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洞》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洞》读后感10篇

2018-08-16 04: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洞》读后感10篇

  《黑洞》是一本由李洁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黑洞》读后感(一):那段被淡忘的“负能量历史:李洁非南明系列

  在我个人中国历史的阅读中,南明历史长期是个空白,想必如我一样朋友不在少数。在很多人眼中,明朝历史在崇祯皇帝煤山自尽的一刻就已经结束了,毕竟,这一幕太悲壮,而所谓的“南明”,存续的时间又太短,短到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将它与刚刚灭亡的那个明朝联系起来。因此,李洁非关于南明的两本书,《黑洞》和《野哭》就很有价值了,通过这两本书,我们才发现这一年历史的“王朝”,其实有着那么多丰富悲怆故事

  作为一个政权,要想在历史留下清晰印记,是需要时间的,否则历朝历代到灭亡阶段,都有大大小小存续时间极短,很快就被灭掉的“政权”出现,但是有几个能留下名字是的,无论一个政权,一个组织领导者,还是一个企业国家的某种制度,只要存在时间太短,我们都会给它打上“过渡”的标签,南明的历史似乎就充满了这个味道,在它之前是崇祯帝最后的岁月,在它之后是清朝的建立,虽然后世给它挂了个“南明”的招牌,但是多少人提起明朝总是习惯性把这个阶段快速的“过渡”掉。但是,在这类充满“过渡”色彩的政权中,它又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很多时候,一个朝代主体灭亡,都是些顽抗的势力不断的再竖起旗帜,然后很快被灭,在更小的地盘再来一个,直到最后被消灭。而南明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从地盘到底子,似乎怎么都应该被寄望于类似东晋、南宋般再扛它一百年的地位,但是却很快土崩瓦解著名自媒体“说书人”罗胖在他的《逻辑思维》中从“南明为什么扛不住”到“南明危局”,一共搞了四期探讨这个问题,当然,原材料主要就是李洁非的这两部作品

  在这两部作品中,《黑洞》算是一部南明“断代史”,而《野哭》则是南明人物群像的人物“列传”。你可以认为,《黑洞》是将南明的历史,以如“定策”、“党争”、“谣言”等角度话题似的解读了一遍,而《野哭》则是以人物为切面,又深入的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一遍。我觉得李洁非的两本书的组合还是很有力度的结构,《黑洞》可谓道出了南明猝然崩塌的过程和大背景,《野哭》则是其中的微观解读,而且,对于南明史,《野哭》这样的人物群像又显得很特别,因为这段历史虽然短暂,但是在李洁非笔下给人的感觉却走过了一些漫长朝代所能经历了一切动荡沧桑悲剧不断,这这样的巨变之下,人物命运自然更多让人可叹之处。更何况,中国人品读历史,向来有“责任解读”的习惯,为什么,南明政权如此迅速坍塌,皇帝维护如此昏庸,官员为何如此无能,兵将为何如此不堪,而尽管清军南下之时文人有很多忠烈行为,但是人们也依然要对其中一些变节人士更多聚焦。

  在这段骤变的时代,我们看不到什么同仇敌忾,更多是被激发出来的人性趋利避害,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试图坚守本分的人也显得更加孤独无助。比如史可法,他试图力挽狂澜,但是面对溃败的大局也是有心无力。而如今,在网络,你可以看到太多自以为是的所谓揭示史可法“本来面目”的文章诉说他出了多少昏招,描述他的迂腐,如何的误国误民。而在李洁非笔下,史可法的身影显得更加悲凉,他确实没有那种力挽狂澜的天才能力,但是在人心尽散的局面下,他也只能尽可能对抗随波逐流的命运,从他的故事,与历史人物的互动,剖析中,作者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更立体的史可法,而非两个极端的脸谱化形象。不光史可法,如左良玉、阮大铖、龚鼎孳,等那个时代充满争议的人物的形象都显得更加鲜活。从《黑洞》的“专项解读”,到《野哭》的“专人解读”,一段南明历史确实栩栩如生,背后的沉重扑面而来

