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色浪漫》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血色浪漫》的观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血色浪漫》的观后感10篇

  《血色浪漫》是一部由滕文骥执导,刘烨 / 孙俪 / 连奕名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色浪漫》观后感(一):再看《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观后感(二):时势造英雄 我是小狗熊

  郑桐曾经说过,钟跃民住在自己搭的草棚里和住在别墅里一样高兴.他把任何一种磨难或者生活上的馈赠和优待都仅仅看做生活方式的不同.他可以再部队里连升几级,在军长器重之时因为厌倦这种生活方式而复业选择去卖煎饼,他可以在有众多朋友推荐工作的时候选择去工地搬砖.在陕西做知青的时候他可以带着大家快乐的出去要饭,在监狱里的时候他也仅把这种磨难当做经历.当然还有最后,当上了酒店老板也会因为日复一日的算账经营打烊而厌烦,最后买了去可可西里的票成为了一名反猎捕队队员,在草原上和猎捕分子打游击战.

  尽管袁军最后成了大校,郑桐成了知识分子,张海洋成为了刑警队长,一起混大的顽主最后都收获了人生标准意义上的成功,钟跃民依旧是大家公认的唯一可以成大事者.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袁军张海洋去当兵,而钟跃民去插队的送别火车一幕,钟握着两人的手说道:"大丈夫横行天下,这才刚开始",或者是他和李奎勇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对话,"记得你跟我说过,人都有走背字的时候,是个爷们就应该咬咬牙挺过来."当他开饭馆的时候,他也并不把稳定当成最后的归宿,而是不停的跳跃和选择下一个栖居地.高月懂他,所以会说"去追寻你想要的吧,总有一天你会累了闹不动了,那时我们再结婚我陪着你."

  在爱情上,钟跃民的爱情观是不被束缚的自由派.周小白符合一贯的初恋女友形象,穷追不舍,交往了几个月就把钟跃民带到家里给父母看非他不嫁.而钟跃民只是冷静的说"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因为我没把握做到."他的极度理智和冷静超出常人范畴,让他可以在一边浪漫把妹,一边又不因为被束缚失掉自由身.秦岭的出现会让钟有棋逢对手之感.秦岭说过"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是因为我寂寞,你也寂寞,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我会祝你幸福",没有承诺没有名分的这段感情,却让钟跃民从十几岁一直记到了三十多岁与秦岭的重逢.当然到最后他们也无法在一起,两人都太过骄傲,秦岭或许只适合当情人用来缅怀.最后是高月.她之所以可以在最后走进钟跃民的生命是因为她懂他.她可以陪他一起转变生活方式,从开始的煎饼托拉斯,到后来的正荣集团,到最后的一起开饭馆,以及最后一个镜头她奔去可可西里,高月的形象一直是陪伴理解和等待.她知道和钟跃民的相处模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忍受不了他的变换而离开像周小白,一种是因为理解他而陪伴他,当然他选择了第二种.懂和理解远远凌驾于爱之上,这种无限的包容和宽容让他们走到了最后.

  当然最重要的是钟跃民身上的义气和血性.从李奎勇和钟跃民的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真正的基友深情.到了最后宁伟被通缉,他也只把宁伟当成自己原来的兵,兄弟是可以被原谅的.

  现在的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总是财富的拥有量和其社会地位,钟跃民在可可西里什么都没有,打了个电话让高月给他打钱,他的一生成功吗.

  一直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自由自我,唱遍我歌,踏遍千里,已足够.

  《血色浪漫》观后感(三):周晓白爱的执念!

  看了好多遍的电视剧。其实周晓白执着了很多年我觉得和她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将军之女,将门之后,什么都是唾手可得,却在豆蔻年华碰到一个“浪子”,这个浪子用自己特有的文艺细胞让这个骄傲的将门之女从此以后死心塌地爱上了他。可是这个浪子却根本就没想和他一生一世,这对于周小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最开始,她去参军,他去当知青,她以为他们只是现实的距离,其实在火车站分开的那一瞬间,他们今生关于爱情的缘分已经尽了。她为他疯狂,他却在那个穷山僻壤爱上了另一个女人。这期间,我相信,周晓白一切的痛苦都源于爱情!

