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的影评10篇
《错爱》是一部由James Burkhammer执导,小J.B.古曼 / 马歇尔·奥尔曼 / 约翰·韦斯利·希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隔五年回到豆瓣,看到了自己四年前写的短评,当时感叹字幕组翻译的电影名真妙,错爱错爱,这不就是说的哥哥对弟弟的错爱吗?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翻译果然还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是有些局限和错误诱导的。
tar-crossed,原本是指占星学里面,情侣本命星座轨道交错,所以注定没有好结果,翻译成悲剧爱情是比较好的(上这些是来自百度),四年前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四年后再看却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并且做了一点研究。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标题,因为关于这个影片,普遍盛行的是阴谋论,说这个片子就是一出“弟弟复仇记”,说什么因为弟弟从小就嫉妒哥哥,所以就勾引哥哥还骗他一起殉情,其实是谋杀了他。我觉得这种解释乍一看是很说得通的,实际根本站不住脚跟。
试问你从小有一个偏心而又严苛的爸爸和一个宽厚又爱你的哥哥,而你恰好又是一个心理扭曲的人,现在你要杀一个人来复仇,你真的会搞这么个“曲径复仇”路线,强忍着自己直男的天性,去勾引另一个直男,最后还以假殉情的方式,去杀死爱你的哥哥吗?直接杀爸爸就好了啊!所以说不仅复仇的方式极其不合理,连对象都是说不通的,所谓的“弟弟复仇论”,根本就是豆瓣上少数人的错误解读被不动脑子的读者疯狂崇拜的谬见。当然我知道有人会说,哎呀电影嘛,就是没有逻辑,就是要情节反转,那么我还真的要佩服这个编剧,有着正常人的思维的,却写出非不合人之常情的剧情,这是要逻辑有多差才能推导出这样的结果?所以这个说法是完完全全错误的,根本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解读。
澄清一下,这部片子,反应的根本不是爱情,所以一点不感人,反而给人一种深深的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它深深的揭露了人性的软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自身(自己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
本篇的哥哥就是一个傻白甜,弟弟呢,绝不是心机婊,最贴切的形容,就是一个怂蛋,软弱无比,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当他们被父母抓包时,弟弟的第一反应是,我们一起死吧,而不是,我们一起面对吧;第二,当他们一起跳水的时候,其实弟弟是非常害怕的,他其实是不敢死的,对,就是不敢,他这样胆小的人怎么会选择自杀,哪怕说的好听点叫殉情,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弟弟逃走了,而哥哥死掉了。虽然影片结束在兄弟两人手拷在一起而又接吻相拥,并没有拍出之后发生了什么(只留下了开头哥哥溺死时候的样子),但是很容易脑补,弟弟其实一开始就留了一手,虽然是他提出的殉情,但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死(真正想死之人又怎么会留一手),所以他逃走了,哥哥死了。哥哥这个人则没什么好说的,真的是一个中国好哥哥,傻白甜,在弟弟勾引他的时候,他顺从了弟弟(也许因为是兄弟,当弟弟是弯的时候,哥哥也会有很大的弯的倾向);在弟弟提出殉情的时候,他也相信了他真的是想要殉情的,所以他在水里把氧气都给了他,以表示他的爱。
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爱情,答案是,当然,而且是真真正正的gay love,不存在什么假戏真做。要是真的是弟弟上演的复仇记,请问他一个大直男如何才能在不吃药的情况下硬起来还要表现对对方的无比爱恋。无数细节都表明,弟弟非常爱哥哥,哥哥也非常爱弟弟,但是这些爱在生死面前就是如此的脆弱,人性也是就是如此,什么男女相约自杀,女的傻呵呵自杀了男的因为害怕逃跑了这种事还少吗?
