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村爱情II》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乡村爱情II》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8 03: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村爱情II》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乡村爱情II》是一部由赵本山执导,赵本山 / 贺树峰 / 王亚彬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乡村爱情II》观后感(一):我看挺好

  版上有人骂,但我看挺好。

  可能是有这个那个的大帽子问题,但我只知道我看的时候笑个不停。

  在繁忙工作之余,在压力很大的现代生活里,能让我一想起就觉得轻松,我谢谢它。

  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不能用一把尺量所有事。

  奥斯卡有奥斯卡的标准先锋小众有先锋小众的标准,电视剧电视剧的标准,二人转也有二人转的标准。

  雅的,俗的,都可以,深刻的,肤浅的,没关系关键是得做什么能像什么,干什么能吆喝什么。面人儿捏得到家,它也是艺术

  所以,我着实觉得,这个让人开开心心笑了的“破低俗电视剧”,比雲裡霧裡半天只知道矫情意淫的大尾巴装B“藝術品”,強多了。

  最後认真讲一句,刘能,赵四,謝廣坤以及劉能老婆等人的表演,绝了。在這麼一部戲里,演員演得都如此精彩,曾一度讓我驚訝。有人唾棄?那您去看看,您能演出來不?

  《乡村爱情II》观后感(二):我看乡村爱情

  作为一个东北人,对于本山大叔热爱强烈的,诸如让东北话成了流行语,让二人转成了最火爆地方戏曲,而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捎带着拯救了辽足。

  赵本山,用了怎样的魔力让《乡村爱情》这个土的掉渣的系列连续剧,会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播出?

  诚然,赵本山是个机会主义者投机者,在国家发展重点城市转移到农村的时候,当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主旋律的时候,当“和谐社会”成为全国目标的时候,《乡村爱情》这个土里土气孩子,就肯定要被推上舞台中央了。

  试想一下,一个个象牙山的村民,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但张口“新农村”闭口“共建和谐”你说,这是一个何等的和谐社会啊。

  况且,从《刘老根》三部曲,到《马大帅》三部曲,再到现在的《乡村爱情》的二重奏,赵本山营造的就是改变农村人在城里人心中的贯有认知。且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这种意识形态演变

  最早的《刘老根》是讲一个老农民发挥余热的故事,一个农民靠自己双手发家致富的故事,且当时《刘老根》热播时间,正是农民企业家中国雨后春笋般萌芽的时节。通过这样的一部作品让世人了解到中国的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那个时候的赵本山也是刚刚开始他的导演历程,而《刘老根》和那年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态度一样,找不到着力点,有欲言又止之感,但你却能清楚感受到,一种态势的雏形。

  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农民一年的营业收入,除了成本和缴纳税赋之外,所剩的利润就是寥寥无几。所谓是,辛苦一年,全是为了国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加大,农耕地越来越少,与其在家种地,不如进程打工,当民工潮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的时候,《马大帅》的应运而出,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从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即所谓的农民工),到变成打工子弟小学校长。赵本山用这部作品,完成了自己思想历程上的蜕变,用自己的农民经历,农民视角,说了农民的事情,也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看到了农民工----这群最可爱的人。而他叙事的手法和他的蜕变一样,从高高在上董事长,变成了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的马大帅,也从无法触摸的宏观,到了有血有肉微观。但可惜的是《马大帅》并没有取得恢弘成就。不过,也正是《马大帅》第二部热播的时候,取消了国务院取消了农业拓展税。这个中国最为古老的税种。那一年,中国最有名的农民工王宝强出演《天下无贼》

  时过境迁,当赵本山成为春晚不可或缺的台柱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奥运年,迎来了08年,从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乡村爱情二》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节骨眼上上映了。这部并没有深意的连续剧,寄托了国家对于农村的新期望,与其说是连续剧,不如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片,而赵本山,从刚刚开始的玩弄语言,到现在游刃有余的隐喻和现在农村的建设一样如火如荼

  正如大家可说的,这部连续剧的确没有什么深度与深意,但连续剧这个东西无非是个艺术作品,娱乐时代产物,你要是一味的找深度,你干嘛不去看纪录片啊。

  你把它当作连续剧呢,就纯属为了逗乐,你要把他当作新农村建设的宣传片呢,你就看个意识形态。你要把它当作纪录片呢,你就看个众生相。你要是把它当作爱情片,你就看看农民是怎么搞对象的。总之,这部连续剧,是可以让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欣赏的。

  《乡村爱情II》观后感(三):让我借这个烂电视剧撒撒野

  挺幸运的,我没看过<乡村爱情1>。

  这样的电视剧能拍续集,还在中央电视台放我真是服了。

  我在东北上的大学。我讨厌有些东北人说话的方式。我觉得东北的有些男的像女的。比较面,说话很圆,很小心,不坦诚,就怕哪句话把你得罪了。你去看看<乡村爱情2>上那有几个东北男的说话就知道了,说起话来娓娓道来,似乎很有道理,可全是狗屎,我就是想把电视砸了。

