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影评10篇
《错爱》是一部由彭发执导,余文乐 / 邓丽欣 / 俞融蓉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爱》影评(一):感觉《冢爱》
看了《冢爱》,很久以前那著名的日本片子就让我心有余悸。由于一些私人的原由一直看下去,我承认在一半害怕一半不够专心的状态里中看完。
片子一开始就是那样一个男人,着一身浅色的休闲装,忧郁且帅气,温润如玉的个性,深情也体贴的美好形象。这样的出场是有噱头的,而男人忧郁始终是一种特别的吸引。
接下来就是一个落俗套的三角关系的叙述,气氛有点阴深恐怖,结局是三人都难以逃脱某种宿命,那就是互为彼此,剥离又含混的统一。
冢,高坟也。冢字是可以表达影片的内涵的,好过错爱的名字。我实在不觉得爱是一种错,何谓错爱?抛开伦理和道德,爱是一种自然而发生的人类情感,是爱就是美好的,激情点燃的瞬间也好,高山流水的深沉也罢。只是这样的爱也会把三人都带向死亡。
主人公说:对于男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在他说出"有的男人有性之后,会有爱,如果我說这段时间我没有爱过你是没有可能的。" 看到这句台词时我几乎认定人有时候是虚伪到真实的使人不忍于心, 居然安插这么一句对白给始终不屑的第三者,让看客都跟着人心存温暖起来。这个时候你还能说谁错了么?
说实话,片子的类型限制了惊恐表象下的人物内心的表达,虽然有此房间阴深恐怖,鬼而非鬼,彼房间明亮宽敞,仙乎鬼乎。对比下的黑暗与光明,阴郁和明媚,都显得不够表达。
倒是认识到一点:身体是本钱,那是爱人也被人爱的资本。不然,就是凄凄惨惨兮兮,我不认为这种状态下会有美好的爱情,至多是转化了的亲情。生活在这种纷扰中,低沉或亢奋,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是逃离不死不活爱情的关键。
《错爱》影评(二):好电影
我觉得余最后上吊死,陆自焚。余受不了陆给的压力,已经不爱陆了。在与朱发生关系后,爱上了朱。余最爱朱,所以在看到她死后仍妄想她还活着。余放不下陆,因为对她有责任和内疚。在他发现陆病情好转,并且说杀了朱后,清醒过来。这才发现朱死了,这时他发现他放不下的是朱,所以上吊了,出于责任和内疚,顺便帮陆顶罪。陆看到余死了,她那么爱他,自然受不了了,所以自焚了。
最可怜是陆的妹妹,一生都要生活在阴影和恐怖里了,而且要在孤儿院里生活了。我最不喜欢陆了,知道自己快死后,她都疯了,而且她极其自私,嫉妒心超强。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喜欢这样一个人,而且是这么恐怖的人,连她妹妹都怕她了。所以我觉得余爱上朱很正常,朱漂亮,有能力,身心健康,善良。朱很好,可惜外在条件太好,所以很难找到真爱,如果条件差一点,会幸福很多。
《错爱》影评(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电影《错爱》描述了老套的三角恋情故事,但导演的叙事手法却很诡异。真实和幻觉穿插影片始终,看不到最后那张留言条是无法看懂的。电影前一部分描写的是男主角与他老婆的爱情,他老婆患有重症,他每天都提前下班陪老婆,可以看出男主角对他老婆的爱很深。电影第二部分出现了第三者,两人发生了性关系。电影第三部分我一度曾以为是鬼片,就是男主角老婆报复第三者及她的丈夫。电影的最好一部分才揭露了事情的真相,也就是当男主角爱上第三者的时候,这种爱是通过性的方式爱上的。他曾经说过:“男人最坏的地方是能分清性和爱。”但最后他还是没有分清,他爱上了第三者。也间接的说明他不坏,是个好男人,作为好男人,所以就会感到内疚,感到不安,感到对不起自己的老婆。这种精神状况就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影响到他与老婆的生活,影响到他与第三者的生活。鬼片式的第三部分就是他在这种压力下内心恐惧的表现,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他是死于自己的心鬼之手的。最终杀死了第三者,自己上吊自尽。男主角的老婆无法忍受自己爱人撒手人寰,遂也驾鹤西去。只剩下男主角老婆的妹妹孤零零矗立在原地哭泣。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个悲剧,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所以希望我们能从中看到美,看到希望。
1、影片中死了几个人,都是怎么死的?
