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杀人医院》的观后感10篇
《恐怖杀人医院》是一部由Tony Krantz执导,汤姆·卡瓦纳夫 / Kathleen York / 大卫·克莱顿·罗杰斯主演的一部恐怖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一):眼球觀感。
某個角度那些夢魘雖然不緊繫,拍攝的片段很散落,但仍然很真實。
就像人之將死的時候,一切都從簡單的畫面,變得有點異常,荒謬,直至完全的惡夢化,掙扎。
而最終面臨的是一個選擇,繼續掙扎還是放棄。
電影中不過顯示了一個人的結果,而現實中,則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選擇關乎自身,最終還是自我主宰與他人主宰的不同。
當然如果看譯名和描述來看這部電影,確實有時乏味,畫面和電影進程也顯得有些漏洞(效果不足吧,想複雜但看起來太簡單,可以帶過的内容卻拉長了過程,其實少去一些硬性的畫面特效鋪陳,也許可以更單純些。)
不過說到少許的美感,片頭那段夫妻對話,與片中女護士在夜晚映出的身影,大概是片中最平靜的美好了。
其實如非跟個人經歷的感知相應,可能並非會因電影而有任何想法。
如果是形意片還是恐怖片,始終個人站在理想主義觀看並不太喜歡畫面上呈現的破綻,要陰暗不夠陰暗,要血腥也表達不到位,電影本身並不著重在此方面的表現,所以有點上下不達的鬱卒。
昏迷中的人確實會做夢,而過程也與電影描寫的走向十分相似,夢境的轉化等等,只能說是影片之外,很真實但確實是可以一笑而過的小事罷了。
那天是半夜看完的,突然感觉很恐怖,感觉周边的人都很不安全,尤其是人们的爱情,表面的风光,内心却是如此的阴暗,夫妻之间可以这样的不信任狠毒,勾结外人杀人于无形之中.故事带着蒙太奇式的手法,回顾他一些怀疑的疑点,如他推理所致,恐怖之极,绝对是一次有意的医疗意外事故!他成为植物人后,停留一年之久,他的弟弟和律师争论,果断判断就是他们害死了他的哥哥,兄弟之间虽然事业有差距,有羡慕,有怨言,但是兄弟之情还是更加浓厚.抱怨,指责,却无力对付,专业的医疗意外律师,并且律师几次强调自己是有医疗经验的律师.恐怖之处一,就在于律师和他妻子勾结,害死了他,获得赔偿金.恐怖之处二,她的妻子平日那么温柔那么服帖,关键时候毫无主见,死之前没有服侍,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有没有勾结律师还是个谜。恐怖之处三,他的弟弟,面对现实却无能为力,对他哥哥有不满,却不能真正帮助到他哥哥.恐怖之处四,他的那些朋友,把酒言欢很高兴,关键时候都消失了.
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苦他人亦体会不到!原来最恐怖的人就是身边最熟悉的人,最伤心的背叛,也是爱人之间的背叛!
听老人说,人在死之时,人脑会像幻灯片一样回放自己的一生经历!
rt
编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上到种族歧视,下到家庭成员和谐,乃至人性深处的黑暗,对未知的畏惧(armingo),但归根到底还是把影片的主旨放到了人性这一快。只是,人性是个很大的主体,编剧似乎套了很多元素在里面全部放进了这个电影里,所以至少是让我感觉有点糊糟糟的。
十部恐怖片里,九部是为了烘托人性,剩下一部是纯粹为了恐怖猎奇而恐怖猎奇的重口味片。
其实比起想法太多的恐怖片,我宁可去看那种没有什么深度的重口猎奇片, 因为主题元素一多,势必会让剧情表达显得含糊不清。
最重要的是,你说这个片子想表达什么都可以,因为看起来和什么都有关系,但是具体想表达什么?也没什么特别明确的指示。
你可以说男主在废弃医院里看到的那些景象,表示非法移民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不过,所有的综合在一起,到底具体主旨是什么?