  起初那个小卖部老板娘瞅挺顺眼的,后来我就发现她每次都在哭,我想起这电影叫<乡村爱情>,心思意思是她为了爱在哭。想到这我再看她受的那委屈样,一付“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我得到什么了”的样。我想把电视砸了。

  其实范伟出来的时候我挺乐意看,由此我想通了一件事,好的演员演TM傻子也比别的一些人演正经人耐看多了。

  我还想说说<乡村爱情>乡村这两字。我是从农村来的,打小在外边上学,村里的事见的也不多。可因为这电视我想了想我们村里结了婚的人,全都在自己那几亩地里找吃的找了一辈子,没一个跟”爱情”沾上边的。东北这地方的确比较发达,连精神生活都比我们那丰富多了。

  还有两个主角,一个搞豆腐,一个在山上种果树。昨天晚上女的找男的非要结婚,女的对男的说:“我原先不支持你,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搞豆腐厂。现在我想通了,等咱俩结了婚我弄我的豆腐厂,你种你的果树。”看这一段的时候我被她表现出来的真爱深深打动了。同时认识到原来创业是这么一回事,“我弄我的豆腐厂,你种你的果树”,跟小孩在家玩家家一样简单。另外,这女的的长相以及她所表现出来的知性都深深吸引了我。

  这里头除了那个种果树的男的,还有一个女的也是大学生。把她引起进来按术语讲是为了戏剧冲突。就是她来了有些人以为她跟有些人会谈恋爱,使得有些人担心;而有些人还想跟她谈恋爱。这样能多凑几集。当然了,我想编剧/导演他们还有别的深意,这就不是我能揣测得了的了。可最后一集的时候这女的上去说了句话深深震憾了我。她说的有一句是:我虽然是个大学生……我不知道电视里头这位长得也很知性的大姐是从哪个农校毕业的,可是她表现出来的这么好的自信实在让人很吃惊。现在的大学生还这么吃香么----”我虽然是个大学生……”?

  这么烂的电视我好像还看了不只一眼,这我得说说我初中的事了。那前我们班上有个女生挺做作,瞅她一眼就浑身发抖那种。可是她每次从我身边过,我总盯着她看上半分钟,因为我就想弄明白为什么她就能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我看这个电视的心理就是这样的。

  我真想把电视砸了。

  (一点多余补充:我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都知道东北人这几年也不好过,可我说的不是这意思,我真不喜欢有些东北人说话的调调,其实不是不喜欢,是从心底厌恶恶心。其实这么优秀性格只表现在少数东北人身上,我认识好些东北人,我的大部分同事同学跟我说的就完全不是一个类型。我还提到了农校,希望真上过农校的看过了别骂我,我实太想用这个词了。)

  《乡村爱情II》观后感(四):一部挺不错的可以用于放松的电视剧

  第一眼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感觉很一般,甚至有些排斥这部乡土味很重的农村背景的电视剧.不过因为lp喜欢看,自己也就跟着看了几集.

  而看着看着,居然发现自己也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 剧中人物朴实无华乡土气息,初看起来土得掉渣,细细品来才能感觉到导演的匠心独运. 由于背景和主题所限,这部片子不大可能是一部内涵深刻,哲理沉潜的大作,但它轻松明快,微微的苦涩中蕴着清甜的风味却让人能够在轻松之余,毫无拘束的大笑,松驰下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整日里紧张忙碌,突然遇到了这样的一部片子,就像是三伏天吃了一份清凉冰棍,舒畅之极.

  推荐看一下这部电视剧,并且一定要坚持看完一两集以后再决定是不是继续,而不要仅仅因为它的土气而移开你的视线.

  《乡村爱情II》观后感(五):赵本山最差的喜剧作品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话语权不断提升,许多以前遭人鄙视的文艺作品其口碑有抬头的趋势,《无极》就是个典型例子。估计陈凯歌不上知乎,要不然搜索相关问题并浏览一番,都能乐出声来。

  《乡村爱情》与之同理,这部电视早期在网络上的舆情是一片骂声,如今风向似乎变了,也没有人再提赵本山与中传教授曾庆瑞吵架的事情。若是几年前的我,会坚定不移地站在赵本山这一边。但是现在,我做为一名年轻人、一名东北人、一名对着白山黑水所诞生的赵氏喜剧有感情的人,我还是要说:《乡村爱情》系列,是赵本山最差的影视作品。