  负能量!这是读这两本南明史作品,给我情绪上的最直观感受。这个短命的“朝代”,你感受不到太多的阳光与希望,咋一看,皇上还在,朝廷还在,满朝文武还在,将士还在,忠贞之士还在,百姓还在,但是始终无法形成合力,看到的只是内斗和一盘散沙。当然,这或许正是衰败王朝的宿命,一如那时气势如虹的大清,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种种乱局中,面对的也是一双双旁观的冷眼。南明,可谓将一个崩坏的王朝的种种丑陋以最集中和激烈方式呈现,但是又由于它的短暂,让后人了解不多,在这段历史中你甚至找不到太多值得我们一咏三叹的值得加工演绎的悲壮。然而,它毕竟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位置尴尬,但是它,就在那里,这正是李洁非这两本书至少对我的价值,一种切入有特点表达态度的解读,值得对那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去静静体察。

  《黑洞》读后感(二):4.28 黑洞

  之前看过一个理论叫英美特殊论

  意思是现代社会所有的基础法律公平正义社会制度

  其实是发源于以英国为首的讲英语的国家

  先不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其中的逻辑我倒是觉得有趣

  这个理论的原因是个人主义最早在英国兴起,

  所以在才会有信托这种方式产生,而至今中国还没有

  中国在对待死后个人财产时候,将死之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更别说遗嘱之类的

  中国有严格的伦理继承秩序

  正因为英国的个人私有制这种概念的兴起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现代文明

  就这一个观点而言,就事论事,和本书的名字其实是有某种程度契合的

  正史大部分认为明末社会动乱,农民起义,甚至于整个中国在那个时候都只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统治者混乱残暴,赋税严重农民不堪其苦,所以起而反之,

  但是国号的改变并未给农民带来新的生活

  一旦迈过反抗期,从造反者成为当权者,农民起义领袖不可避免的由当初的以当初的反抗对象为师,成为旧权力的抄袭者。

  农民起义触及的只是就问题,那么它形成的结果自然也跨不出以往的层面

  农民起义对于整个世界的历史高度不够,导致其不过仅仅是王朝的更替而已。

  但是明末却有不一样的地方

  由于当时商业经济发达,新兴思想已经有所萌芽

  就是历史书上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有一批有志之士的思想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

  明朝是一个真正处于转折点上的时代,对于先前文明正统,它有集大成的味道,

  对于未来,又有破茧蜕变现象

  所谓导致明朝动荡的党争现象其实是根植于知识分子批判性的强劲提升和由此而来的新型政府诉求

  明朝重文轻武,以及东林党在整个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有时候长叹一句文官误国也不为过

  但是在清军势如破竹南下时,

  那些明朝遗民甘愿自杀殉国也不苟且投降

  可以说有一部分确实是忠于国家

  但是不如说他们拼死保护的,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延续

  清军入关其实是突然打乱了这个节奏

  拖缓了中国的发展脚步

  明末的思想就这样被清入侵以及农民起义,

  一丝微弱的思想就如同被拉入黑洞之中。

  看这本书,序言的时候其实就学习到很多,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甚至连业余人士都算不上,基本上没有知识框架和概念的人

  很多思想可能只是鹦鹉学舌

  序一里面提到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诗句,其中一句是 百代都行秦制

  秦王朝建立了集权专制大一统君权

  但是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却说中国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我不知道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是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硬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显然不具有中国特色

