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提喻法》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纽约提喻法》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8 03:5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提喻法》经典影评10篇

  《纽约提喻法》是一部由查理·考夫曼执导,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凯瑟琳·基纳 / 米歇尔·威廉姆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提喻法》影评(一):給主人公和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How long have you felt this?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this shit hole that has been devouring you for as long as you can remember? It's been eating you away for quite a while now, piece by piece. It has made you a stranger to your own life, a stranger to your own misery, a bystander to all events, all sad, despicable, and desperate attempts to grab onto to something. Except it doesn't feel a thing.

  I know that you are a lover of tragedy. And you're slowly weaving yourself into one, or imagining that you'll have a tragic ending to your worthless life story. You feel like an outsider trying to peek in, trying to figure out what's going on, everything that went wrong but might not have gone wrong.

  You know vaguely the consequences and causes of your pitiful state. Yet you keep on waiting and waiting, for some external force, like a person, that might drag you out of or fight off this quiet desperation.

  And you keep holding on to this silver lining. No matter how ridiculous, pathetic, or impossible it sounds.

  《纽约提喻法》影评(二):四维哲学

  其实,如果你一开始抱着一部好莱坞剧情片的希望来看,很可能在10分钟的时候就已经睡着了。

  如果您是刻意的猎奇或者寻求刺激享受,那劝您赶紧换片吧,因为它不适合您。

  这部片子需要你的参与思考,需要你不慌不忙平静地观看,然后才能抽丝剥茧地咀嚼出它非凡的味道

  当我看到这样的台词的时候,我开始感觉这确实是部杰作,但是指望它得奥斯卡是不可能了,这样的编剧注定了它只能是小众的惊喜

  我不能免俗地喜欢着片尾这样的台词:

  What was once before you,an exciting and mysterious future

  曾经是什么在你的前面,一个令人激动而又神秘未来

  …

  Is now behind you, lived,understood,disappointing.

  现在已经在你身后了,过完了,懂了,失望了……

  You realize you are not speciall.

  你明白你不是那么与众不同

  You have struggled into existence and are now slipping silently out of it

  你为你的生存挣扎过,而现在你只能悄无声息离开

  …

  This is everyone’s experience Every single one

  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每一个人.

  The specifics hardly matter. Everyone is everyone.

  情节几乎一样,每个人都一样

  As the people who adore you stop adoring you, as

  they die,as they move on, as you shed them, as you shed your beauty ,your youth , as the world fogets

  you as you recognize your transience, as you begin

  to lose your characteristice one by one , as you

  learn there is no one watching you and there never

  was, you think only about driving. Not coming from

  anyplace, not arriving anyplace,just driving

  ,counting off time.

  你开始明白喜爱你的人已经不再喜爱你,好比他们死了,他们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好比你抛弃了他们,亦如你远离了你的美丽年轻

  好比这世界抛弃遗忘了你

  好比你认识意识到了自己短暂存在

  好比你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失去你的个性

  你开始明白没有人在观注着你,你也从来没被观注。

  你只想开着车。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只是开着,看时光流逝

  注意一个镜头话剧场景涂鸦的钟表 7:44

  墙上的时间没有改变,但已物是人非

  ---------------------------------------------------

  这里有深刻的哲学,有空间和时间的不断交替,戏剧人生,人生与戏剧,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

  如果您有一颗安静的心或者恰巧此刻有一颗安静的心,那请您安静地看完这部电影吧,它也许就是你我的人生,有的电影带来的快乐观影过程中,有的电影带来的快乐在观影后的余味中,此片恰属于后者。

  永远着火的房子宏大喜剧,留言条,门外的老太太,表

  演者和真实人物……都有着暗喻

  连同片尾曲,little person

  简单歌词反复吟唱优美而略带忧伤爵士旋律……我边听着这支曲子边思考着,直到字幕结束。 

  也许看一遍还远远不够。 我只能感叹:这编剧是个天才

  I'm just a little person.