答:影片中死了三个人,首先死的是第三者,是男主角和她感情出现问题,再加上自己背着老婆偷情的压力,错手杀了她。影片中中潜藏的信息应该是男主角很难受,然后第三者说给他倒杯水,去倒水的路上不小心摔下楼梯死的。第二个死的是男主角,他看见第三者死了,才真正明白原来性是可以慢慢发展成爱的,自己已经爱上了第三者,自己又间接的杀了她,于是也常伴她而去。第三个死的是男主角的老婆,死因上面有述。
2、影片中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觉?
答:影片中的真实和男主角的幻觉(或者想象)是互相穿插的,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看不懂的原因,也是导演高明的地方。把握一个线索,就是男主角的老婆得了重病,一直在医院治疗,并没有回家。还有一个关键的字条,就是最后男主角死之前留给他老婆的。还有不懂,可以再读一下上面的部分。
3、影片的启示是什么?
答:影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里的“鬼”是指心鬼,也就是你心中有鬼,所以产生幻觉,无法忍受。但“鬼”敲门的前提是做亏心事的人是个好人,因为是好人,他才会反省,才会内疚,才会不安。如果是个坏人,他做亏心事会觉得理所当然,也就没有心理包袱,不怕“鬼”敲门了。所以,好人难做。
《错爱》影评(四):《错爱》——你会不会为你所爱的人做一点傻事?
欣喜邓丽欣在这部片中的成长,犹如阿Sa在《妄想》中的表演那样,前面所有隐忍的情绪积累到最后,终于在影片片尾播放,所以真相才那么具有爆发力,宣泄出的情感让人震撼。
可惜的是因为恐怖惊悚电影的片种所限,使我们内地影迷缺少更多的机会去看到香港很多新生代演员的进步。
这部戏使我第一次为彭氏兄弟的戏所震撼~
忘不了电影开篇的那句话——
“你会不会为你所爱的人做一点傻事?”
但是岂料下面所有的悲剧都因这句话而起
爱情没有理由,所以
我爱你……
看片之前,我已经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彭氏兄弟以往的片,对于尸变,情杀这类的情节的喜好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部片一开场,我竟觉得有点恍惚,以为在看另外一部电影,因为完全没有诡异气氛,只有满满的温情,让人动容,原来惊悚片也有这么拍的。
恩明(余文乐)和陆慧(邓丽欣)是对恋人,陆慧有了癌症,恩明不离不弃,极尽所能陪伴,不惜丢了工作。
“我们结婚吧”——恩明
“我们现在跟结了婚有什么不同”
“结婚的话我都会背了……无论健康疾病,我都愿意终身疼爱你,直到永远……”
《错爱》影评(五):你爱我吗,假如我的身体开始腐朽?
你爱我吗?
你爱我吗,假如你已得到了我的身体?
你爱我吗,假如我的身体开始腐朽?