  明末矛盾最具时代特色的,不是农民起义军而是社会经济技术生产方式的演进所提出的历史变革要求

  所以即使明末不发生农民起义,按照社会思想的发展下去

  必须也是要经历一番变化的。

  现在还是看完前两章,另外一个观点非常赞同

  你必须站在当时的角度,而不是现代人价值观系统理解当时的各种社会现象

  否则就会出现强行解释的现象。

  比如现代的各种理解都觉得让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是卖国贼

  但是在遗留的史料表明 南明政府甚至是当时的南方百姓都认为吴三桂是为崇祯报仇有功

  因为他联合清军杀死了李自成,而李自成是导致崇祯在煤山自缢的直接原因。

  现代人也许不能理解,

  但是在当代人,他们并没有国家的观念

  在古代制法中,朕即国家

  对于仇敌的确定,是以“危我君父”为第一概念

  包括在后面明治维新过后的日本人对于天皇也是同样的感受

  天皇自愿节食省出经费用海军民众觉得自己需要天皇这样做

  作为臣民的自己真是太不争气了也纷纷上街捐款

  当然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面还塑造了一个甘愿卖身为心爱男人完成心愿女性

  所以当时的南明朝廷最后给吴三桂的官方评价是 “仗义媾虏”

  满清其实也非常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心态 说吴三桂是 申包胥第二

  而不是现代人觉得的引狼入室。

  这样一个思想同样可以运用红楼梦的解读中,

  下次再写。

  如果对于一本书籍好坏评论标准

  是否让我了解到了我不知道的东西

  暂且不说是不是知识

  我就觉得这是本好书

  《黑洞》读后感(三):虽然有些毛病还是很值得读的南明史

  本书相较于“明朝那些事”不算是通俗读物,探讨的东西比较学术性,对明史没什么概念的人看得会很幸苦,当然那类人也不会找到这本书了。看书的销量就知道比较小众,封面没有乱七八糟推荐,是一本很纯粹的历史书籍。这书内容很翔实,文中穿插了很多古籍史料,不过略嫌太多了,而且有部分古文过于晦涩,还有很多生僻字,作者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看着就习惯了。

  除了文字晦涩外还有一些问题,有些史实有些争议。

  一、讲到老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部杀而烹之,我想杀了就算了没必要“烹”了把,后来上网搜索大都也只是说杀了而已,据说也只是草草的干掉了而已。

  二、一处举例到“在潘洪如何陷害杨继业、秦桧如何损毁岳飞、北京官场如何倾轧袁崇焕。。。”,暂且不提袁崇焕一案的原委,作者拿“杨继业”这么个戏剧典故举例不够严谨,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偏学术类的,插这么几例煞风景

  三、“至于五代十国和元代,大家知道它们一个是”五胡乱华“,另一个索性就”以胡灭华“,都未给儒家多少空间”。五胡乱华是两晋南北朝的事情,五代十国是唐朝后面了。

  作者很喜欢举例,不过不见得都是对的。笔者像是个侦探,循着古籍的点点蛛丝马迹进行推理,的确会有一些想法思绪灵光一闪。可是不免在某些内容会有点过度解读了,很多部分揣摩的太多。

  不过我欣赏的一点就是作者提到古今思维意识形态之不同,研究历史问题时切不可以现在的思维判断古人的逻辑。比如在南明初定是的战略决定,以我们现在的看法当然是先灭“虏”,因为他威胁最大。可当时明人的道德伦理却不是这么讲的,在他们看来李闯逼死先帝,而清军赶走李闯算是“清君侧”可是有功于明朝,如果起兵伐清不就是忘恩负义嘛!最后在南末移民问题上,作者的看法是清代明实属文化倒退。1645年后明朝士大夫的文化觉醒的确可歌可泣

  本书对于了解南明历史是很好的读物!

  《黑洞》读后感(四):南明不只是痛史

  个人以为作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清代明是一种倒退,是文化上的倒退,清朝的皇帝个个在钳制文化上不遗余力。正是文化上的倒退,导致了19世纪末我们整体被世界历史潮流所抛弃。最典型例子就是明朝虽然海禁,但不是闭关锁国,各方面交流从未停息,例如当时明朝被称为白银王国,这正是和国际贸易往来的结果,再例如红衣大炮便是和当时欧洲交流所得,当时的武器跟欧洲的差距不大。但进入清朝,这种交流越来越少最后停止了,我们和欧洲的交往越来越少,到了中后期基本停止了。武器差距就拉大了。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完全不堪一击