所以说再回头来"错爱"这个标题,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它,它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这部片子,哥哥被弟弟负了,这难道不是错爱吗?但是更多,我觉得还是要从它的正统翻译"爱情悲剧"来解读:同性相爱,这是一层悲剧;兄弟不伦,这是另一层悲剧;相约赴死,一方退缩,一方不知,这就是最后最大的悲剧。而悲剧里所反映的人性软弱,才是这部片子真正的主题。
《错爱》影评(二):那些说是惊悚片的孤魂野鬼们!快快退散!!!
在你们的心中,是不存在爱的!
所以,你们看不到这世间最纯美的爱情!
在你们的心中,是不存在爱的!
在你们的心中,是不存在爱的!
你们忘记了……那初恋的疯狂吗?
爱过吗?
如果是男人……
爱过男人吗?
如果爱的是男人……
爱过一个娘胎出来的男人吗?
如果都没有,请不要做梦了!快醒醒!!
ometimes naive!too simple!
(┬_┬)
《错爱》影评(三):爱没错,什么错了?
很短,但是很好看。
拍得很干净。(话说我真是被欧美肌肉系OX彻底雷翻了- -这个刚好)
但是,如果隔着性别、血缘的禁忌都有了两情相悦的幸福,再坚强一点点就好了,现在至少是两个人一起撑啊。
此岸的幸福,只有在此岸才可以谈论,才生成意义,才能达成。放弃了生命,就失去了此岸的一切可能性。
但是,对东方人这种有殉情文化审美传统的民族们来说,会觉得死亡能生成另外一种意义吧。。。
tw,大脑回路囧异的我从小就觉得,只要不生会因为血缘近而先天缺陷的孩子,只要两厢情愿,乱伦这种东西,有这么严重吗?(当然从小诱导,以长诱幼不给其他选择机会是不公平的,远没有养成系小说那么惬意,不过那是另一个问题。)长大以后,知道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所以乱伦的家伙们能避世就好了吧。。。当然什么时候完全避世都不容易。。。
o,对我来说,兄弟不会生孩子,兄弟两厢情愿,OK啊,木有接受障碍。不过估计人家剧里的主人公比我大脑回路要接近常人= =所以才痛不欲生。
《错爱》影评(四):其实它很可能是部阴谋片。。。
果然很少人注意到电影一开始,其实也就是真正的结局,里头只有哥哥一个人的尸体戴着手铐浮上来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伪爱情片,而是一部阴谋片。。
个人认为这要比单纯的爱情故事更深刻些,毕竟如果理解为爱情片来说,这两个人的感情太不成熟了,既然要在一起但一遭到反对就自杀我认为这样的感情太不成熟,真的只是少年们的冲动,并不能作为一种典型来反映gay之间的爱情,更何况里面还涉及到乱伦的情节,这是一种比同性恋更难被人接受的关系,导演若是要表现同性恋人的弱势状况以博取观众的理解就很有可能被这个因素破坏掉。嘛,最多算表现青春的忧伤么。。。以此要来赚取眼泪恐怕还是比较肤浅的,起码我就没啥感动的情绪,只觉得傻。。。
而事实上,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开头一幕其实是真正的结局,没有弟弟的出现,我也没看清另一端的手铐是开的或是模糊处理了,但它都暗示着另外一种可能,欺骗。
手铐是弟弟拿出来的,他有钥匙,而打算殉情的人肯定不会带着钥匙去殉情吧。那么再看两人交往,挑起的是弟弟,为此担心的只有哥哥,关系被发现,承受父母怒火的也是哥哥,弟弟躲在一边看,决定出走的是哥哥,而拿出手铐的是弟弟,浮起的尸体是哥哥的。这是一场对父亲偏心的报复。
如此说来就是一个比较难以让人接受的结局了,毕竟我们更向往真善美的体现,但在别人的提示下注意到第一幕后,发现这确实是更残酷却更符合电影氛围的一个解释。
《错爱》影评(五):我愿意相信的另一种结局
最开始看完这片子的时候
眼泪,开始不自主的流下来
我愿意相信,手铐那边的弟弟
离开了
从开始的慢慢确定彼此的爱恋到最后的水中殉情
可惜死亡这样的结局
但是,如果,这是另一种爱呢
是。片子的名字叫错爱
是同性爱错了,是兄弟恋错了
还是,爱错了
可是在我看来,也许双双殉情,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以后彼此的人生
少了他
弟弟说“如果我是你就好了”
对哥哥的羡慕或者说是嫉妒
如果带来了毁灭
是更深的爱
加缪说过这样的话
爱情,不是燃烧就是存在,永远没有两者并存
死亡是静静的,爱情,也是静静的
水面是静静的,永远,也是静静的
也许,因为太爱
也许,因为太恨
多好,如果骗了哥哥
如果不再在一个世界
这样的爱,会不会更勇敢
弟弟总是很软弱
可是在面对爱的时候那么的勇敢
勇敢的不自主的亲吻
勇敢的问,我不想让别人阻碍我们,你呢?