  可是狠多年之后,他参军她当了医生,更后来她赌气和他最好的哥们结了婚。其实很多年他们都没在一个城市待过,那么周晓白的执念其实从爱情早就转换成了不甘心。她的痴情到后来其实就是因为执念了这么多年而放不下的执念罢了。

  《血色浪漫》观后感(四):血色 浪漫

  一个现代的游吟诗人,在世事纷纭中高歌自己的信仰。一个现代的侠客,仗剑天涯,义字为先。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行者,挣扎着妄图冲破身上的藩篱。一个面对任何辛酸困苦,屹然挺立的勇士,一个笑傲江湖,随遇而安的强者……你始终活得地道,脚下的身影都是个大写的“人”字。你最痛恨怯懦,最怕一成不变,最怕预知一个故事的结局——完全被世俗淹没,棱角被柴米油盐、日常琐事磨平,没有盼头,没有希望。那个年代里,沾染血色的浪漫,不羁的魂灵竟然感染了平凡的众生。

  以前对于国产剧集是不抱太大兴趣的,因为观看对象仿佛都是上了年纪之辈,人与人的关系描述得相当牵强。或许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太过平凡,融入社会形成的套路仿佛是每个人所应背负的责任。被命运安排好的生活,大多数人都只有接受,不管是否欣然和从容。电视剧里总是一波三折,将闹腾的人生展览,观看者再将自己平淡的人生与之对比,心里未免失落、慨叹。《血色浪漫》也是这类片子,塑造一个钟跃民,突出于平常人的生活,不是社会的英雄,而是自己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具有致命的个人魅力:对于男人,表现在众多哥们儿力挺,紧密地团结在以其为中心的小圈子里;对于女人,表现在相互之间不是比较谁爱得深,而是比较谁更了解。人之一生,得此良友,仿佛在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即使曾经怯懦却也变得勇猛,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若是女子,则能体会在繁文缛节中出走的大丈夫作为,纵使已成记忆的一段情也势必觉得此生有此爱足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并非凌驾于众人之上,而是在揭开他嬉皮笑脸的面具,了解他的真实心境后越发感觉易于接近。他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纯粹理想主义者,而是生活得有声有色,比一般人远远来得真实和地道。在这个世界上,为情,为财,为名,为地位,鲜有人背离世俗眼光,特立独行甚至公然地不屑。我们都以为自己最为聪明,明哲保身,激流勇退,看得比别人透,品德比别人高。可是在众多诱惑迷离眼眶的时候,忘记检查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蒙尘。在面对真正的智者的时候,自知不如,自惭形秽。钟跃民是这样的智者: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审时度势提出解决的最佳办法。朋友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心对心的沟通。不管未来如何,始终专注于当下,踏实地一步步前进。永远饱满的精神和勇气,绝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积极地发现,使人生的每一段都有惊喜而无可替代。最为重要的是,始终探寻生命的意义,但是决不停滞怠惰,一边生活一边思考。拥有这些智慧,即使不成大事,为国为民,仅仅对于一个人存在的意义而言就足以称之为伟大。

  电视剧讲述了二十年的光阴。二十年对于人的区区百年来说不算短了,尤其对于人生最黄金的青春年华。还年轻的时候即在哀叹自己衰老,等到真的不再年轻的那一天,回忆起来,结果全是由一个个哀叹组成的惊叹号。还好,总还有一些在哀叹之余实实在在的生活,总还有人生难得的惊鸿一瞥,总还有我们一个串一个的支离破碎的梦想。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呢?是否话在嘴边却难以表达?是否朦朦胧胧没有具象?是否根本算不上梦想,只是偶尔浮现于脑际的画面,反反复复,冥冥中的味道?

  先是俄罗斯风光的大背景,

  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加索风光,

  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圆顶的东正大教堂,

  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俄罗斯民歌,

  那歌声忧郁而深邃,让人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泪。

  一个幽静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

  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树瑟瑟作响。

  小船在静静地划动,浆声轻柔,水波荡漾。

  林中的夜莺在婉转的歌唱。

  此时,你的心里,没有悲伤,也没有欢乐,有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

  你的眼眶里贮满了泪水,它自己不会掉落下来,它会慢慢地被你的眼球所吸收,会自己干涸。

  在如此氛围下,你的心里只有感动,只有柔情,还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小船渐渐远去,桨声在消逝,涟漪在水面消失,带走了感动,带走了柔情,

  还剩下什么呢?

  剩下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

  在心里久久徘徊……

  六月,船歌,柴可夫斯基,把我们带入了幽深的心灵之湖,澄净,平和,无欲无求。所有那些关于征服和占领的梦想在这样的心境下被彻底击溃。将这段场景反反复复地看了不下二十次,每次都几欲落泪,终究泪水还是像钟跃民所说的“自己干涸”。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终究潜藏于心底,久久徘徊散不去。我的人生也走过二十载,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到底是什么?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只是感同身受,也确认很多人都有这般相同的瞬间。

  总有一种内在力量支撑着生命,如果这股内在力量足够强大,那么外界任何艰难困苦又何所惧?一笑置之的大境界实在不是大多数人所能抵达。而大无畏的精神,正是钟跃民的本色:面对周晓白位高权重的父母,面对要置奎勇于死地的愤怒的群众,面对陕北的道道沟壑和黄土遍天,面对密集的地雷和垂死的战友,面对徒弟兼兄弟弹无虚发的枪口……始终无所畏惧,以一个高大的人的形象站在前沿。最给人以震撼的莫过于这样一个画面:一辆飞驰的自行车,两条血性的汉子,后面好似千军万马在追赶,那个先农坛广场的早上十点……义气和勇气的结合,往往最具感人的力量,因为那绝对是无条件的付出,不要求对方有所回报。义薄云天的气质,不因物质动摇,不因世俗左右。