  《纽约提喻法》影评(三):站在时间尽头的那一刻

  在想标题名字的时候,我思索了一个最打动我心的,所以,不自然的敲完题目,莫明的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了。。。。。。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想着,不会吧,又一部没意思的电影。。。。。

  看完了大部分的时候(剩下不到半个小时),好乱的电影,思维有些乱,也没有深的感触。。。。。

  但是,从那个戴着眼镜,抱着一本书人开始独白的时候,每一个字都进到了我心里,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一遍不够,又倒回去,再来一遍。。。。。。最后伴着半个小时的眼泪,看完了最后。。。。。结束曲都出来了,开始出字幕了,但是还是伴着结束曲,流着眼泪一直呆呆的看着屏幕。。。。。。。很久都 没有看到过这样子哭的痛快的电影了,这部电影在最后做到了。。。。。。

  人生在世,站在最后的时间尽头,回头望一眼,人生是多么的不起眼,真正重要事情能有几件呢?????那一刻,会多么的百感交集。。。。。。

  凯顿说,我有一个想法,每个人都死了。。。。。

  每个人都死了,像艾伦的妈妈说,走了一路,莫过于简单的八个字是幸福的感觉:平静,爱情孩子意义。。。。。。。

  一辈子就好比你只想开着车,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里去,只是开着,看着时间的流失。。。。。好了,你现在到了7:35,现在你到了7:45,现在你走了。。。。。曾经是什么在你的面前?一个激动而又神秘的未来?现在都已在你身后,过完了,懂了,失望了。。。。。你明白了你不是那么特殊了。。。。。。你为你的存在挣扎过,而现在只能悄无声息的走。。。。每个人都有这个经历是的,每个人!!!!!!!情节几乎一样,每个人都一样。。。。。。。

  站在时间的尽头那一刻,你也该明白了,即使地球只是日复一日的转动,但是你也只是那一秒钟里的极小的一块碎片而已。。。。。

  《纽约提喻法》影评(四):导演个儿开心就好

  每年我都会看一些这样的片子,怎么说呢,感觉就像一万只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

  这片子是今年我看过的第一部,它居然是我所标记的第一千部,命运啊。

  能熬过前一个小时的观众都是伟大的,导演想玩纯另类,但是玩过头了。

  这片子本身没那么复杂,导演想表达的无非就是年轻的时候喜欢过某个妹子,未遂,功成名就后想把这故事拍成电影一来向其炫耀而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心

  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元素太多了,没处理好,很混乱

  还有,这片子和纽约真没什么关系,纽约也可以换成新乡枣庄秦皇岛铁岭。

  但愿以后少找到这类片子,真的看不下去。

  《纽约提喻法》影评(五):Synecdoche, New York

  9月,伴随着秋天到来的,似乎还有戏剧导演凯顿(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的孤独,因一次意外的受伤,凯顿陷入了无休止的诊疗,不停拜访各专业医生;另一方面创作微缩油画妻子阿黛尔(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饰)和他日渐疏远,冷漠尴尬家庭气氛加深了凯顿的自我怀疑,即便他的剧目获得巨大成功也不能掩盖这一切。凯顿与在剧场工作女子以及一名女演员保持着暧昧关系,在妻子抛弃他之后,凯顿从这两个女人身上试图找到改善自我精神状态可能性,然而他还是失败了。凯顿最后决定从戏剧中找到答案,他产生了一个庞杂的创作计划……

  《纽约提喻法》影评(六):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没了Charlie Kurfman,Michel Gondry 变得有口难言;Charlie Kurfman 自己却毋用靠别人仍是光芒四射的天才。

  首次独担大旗编导电影,Kurfman 通过一出舞台剧 – 自其酝酿至终结 - 来探索 “人生” 这命题。剧初,Kurfman 领大家走进 Caden (剧场编剧) 混沌沮丧的生活,自他的失意、突患奇疾的巧合与一个难能可贵机会来造就故事发生背景

  1. 探索

  藉 Caden 对生命突如其来变化茫然无所适从,Kurfman 发出第一个问题 “死亡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电影首段,Caden 正经历一连串寻常的变化,身体出坌子跟妻子带着女儿离开教他沮丧并失去希望;面对突如其来的奖金与机会,冥冥中他觉得要换个环境另创一片天。找来一大帮演员与排綀场地,他跟大家同样迷茫,正是这不知所措让他有了教全体演员跟他一起探索剧本发展念头

  当死亡的阴霾浓罩五顶,Caden 死心眼地沉溺于失去的一切与末日带来的恐惧,眼前的一切虽然鲜活可爱,他却无法投入或好好珍重。然而当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随剧情逐渐发展得愈见层次规模,死亡在 Caden 人生里的重要性被慢慢淡化;观众看他徘徊留恋失去了跟没法得到的人事物之间,见证建立继而又失去第二个家。

  至此,Caden 一直担心的死亡始终没有降临;眼前逼切的问题换成 “要为自己创造人事负责” ——如何处理与太太、女儿及情人的关系? 如何理清剧作的脉胳、把发展中的故事完整地呈现?