勇敢的坚决的说我爱你
勇敢的弟弟,所以才敢去承受以后生命中
比起死亡更有意义的结局
我帮你承托起所有的悲伤
还是那么的爱
只留一点点的不甘心,一点点的配不起
这样
多么完美的结局
《错爱》影评(六):这个世界上没有“错爱”。
我想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那么他创造的最神奇的东西莫过于爱情。
对,是爱情,而不是爱。
有爱,并不一定有爱情;但有爱情,就一定有爱。
所以这样看来,也许爱情更广大一些,包含更多。
你和另一个人的爱情,也许包含了父辈与子辈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兄弟之间的爱,当然,也有一定要有那份只属于你们之间的、爱人之间的特殊的爱。
这才构成了爱情,它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爱。
所以我想这样神奇却又恐怖的东西或许也应该装进潘多拉的盒子被送到人间来。
然而它没有,所以它还不像盒子里那些东西那么邪恶吧。
可是它又害了多少人呐。
爱情这种特殊的情感,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理所应当。
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另一个人的爱情,包括他所爱的对象。
我可以用这种特殊的感情去爱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我的亲人,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孩子,一个陌生人,和我同性的人,和我异性的人,甚至一个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虚构的人,还有我自己。
没有人可以干涉谁爱上谁,就算是上帝也不行。
只是因为当初上帝创造了亚当,而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一个夏娃而不是一个Jack,人们就认为男人不应该爱上男人。
如果只是因为这样,那我就说上帝是最大的蠢货。
实际上并不是“错爱”。
世界上没有爱情是错的,没人可以说任何人的爱情是错的,谁有这个权力来批判?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男人时和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对象和自己同性,就是错的?
只是爱上了自己的兄弟而已。
每对兄弟之间都有爱,只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更特殊了,有了只有某两个人之间才有的特殊情感,爱情。
他们会感觉对方在这个世界里是最特殊的。
是兄弟,不只是兄弟,还是爱人。
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斩得断的羁绊。
怎么能说不美好?
How could it be wrong?