  张海洋同样具有血性和勇气,如果没有钟跃民,也可能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军人物。他在智慧方面稍弱,但是有极宽广的心胸,是做好兄弟的不二人选。托张海洋办事,绝对最为牢靠。钟跃民可能是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张海洋则是稳妥踏实型地完成任务。当然,钟跃民的艺术气质是张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钟跃民之所以是钟跃民而且在周晓白心中无法替代的原因。

  有勇还要有谋,片中的黎援朝和宁伟正是钟跃民有谋和有勇的两个极端。黎是现代生意人的鲜明写照。道貌岸然,见利忘义。面对小混蛋抢票时的嚣张气焰,把票奉上的同时只能仗着人多咬牙切齿一番;面对小混蛋要求单打独斗的挑战宣言,将早就想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说辞说的冠冕堂皇;面对钟跃民的五十万事件,立即与之划清界限,之后远走高飞。现代社会这类人多如牛毛,即使大家都不齿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总是有这般那般的借口和托辞。最令人叹惜的是,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子女的: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要忍气吞声,朋友有难时千万别把自己搭进去,做任何事都给自己留一手,比如找人监视昔日的盟友,实质是不相信任何人。当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黎援朝时,一个宁伟,相信不只是钟跃民认为他是条汉子,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和佩服他的义气和勇气。但是如果当事人是我们自身,可能没有人会剑走偏锋,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宁伟是有能力的,甚至可以称作是远远胜过常人的超能力,但是他的遭遇,促使这种能力转化成的责任成为负值。看到他的一步步作为,不合法理,合乎人情。在军队里,见义勇为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牺牲品;被老同学欺骗,上学时为人单纯未懂人性情有可原,何曾想在社会上打拼多年仍然识不破简单的谎言,甚至连借条都不打一张拱手给人五十万——在那个年代不是小数。后来越狱,杀人,成为全国通缉犯。看得人心酸。做事欠思考,把事情单纯化,在当代社会早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宁伟,这个悲剧英雄,和当年林冲被“逼上梁山”如出一辙。编剧几乎是把林冲的悲惨命运在宁伟身上重演,让观众眼睁睁看着最耿直的人性是怎样被复杂的社会所扭曲。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钟跃民身上的力量,如果加以正确导引,是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成为杰出领袖的。可最使他与大众不同的是,他心底深处始终“在路上”的那种情结,使得他所参与的每一件事都合情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郑桐说的辛辛苦苦供了十年的房子突然被付之一炬,大多数人寻死的心都有,而钟跃民则绝对是个无事人,因为他所关注的东西不在这儿。他关注的是经历,是过程。之所以秦岭吸引着钟跃民,而晓白的“轴”劲使得钟跃民远离,都是因为或同或异的人生观。这种“在路上”的心境,也对他大无畏的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军和郑桐从小即在钟跃民左右,可是他们的人生观是偏向于结果而非过程。袁军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从自己家里顺东西,哥们儿被关禁闭用吞钉子威胁,后来也大有作为。编剧前半部分将袁军塑造得有血有肉,可是后来却很少着墨,有虎头蛇尾之感。郑桐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能力稍逊一筹,因此时不时还是透露出一股酸劲儿,即使他与蒋碧云之间的谈话,很多都涉及到钟跃民,对钟跃民心境的间接描述也几乎都是借他之口。郑桐的生活轨迹也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家里没有太多权势,靠学知识学文化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有个相爱的恋人,也好似注定会携手一生。无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生活本来是相当平常,幸而由于身边的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才终于有一丝亮色。李奎勇也算是和钟跃民一块儿长大,他所代表的中等偏下层的劳动人民,一生中几乎没有可以记取的东西,生活混沌、被动,不光是自身的原因,社会的大环境也由不得他有太多的选择。本分的人,往往顺着潮流走最明显的最直截的道路,总是“身不由己”。临死前的独白,听得人揪心。在每个时代,几乎都大量存在着这样的人,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不具有大抱负,更没有征服和战胜的决心和勇气。

  钟跃民生来的大丈夫气质,注定要吸引众多的红颜。周晓白,秦岭,高玥,估计在她们行将就木之时大脑中晃动的仍然是钟跃民的影子。“在路上”的心境决定了钟跃民的一生,周晓白的轴劲儿他受不了,秦岭则更多的是钟跃民自己独立个性的写照,高玥只是一个合伙人,钟跃民真的可能桀骜一生,最后孤家寡人。大多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都是足够的“小”,温柔可亲,婉约细腻,视线所及的最远处就是男人的身影。钟跃民不需要成功,也不需要这样的女人,爱情对于他来说仅仅是点缀,即使在片中有那么多镜头在描述关系和感情。

