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伴你高飞》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伴你高飞》影评10篇

2018-09-03 03: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伴你高飞》影评10篇

  《伴你高飞》是一部由李虹执导,谢 / 黄思圣 / 高峰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伴你高飞》影评(一):青春需要守护

  132个豆瓣用户给出8.1的评分。标记数量少得确实可怜,却也表明这是一部被淹没的佳作安静美好这般赞美词似乎太过宽泛、虚假,其实观影过程中,我是犹豫的,甚至拒绝的——剧情张力环境张力都没有拉出来,影片名字也有模仿《伴你同行》的嫌疑。但是又看不到制作者的燥气,除了技术环节,这些剧情似乎就是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我拒绝了先入为主的审视,继续看下去。弹幕并不多,思维扯动不算很厉害。调色很棒,有代入感。但是略略浮在空中,心里抓不住的痒。

  我又犹豫了。老片子多数不会有燥气,那时候没有过多商业因素干预。土壤就是有限的,没什么变化制作一部影片,所需要的资源同今天显然不能比。我猜,这部电影并非出身大的电影制片厂,没有大投资靠山。这时候,还要拔高主题不切实际的,容易脱节容易浮。如果剧情行进能够踏下心来,专注描绘场景的光、影、容、错,人物的相、情、进、退,人、事、物、景之间互动火花,联结的产生与断裂,激情、不舍、决绝,那么意的产生会很自然出现。多数电影的架构都是有踪迹可循的,比如伊斯特伍德拍硬汉片,伍迪艾伦拍话痨片,是枝裕和拍细节,他们迥异的风格都是通过渲染一些相似东西达成的。风格不同,架构相似。而那些野心泛滥的影片,恨不能从第一秒就像观众耳朵里面灌道理,强J性的视效。这样的作品,不是为抚慰心灵制作,而是为捕获人性制作的。

  中国不缺好片子,《千钧·一发》《一个都不能少》《那山那人那狗》,带来满满的感动记忆中在CCTV6看过一部微痞大学生给一个中学生家教,以水煮鱼沟通感情,有常蓝天出演,也是扎根土壤的好片子。

  影片中后段,朱波带着芒芒到乡下玩,产生一种《三重门》的恍惚

  挥别乡下1

  挥别乡下2

  挥别乡下3

  这幅画面应该存留在大多人的记忆深处

  老师本色出演

  下一个镜头,却作鸟兽散,涉事教师挠挠头,没有道歉

  离别之际,导演男女感情线圆上了

  看看芒芒的眼神

  看到最后,愈加不舍。影片手法虽然稚嫩粗糙,感情是真挚深厚的。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乡,或许并不完美,但是他们爱着我,我也爱着他们。

  《伴你高飞》影评(二):那一片迎风起舞的荷塘绿色

  看这部电影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无所事事的躺在沙发上不停的转换着手里的遥控器,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停留在了这部电影上。

  大概是换台换的累了吧,除此之外我无法找出当时停下来看这部片子的理由。没有俊男靓女,没有凶杀阴谋,没有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的只是国产电影的演员,国产电影的调调,以及国产电影的剧情。

  可是我竟然看完了,而且直至最后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在看一部电影。我从来都没有如此的沉溺于一部电影中去,不带任何个人情感角度,只是静静的在看,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想来觉得自己是如此的肤浅,难道好电影的定义仅仅只是好莱坞那样的大胸美腿,阴谋犯罪,和所谓的英雄主义么?

