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莱姆酒日记》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10篇

2018-09-03 03:3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10篇

  《莱姆酒日记》是一部由布鲁斯·罗宾逊执导,约翰尼·德普 / 艾伦·艾克哈特 / 艾梅柏·希尔德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一):没有浪费精子

  加勒比海盗才是不到6分的德普败笔 那里他仅是古怪罢了

  剪刀手里又哥特了 同时稚嫩 他还不知道自己 我们也不知道他呢

  菲比的弟弟 这里是神经质 神经质的演员很多

  美国病人神经质 没有谁再疯过了 咱不比

  荒诞全球也就只有这一人了 这部片子别人也接不了

  没快进 一气看完 还是好电影

  你们给6分多太低了 大概是当现实主义题材看了

  启承转运合 对荒诞主义不适用的

  即使结尾 快速 突兀 好像还有续集样子

  我也没有觉得过瘾

  不过大约就是这种活在当下 酒醉过程感觉

  先兴奋 后抑制 本来就是酒精作用的神经病生机

  酒醒了 也没有那么high的激情

  吐过了 也不再继续了

  没有什么射精的高潮

  酒精本来就是显著降低性活动神经传导快感

  也不是什么粘稠的美国梦

  又不是励志电影 要什么永乐结尾?!

  扣一星的理由

  1 金句不少 但有照搬偷懒嫌疑 姑且算致敬

  2 没感到新闻工作者热情 怎么看揭露丑闻也是为了女人打击报复

  3 批判现实火力不足 60年代是离现在远了点

  商业上 康菲之流无良商家不是全世界都在进行嘛 这个不是理由

  政治上 尼克松中国人民还是有好感的 再说人家不是结束了越战嘛

  当然原作者讨厌 我们不争论 但是对着电视机牢骚 也显示不出批判力度

  4 荒诞感不足够酒店阴谋太院线感 讲的过多过清 难怪那么多给低分的当商战片看了 结果魔高一丈 更是让习惯邪不胜正的人不适应

  5 爱情关系单薄 美人鱼惊艳 一见钟情拍得好 不过怎么刚看了人家海震 半点吃醋也没有就打得火热起了 英雄救美 好歹被打破鼻子放弃美人走得也不清不楚 至少也是前男友施压逼走

  爱情最合适串联 性 酒精 毒品 商业 政治 现实 梦境

  这个最能显示荒诞的主线没抓好 想想仲夏夜之梦里的驴子

  结尾的说明更显得电影火候不够 又拉回现实主义题材了

  还没拽对方向 大败笔

  没揭露成功 结果成了成功记者?!

  没留住女人 结果回纽约结婚了?!

  这个不显荒诞啊 显荒唐

  好故事 好演员 没有拍出经典 可惜

  不过期间笑料十足 对白智慧 演技精湛 仍旧4星推荐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二):小肚鸡肠一般杂乱生活

  莱姆酒日记,亮点毒药一般的男女主,男的不说了,女的在男主踩着水上踏板车的时候出现了,在着如此文艺装逼时刻女主出现了,貌似裸泳很是吸引人,看到这里原以为是“杰克船长”的浪漫爱情故事,可是并非如此,不断出现的波多黎各小村,报社,斗鸡诸多场景,让人分神,在后半部分,女主放纵舞蹈是让人稍亮,完全是我个人喜欢美女,可是她居然...真是让人不由得失落;心碎,没有羡慕没有嫉妒只有恨啊,是的,钙片诸多元素却看上去与主体貌合神离始终贯穿的也只有莱姆和啤酒,太多的元素与场景让我不太弄得清该片到底要表达什么?可能是我太过愚钝,我没有弄的明白,是关于那富商骗人骗钱与众人报仇始末,是嗜酒记者的自己升华?是浪漫寻爱?还是?

  本片给我的感觉有些嘲杂,看似平淡却又在每时每刻都有不同事情发生的生活,是的生后就是这样的,电影不就应该演绎或者说再现一种生活?还是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似乎要提炼出一些什么,可能是我太浅显我没有看出来,套用一句话:“艺术。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审美需求,一一顶的物质形式情感中介表现社会生活或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审美形态”这么该片需要表现的又是什么呢?最后我没有看了,男主角驾驶帆船走了,我不知道理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三):悲情朗姆

  英国大诗人威廉 詹姆斯曾说:“朗姆酒是男人用来博取女人芳心的最大法宝,它可以使女人从冷若冰霜变得柔情似水。”

  朗姆酒,一种甘蔗酒,海盗的最爱。它是那种喝着喝着就会不自觉的哈皮起来,不自觉的就醉的一塌糊涂的酒;是那种喝过了第二天不会头痛,却完全不记得昨晚上做过什么的酒中极品;还是那种可以加冰纯喝,也可以和America的可乐雪碧勾搭的鸡尾酒酒基,总之,朗姆酒的确也是我的最爱。

  昨晚上,看了微博上很多人在转发的《朗姆酒日记》。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德普没有以往的神经质倒让我不太习惯,影片也没有过多的高潮,不痛不痒不好不坏。于是,想多了解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

  影片附带了两段录像:一段是有关摄制组的介绍,还有一段特别收录的《朗姆酒日记》作者Hunter S. Thompson为筹备整个电影做得前期工作记录

  《朗姆酒日记》是Thompson多年前的作品,看来他很钟情于它,正如他个人的一贯写作风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应该以第一人称讲述,甚至要加入个人的人生经历。当然,这也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做到的,毕竟没有几个人如他一般阅历丰富。这部小说写的是60年代的波多黎各,一个美国记者在纽约没有用武之地跑到美国的正在建设中的后花园,寻求机会。不想却收获一段无限精彩人生感悟.....