我看个恐怖片,又不是要做阅读理解题,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编剧把该说的说清楚。开放式结局或者悬疑,可以参考《禁闭岛》,或者你索性把这个片子归类为文艺片算了。
还有很多人槽片名翻译,确实中文版的翻译让我乍一看像是个血腥b级片,但看了sublime 这个标题之后,我隐约猜到了编剧可能是要搞事情。
ublime 在这里我理解意思是升华,我估计有点暗示男主最后跳楼的结局的意思,和一些对其他剧情的暗示:比如说,妻子和家庭成员对于男主爱的升华,以及男主克服内心恐惧,等等等等。
但是说到底,我看到男主跳下去的一刻,我感觉他可能内心更多的是个人解脱,解脱的概念和升华还是有区别的。
好在,这个片子恐怖血腥的地方做的还不错,让我觉得至少对得起它的归类。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四):违背他人意愿的善比恶还要恶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片子,当时找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恐怖片看,这部的封面一看就是那种爆米花恐怖片。
结果看下去后渐渐不对劲,直到最后大家才明白,男主角因为医疗事故变成了植物人,而且足足昏迷了好几个月。
最后他有遗嘱,如果他长时间陷入昏迷的状态,希望家人可以让他安乐死。
而现实是,他虽然昏迷,但可以听见外面的声音,所以当家人不舍得他死,而拒绝时,在他的梦里就是给他判了无期徒刑。将不断遭到自己噩梦的折磨。
为什么会有噩梦?或者对男主角来说,与其这样半死不活地苟延残喘,还不如安心死去。
有时候,你的善意并不一定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者说得难听一点,你的善意只是出于你自己的意思,你有问过别人的意思么?或者你有尊重过别人的意愿吗?
违背他人意愿的善比恶还要恶。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五):真的能从人的眼睛里看到灵魂吗?——《恐怖杀人医院》
这个片子被严重的忽视了,吃亏在垃圾的译名。《恐怖杀人医院》不知道是哪个译者给起的名字,看起来像是某个不负责任的翻译为了给盗版电影网站增加下载次数故意起了一个这么血腥的吸引眼球的名字。而英文名sublime还确实很难翻译。sublime让我想起了《Solemn Hour》(附在最后).
影片也许预算有限,所以特效简陋,原声也没能更好的营造气氛,演员也是不怎么出名的。但是演员的演技还挺到位。而且影片用不同的色调清楚的分开了现实,噩梦,回忆。合理的穿插剪辑,让所有现实在潜意识里造成的影像清楚的表达了出来,个人感受与现实的反差实在震撼。导演在恐怖的噩梦上画的笔墨太多,其他方面探讨太散太浅,再加上低成本造成的质感,确实让影片有了B级片的味道。其实这片子可以拍的更深刻文艺一些。
最近又拿出来重新看了一遍,越发觉得这个片子对于临终前的思想和生理状态把握的不错。
对于即将逝去的人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他们的尊严,减轻他们的痛苦?安乐死是不是真的安乐?真的能从人的眼睛里看到灵魂吗?这些问题太难回答了,面对这些问题我甚至不知道该相信信仰还是相信科学。
olemn Hour
Whoever cries now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reason cries in the world,
cries about me.
Whoever laughs now somewhere in the night,
without reason laughs in the night,
laughs at me.
Whoever goes now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reason goes in the world,
comes to me.