  二、明朝积累问题太多,也的确该完蛋了。作者对于赋税的观点比较好,明朝虽然总体上赋税和当时英国差不多,但明朝由于严重的贫富不均,实际上这种赋税对民众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除此之外,文人集团的党化,造成只有团体没有是非,武人集团的矮化造成军人只信奉暴力钱财,其余忠君爱国狗皮而已。赋税问题造成农民起义,最终满清成功捡到了果实

  三、明朝出现了许多新思想,例如天下与国的概念,例如皇帝应该由读书人来做的观念,如果天假以年,这种思想难保不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思潮。

  第一和第二我比较赞同,第三我不敢苟同,孟子早就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也没见到后来出现《社会契约论》那样的观点,反倒在忠君爱国的思想上一路狂奔越来越远。乱世中的过激之论不能看成是历史的进步。

  作者在书中还驳斥了顾诚先生《南明史》的观点,主要是对于史可法的评价,顾诚对史可法求全责备,以为他能力不足,颟顸误国。作者以为史可法已经尽力了,尽了他能达到的最大的努力。

  这一点上我还是赞同顾诚先生。史可法固然是一个好人,但他能力不足,更是一个庸人(不是贬义词),首先失去拥戴之功,被奸贼排出权力中心,导致许多核心决策都没法参与,例如马士英在清兵大举南下的时候尽调北岸兵力去防止左良玉,他都没权力阻止。其次面对四镇武将的跋扈,他毫无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作者说这是多年积累的弊病,不能将过错推在史可法身上。固然有道理,但史可法无所作为却是不该,要知道你是兵部尚书,你是国防部长。

  实际上最后守扬州的时候,史可法手中基本上无兵可用,作者叙述了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细节,一队人马赶过来,竟然想要裹挟着史可法去投降清朝,这些人最后没能成功,史可法的一部分兵力竟然跟着这些人跑了。

  史可法的可贵就贵在一死。

  但他这一死不就是”临难一死报君王“的一死吗。

  作为兵部尚书的他不能只是这么一死这么简单吧?我们可以做一个无聊的假设,倘若他揽拥立之功,在朝中握有大权,固然四镇跋扈,但这时候要调和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左良玉也不会南下内讧,江北的兵力也不会撤回。(好吧,我回头要写一部《重生之我振南明》哈)

  虽然史可法没能做到这些,但我以为他能在当时投降成风的风潮中宁死不屈,让满清看到汉人也并非都是洪承畴吴三桂,彰显了我们的风骨,冲这一点就可以英烈千秋。

  然而我们更要看到,在清兵所到之处,宁死不屈的不光只有史可法,还有守了八十多天的江阴城,全城百姓宁死不屈(但作者在《野哭》没为阎应元做一传记,可惜),还有那个”死则死矣“的书吏,还有夏完淳等等。尤其是阎应元作为一个典史(据说相当于公安局长)他能够带领一城百姓守了八十一天,最后见了满清贝勒绝不下跪,被刺膝盖也不跪,这民族气节应该称为”文忠“。

  有趣的是史可法这文忠的谥号是满清的乾隆皇帝所赐予的,乾隆皇帝只表彰史可法,不表彰江阴城,他的目的让人玩味。

  《黑洞》读后感(五):极好的书,就一点存疑之处

  一如既往,作者纵览群书,旁征博引地叙述那个沧海横流、鱼烂瓜溃的明季世,以极本穷源的态度,洞幽察微地分析了明朝亡国之因,也借由南明短暂的历史,方方面面地还原了那段历史的概况,写尽了明末文人、朝臣、百姓的苦痛与伤悲。

  苛政猛于虎啊,历史是惨痛而荒谬的。读来数番泪下,为那时代的冰寒雪冷,鲜血淋漓,肝髓流野,民不堪命。

  只有一点觉着存疑。

  虽然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出现了对君权的反抗,可只是在极少量的知识分子里引起呼应。

  文人在帝制时代的地位薄弱,是毋庸置疑的。便是明不为清所代,而是由李自成或其他汉族政权来接管,对这般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的思想能不毁之殆尽么?再者,在古代,知识分子最好的出路就是从仕,便是在知识分子的阶层里,又有几人真能认同这般改天换地?