  《血色浪漫》里各色人等均有:领军人物钟跃民,血性和正义的化身张海洋,知识分子郑桐,社会底层的李奎勇,极端和罪的化身宁伟,老谋深算的黎援朝,踏实肯干的吴满囤……社会的长卷在他们所走过的二十年里铺开。那个年代的天空总是昏黄,似未开始,即已结束。身上的戎装和脚下黄褐的土地,冬日枯萎的矮草,远似一番不会醒来的梦。嚼着的青色橄榄,涩味。味过之后,突然就酸酸的,眼前的景物骤然邈远起来……

  《血色浪漫》观后感(五):带着最孤独的浪漫,我们上路吧

  反复看《血色浪漫》,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其中最佩服的是钟跃民,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在路上,风雨无阻。被称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路上》也写出了人生活的另一种常态。两本书都研究了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对自己,怎样对别人,都讨论了孤独。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他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我深深的体会了这句话,理解了这句话,人有两种孤独,一是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另一种是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觉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爱。但是人与人间的爱也需要孤独,这就是为什么再亲密的人也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说实话,我可以理解这些,但我很难做到,因为我也难免庸俗。因为孤独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追求。最终人的追求就从小爱上升为大爱,而达到无爱。我想这就是钟跃民为什么从流氓最后到达对知青们的悲天悯人吧。 再说秦岭,她和钟跃民一见倾心,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信念,已达到心灵相通的地步。这是后来她对周晓白说的话,也是他寻她十几年的原因。就像莎乐美,她对精神事物的非凡理解使年长她18岁的哲学家尼采一见倾心,因为只一眼,她便看穿了他的孤独,使小她15岁的20世纪最优秀的德语诗人里尔克神魂颠倒。整个世纪的讨论只得出一个结论,她懂得理解他们,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我想,秦岭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为什么可以做到知人性,我得到的结果是,一是她的生长环境和先天理解力。二是她和陕北一样有文化的厚重感,这种文化沉积于心而化之为魂,成了一种气质,一种心灵相通。钟跃民小时虽贪玩,但是对艺术和文化还是很钟情的,对化于心直到遇见懂得人才行于外。他爱的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对生命不同形式的尊重,一种在路上的心境。在路上,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看完这部电视,我收获最多的是“游戏人生”,是一种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错的人的对生命最诚挚的态度,是一种生命的本质,是灵魂的自由。在小说的后半段,钟跃民说,他一直在思考,再后悔自己的前半生都在干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永远不要抱怨。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游戏有开始也有结束,开始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赌一次,结束了就顺其自然,这就是游戏规则。如果你对游戏中的人和事耿耿于怀,那就太不通情达理了。这也就是说,人来到世上走一遭就是玩了几个游戏,并且是自己玩,所以灵魂是孤独的,玩的游戏多了就从追求小爱到了无爱的地步。当然,游戏归游戏,责任归责任,所以这就是钟跃民的魅力所在。你玩了游戏还没出来,但是他早已经进入下个游戏,这也是周晓白的悲哀。我认同这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但要做到还是有些困难,因为这也是一种过程,需要慢慢体验。先开始总觉得钟跃民有些自私,总是顾着自己的体验,而忽略了旁人的感受,但后来想到他的是一个灵魂孤独漂泊的人,有人对他好他可以感激,如果因为他的自私离他远去,他会独自享受孤独,喜悦于这种孤独,想想这也是他的生活方式,你唯一与他相处的方式是陪他一起玩。 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的而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连串最初的体验所组成的,初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着,但很多时候,初体验往往还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和危险,初体验是残酷的--钟跃民,而有些人的在路上似乎缺少了勇气。 虽然我很赞同他的生活方式,很喜欢在路上,游戏人生,但是我也知道这个社会的复杂性,小说只是传递了一种思想,具体的实施要根据社会而行。有人像钟跃民,但并不是纯粹的他。在路上,让我们在小爱化大爱的路上再多一点责任,多一些感同身受,这就是新时代的在路上,这也是我在路上的初体验。

  《血色浪漫》观后感(六):高玥是个Jian女人

  没看到高玥之前

  因为豆友的美化

  莫名的就认定她就是可爱的,聪明的,懂得的好女孩

  但是看到她的第一眼

  就深深地失望了

  在心里深深地鄙视加上愤怒

  高玥,就是个jian女人

  看看各大网站的投票

  高玥居然是票数最高的

  心中莫名的悲哀

  这,就是个实实足足的男权社会吧

  男人,十之八九喜欢高玥

  因为她没有自我,阿谀,奉承

  在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心里

  这种对自己毫无原则地迁就和纵容

  是可以让自己倍感宠爱和自由吧

  高玥,就是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俗人

  说她是爱钟跃民

  只怕她是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

  从始至终

  莫名其妙加上死皮赖脸

  这,也配叫爱么?