Whoever dies now some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reason dies in the world:
looks at me.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六):还好只是一场醒不过来的梦
梦里。梦里的梦。
谁能确切地告诉我;
我所有的那一切,都是真实的。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妹妹突然问我说,这样的电影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无语。如果每一部电影都去要求它的现实意义的话,也许,大部分的电影在问世之前都会胎死腹中了。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电影也许仅仅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而我们,可以在电影里得到的是一些我们不曾经历的也许也一辈子都没办法去经历的:欢喜、忧伤、悲愁;也许,所有一切。
朋友曾说:现在,活在电影里。某人也曾说:不像电影一样活着。我欣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对电影的态度。对我来说,在电影里所汲取的一切,也许比我整个学生生涯的还要多许多。
梦里,我们知道所发生的以及即将要发生的所有一切,只是,我们却没有办法去控制。这部电影所讲叙的,就是一个关于恶梦的故事。
在看完电影之前,我对电影的结局有两种猜测。第一种是精神病,比如被迫害妄想症、精神分裂症和臆想症,这样的病患会和格瑞斯一样出现幻听、幻视和幻觉,这样可以解释得了格瑞斯那种让人难以致信的可怕经历。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真的在美国的某个地方存在着某个可怕的医院,当然,现实中并不可能。
电影的最后所揭示的谜底至少让人满意。一切,仅仅只是一个醒不来的恶梦。格瑞斯的死显得有些无奈,可是对他来说,那也是他的恶梦唯一解脱的方式。而且,因为这仅仅只是格瑞斯的恶梦,还好,我们还能对这个世界继续怀揣着美好的祈盼。不然的话,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而且对格瑞斯来说,这也许也比较好,如果让他真的去经受他在梦里所经受的那些的话,那他将更加悲切。他也许也更愿意选择这样的结局。
他的妻子曾经告诉他,在梦里梦到自己坠落在地上的人,都会在睡梦里安详地死去。格瑞斯选择过挣扎,可是,最后他选择纵身跳下的时候,对他来说,也许也是最好的解脱了。因为虽然他在昏迷的时候,那一切虚幻的感受都变成了现实,然而对他来说,在现实中的他依旧安祥而有尊严地死去,完好无损地离开。闭着眼睛,不再流泪。
医疗事故。摊在谁的身上都将是一件不幸的事。而如果格瑞斯在梦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话,那么,也许这就不只是格瑞斯一个人的恶梦了。无妄之灾,被当成了另一个病人做了自己本来不该做的手术,被切除了自己本来不该被切除的器官,以及之后,依旧必须去面对一个极度狂疯的种族主义者的恫吓和折磨。
这部电影制造了亦真亦幻的所有一切;不论是现实、梦境,还是梦境里的梦境。这三者交错在一起,加上格瑞斯本身的记忆和手术之前的种种心理暗示,在他的梦里真实的再现了。电影看起来扑朔迷离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剥开这层层迷雾之后,这部电影看起来依旧不会让人感觉吃力,而且我们也将急切地盼望一个最后的真相。
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我们被我们自己的好奇心驱使着向前,急切地守望在屏幕前等待着宣判。镜头的快速切换把真相一步一步地推到了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松一口气。我不想把这部电影的真相写进这篇文字里,因为,至少不会让看到这篇文字的人们知道了结局而看起来索然无味。
相对于真相来说,这部电影也许也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是,这部电影里最终得到了救赎的美好情感。