  本来凌乱不堪的故事来到电影中段开始渐见章法,情节也慢慢成形。不断加减的人物角色姓甚名谁开始变得无关重要,一众演员创作出来的故事也各具独立的价值,Caden 在为布境盖墙的同时更为他们赋予了真实的生命 (Now that every story has a life of its own)。

  实验剧从而到了关口位,本来是 Caden 思考一己人生的独脚剧,如今却成了窥视众生 (peeking lives of others) 的处境剧;Caden 甚至索性连自己的角色也抽脱出来让别人饰演演,从积极参与变作在旁抽离察看的观众。

  2. 答案

  艺术是创作人对生命的思考。艺术作品就是创作人对命题思考所得的答案。

  俗语说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 Caden 雇来演员饰演他自己后,他看到的不再是纯粹虚构或模枋现实的故事。演 Caden 的男人教他看到自己真实的一面,后来接替他当 Caden、当导演的女演员更令他明白人生的意义。

  电影里有两段对话尤其点明题旨,其一是牧师 (Pastor) 致词的一幕,其二是最后 Ellen 的 Voiceover:

  astor:

  “Everything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you think. You only see a tenth of what is true. There are a million little strings attached to every choice you make. You can destroy your life every time you choose. But maybe you won’t know for 20 years… and you may never, ever trace it to its source. And you get only once chance to play it out. Just try and figure out your own divorce. And they say there is no fate, but there is, it’s what you create. And even though the world goes on for eons and eons… you are only here for a fraction of a fraction of a second. Most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dead or not yet born. But while alive, you wait in vain… wasting years for a phone call or a letter or a look… from someone or something to make it all right. And it never comes, or it seems to, but it doesn’t really. So you spend your time in vague regret… or vaguer hope that something good will come along.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connected.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whole. Something to make you feel loved. 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angry. And the truth is… I feel so fucking sad. And the truth is, I’ve felt so fucking hurt for so fucking long. And for just so long, I’ve been pretending I’m okay… just to get along, just for… I don’t know why. Maybe because no one wants to hear about my misery… because they have their own. Well, fuck everybody. Amen.”

  大家对人生都有一定的穜景与向往,却不一定都有积极地争取。很多人一生都在等,等待事情发生或美梦成真。在等待的同时依恋过去拥有或未能拥有的,忘却把握目前。当时间一天一秒流逝,才惊觉一直等待的可能永远不会降临,又气又恨却已为时太晚。

  Ellen 的 Voiceover

  “What was once before you, an exciting and mysterious future… is now behind you, lived, understood, disappointing. You realize you are not special. You have struggled into existence and are now slipping silently out of it. This is everyone’s experience. Every single one. The specifics hardly matter. Everyone is everyone. So you are Adele… Hazel, Claire, Olive. You are Ellen. All her meager sadnesses are yours. All her loneliness. The gray, straw-like hair. Her red, raw hands. It’s yours. It is time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is. Walk. As the people who adore you stop adoring you… as they die, as they move on… as you shed them, as you shed your beauty, your youth… as the world forgets you, as you recognize your transience… as you begin to lose your characteristics one by one… as you learn there is no one watching you… and there never was, you think only about driving. Not coming from anyplace, not arriving anyplace… just driving, counting off time. Now you are here. It’s 7:43. Now you are here. It’s 7:44. Now you are gone.”

  有些人会说是命运作祟,忽略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影响自己的同时影响人;信仰当下感觉随心走或过后才悔不当初分别往往差之千里。Caden 到最后不是挂上耳机听命于人做木偶,反是得到預感而后随心走;然而现实里又有多少人能抽离当下或眼内参透薀涵的意味?