  说白了

  就是无原则的,低眉顺眼的

  去迎合

  或许男女的角度永远存在偏差

  男人都愿吃这套

  是呀

  谁会拿冷屁股去贴一张热脸呢

  谁围着他转了

  谁以他为中心了

  就觉得谁好

  管她有没有脑子

  有没有能力

  由衷的感到

  男人

  越来越缺乏责任和担当

  等着别人奉献

  自己只管接受

  而这

  就是高玥类女人作jian的结果

  没有原则,没有自我

  也被当成单纯,善良和无私

  是呀

  傻子,不也是天下最单纯善良的么

  如果不傻

  就是jian到骨头里了

  让人恶心

  《血色浪漫》观后感(七):五味杂粮,适应大众

  一部电视剧长了便感觉主题不鲜明,人物多了就感觉杂,尤其是电视剧中很少有书中那样的心理描述变化,我们只是体会人物,并非理解人物。

  像张海洋,他对周晓白的爱到底是怎样的?他有没有过矛盾?我们不知,只能全凭幻想。因为主角是钟跃民其他的都被省略了。对此,我表示很无奈。

  宁伟的人生则更令我不能接受,多好的小伙子,为人也是义气当先,可是却为了个傻老帽丢掉了部队的差事不能尽孝。他做错什么了?我不知道。后来为了一笔钱,出手打残了锤子,这个我还是不能接受,因为这是钟跃民逼的,虽然宁伟的确借锤子钱时天真了,但钟跃民却不闻不问,只顾上去一巴掌就走人,真棒!钟跃民和张海洋在讨论宁伟时总是说,他是个天生的杀手。而海洋也说对是咱俩把他培养起来了,咱们应该结束他。可我真想问一句,把他培育成杀手的是谁?不饶人的傻帽?人渣锤子?钟跃民的小脾气?还是他本人的冲动,真是说不清。可是我觉得一切可以挽回,如果钟跃民能早点告诉宁伟要克制自己的冲动。

  袁军儿,这个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其实我很是欣赏,虽然他是个配角中的配角,可我觉得他这样儿的人比钟跃民更靠谱。“可是我不出卖朋友”“这炸弹我埋的,就应该我去拆,你们都甭管”这几句响当当的台词至今在我耳边回响。

  等等,等等电视剧中还出现了诸多的人物,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我不解,现在明白了是为适应大众,让大众能在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那个时代里的人在回味,而我们这些看客却不懂得。

  《血色浪漫》观后感(八):经典时代片

  首先,这是我从小到大唯一跟我爸有强烈共鸣的一部影视剧,他第一次看电视台首播,我才18、9岁,坐在旁边看着褪色的电视背景,内心肯定又是部古老的片子,从刚开始无奈的情绪到迅速地被刘烨and孙俪俩演员给吸引住,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看下去的理由,果然没让我失望,刘烨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角色,在中国电视剧里基本是一块里程碑。从此就爱上了这类有时代感的片子,诸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类。但不得不说 ,后来的那部据说是血色浪漫续集的什么青春有关的日子就逊色多了。不过好的影视作品多半是这样,经典才是真正的经典。而且我感觉好的片子是因为演员捕捉到了他们的灵魂,才能从灵魂深处把戏给演出来。

  孙海英和吕丽萍也是这样。

  说起来血色浪漫之前一直看的断断续续,有机会一定要完整的看好多遍。

  《血色浪漫》观后感(九):谁能像钟跃民那样活着?

  钟跃民说,我这个人变数太大。

  

  我总是在反复回想他这句话,琢磨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未来变数太大时的心理状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和无奈啊。人生总会有意外,也难免有变数,可如果变数太大,其实不是常人所想要的;短短一生,经历一些波折和变故,避免一些可以绕开的变数,均合常理,但变数一旦成为需要成为必然,便需要太大的勇气,也自然需要面对和承受太多的压力。钟跃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这个人变数太大。

  

  其实这句话怎么听都怎么***耳熟,虽然之前没有人和我说过,只不过是因为我自己时常也会这样感叹罢了,我多少也算是一个变数较大的人。

  

  我有一些能够理解钟跃民,这和很多人喜欢、羡慕他的个性和魅力不一样,在我看来,他不是为彰显个性魅力才会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变数,不是为寻求刺激博得喝彩而一直不停地在未知的路上找寻和体验,他不是为始乱终弃喜新厌旧而不断尝试若干不同的生活和女人,他不是宁愿放弃可以得到和拥有的一切而偏要去矫情饰演一个世人眼中超凡脱俗的角色,他不是不会敷衍应付每一个需要他的女人或是欣赏他的上级而非得选择去伤害或激怒,他不是内心没有爱没有愧疚没有伤害没有情感没有矛盾而真如他表面的洒脱自在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他只是一个内心痛苦并快乐着的普通人,一个普通但在常人眼里并不够正常的男人;说他特立独行,说他个性迥异,说他游戏人生,说他虚伪自欺,等等,其实都不足够,他只是一个无奈的矛盾统一体,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注定是一个未来变数太大永远在路上的人,没有谁可以让他停下让他改变让他持久的快乐,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影响或阻止他孤独前行的决心和脚步。