这其实是一部挺细腻的电影。格瑞斯的生日,最后的晚餐,而这个小小的聚会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我们应该去珍爱的情感关系。父子;父女;夫妻;兄弟;朋友。在格瑞斯的梦里,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离他而去。儿子拿着DV拍下他最痛苦的惨状,为了是自他的新英雄致敬;女儿成了一个女同带着一个奇装异服的女子在他的病床前亲吻;妻子离他而去和那个让他致残的医生偷情;北弟去了非洲不再回来;作为律师的朋友没有把他救出那个可怕的医院而且放任着医院切除了他的脚。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之前的生活里一些最不起眼的地方埋藏着预示,只是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以为自己过着的幸福生活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如果真的去追寻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的话,也许,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更珍爱我们现有的生活以及更珍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呢。
这部电影总在时时不停地昭示着我们那跟着格瑞斯一样已经日渐麻木而淡漠的情感世界。只是,我们总会被眼前那种种光怪陆离的一切所迷惑,而忘却了电影真正的本意。
格瑞斯对女儿的表白会让所有的人动容。在女儿五岁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是如此深爱着她,于是对她说:好的。女儿在十六岁的时候问她的父亲,当时为什么要说那个词呢,格瑞斯告诉她: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离开,总有一天会向我索要你想要的东西,我想告诉你,在很多年前,我就答应了你,只要我有的以及可以给你,我都会给你。
这种细腻和敏感其实从头到尾一直贯穿在这部电影里。只是我们总是被那些惨淡而诡异的一切蒙蔽了而不曾去注意。正如我们从来不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是如此的让人羡慕,如此珍贵而且如此值得我们庆幸,我们总在抱怨的那一切其实是如此的无味而且卑不足道。
真相是什么也许已经不再重要了。女儿蜷缩在父亲的怀里,儿子握着父亲的手,妻子在召唤着自己的丈夫而且不会再离开,弟弟从远处回来,所有的不满和怀疑都已经消逝;他们共同的愿望是,让这个所有人都挚爱的人醒过来,回到他们身边。
那个美艳的护士纹身里的那棵树,她说,那是一棵生命之树,在等待春天来临时的绽放。其实,我们手上拥有着全世界最美的春天和最妖娆的绽放,只是,我们是否已经发现了呢。
爱我们所爱的人,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其实,我们很幸运,也很幸福。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我们总能发现我们身处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不曾,也不需要悲伤。
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的已经无足轻重了。看完这部电影,这部号称惊悚、恐怖、血腥和可怕的电影,我突然有种很轻快的感觉,以及,幸福的感觉。
谁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看恐怖片,是因为我们悲伤,我们知道了另一些人的悲伤之后,也许,我们就不再那么沉重了。这部电影,它的现实意义也许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更珍爱我们自己的一切,勇敢而无畏地活下去,感知所有的细微的幸福。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七):导演心思还是很多滴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无意间打开了双显字幕,在附加了一条导评字幕帮助下,对了解导演的意图和剧情,很有帮助。
剧情不像上面介绍的那样,正确剧情是男主角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在过完40岁生日以后的第二天,在医院进行一次普通的肠道透镜检查,结果遭遇医疗事故,气泡栓塞,变成植物人,最终死去。这是客观剧情。
看起来这和恐怖杀人医院毫无关系。可是我们明明看到男主角在医院经历了种种恐怖历程,这是导演的故意,直到片子的最后,黑人护士在剪断男主角的手指和脚趾的的时候,男主角的家属进入他的病房,包括他的弟弟、妻子,儿子,女儿,我们才知道,原来片子的一直在描述的,是男主角的大脑中的世界。