  再说了,思想只是思想,萌芽只是萌芽,要付诸实践,需要军队的支持,及更多对此切身认同的文士、商贾、百姓支持,还需要一整套切实的制度方案。黄宗羲只是表达了痛恨君权之念,如何改造帝制社会,建立新的秩序,他自身应也没有多少头绪。而要完成这番变革,没有几十年光阴也并不能成功。中国当时没有那样的历史机遇,中国人也不是欧洲人,缺乏那敢于冒险与抗争的头脑与勇气。再说了,便是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经历了中世纪几百年的黑暗痛苦才迸发新生,又经历了几百年的尝试和抵抗才成立体系、席卷整个欧洲,且欧洲还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能不断地接受到他国日新月异的崭新思想,时常以他国的兴亡为念。若是在一个大一统、独立封闭而和平的环境里,要完成这种尝试必定更为艰难。但中国的地理环境,当时的历史情形,及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正好擅长维持这样一个大一统而和平的环境。

  所以,明末资本主义思想萌芽的失败,或是中国自生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失败是必然的,不能归罪于满清的取而代之。黄宗羲的思想在清朝消弭了,不仅仅是清政府的思想管束高压,也因为清朝和平安逸的生活环境抹灭了人们反抗皇权的意志。当然,事实上,便是他们想要反抗,也能被朝廷轻易地粉碎瓦解。这等简单的统治术,别说清政府,便是李自成,或是别的汉族政权,也能轻易实行。

  不多说啦,也就只有这一点存疑之处,估摸也不新鲜。书中其他地方都很值得人学习,让人信服。

  最后,希望李洁非大大早日出新书!(☆▽☆)

  《黑洞》读后感(六):就说明朝

  -------题外话的分割线-------------

  几年之中,陆续读了一些现在世面上比较流行的关于明朝的书。有小说,也有说史。李洁非老师的这个系列是第一个让我不得不说点什么的。

  简单梳理下自己所读的关于明朝的书,《窃明》是第一本,架空小说,定了我喜明厌清的基调。年少的我很容易守这种偏执热血的影响。

  不出意外,《明朝那些事儿》是第二套,戏说的风格虽不够严谨,但是奠定了大学时候的我对这个朝代的兴趣。

  《万历十五年》是第三本,看的时候已经和之前时隔很久,而且黄仁宇先生旁证博引能力太强,读过完全是囫囵吞枣,不得要领。看完李洁非先生的这套,决定回去重新拜读一遍。

  从灰熊猫的无脑黑清朝,到当年明月的调侃中不乏推崇。看《龙床》之前,我还是保持着之前简单而又幼稚的史观的,那就是清朝不好,崖山之后无中华之类的想法。

  -------题外话结束的分割线--------------

  全书读来,充斥最多的感情的悲凉,懊悔。但是越读到后来,越确定这些负面情绪的对象不是明朝抑或弘光这个小朝廷。而是对我泱泱中华的命运。

  书中比较主要的一个观点,是满清的入关打乱了中国可能自发产生民主或者进步的可能。李先生也用大量描写力证当时这一思潮的脉络。虽则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此黑暗的明朝统治之中,这种几乎喷薄而出的思想的火花,也确实熄灭的让人对满清这所谓代代明君的异族政权,不得不切齿。

  我非常欣赏李洁非先生这种历史观,即力求在所有可得材料的基础上还原历史真相。

  确实,历史真相早随时间流逝,无人可证真伪。但是越是能够在各种激荡的材料中寻得那些许线索,这种冷静则越是难能可贵。

  清朝灭明的历史贡献不容磨灭,从朱棣靖难始,至弘光小朝廷闹剧落幕,明朝亡的一点都不亏。只是这种满朝人尽是末日般的癫狂,实在是让人掩卷时满是莫名的绝望。

  不喜清朝,不代表要否定清朝的贡献,止战,扩疆,鸦片战争前盛世非虚。但是承认这些,依然可以不喜欢清朝。就像我再讨厌日本,也不能说日本人的照相机就是不好,日本人民个个是混蛋。