  回顾赵本山的电视历程,不难发现他的人生观有着明显的衍进,新世纪前的电视咱们暂且不提。新世纪后首要的电视剧就是《刘老根》。在这部作品中,赵对于东北农村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主人公刘老根抓住机遇,开办龙泉山庄,最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从而“先富带动后富”,使整个村落实现了共同富裕。纵观来看,这是一部歌颂改革开放经典作品,是将政治建设与农村题材结合典范。另外,官员形象剧情中占了很大比重,也有一部分贪官污吏主人公进步的主要阻力,只是最终邪不压正,他们被新兴资产阶级清廉的党政干部联合打倒。这也算是经久不衰的一种理想套路了,值得留意的是,在赵本山以后的电视中,官员的形象几乎是缺席的。

  后来,赵本山主演并拍摄的另一高收视的电视《马大帅》。此时,他对于农民显露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男主人公马大帅是一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虽然他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找回女儿,但在他的一系列荒唐奇遇下,这个线索已然沦为了一条辅线。马大帅的同乡“镖哥”,更是农民出身挤破头皮想要跻身于城市的典型。这个系列一连拍了三部,每一部马大帅的拼搏都会回到原点结局也不让人安心——我小时候便是相当讨厌这部剧的,因为它的主题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赵本山对于农民命运悲观迷惘萦绕于整个故事当中,甚至有一点虚无主义的意思了。不过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这部剧比较反感,一是因为我不喜欢它的笑料,二是因为它还缺少了最后一“得瑟”、缺少了剑锋所指的答案。若是它能再完美一些,城市盲流“马大帅”的形象几乎可以媲美卓别林。

  如果说《马大帅》中赵本山还有一点点同情心、还对他的衣食父母有着一点点担忧的话。《乡村爱情》系列他便是明显的破罐子破摔了,他抛弃了长期以来压在身上的担子,轻松欢快、头也不回地奔向了市场怀抱

  《乡爱》的第一部和后面的系列应当分开讲,他们的主旨有很大不同。必须要提的是,第一部的导演叫张惠中,他和“三驾马车”乔杰、崔凯、张超一样,是东北出身的老一辈文艺人才代表。这些人能导会写,懂戏曲还擅长喜剧,可以说在赵拼搏的前期,利用自己的才华给了他全方位服务。由于张惠中的参与,《乡爱》第一部的主题比《刘老根》还要纯粹,也更富时代气息——大学生勇敢创业,志在建设家乡。“反哺”的观念紧跟时代脉搏,表现的十分突出。所以第一部的剧本完成度也就最高、最主旋律

  从第二部开始,张惠中离开,有传言理念不合。这时赵本山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的“虚无”态度比起《马大帅》来还要进行地更彻底。

  楼上有知友将《乡爱》比作中国版《老友记》,私以为还是过誉了。如果将其比为乡土版《爱情公寓》,那我还是认可的。《公寓》中的诸位年轻人处于熙熙攘攘的大上海之中,生活压力却低得要死,吕子乔没有正经工作还每日能自如出没酒吧,简直是吃软饭之神。对比《乡爱》,不难发现村民的经济水准十分之高,表面上每家都有自己的正经营生,但一但村中发生点什么八卦,马上毫不犹豫地扔下锄头去扯整整一天的淡——即便放下生产也要抓紧斗争,这种觉悟使我辈人望尘莫及。长贵为了招商引资折腾了好几季,直到他死后我也没看出村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方式发生什么变化。

  《爱情公寓》因为抄袭而饱受恶评,但在此我无意针对这一点。因为我认为除却这方面,它同样缺少价值。主题空虚,看似有趣的人物关系也是空中楼阁,非要说的话,它的市场地位要高过它的艺术地位。如果有人坚持《爱情公寓》是一部水准之上的艺术品,那么《乡爱》理应得到同样的待遇。反过来,如果《爱情公寓》被您嗤之以鼻,那么《乡爱》也没有资格受到过多的重视。……嗯,我的态度是后者。

  在解放的前一年,参加东北土改的湖南人周立波写下了著名的“山药蛋派”小说《暴风骤雨》。其中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比较简单和典型。但是这些人物凑在一起,也能迸发出强烈而感人的戏剧冲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却还在利用类似的手段来塑造角色。《乡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十分地扁平化、戏剧化,曾庆瑞批评赵本山讽刺残疾人不无道理。当然,因为历史原因,农村总是会有一些身体缺陷中老年人,这不能算是赵剧的过于夸张。但是不管是扁平化的人物也好、搞笑的残疾人也好,1948年,现代主义作家运用这些人物谱写了一曲农民运动的高歌;2010年,新时期的喜剧之王却只能让他们跳着蹩脚的舞蹈。当这些精心安排的“农民”只为幽默服务的时候,就缺少的一种自然的态度,多了一些可耻的退步。

  所以有人问《乡村爱情》在中国影视史上有什么地位,我认为它没有地位。它或许和《爱情公寓》一样,有些针对受众的研究价值,但是考虑到艺术层面的话,它没有什么地位。这就是我,一个赵本山资深粉丝给出的回答。

  2016.7.1 发表于知乎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