全国人民都在看奥运的那个夜晚,我自告奋勇守着小雪睡觉,一边用电脑看《冢爱》,彭发导的一部港产恐怖片。
看过觉得恐怖的不是鬼、不是尸身,而是爱情那无法避让的悲剧的宿命。
陆慧患上癌症,芳婷是健康人;陆慧整天弄神弄鬼、阴暗、低沉,芳婷永远轻笑浅兮、美丽、精干。
如果一定要有人更象鬼,应该是陆慧。她情绪起伏不定、表情阴晴不定、行为诡秘不定,恩明以为她是鬼、妹妹以为她是鬼、送外卖的以为她是鬼。可是她不是。
鬼是芳婷。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她仍和恩明在一起,她与他做爱、为他斟茶、等着他来、送别他走。她是一个太懂事的情人,永远没有要求,永远不会小气。
其实,应该是有端倪的。
一早,与生更近的就是陆慧,与死更近的就是芳婷。
虽然患上癌症,陆慧仍在想尽办法求生,姨妈的中药、黄符,练习瑜珈,“我的身体我知道,我作主”,这样的意志力使她少去顾虑身边人的感受,为了“生”这个目的,陆慧对自己严苟,亦对身边人不假辞色,真的,无论外表多么的柔弱,也只有这样内心理性而强悍的人才会最想活着、最能活下去。
而芳婷,她的魂灵一直在流浪,她有梦想,有期待,她的客观条件似乎好得不能再好:家境不错、好的教育、好的工作,可是她却最没有信心。她总在别人身上找盼望,希望另一个人能爱她疼她给她幸福,可是她的未婚夫会搞上了她的伴娘,恩明也只是在她的肉体上找安慰。
这样的女人,注定会在身处异地的时候最多伤感,注定会在酒精里泪流满面,注定会因为一个男人对另一个女人情重而爱上他,也注定会因为始终他爱他的爱人更多而又一次失望。
芳婷因为爱恩明而接近他,与他在一起,最近又因为爱恩明而离开他,没有留下一个字。她悲切地爱他、遗憾地爱他、寂寞地爱他,他说“有些男人有了性之后,会有爱。”于是,她终于找到了借口,“没有留恋地”离开了世界。
最幸运的是陆慧。她自私地享受着恩明的爱。他为她担心忧虑、失去工作、精神困扰,她全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陆慧在意恩明与芳婷的关系,她在大雨之夜去找芳婷摊牌,她说她希望有人照顾恩明,却又说“你们为什么不能等我死了”,让芳婷内疚,她算准了即使芳婷没有跌下楼梯,也一定不会再和恩明在一起。她不容许恩明另有所恋,无论她在生或死后,象小时候她就干涉恩明和芳婷说话一样,她对恩明是占有、强制。
爱情是不能太认真的。不能认真地问他是否真的爱你,不能认真地相信一切会有结局,不能认真地分辨谁在他的心中份量更重。爱情,注定是悲伤的。
爱情也绝对没有公平。你比她好,你比她对他好,他可能仍然更爱她。她令他伤心,你从不令他伤心,他愿意为之伤心的还是她。爱情,注定是失望的。
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是陆慧,配角是芳婷。在爱情里,也永远如此,强悍的理性的人总是更有利,脆弱的感性的人总是更被动。
芳婷把手放在胸口,镜头在这里切开,到了再出场,她已是没有生命的尸身。这是最悲惨的一段吧,没有人关心她在发现自己已经未生存时的心境,她如何颤抖着反复搜寻心跳,她如何痛苦地回忆与恩明的短暂爱恋,她如何悔疚冢爱给恩明带来的惊怖,她如何离开……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对人生,对爱情,她已经无话可说;或者,她很清楚,即使她说的全是肺腑之言,也没有人真正倾听、真正懂得。
如千百次一样,她选择了懂事地,在心里,让爱人先走;她选择了懂事地,从世上,独自离去。
恩明是最合格的爱人,虽然身体上出了轨,但感情上,他一刻也未曾离开陆慧。他找更多的时间陪她,他对她的妹妹一如自己的妹妹,他在雨夜寻找失踪的她,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以死来救赎她。
有人这样爱自己,陆慧也习惯了这样地被爱,她不知道她所得到的是芳婷这样的女子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的,她安然享受这样的被爱,直到她看到恩明悬于梁上。刹那间她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她痛哭失声,可是生命已逝,一切业已无法挽回。
“有些男人有了性之后,会有爱”,女人永远无法理解男人这种动物,反之亦然。
请爱我吧
哪怕只是爱我的身体
我的心早已腐朽