  于我个人而言,我反对狭隘的历史观,但不反对狭隘的民族仇恨。

  说远了,几百年早已过去,如今除了对日本以外,对满清完全谈不上民族仇恨。只是从书里给我们细心梳理的这种弘光困境。可以真实的让我们在读史的时候,更清醒的面对很多问题,当然,还有面对未来的时候。

  朱棣之后这么多的杂耍皇帝,终于把这种杂耍的基因深植到整个明朝掌权者的骨子里。无论朱由崧还是当道的奸臣,卑鄙的武官们。他们确实是生生把大明朝玩坏了。而这种结果,却又绝对不能只纠结于这些人。掩卷我就在想,如果可以把这些人的名单抄下来,穿越回去一个个的弄死,明朝的结局又能好到哪里呢?

  以上

  《黑洞》读后感(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千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lt;元>张养浩

  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铁粉,一直好奇当年明月为何不继续写完南明史,无意中看到这本《弘光纪事》,甚是开心,阅后却甚是悲痛。

  读历史,本意在于读故事,读人与人的悲欢离合,感概人之无常,至于给后世以醍醐灌顶,却又未曾多想。自身从未想过北京攻破之余南明尚有如此能力,也从未视满清为自己真正敌人,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到此一步,老朱家已无力回天,这样的皇帝,不要也罢。明末文官,已有政党之貌,却相差甚远,如同作者所评:

  “这个朝廷,国都失陷,疆土分裂,君主自尽。然而它什么也没有做。”

  “这个朝廷,拥有最多的兵力、最富的区域、最先进的生产力、论有资格打仗与打得起仗,无人能及。然而,从头到尾它没打过一场仗。”

  “看来古代也好,今天也罢,凡脚踏实地、勇于担当者,一般不在道德上唱高调,用心比较平和;倒是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往往激昂。”

  仔细想想,明朝究竟忘于谁之手?只能是自己,这样一个国家,倒的如此彻底,如此容易,又能说什么呢?还是借作者的一句话来做结尾,响应黑洞一题:

  “关于明朝的灭亡,至少笔者无法看成外族入侵的结果。它消失于自体内部的一种混沌、无形却能吞噬一切的力量,一种物质塌陷。历史上,当黑暗积累得太久、就能够生成这样的自我毁灭的能量,而外部的推动,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感概之余,我想到的还是这首《潼关怀古》,一个苦字,道尽多少悲欢离合,望断天涯路。

  《黑洞》读后感(八):明亡清兴是大事

  1

  印象中的南明,大概还要追回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桃花扇”选段。那时候由于高考天花板的悍然存在,对拿到语文教材中占去不少篇幅的莺莺传、桃花扇,并不太感冒。

  再便是历史教材上一句,概括的不能再简约的,所谓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初中高中都有吧。