在男主角进入手术室以后,有一道闪光,这标志着男主角遭遇气泡栓塞开始,从此以后我们看到的,发生的所有的恐怖经历,其实都是男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的噩梦,而不是真实的,这些都仅仅存在于他的脑海。从那道闪光开始,男主角再也没有能回到现实世界,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亲人,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男主角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噩梦中自杀,结束了噩梦,也结束了自己在真实世界里的生命。
因此合起来说,剧情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男主角在过完40岁生日以后的第二天,在医院进行一次普通的肠道透镜检查中遭遇气泡栓塞的医疗事故,变成植物人,从此大脑开始经历无法控制和忍受的噩梦,最终男主角选择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噩梦中自杀,结束噩梦的同时也结束了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生命。
不光是把真实情况到影片的最后才告诉观众,导演其实还有很多想法和暗示。
首先说片子的开头,也是和结尾的呼应,更是男主角最终死亡的原因。开头男主角在梦里,从那幅画的高处坠下,在落地前被吓醒。妻子安慰他,跟他说很多人在噩梦的最后醒来,安然无事,希望他不要多想。正是基于此理论,男主角在发生栓塞以后的噩梦里无法醒来,唯一能试试的方法,就是选择从梦中的高处(医院7层)跳下。当然,在这次的噩梦里他没能醒来,现实里的生命也离他而去。导演在这里想对梦境和现实的关系做一种假设和讨论,人的梦境和心理暗示,究竟对人有怎样的影响。
这部片子最核心的主题,导演是想阐述恐惧这个主题。人的恐惧究竟来自哪里?导演认为是来自对于未来的不可知,人越是强大,越是成功,越是幸福,就越是恐惧,恐惧失去这一切。
男主角是高薪IT consultant,白人中产,妻子是专职主妇,有一子一女,有充满健康和快乐的家庭。在40岁生日的PARTY上,家人和朋友都为他准备了最好的礼物,迎接他的人生新阶段,我们看到的只有幸福。但是,在他心里,却始终有着一丝对于未来的恐惧。他怕什么?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例行公事的,体检式的检查,都会对他造成困扰。或者从那个聚会上的只言片语,或者从他对于他入院前生活的点滴回忆,对比他的噩梦,不难看出,他怕妻子欺骗他,他怕儿子误入歧途,怕女儿是同性恋,怕医疗事故,怕朋友们的友谊是虚情假意,怕落入不可控不可知的环境,怕律师不能提供给他保护,怕有色人种对白人的伤害,怕现行的制度和保障被颠覆……他统统害怕。这些都是他的恐惧。
导演自述,他还有几个故意的暗示和引申所指。男主角叫乔治,呵呵,米国现任总统叫什么?乔治布什。导演让男主角代表今时今日的米国,傲慢,健康,优越,成功,看似快乐幸福……但是这不等于说米国现在什么都不怕,导演认为恰恰相反。给乔治动手术的医生是伊朗人,这个也是导演故意的,正是这个伊朗医生的无意过失,造成了乔治的最终死亡。
还记得黑人护士骑在他胸口说的那番话, ……你怕……你甚至怕林肯总统的错误决定……
还有橄榄树,纹身,美丽的女护士在乔治昏迷后出场,护士裙变短变紧,甚至开始涂抹口红,解开领口;还有象征着乔治灵魂的那只鹰(鸟)……细节还是很多的。
导演还说了一个细节,给我印象也很深,就是用很近的镜头拍套着贴身的护士服的女护士的后背,非常性感,给人的诱惑力很大。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八):人到中年
其实,这个医院并不是逃不出去的。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中年人心理压力的电影。人到中年,关于责任,关于压力,关于焦虑,关于一切中年人可能会有的麻烦。
影片还讲述植物人或者绝症晚期的病人的生死问题。是继续治疗还是放手让他们去另外一个世界?片里面其实一直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回。一个是男猪的现实世界,还有一个是男猪变为植物人之后内心的世界。
医院的医疗事故率很高,黑人,伊斯兰,儿子狂妄的拍摄父亲悲惨的境地,女儿肆无忌惮的在病床前搞同性恋,妻子在阴暗的地下室与医生交欢,这些都是幻觉,也或许是幻觉和现实交叉。但这些问题,恰恰是男猪在成为植物人之前最害怕,最担心发生的事。
但最终影片演绎到,家人不愿意他死的时候,这一切就真相大白。
when what you fear becomes real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九):你,是被自己吓死的
首先得说,这个翻译着实很烂。