但我的身体鲜活如昔
今夜 繁花如星
我已嗅到死亡的气息
黑暗中 你说爱我
《错爱》影评(六):心若于此,爱已成殇
这是一部褒贬不一的片子,有高歌赞扬,也有恶语中伤,出于对余文乐的喜爱,怀着很平静的心情打开了这部彭氏兄弟的影片。
陆慧是一个对爱绝对强势的女人,从一颗只送她不送我的小小糖果,都会板着脸从人家手里抢走,到最后发展成对恩明的畸恋,无不体现出一个女人的爱是自私自利,尽管我认为这是正确无误的。陆慧也是一个为爱甘做一切的女人,她的身体日渐虚弱,但她愿意尽一切可能在床上表达自己的爱意,哪怕,一个吻,都会令她疼痛不已。
恩明,我以为是所有抛开物质的女孩都追求的好丈夫吧。为了家庭,做一份比原先职位低两级的工作,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下班上集市买菜,为了妻子从不夜出玩乐。“无论健康或疾病,我都会终生爱惜你,直到永远”,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承诺。哪怕到陆慧什么也给不了他的时候,依然会搂她,宠她,爱惜她,照顾她。殊不知,男人最坏的地方是有时候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喝了点酒就激发出本能而忘记爱了。“有的男人有了性,可能也会有爱。。”我很讨厌这样的说法,难道下面爽过之后,然后传到上面,这就是爱?对于这个男人,只有爱恨交织。或许恨更大于爱吧。
芳婷,一个从出场到结束都爱的很卑微的女人,我认为她爱的或许不是恩明,而是恩明对于陆慧的那一份纯爱和宠爱。“人长大了,身边的男人会逗我开心,但是他们的目的是和我上床”,她就是在向恩明乞求那一份不是为了性的爱。她可以卑微到帮恩明回答“如果我是你,我最放不下的,一定是陆慧”,她时刻向恩明打听陆慧的病情,我不相信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关心,这是一种不真实的卑微。童年的那份纯真,就算是一颗糖也是那么真实,而芳婷你为何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呢。记得张爱玲的一句话“爱上一个人后,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一朵花”,可惜这只是一朵罪恶之花,罪恶在花瓣,腐烂在花骨。影片的一种翻译错爱,我想应该是送给芳婷的吧。
不得不提一提的是陆慧的妹妹陆萍,“叔叔你会为了喜欢的人做傻事吗”,以为只是指为了给陆慧买两块钱臭豆腐而吃罚单的恩明,想不到是为了结局埋下伏笔,影片在这句话中也戛然而止,让人沉思。
“我本来以为我很伟大,我自己快要走了,有你照顾他,不是很好吗,可是我发现我做不到”,我喜欢真实的陆慧,不喜欢卑微的芳婷,尽管这一场宠爱,终究成了塚爱,但是这个塚爱送给陆慧也会无怨无悔吧。
心若于此,爱已成殇。
《错爱》影评(七):J尸
彭氏兄弟自从分开拍片后,产量高的惊人,不过这水准也是一部不如一部了。
鬼片看的多了,也就熟悉了一贯的套路,本片也逃不出这个窠臼。人死后若有心愿未了,会继续留在人间,好多片子都用过这个题材了。本片没有让人惊艳的地方,无论情节和画面,都只得刚刚及格而已,与二彭巅峰时恐怖+悬疑的作品不在一个档次上,标准的香港商业片,看完就算,不需要动脑筋猜这猜那的。
之前下的国语版“错爱”,比粤语版少了9分钟左右。情节大概差不多,只是剪了余和尸体ML,蛆蛆爬等恶心的镜头。因为禁止补拍双结局,所以为了避谈鬼的存在,添了一段配音,大概是余得了“妄想症”之类的。似乎从这也能看出来,本片是部平庸的电影,电检也懒的大动剪刀了。
当然,如果没有彭发,没有恐怖镜头,当一部爱情片看,还是挺不错的。这种情况和“蝴蝶飞”有点类似,挂羊头卖狗肉。
《错爱》影评(八):死了都要爱的真相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最先死的是朱,而有幻想的是恩明,第二个死的也就是恩明,最后才是慧。
因为慧的妹妹看了很多鬼书,慧的妹妹把在书里的剧情跟恩明说,而引起了恩明的一连串的幻想。恩明其实内心很矛盾,他自己也不知道慧有没有死,事实慧一开始没死,只是恩明一直幻想慧死了,总认为慧因为病而死,认为慧放不下所以一直呆在自己身边。那些所畏的在半夜起床用脚走路都是恩明误认为慧死了的一系列的幻想。而当恩明开车时听到电台的报道更加以为慧死了不敢面对。于是一直去朱那,所以才会出现他跟朱在一起时总是说看见慧。他其实一直放不下的有两个女人。他一直以为慧死了所以天天找朱,他又放不下朱,因此守着尸体。