  

  他是一个有着深刻痛苦的人,这种痛苦永难排解。他渴望爱,追寻爱,得到爱,拥有爱,却始终无法守护爱享受爱珍惜爱,因为他是钟跃民,他爱一个女人,可以用情至深,可以等待多年,可以埋藏心底,几乎是可以不惜一切,但一定是得除了他的自尊,他的自由,他的希望,他的永不停止的新的渴望。

  

  他爱周晓白,从一见钟情到大胆追求到得偿所愿,周晓白也爱上了这个让她一生无法忘怀的男人,但钟跃民可以爱她吻她拥抱她陪伴她却不愿面对和她婚姻,因为钟跃民的心在远处,即便可以通过与周晓白的结合换来可以预期的坦荡前程,他也不肯放弃自己对未知世界与人生变数的渴望,他要的不是个人前途而是更多体验,他要的不是家庭而是自由,他要的不是稳定而是变数。他爱周晓白,他离开他放弃,不是因为周晓白不好,不是因为周晓白的小姐脾气,不是因为周晓白的家庭可能伤及他的自尊,不是因为他们真有什么不合适,那些都只是表面的借口或他们之所以分手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钟跃民是一个变数太大的人,他是一个选择变数并视变数为生命的人。他与周晓白之间二十多年爱恨离别百转千回的感情纠葛,带给他的只有矛盾和痛苦,他放不下也只有放下,他想放下却又难放下,他最终放下其实也不过是因为有了别的女人终于可以代替。

  

  陕北插队时第一个出现在钟跃民视线里的女人其实并不是秦岭,而是蒋碧云,如果不是后来与秦岭的相遇相识,蒋碧云铁定会被钟跃民收掉,那也就没有后来郑桐的什么事了。钟跃民在哪里都能成为焦点,荒凉清苦的黄土坡上自然也不例外。在那样寂寞落泊的岁月里,对于蒋碧云或是其他任何一个稍稍正常的女人,积极乐观率性阳光的钟跃民就像是穷山沟的黑夜里燃起了一团哔吧作响的篝火,谁都想去靠近以消解寒冷和孤寂。最应该感谢编剧及时安排秦岭出场的人应该是郑桐,虽然他也能算是一根火柴或是一束火把,但钟跃民这团篝火燃亮,郑桐怎么说也只有添柴助旺的份。

  

  秦岭的几首信天游让表面嘻哈内心无奈的钟跃民感觉找到了同类,隔着远远的山沟,要说钟跃民对秦岭一见钟情,也绝对不是因为看清了秦岭的长相或外貌,而是秦岭放声高歌信天游时她那腔调背后的悲凉、激情和希望,让钟跃民矛盾复杂的内心得到了共鸣。所以,钟跃民爱秦岭,其实只是爱一种感觉,一种自我得到肯定得到理解得到交流得到融合的感觉,只有秦岭,或者说只有秦岭的歌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而这一点,对于身处在那种清贫艰苦的环境中的钟跃民来说,已如雪中送炭无法抗拒。

  

  秦岭是个智慧型的女人,在她后来与钟跃民悲欢离合的情感纠结中,她比后者看得更清楚,而钟跃民却显得理性不足,经历枪林弹雨命运坎坷,他始终念念不忘秦岭,因为那是他的希望,他的寄托,他的理想,说到底其实不过是一种感觉。秦岭在他们分别之后经历了什么,他根本不关心不在乎,这本身就已不是爱情了。多年以后的再次相遇,他以为可以重新找回从前当年的那种消解渴望慰藉心灵的情感,事实上已经不再可能了。环境变了,人也变了,他们都再也无法回头,无法重头。秦岭懂得这个道理,宁愿与钟上床以慰当年之情,也不可能真的把钟跃民再次引入她自己的生活,在她看来,能够把一段旧情牢牢埋藏在心底,就像在重逢之前多年以来一直暗锁在心中对钟跃民的牵挂一样,也比时过境迁之后再彼此回忆和找寻当年心动的感觉要好一些要理性一些现实一些,当然,她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痛苦地权衡过,最后她的离开与其说是发现楚良是一个爱她的好男人,不如说是她才真正知道钟跃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当熟悉的信天游在多年以后的知青怀旧演唱会上被秦岭饱含深情地唱出,台下伫立后排的钟跃民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再次见到牵肠挂肚的女人在台上唱出当年离别时的那首《走西口》和当年初识时的那首《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钟跃民没有情难自控地流下热泪都算是导演的失败。

