比如运动会,比如为了人大开会而表演的舞蹈;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与此同时可能是孩子身上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仍然有很多贫穷的地方,很多孩子上不了学,但是慈善机构正在起步,而也仅仅是起步而已;教师的教育方法是有待商榷的,大环境下与政治、意识形态过多的交融也应该是改革的目标……

  就是这样,用镜头记录,让生活着的人说话,其余的,昭然若揭。

  《中国学校》影评(十):这条路好熟悉 谁不曾走过 讨厌过 又怀念着

  偶然地在电脑里发现这部片子,点出来看。

  休宁,安徽——这是我爷爷的老家,我9岁去黄山玩的时候还拍过照呢。。。如果当初我老太太没有从安徽休宁坐船出来,就没有我爷爷的追随,没有他和奶奶的相遇,就没有我了

  这个地点就这样吸引我看了下去。

  小学、初中、高中,这是我们的生活,我看着看着就想哭了:谁没有嘲笑过别人的“橡皮”,为什么没有勇气站出来为别人说一句话?谁不曾系红领巾,然后经常丢掉,又在学校门口小卖部促成生意?谁没有低着头听高中班主任一遍遍叮嘱:要好好努力考大学啊!

  不是每个人都是吴雨飞,这就是重点。

  但没人都有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足迹,自己的未来。

  傻傻地,但很开心~这是我对以前生活的理解吧。“高考以前,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一扇门,很迷茫;大学了,到处都是门,也迷茫了。”

  究竟我们是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究竟“好学生”和“坏学生”谁更清楚自己?我想还是靠大家自己去选择吧。

  我只知道,我有一些后悔,一些迷茫,你们也有。

  大家都是孤单的一代,“共产主义”ZF的温暖好远啊.

  我们还是 相互取暖 比较靠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