  我这五星,给导演的真诚,给男主角傻傻笑容,给那些活生生生命,还有那一大片一大片迎风起舞的荷塘绿色。。。

  《伴你高飞》影评(三):《伴你高飞》,曾经我们都曾有过的少年青年时代,与情怀

  这部老电影,我在初三时(2000年)看过,那个时候自己只有十四五岁,对未来、对爱情、对理想都不懂,但是,我记住了这部电影。

窗前,有风吹过。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我一直在找这一部电影。以前我只觉得女主角有种惊艳的美,如莲花高洁。后来,直到快大学毕业,才找到这部电影。再一次看完,感觉心情,很不一样的。

  也就是那一刻,我才明白,其实,我在寻找一种情怀。

擦肩而过,却实际很远。

  比如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活,到处都是青春飞扬,到处都是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个时代是很好的。有顾城北岛海子的诗,有高晓松和老狼的校园民谣,有黑豹唐朝和崔健的摇滚。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有梦的,他们的梦都不远。

  走到社会,在打拼中碰壁的时候,我才慢慢明白,其实,我们的梦想,即使不遥远,也如同地平线,明明距离越来越近,可就是走不到。

水塘边的田地,真熟悉

  我想起了自己初中的那些暑假,几乎都在姥爷家里。那里有很大的平塘,有树林阴凉,还有声声不绝的蝉鸣;夜里明月当头,村里人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太阳明晃晃的,那些夏天,我常晒得很黑;广阔的沙地,种满了西瓜或者甜瓜,沙瓤的,很甜。就像是年少时光时间飞快,却又难以忘记

  姥爷2008年去世,我写了篇文章纪念。我和姥爷的感情是很深刻的。就如同电影里的芒芒和他的爷爷。这种感情我懂,所以,我也会经常怀念姥爷,也怀念我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天空很蓝

  等到了高中,我开始思考人生。我在诗集里写道“永远的2003年,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未来!”那是成长的开始。但是,那个时候学习压力是很大的,还是要回归学习。

  在月光明亮的夜里,你会唱水木年华的歌,会快速走过香气扑鼻花丛,会读完痞子蔡的书后遐想一下未来可能邂逅的爱情,会在烈日下的球场踢一个小时全场都不觉得累,会站在偌大的教学楼望着窗外广阔的蓝天发呆。

童年的美好,如此清晰

  高中时代都是这样。说喜欢是件很奢侈的事,说爱,更是一种浪费。虽然也曾,浅尝辄止

  我的大学,如今想想,是很充实的。除了没有实质的爱情,其他的都有。那个时候,我开始听高晓松的《恋恋风尘》,我至今都相信,06-10年这四年,是我最青春正茂的时刻。也是我一生里的黄金时代。只是,勇气依然还有,胆子却越来越小。季塔湖畔微风文苑彩虹尽头、逸夫楼后,即使毕业若干年后,回去走走,依然会感受到很多似曾留存的印记,来过,活过,不曾爱过。

  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朱波,大学即将毕业,在那个六月的初夏,擦肩而过的邂逅。他在帮助芒芒寻找自信,也在努力找回他自己。梦里面的美好,不一定轻易就会实现。所以,接受现实重要青年时代,二十五六岁上下,开始有生存的压力,开始面对各种竞争锐气渐消,就如王小波说的那样,像是挨了锤的牛一样。而生活,是个缓慢挨捶的过程。

就像从朱波眼前走过的她。

  只是,三十而立之后,越来越世故之后,开始怀念那些比较单纯的少年时代。

  我曾在无数个梦里回到大学时代,留着长长的偏分,时常有说不完的话,骑一辆天蓝色的阿米尼山地在校园穿梭。眼前到处都是青春的脸庞,二十来岁的姑娘面色苍白脸颊瘦削

  毕业后,因为常熬夜,所以掉头发很厉害,身体发福,时常沉默。我想,男主角朱波大学毕业10年后,是否也会是如此?

这么近,真好~

  影片的结局很好。火车将行,女主角坐在了他的对面。长裙飘飘,笑靥如花。其实,这些只是在电影里才会有,只是一种情怀,只有你回忆过往才会想到,而这些,现实里是没有的,就如同已经过去的年少与年轻,也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就如同郭襄,她用一辈子去寻找杨过,其实,她只是在寻找一种逝去的少女情怀,当然,她再也找不到了。

时间的流逝,就如同这渐行渐远铁轨

  文章写于德州高铁东站,2018年5月28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