  

  秦岭,你跟我开了个大玩笑,我真是报应啊。

  

  钟跃民很少这样袒露自己的无奈。秦岭出国临行前给了钟跃民一个轻轻的拥抱,然后转身离去,一段让人唏嘘的情事终于尘埃落定。我想在那一刻,他们内心除了伤感,也都会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吧。

  

  钟跃民把周晓白推给了张海洋,自己却被秦岭推给了高月。他爱周晓白,他爱秦岭,却不爱高月,或者说,前两者都是钟跃民主动追求,而后者却是细水长流慢慢的追求到了钟跃民。高月一直以一种聪明的爱包容和理解钟跃民,钟跃民才逐渐半推半就接受了高月,因为除了高月,他没有人可以爱了,他不是那种可以少了爱或少了女人的男人,他所有的信心来自内心,但女人却可以更加激发他的自信。

  

  当然,钟跃民是情种但不是情圣,他重感情,也不欺骗女人的感情,然而编剧为了让他作为一个男人更显真实,还是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小秘何眉。钟跃民宁愿上当和一个并不喜欢的女人上床,这合乎常理,在钟跃民后来和何眉翻脸时说出的喜欢两个字,其实并不是指喜欢,只是不讨厌的意思罢了,一个还算漂亮风骚的女人主动勾搭献身于你,谁都自然不会讨厌的,至少在事后之前的当时是可以肯定的。

  

  说到这里,想起印象很深的一段剧情,是钟跃民在一次应酬喝醉后的深夜,小秘何眉与秦岭两个女人都各自在房间等他,可他喝多了,独自一人游走在马路上,给高月打电话。那种浮华热闹之后的孤独寂寥,我看了几近感同身受,找不到自己爱的人可以打个电话,找不到可以随时回去的温暖的家。在那一刻,他的痛苦是无须掩饰的,也是无法掩饰的,周晓白已经嫁给了好友张海洋,秦岭被别的男人包养着,前者他无法打扰,后者他心存芥蒂,和自己爱的两个人都无法相伴,但无论如何,幸好还有高月。高月客观上是一个坐收渔利的女人,但对于钟跃民来说,也只有高月这样的好女人,钟跃民才会由感动而一步一步地依恋她爱上她。

  

  当然,钟跃民最爱的始终是他自己。周晓白对钟跃民说过一句话:你这人啊,心里都清楚,却装作什么都不明白,你怎么这样?我的天,钟跃民能怎么样,他只有装糊涂,他能说他最爱你周晓白么,他能说他内心一直放不下的就是你秦岭么,他能说在他眼里你何眉就是一个玩物么,他能说你高月只不过是一个懂得照顾迁就我的女人么。他不能,这些话不是伤人就是伤已,他谁都不愿意伤害,因为他真正懂得,伤人便是伤已,要保护好自己,便不能伤害别人。

  

  你周晓白看我那眼神,再傻的呆子都看得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啊(关于周晓白看钟跃民的眼神,我会特别在点评周晓白时详细描绘),但我不能说爱你,因为我不可能和你在一起,我说了没有意义,只会告诉自己不能和真爱的人在一起而徒增伤感。我能放下自尊求你秦岭不要走么,我能告诉你我不在乎你所经历的一切而娶你相伴到老么,我不能,我不能放下自尊,更不能保证一生只爱你秦岭一个人,我不能承诺,不能乞求,我只能轻描淡写的告诉你我爱你,但还得看你的选择,我是男人,我尊重你的选择。我确实是对你情结,但非要失去你我也没有办法。我已经失去过很多了,再失去你秦岭算不了什么,我钟跃民还有很多路要走,何况还有高月在等着我呢。而你高月愿意等就等着我吧,她周晓白等了我那么多年,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但我是个变数太大的人,我无法给你任何保证任何诺言,当然我也不说谎,我心安理得,谁叫你愿意呢,又谁叫我钟跃民是一个这样将永远在路上的人。何眉你就不用说了,我早知道你是李援朝暗设来盯我的眼线,无聊的时候大家玩玩开心也就算了,如果你懂事我也不会亏待你,当然我是不会爱上你这种女人的,如果你让我烦也就一拍两散吧,你要报复我,我也认了,谁叫我和你上了床,而没发现你是这样放不开的人,妈的哄你开心我还不会吗,不过对你丫值得吗,对谁俺都不放在心上,何况是一个我并不喜欢的女人。唉,我钟跃民命犯桃花,我苦啊,自作孽不可活,又改不了,没办法啊,我他妈怎么会是一个这样的人?