而后来他终于明白原来真正放不下的是他自己,他觉得一下自对不起两个最爱他的女人,于是他自杀了。而且他后来明白放不下的是他自己的时候,其实是他跟朱一起的时候觉得对不起慧,而他又放不下朱,而这一切其实慧都知道,也知道恩明幻想,但是由于慧一直都爱他,没有揭穿恩明的梦竟。
其实后来意识到自己死了的人是朱,因为她死之后还在恩明的面前擦掉自己的血最后摸自己胸口的时候呐喊总犹豫和害怕,其实朱摸自己胸口时那种动作跟神情时有一个潜台词就是,“他没死,那可能就是我死了?不会吧?”等她摸了自己之后她才知道自己死了而她又问到了答案所以安息了。而恩明一直沉静在朱没死的梦里。在医院的时候慧说爱他其实是想唤醒恩明让他别在放不下。这就是为什么恩明死前幻想到最后一幕慧说爱他的时候突然恍然大捂说原来放不下的一直是自己。
而后来慧看到恩明的死,很是崩溃,因为她最后没有唤醒恩明还是让他愧疚而死。慧崩溃于是就放火烧了房子。其实恩明之所以放不下其实是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因为他一时犯的错而引爱的。他对不起朱是因为他觉得朱是因为他而死的很愧疚。恩明放不下慧是因为他一时犯的错对不起慧对他的爱,而又让慧变成凶手。所以他选择死来赎罪。
《错爱》影评(九):猜猜鬼是谁
一切都是导演的一向的风格,光线,色调,布景,都同彭发之前的片一脉相承,故事的节奏也还把握着同样的分寸,说是鬼片,但其实鬼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意念。
剥离故事的阴森气氛,其实就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一个女孩得了癌,男友对她很好很体贴,但是疾病的折磨让她变得怪异,神神叨叨,男友与小学同学重逢,在彼此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发生了关系。伴随着那些生活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恐怖气氛,我开始玩猜猜鬼是谁的游戏,对,就是三个人中的一个,用排除法就可以了。
陆慧在医院里失控地大叫不要做化疗,恩明用力抱着她,眼里都是眼泪。那一瞬间,觉得余文乐有一点点英俊。他担心自己是鬼的时候,仍然一次次抱紧陆慧痛哭,我就觉得这个男人还是很爱她的。但是当他亲口对芳婷说,当男人有了性以后,就会有爱,他承认他也爱他。这导致执着于弄明白他到底爱谁的我的全面崩溃,果然是错爱,错综复杂的爱。
“有些人死了,自己却不知道,因为他在这个世间还有事情让他放不下”听见余文乐说出这句话,我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了《梁山伯与茱丽叶》。那部片的结尾,吴镇宇死在斗殴中,他的魂魄却仍然回到家里去见吴君如,因为他对她有承诺,答应回来吃她煮的饭。那真是部感人的文艺爱情片。
最后最后的结果我不喜欢,太失控太壮烈了,还有陆慧妹妹的角色,也让我觉得很多余,也许只是为了借她的口问我们“你会不会为你中意的人做点傻事噶”。我想我会,但是我不考虑变鬼回来吓人。
《错爱》影评(十):臆想还是鬼?
分两次看完了这个片,看之前听说这本片子很一般,也就没有抱着有多大惊喜的来看,但是看完结局发现自己还是很容易就被感动了。
首先要说的是芳婷不是鬼,这个片子从头到尾也没有鬼,后来都是余文乐自己的臆想,只是有一个情节导演安排得逻辑上来看不合 ,就是邓丽欣出走的时候,余文乐去找她,去芳婷的家,发现她在擦洗血迹,其实这个时候他看到的应该是芳婷的尸体,芳婷已经不小心掉下楼梯(不是邓丽欣故意推她的,但也没救她)。而此时的话,也许用他看到的是鬼来解释可能更合理。因为他后面还有来找芳婷,并且和芳婷发生了关系,结尾处说余文乐其实是和尸体发生了关系,额……和就应该用他的臆想来解释了。可是,难道他一开始就产生了臆想吗?昏倒!!!!
所以,看电影还是不要想太多比较好,有些电影经不起推敲。如果有人思路比我清晰的话,希望那个能给点提示噢~~~或者大家讨论一下,到底是鬼还是臆想?我都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