  末年是什么,是一个公司濒临破产,是一个朝廷面临推倒重来。对于明朝末年和南明,似乎也说不清区别,额外多看一眼的,是书页下面的注释。细小密集的字,码着,排在一起。

  老师从不会提及。

  高考后开始更泛滥,阅读无边界,自以为所到之处皆可上手,翻开之书无可不读。那时的阅读,现在想来,是恣肆的,是无畏的,也是有些报复和补偿性质的。

  李香君、史可法、董小宛、冒辟疆、柳如是,一个个名字流过眼前,幡然而逝。

  渐渐觉得,南明,不过就是崇祯自尽后的南方朱氏政权,满清骑兵屠刀架起前的称孤道寡。这例子,历史上多的是,南唐、吴越、宋齐梁陈。有时候,不想去多看,不会去多想。

  2

  李洁非的《黑洞:弘光纪事》,入手是两周前的事。是看过这人的第二本书了。

  先看作者再挑书,也算是不明显的惯性。杨奎松、高华、金雁、熊培云、沈志华,等等,都可以归在这类。

  一经翻开,就渐渐放不下,甩不开。

  李洁非一开始就抛出明亡于1644或1645的辨析,相差或许几个月,不长时间,由此牵出的却是关于明清易代之际的另一种理解。

  崇祯自尽,北京失手,但明朝众臣很快在南京启动后备系统,福王出面执政,马士英做了首辅,下诏变了祖制划分四藩,帝国的大半河山仍在。即便是满清在山海关大败李闯,尔后占据北京,又直逼山陕。

  南京犹在,兵足粮多,国势似乎还可挽回。多尔衮也没敢撇开为崇祯复仇、发丧的幌子。

  李洁非迅速提出解释,明亡于1644的说法,源自满清掌控天下后所修的《明史》。这其中,不免要为自家要掩饰。

  我不由地一阵阵愣。虽然早知道后代修史,必会大事羞辱前一王朝。几个月的差异或许不多,此前却还从未注意到。于是紧接着往后翻。

  三十多万字的篇幅不短了,李洁非只是聚焦南京一地、弘光一年,细细地将士人、文臣、武将、民间等一个个群体剖开,引用一段段罗列,描述一节节铺开,观点一条条得出。

  这一朝代的结束,真或不主要由于李闯,更不是满清。

  分利集团,制度模式,文化,朽败中见得到一群群忠贞之士,危机中不免有一个个贪婪之徒。

  晚明的活色生香,晚明的复杂多面,令人瞠目。而耐人寻味和咀嚼的,说作者的叙述和推演。

  朱明的败亡,是一个体制的自我溃散,是外人轻轻一触就可倒塌的皇皇危楼。

  3

  我渐又去回头看。

  才发现,对于这段历史转折的了解,或更多得益当年明月的连续七本书,甚至更多依仗阎崇年的所谓明亡清兴六十年。

  只是,当年明月到后面已有些气短,阎崇年的立场更是情不自禁地坐到了女真一方。虽他不时也在赞颂袁崇焕。

  漂亮流畅的叙事后,总好像缺一味探寻和总结。

  不觉得过瘾,更感到单一。而单一与无知同样的隐没和可怕。

  李洁非的长处或正在此,《明季北略》、计六奇、李清、黄宗羲,太多的材料积累后,一条之后又是一条,观点更令人感觉自然,与醇厚。这厚劲,尤叫我着迷。

  雷颐,或者张鸣的写史,也总不觉得不够过瘾。作者本人的理解后再渲染,总觉得像是二手车。流利,过后就不太想回头翻。

  唐浩明,算是不错的了。

  最开始,一连三个序言,几乎可以看作是作者个人历史观的总结,不时闪烁多年读史得来的光辉。对思想和理论的辨析,对1949以后高抬农民起义等做法的反思,对个人早年阅读《李自成》和《南明史》的回忆,不惮提及个人读书思考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带入受众,让人更亲近地去接受和感悟历史。

  4

  至于作者贯穿全书,渐次得出的观点,读来读去,越来越觉得成立。

  张献忠的浅陋不必说,李自成也难以提供新的概念,他们的顶级模式不过是再一个朱元璋。满清入关两三百年,对中华文化的戕害,明遗民的执着抗争,李洁非从文化角度给出了解释。这分析应是充沛的,令人服气的。

  他所描摹,或揭出的明末复杂而绚烂的社会万象,令人瞠目。真也许,这国家曾面临过重要的际遇。而那景象,是断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资本主义萌芽来打发。

  简单,便意味着疏漏,便意味着武断。

  对历史的武断,便可能是刻意包藏用心。

  又想起一句话,管一时的,是措施。管长期的,是制度。管长远的,是文化。

  这文化啊,这文化呵。

  而影响我最早的历史和语文教材,编写得又是何其的不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黑洞》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