一直很喜欢关于GAY的东西,漫画、同人、电影、小说,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腐女。
之前一直在找GAY的电影,看了《神秘肌肤》和《愈爱愈美丽》,都是相当不错的片子。
我并不喜欢看悲剧,只喜欢大团圆结局,也许有些俗,但我并不想心里看着难受。
前提是我知道是悲剧但并不知道结局。
当我看到兄弟二人不顾一切开车逃跑的时候,看着他们绝望的流泪,我以为之后会是两个人被捉回去,然后过上在父母眼中所谓“正常”的生活,或是没有对方的生活。
之前的每个夜里,两个人都想拥而眠,搂抱着,抚摸着,亲吻着对方,尽可能多的触碰,就好像知道时间不多了一样。
有多爱对方才会这样时刻想拥有着触碰着对方,如此相爱又如此绝望,这样的两个人分开,或是在对方身边却不能相爱,我想不会比死了好受。
所以当我看到两个人在池底的时候,不知道是难过还是庆幸。
确实有些不现实,在当今来讲,但是现在世界上现实的东西太多,也需要一些这样的结局来苏醒我的内心深处的感情吧。
在结局时,我确实很震惊。
原来真的有殉情。
我并不是觉得同性间的爱不深刻,相反我认为比异性间的更甚,因为敢于承认就是一种深刻了。
只是在普通爱情电影里都极少看见殉情的桥段了。
有多爱,才会在面对死亡时还十指相扣。
有多爱,才会在濒临死亡时用最后一口气来接吻而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秒。
是不是没有你的世界里多活一秒也是浪费,是不是哪怕只剩一秒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要不顾一切地吻你。
原来殉情并不一定要诉说许久彼此的衷肠,只要彼此的一句“我爱你”就够了。
原来殉情并不一定要弄得很凄美去投海跳崖之类的,只要一只手铐一个游泳池就够了。
原来殉情只要足够爱就够了。
我们那么相爱,你怎么还能说我们是“错爱”?
《错爱》影评(七):11.45
本来我是想看到最后的,可我还是在11.45的时候按下了暂停。
悲剧,离开,逃避……
最近我总是一种上了年纪的人的心态,时世无常,随他们去吧,老到有点让人害怕的样子。
两个兄弟相爱,然后在短暂的打击后直接寻求死亡。年轻的心能承受的东西,能理解的东西还太少。
我无法评论他们寻死是不是正确,这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种,但我敢肯定的是,想死的其实只有那个弟弟,至于哥哥,我倒是觉得另有解答。
禁忌的故事看了太多,也开始没有感觉,硕大的平静压下来,安静的让人有一点空虚,好故事是要经得起推敲的。只有禁忌,是无法真正让人感动的。
禁忌,不过只是人类游戏的一种规矩而已。
还是要祝愿他们在天堂幸福,如果在天堂再想逃跑回现世,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吧。
祝好。
《错爱》影评(八):原来你是为了和我一起死,才救了我
故事从一池清水开始,兄弟两个一起学游泳,聪明的Darren很快学会了游泳的技能并救了Connor的命,片子一开始就揭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征,Darren身上充满着父亲的嘱托,他能干有前途,相反,Connor就一直生活在他哥哥的光环之下。兄弟间的相互关心慢慢地演变成相互爱恋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殉了情。在短短的10分钟要把同志情的起承转合说的清楚自然要牺牲一些大片中的要素,比如床戏、比如经典对话、比如一方的纠结另一方的执着、比如……还好,导演将亮点放在最后的结局上,看惯了各式各样的同志片结尾,两人在游泳池里殉情的一幕出奇地平淡,但联系整个片子来看,却有着独特的味道。
我首先假设,如果当时Darren不救Connor,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要么connor学会了游泳(古法都是这么学游泳的),要么溺死(他们的老爸也不会这么做的)。其实有着两兄弟的家长在内心总会有一些偏好,只能说更加喜欢哪一个,却不能说讨厌哪一个,可是小孩子的心灵对喜好和讨厌的区分往往是黑白两级的,Connor心中认定爸爸不喜欢自己,Darren能不顾爸爸的反对把自己救上岸,那一刻,在这个小男孩的心中,哥哥就成为了自己的唯一依靠,是他给了自己新的生命,那一刻Connor就把自己的命交托给Darren并着独一无二的爱。