《恐怖杀人医院》。这名字吸引了一部分人的眼球,也让一部分人感到排斥。而结果又是,被名字吸引的人看完后会很失望,这不是一部《德州电锯杀人狂》或者《恐怖蜡像馆》以及其他很多很多变态杀人狂类型的电影。尽管也有血浆飞溅,有血腥刺激眼球,但比较起来,变态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重要的是它让很多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而对于由片名感到排斥,同时又不对其抱有多大希望只是无聊打发时间的人,譬如我来说,却还是有些惊喜。它或多或少有些另类气质,有点文艺片气质。让我有些许想到了大卫林奇。
第一个场景很漂亮,尽管可能因为资金的问题略显粗糙。其实看到故事的三分之一左右便猜到发生的一切只是幻觉或者是梦。这不是个单纯的恐怖故事。不过比起大卫林奇的晦涩来,这部电影明朗多了。看《穆赫兰道》的时候,若不是事后看过高人解析,根本无从了解。这部电影几乎不需动脑便能看懂。或许这部电影的缺点便是过于简单明了了。
这是部心理恐怖电影。或许能从心理学角度来专业解释,又或许有专业术语来描述。比如《穆赫兰道》便是弗洛伊德梦的理论--梦是愿望的实现。我对心理学没研究,不知道这部电影所讲的复合哪一理论。不过或许也没必要,因为就像前面所说,这部电影太过简单了。
一开始便直接点题:梦到自己坠落,落地之前醒了。而若是在梦中坠地身亡,现实中的人便也死了。有点《黑客帝国》里的味道。然后在主人公生日那天的经历跟在医院的经历交替剪辑出现。最后我们知道,主人公在医院的经历其实是自己成为植物人后脑海中的经历,或者说就是梦中的经历。所以电影交叉剪辑的便是现实跟梦境。
现实中听了太多令人不舒服的东西,比如医疗事故,关于医院的种种不义行为。而作为一名丈夫跟父亲,担心的又太多,比如担心妻子出轨,像犹大一样背叛自己,担心儿子过于专注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担心女儿。对于种种事情的担心,终于在梦境中“实现”。以一场医疗事故为开端,导致做错手术,腿部感染被截肢,胸部感染。以及妻子出轨,女儿变身同性恋,儿子模仿崇拜的社会学,等等等等。而最大的便是生命安全的担心,化身为变态的黑人护士,对其百般折磨。
最后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梦,而自己却无法从梦中惊醒。痛苦的折磨使其只能选择在梦中死去,从而结束自己的性命。切合片中开头,坠落,落地,摔死。突然又想到另一种解释:他意识到这是一场梦,于是选择在梦中坠落,或许在坠落的过程中身体的自卫机能会使自己醒过来。只是他没能醒过来。
我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第二个解释。因为第一个太过俗套。
如果说大卫林奇电影中的女主角在现实中落魄却在梦中得意。那么那个梦算得上是个美梦。而本片中的男主角现实中得意,梦中却被百般折磨,那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噩梦。噩梦中唯一的美妙时刻便是跟背上纹有自己中意的橄榄树的美丽女护士的春宵一刻。
但无论如何,他太过焦虑担心了,他担心的太多。
于是,他终于被自己吓死了。
《恐怖杀人医院》观后感(十):这是部充满了恐惧,欲望,暗示,象征,的文艺片
每个人肯定都有梦到过自己往下坠落的经历,身后突然变成一片黑洞,然后身体失控,不停地向下坠落......但我们总会在落地之前惊醒,如果你真的落到底了,你就会......我喜欢电影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我比较相信这个说法。
我常看恐怖片,也看了太多cult啊,禁片啊,还有N多的真实意外,屠杀啊,(真实的场面其实比恐怖片里的镜头更加血腥真实和震撼)所以纯粹为了吓人的恐怖片,对我已经无效了。我看恐怖片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奇幻,悬疑,天马行空,对各种现象,人性啊,各种可能性的探讨,有时会给你一些惊喜而不是惊恐。
恐怖医院应该说是部让人意外的恐怖片(我喜欢意外)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09469/
它不能算标准的恐怖片,(当然也是比较血腥和恐怖的) 讲一个美国的40岁中产阶级去医院做个小手术,之后引发了.......
这个片的容量相当地大,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唯利是图的医院和这个社会,非法移民最底层的人民的苦难生活,中产阶级上流社会的精神状况,家庭生活,人的种种欲望,还有一个最终极的问题,活着还是死去?到底要不要安乐死???
太多让人思考的东西,这个片值得多看几遍,导演用了不少心思,野心也不小,安排了很多的隐喻,讽刺,要看到后来才会明白。总之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