  

  这人啊,还真得结婚,得有个老婆,得过家庭生活,你也赶紧结了吧。张海洋终于回归到家庭生活、享受着成家立业的舒坦,这样对仍一事无成的钟跃民语重心长地说。

  

  在钟跃民看来,要过婚姻与家庭生活也许还不如让他身在牢狱,因为后者只能囚禁他的身体,而前者却会影响他的精神。他要的生活必须是具有不断的新鲜感和刺激性,在他看来,也只有那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才不枉一生,而所有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女人,都不过是路边的风景,头顶的浮云,他只为自己而活,只为自己而生。

  

  钟跃民的洒脱若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无人可以模仿。前途、身份、地位、金钱,有的工作好的衣着好的家庭好的环境,等等,在他看来都不值得一提,至少他并不看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时时处处适当的情况之下他总有贵人相助,却从不珍惜和把握,到头来一事未成无家无业。他的理想不在事业,或者说他的事业不在物质,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到的范本。而事实上,哪怕是让他历尽种种磨难,编剧对他都是足够宽容的。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恐怕他大多时候都是),他的女人从来没有背弃他,他的朋友从来没有鄙视他,而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他都能得到朋友或对手的尊重。这一点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你钟跃民再有个性再有魅力再有义气和情商,却时常落泊成无业游民,试问在物欲横流势利世俗的现实社会中,又真能赢得多少无欲无求的仰慕和尊重。

  

  钟跃民是一个大男人,但他桀骜不驯的自由精神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原因,他的贫正是他的俗,他的俗才能拉近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他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相反他并不是一个清道夫,而且会时常受到生活上物质缺乏带来的伤害,但他精神上的自由是放纵的奢侈的,有时更是矛盾的艰难的,当然他的自由也绝对不是停留在灵魂,他从不高调谈论自己的人生哲学,但事实上他对物质生活的取舍却是不俗的,因为他舍的不常是俗人愿意去舍的,在这一方面,钟跃民确实是超凡脱俗的,他之所以吸引人,也就在于他真的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而且他的这种意愿绝对是时刻向往着身心自由的。他的生活方式给人描绘出一种极其美好却又无法企及的梦想,那就是,凡人其实也可以像钟跃民那样活着。可是,谁又真能像钟跃民那样活着?

  《血色浪漫》观后感(十):《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我看了两遍电视剧,一次小说。钟跃民在我脑海里印象深刻,怎么说呢,这是我认定的偶像之一。出身在革命军人家庭,父亲在被审查前是什么副部长,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本来是在叛逆期,又被称为“可以教育好的青年”,理所当然的当起了顽主。脑袋鬼点子多,加上有点艺术细胞,是提着菜刀的诗人,血色浪漫此就得名了。周晓白是他死皮赖脸追上手的,可是由于家庭背景原因,社会原因,周晓白走上了父母为她铺平了的道路,钟跃民只能陕北插队,两人从此走上了南辕北辙的路。插队的经历是枯燥的,没有一点儿希望,思想只能寄托给信天游,迷上信天游,又迷上了秦岭。可在这时,又遇见了父亲的原警卫员,在他的帮助下,走向军营。不得不说,这点就客观反映了中国官场的关系网,第一层网就是由这些拿起枪杆闹革命的人编织的。看来真的是枪杆在哪里,政权就在哪里呀,呵呵。

  说实话,在部队里,的确给钟跃民了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所以才能玩得高兴、玩得精彩。由于是刺头兵,被提到了侦查营,又遇上了张海洋(在北京时,一起打架的顽主),不想出名都难。那时的侦查兵就是特种兵,训练科目齐全,人人都应该是战术本领过硬,人人都有绝技。钟跃民从小练体校有底子,散打应该是能练得很好的。在部队的这些经历,让他就更有自信面对以后的生活了。由于自己是个追求有精彩过程的人,所以又主动的离开了部队,探索这未知的未来。

  回到社会,现实是残酷的、无情的,又不想麻烦周晓白,这个与自己,与张海洋有着复杂关系的人。当过小摊贩、出租车司机、搬运,最后依靠着父亲背后的关系网,在黎援朝的贸易公司当经理。这时候的钟跃民在事业上是顺利的,感情上却是痛苦的,周晓白嫁给了张海洋(原书写的是嫁给袁军),秦岭只能当他的情人,生活应该是一遍混沌。接下来在牢狱里,那时的他应该就与前面有过瓜葛的女人划清了界限,把自己的感情封闭了起来,也不敢接受高玥的爱。虽然与高玥一起开着饭馆,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可那颗跳跃的心一直是不安分的,期待着另一块天空,另一个征程,所以自然的离开了……

  我总结,像钟跃民这种人,骨子里含着高贵,极自私,所以怕受伤害。爱好广泛,没有明确的目标,以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面对生活。就因为这些,他才有了丰富的履历,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虽然是本小说,是部电视剧,经过艺术加工,但夹在那样的历史环境里,很鲜活,很让人回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