  3. 表现手法

  论规模,Synecdoche, New York 与一众史诗式战争片不遑多让,其野心之大可见一斑。由于演员数目极多,Kurfman 就没有为所有人塑造独立个性或面孔;这样的处理正如同把真实世界模拟了一遍 —— 演员搬演的剧目尤如芸芸观众的人生,你我他好比看着自己的故事在上画,投入感大增之余引发出强烈共鸣。

  通过匠心独运的对话与独白,Kurfman 更透彻地剖析命题,引领观众自嫒昧含糊走向豁然开朗的景地。两小时的戏,他就明明白白地阐释了自己对人生的观点与理解;若说 Godard 是谈爱之本源的智者,那 Kurfman 也不失为论生的哲人。

  ackground Music: Battle for the Sun - Placebo

  《纽约提喻法》影评(七):提喻的人生 别提时间

  没有一部荒诞电影让人觉得如此真实。搭建一个巨大逼真的纽约场景,用四十年的时间重构、模拟、联接,试图将多年的遭遇搬上舞台,借此寻找生活的真相。悄无声息的时间背后,最本真的自己终得以安息在母亲怀里,一切消逝在两个被完全剥夺存在性的角色里。

  总觉得考夫曼在还原自己的人生,你的,我的,他的,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给嵌套进去,生活的意义碎了一地。

  乍看还是危机重重的中年人生,肉体的苦痛让戏剧导演凯顿不得不四处拜访医生,夫妻关系的冷漠和妻子的蓦然出走也加重了他的精神困顿,在生活的瓮里四处都寻不着出口的同时,事业上却迎来了巅峰,凯顿因导演的一出戏剧获得了一笔巨额奖金。自此,考夫曼的魅影开始如影随形。

  像极了剧中人说的,你生活在一个停滞和行进交互的世界里,时间是浓缩的并且乱了次序的。

  考夫曼镜头中的凯顿总想要拍一出最接近生活真相的戏,却在过去和当下的情感中不断游走徘徊,在戏中人和现实角色的模糊边界中渐行渐远。浓缩的时间像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所有人,在时间这张网中,戏谑的荒诞感愈演愈烈,凯顿能从一本多年前遗落的日记里读到女儿渐渐走向死亡的成长记录,凯顿的戏中人跟踪二十年号称比凯顿本人更了解他,生命中一个婚礼和三个葬礼倏然而过。剧中人同时出现,如鬼魅般行走游离,交叉对话,联接,诘问,回望,爱欲纠缠,也终被时间侵蚀死亡。

  终未得上演的这场提喻纽约大戏,在凯顿的执念下被安排在一天的时间里,尤利西斯般的浓缩无次序,像凯顿日趋衰老的躯体渐渐的被巨大精神世界慢慢吞噬,最后只足够力气听从死亡的指挥安然赴死。一个激动而神秘的未来,被生活缓慢拖到身后,过完了,懂了,也失望了。

  很想说,在不少优秀电影只是关注当下生活的一个片段,或者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考夫曼做到了其实我们很难回答的人生展现。大量碎片化的,沉闷的,甚至无聊的琐碎片段充斥着观影的巨大空间,但每一个人又时不时地从这些荒诞的影像中发现我们本身的投射,这是提喻的意义所在。

  这样悲与喜,宏伟和沉闷的意识流人生,隐约感到上帝已死的哀凉,末了只想直抒胸臆一句,提什么都行,就是别提时间!

  微信公众号:movietoall 万有影力电影工作室

  《纽约提喻法》影评(八):《纽约提喻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每个人都会这样... 所有人都会死去... 我们都在朝着死亡前进... 而在某一时刻,我们在这里,活着... ...但我们都知道终将一死... ...却又暗地的笃信我们会逃过死亡

  这是查理考夫曼08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对他本人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考夫曼的作品讲究新奇、内敛,却又寓意深刻,一部长片看完,品味出来的东西要比看电影本身更加有趣或更加荒诞的多。