每每看同志片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应该是看到两人互相承认彼此感情的那一刻,这不仅是他们正视互相的爱情,更是正视自己的时刻。电影院里的触膝纠结着双方的爱,有恐惧、有期待、有不知所措、有斗争,同志间任何一个肢体的接触总包含着比常人更加丰富的感情。只是他们间的血缘关系使他们背负了与平常同志更大的重担。未来在哪里,如果分开了怎么办?一向乐观坚强的Darren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失去了方向。当他们的事情被父母发现面临分别的时刻,Connor似乎吸收了所有Darren的力量,他拉上哥哥离家出走,他给哥哥套上手铐,他带着哥哥跳入那池清水,他抱住哥哥,他亲吻哥哥,直到结束。
如果注定要死,当时就不应该就Connor,这是作为局外人的我的想法。可估计Connor会这样想:为了我们一起死,所以哥哥救了我,哥哥有救我的能力,却没有和我共死的勇气,我要帮助他。兄弟爱是互补的,看上去软弱的一方往往带有充满韧性的爱;看上去强势的一方可能会一下子被击垮。当年哥哥救弟弟,弟弟才能和哥哥活着承认对方的爱;现在弟弟拉着哥哥去死,哥哥才能和弟弟永远在一起。生死的距离在这两个人的交织中变得极其渺小,只是为了在一起,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
可能有人会说最后的结尾太残酷,弟弟那样极端的爱可能与哥哥所想要的方式不同的,故事如果继续说下去,或许真的会变味,所以聪明的导演停留在了这一刻,没有说提到他们的生死,只是让我们这些惊叹同志爱、兄弟爱的人揣测自己心中的那份爱的性质。或美好、或悲凉,这才是如鱼饮水的事情。
同志间的爱超越了常人的爱,也遇到常人所想象不到的阻力,可那种爱所开出来的美丽的花往往才让我惊叹人世间的爱情原来可以那么的纯洁与美好,有时候竟让我看到了永恒的曙光。
《错爱》影评(九):这不是一部同志电影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部同志电影,虽然看到很多人已经可以正常的看待同性之爱,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对同性爱的宽容与理解却是不该被滥用的.
片子将了一个禁忌的爱,但他说的是同性之爱吗,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勾勒出父亲那样一个类似典型美国保守家庭的家长形象,但片中没有明确表示过父亲反对同性恋.再我看来促使兄弟走向不归路的不是同性爱而是乱伦,这个更是人类的禁忌行为,虽然我不知道如何来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是至少到目前乱伦行为还是没有得到宽容的理由,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乱伦也会被宽容,但不是现在,现在我们还无法接受他.
在兄弟事发后父母交谈只有一句话"要将他们分开"这个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好象叫"青涩禁恋"还是什么,讲的是一对亲兄妹乱伦,父母还算开明,只是将他们分开不要见面,我觉得这两不片子讲的是一个相似的故事,只是性别不同而已.
同志们大可不必将这个片子归入同性徇情之类,这是一个乱伦的故事,不要将同性恋与之混淆,同性恋和乱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必为了证明自己而如此下策.
片子内容大概12分钟,几个场景跳换非常生涩,最后的结局也没有明显的逻辑说服力,总之,非常一般.
《错爱》影评(十):有关伦理道德
看完STARCROSSED后心情总是很沉重,或许是为了兄弟俩最后的结局而伤心,或许是因为父母不能理解而同情,抑或许只是觉得兄弟俩的“错爱”本就是一个错误。
是啊,父母要如何得以理解他们的两个儿子相恋了?就算在美国这个同志文化繁盛的地方,要父母接受他们的儿子都是同性恋本来就已经不容易了,现在还相恋了。
这部影片已经不只是在讨论同志合理性合法性的问题,而是介入了伦理道德范畴。有血缘关系的同志可以相恋吗?像我们所熟知的,属于三级以内亲属关系的,是不能结婚并生子的,这不仅是伦理道德上被人们所遵循,更是法律上规定了的,不过那是指异性之间。那么同性之间呢?这就是影片所留下的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评论,他说其实兄弟俩没有必要去死,在父母面前先分开一段时间以后再见面便是,或者逃得远远的。这其实是肯定了这种兄弟恋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影片的导演设置的结局是让兄弟俩在游泳池里牵着手死去。为什么是如此一个残酷的结局?莫非导演对于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