  从最近的一部电影《失常》开始算起,查理考夫曼至今总共只导演了四部作品,分别是:2008年的《纽约提喻法》、2014年的《弗兰克和弗朗西斯》、2015年的《失常》以及同一年的《怎么办和为什么》。虽然执导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其所编剧的作品却有很多朗朗上口、口碑极高的佳作,我们熟知的,就有《傀儡人生》(斯派克·琼斯作品)、《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米歇尔·冈瑞作品)、《改编剧本》(斯派克·琼斯作品)、《危险思想的对白》(乔治·克鲁尼作品)...查理考夫曼的作品很少去真正描写现实中的故事,《纽约提喻法》算一部,准确的说,这是一部探讨意义的影片,查理考夫曼在试图告诉我们,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死亡对于我们的意义。

  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心情不好,感慨万千,想起之前看的另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突然觉得孤独怎么躲都躲不掉了,他就在我的心里,不远不近,不偏不倚,你看得见,听得清,感受得到,却怎么也忘不了。

  史铁生老先生的一句话可以表达这个意思: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丧文化是一种杜撰的文化,但是这种“文化”却深深的根植在人的内心里,《纽约提喻法》的电视里播放的是关于人生无意义的宣传片段,报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是死亡和孤独,妻子拉克抛弃了丈夫柯塔德,带着女儿远走高飞,释放了自己作为同性恋的原始欲望,与玛利亚成双成宿,柯塔德怀念过去,但又不得过去。

  于是,他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他的戏剧上,他日复一日的努力,换来了麦克阿瑟奖的鼓励,但是金钱给他的,其实是更大的孤独,和丰满的售票员的***中,联想到了自己即将死亡的结果,再也无法享受当下。

  很多人的孤独,是他发现了命运的真相只是死亡之后,才开始醒悟,柯塔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戏里戏外,皆是人生,考夫曼导演用白描的手法将生活勾勒出来,我们看到的电影的影像所蕴含的意义,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你看到了出轨、爱情、***,你的生活必定是被平凡所充斥,柴米油盐所浸泡着的。

  你看到了丧、看到了思想、看到了意义,那么你的生活必定是迷茫、踌躇不前的。

  你看到了金钱、看到了物欲...

  看,生活就是这样,过程无论怎样,结局都是一样的,男主柯塔德看到了一个扮演自己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尽力模仿者柯塔德,他从来没有追求过自己的东西,像个真正的演员一样活在柯塔德的世界里。他好像精神世界中的柯塔德,他说出了柯塔德不敢说的话,做了柯塔德不敢做的事情,他是柯塔德的本我,最终替柯塔德完成了生的救赎——跳楼自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或许我们都是柯塔德,或许我们都是楚门,只不过在这个世界里,把自己活的太像自己,不敢说、不敢做,像个呆滞的演员,认认真真的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在影片最后,柯塔德想象着自己身边有一个人操控着自己的行动,他想象着他是自己戏中的人物,跟随着一场戏剧故事走完一生。一场戏剧结束了,所有人都死了,柯塔德躺在心爱的女人怀里,静静死去。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发了很久的呆,一场关于纽约的城市戏剧,将一个硕大的城市浓缩在了“弹丸”大小的剧院里,让人感到很惊奇,也感到唏嘘,或许我现在写的稿子早已经是剧本里写好的片段,或许我想表达的东西,正是写“我”这个世界的作者想表达的故事,我找不到世界的起点,却能发现终点在哪,就像人人都在拼命的生活,却不知道谁也逃离不了死亡的魔爪。看考夫曼的《失常》的时候也是这样,看《暖暖内含光》的时候也是如此,生活像是一出出闹剧,无论如何都逃不脱剧本的限制,查理考夫曼就是深深的理解了这一点才创造出如此深邃和哲学意味的作品出来,虽然故事在影像表达上并不能尽人意,但是剧本的完美让我难以割舍掉对此片的喜爱。

  生命如飞蛾赴火,并不是每一个人,一生都能照自己而活的。

  别让自己活得太像剧本。别把生活的意义想的太重。

  《纽约提喻法》,一部需要细读的电影书。

  《纽约提喻法》影评(九):寻常的片段

  人不就是孤独的吗,你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让别人失望了。人们就那样普通地分开了,却永远也无法补救

  整部电影都充满着哀怨,痛苦,无助

  但想象力和荒诞的隐喻式的事物和暧昧凝滞的气息让电影有一种病态的美感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我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生命有多么绝望,我自己能够体会,我希望别人来教我如何在黑暗中前进,从黑暗中找到光明

  甲来扮演我,甲甚至很不清楚甲是他自己还是我,乙来扮演甲,乙扮演一个喜欢观察并扮演我的甲,很好,还有丁在扮演丙,b在扮演a,大家仿佛都相当入戏,但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是否很好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呢?这么多演员陪着我倾注心血打造终极大戏,仿佛我一点都不孤独,然而我的生命从我开始这部戏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我不断的与自己的过去纠缠,与自己的痛苦纠缠,我把他用真实还原的手法展示在戏剧中。我用戏剧来推动我的现实,又把现实粘贴到戏剧中,我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或者一个演员。然而它的走向完全不受我自己的意志控制,我并不是这部戏的导演。我不是一个主宰者,我只是一个实在普通不过的无聊的沉溺于痛苦的可怜人。这部戏到什么时候停止呢,到我死为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纽约提喻法》影评(十):野心盛大的孤独

  我看了考夫曼导演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失常》,另一部就是这个《纽约提喻法》,还看了他编剧的《成为约翰马沃科维奇》。不得不说考夫曼是那种非常有辨识度的编剧,就像理查德·柯蒂斯一样(真爱至上,海盗电台,BJ单身日记,诺丁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不得不说,这两个编剧简直像一组反义词,柯蒂斯有多浪漫小清新,考夫曼就有多丧丧更健康。

  考夫曼的长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他善于塑造self-absorbing的男主角(在谨慎的考量后,我选择了这样的表述方式,而没有直接写,考夫曼是一个非常self-absorbing的人,虽然我私心里的确有这样充满偏见的猜想),也非常善于描摹人的孤独处境。

  事实上很多创作者都在试图勾勒人的孤独,但选择的容器则各有不同。有的作者很擅长去建立关系,比如写夫妻、写家庭、写一个集体,然后尽管有主角配角,但依然能让你感觉到这里面人人都孤独,误解是相互的,一次次尝试沟通,一次次失败,这样的作者试图告诉你,孤独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状态。

  考夫曼其实也试图传达给他的观众这样的讯息,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活自己的,都在自说自话,孤独则是一种必然而至的命运。但我觉得他并没有成功地呈现他的野心,他想展示宏大的广泛意义的孤独,而我看到的,只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男主角。

  伍尔夫小姐在她的随笔集《普通读者》里曾经写过,当我们读类似《傲慢与偏见》或者《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时,我们能感觉到奥斯汀小姐和托翁创造出了一整个世界,无论我们打开书页或者合上,本内特太太、柯林斯先生、娜塔莎、皮埃尔们都在进行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舍昼夜。而当我们在读《简爱》这样的作品时,我们则是通过简爱的眼睛看世界,当她闭上眼睛,世界就不存在了。在我看来,考夫曼的作品也是这样的,他从不真正塑造多个角色,他的作品里真正活着的人,只有男主角一个而已。其他的角色都是布景板,用来折射他的处境,映照他的孤独。

  这点在《失常》里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男主角看来,干脆其他所有人,无论男女,讲话都是一个声调,唯独有一位引起他兴趣的女性是有颜色、有独特声线的,但当这个角色完成她的使命,她便继续泯然众人了。

  而在《纽约提喻法》里也是,尽管我们有那么多角色,Caden一生中经过那么多人,女人、孩子、同事,这些人都是剪影,我们只拥有Caden的视角,有一些支离破碎浮光掠影的印象,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印象是否真实,很有可能是经过了Caden的感情加工或者记忆扭曲。

  这些男主角们的孤独感非常真实,但多少也让人觉得有点难以同情,因为他们真的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观察自己的肚脐眼,并为之哀哀哭泣郁郁寡欢,对任何他人,包括自己的亲人与爱人,都缺乏真正的兴趣。事实上,考夫曼对此也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无论是在《纽约提喻法》还是在《失常》里,他都借其他人之口明确指出了男主角的自私与自怜,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自作自受,并且,显然,考夫曼从未想把他的男主角塑造的令人喜爱,或者替他辩护,他把他们这种过度自我的人格展现得非常真实。

  这样反而更令人颓然。对,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性格的弱点,但这也是我们性格的特点,如血如骨如肉,就是我们的一部分,那我们还能幸福吗?我们还能开心起来吗?我们能真正得到交流、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结吗?

  答案或许是令人心碎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