  1997年Thompson就和德普开始了筹划《朗姆酒日记》的拍摄,甚至踏实地拿着朗姆酒,叼着大雪茄开始在自己的地下工作室集体改良小说。小说中那一段的确很精彩:切诺特疯狂地不计后果接受当地人的挑逗,各种裸露各种激情,仅仅是读来都是让人兴奋不已。电影里的片段还是没有小说来得过瘾,这个众所周知就不多说了。

  还是能看得出来Thompson的急切之心,不惜得罪制片人写信激怒她,相信女制片的录像应该是Thompson过世后拍摄的,念着他犀利不近人情的信,她还是会眼含泪光地说:这样一个伟大作家,有着一颗小鸟一样心脏。可惜,他最后还是没有看到《朗姆酒日记》拍成电影,走上大荧幕。我相信,他瞄着自己的脑袋开枪前,一定是放肆地喝足了朗姆酒的。

  第一段记录片里,德普给他的老友剧组里留了一把带着Hunter S. Thompson名字椅子,还有一杯朗姆酒。每次开拍前,他会拿出朗姆酒点撒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告慰吧!

  了解了电影背后的故事,重新再审视《朗姆酒日记》貌似没有那么的单一了,“I can’t even speak myself” 至少多年以后,有人愿意大半夜听他在那絮絮叨叨了......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四):荒诞的背后,解读《莱姆酒日记》

  或许德普另很多人失望了,剧情拖沓风光不美,主角不炫,拖拖拉拉中在一些搞笑却不搞笑,基情却不基情的片段中,行进着。醉醺醺的男人,不友好的社会,充满掌控力和压迫力的上司,以及拿着钱袋想砸死你的富商,不清不白却若有却无的三角恋。连结尾也只是一句find youself in trade wind。然后简单几个阐释结尾和纪念汤普森的句子。又是在荒诞中结束了,你是否意犹未尽呢?当然德普在电影里是不够帅气的,略显臃肿脸庞,总是醉醺醺 头发蓬乱的造型,同样让很多影迷失望了。但是这本身就是一个具备了阴郁阳光两面的人,他躲在角落里你会以为他是得了精神分裂的远离人群内向病人,而他容光焕发的在阳光下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又会被他的万种风情迷倒。

  我想,这本来就是一部德普拍给他的偶像的一部电影,所以我固执的觉得,是不是也是拍给他的粉丝的电影呢?

  先来阐释一下背景,60年代的美国,它的关键词是垮掉的一代大麻、酗酒、压迫、拜金、自由反抗种族歧视等等:

  举例:1955年 黑人妇女帕克斯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一辆巴士上,拒绝让座给一位白人,结果被捕,事件触发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带领行长达一年的抵制行动,成功要求蒥内所有巴士废除种族隔离。

  1963年 马丁.路德.金在阿拉巴马州示威时被捕入狱。他在华盛顿发表《我有一个梦》的演说

  通过这些例子,你应该就知道camp逃离洛杉矶来到波多黎各的原因了,他就是垮掉的一代,但是读过《在路上》和海明威一些小说的人,应该了解,垮掉的一代更多的不是沮丧,不是流浪和酗酒,更多的是对真实和自由的向往,像早期的摇滚热烈而充满自由气息

  而这时候的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能好一点么?街上依然是示威的群众,依然存在种族歧视,每个同事都看起来缺乏激情而酗酒成性,贫富依旧两极分化,拜金主义依然盛行。而作为报纸主编的camp的上司,却是一个庸碌小人,他时刻在想着报纸的振兴,却忽视了作为媒体的基本操守,这个在他和德普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下面的事情你站在那一边,camp说我保持中立,他诡谲的一笑。后来他又问你对海边那些巨型的别墅怎么看,camp说我觉得他们挡住了自由的看海,罗特曼反问,你住在里面岂不是就能自由的看海了。一份报纸只是在关心星象和一些听起来很兴旺的保龄球馆的事情,那么在混乱而充斥着矛盾的时候,它的命运必然已经走到尽头了,虽然它也与时俱进的购置了现代的报纸印刷打包机器,但或许单纯效率机械化无法拯救理念上的失败

  后面的德普开始在波多黎各的一些新生活,在杂乱的同事家居住,与酗酒嗑药的同事相处和美女偶遇,然后和富商展开三角恋。然后在狂欢节过后,他回到报社的时候,报社已经面临关门的境界了,他们全部失业了,大家都很沮丧,失去了信心,这时候的camp站了出来,他们想出一期真正的报纸,来揭露主编和美国开发商的不轨行为,可惜支持他的人只有三个同事,并且他们通过斗鸡赢得钱之后,机器和所有的东西已经被清理空了。梦想再次破碎

  但是结局的时候末尾打出了一句话,一个故事的结局正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说事情,明camp并没有失去自我信心,反而通过这次的,他明白了很多道理。

  片中有很多出彩的台词。比如: 王尔德曾经说过,人们往往只是知道一些东西的价格,而忽视他们的价值。比如:人类是唯一创造并相信上帝存在的动物,但同时又是唯一做起事情来最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动物。比如:德普最后的那几句话,我闻到了真相,我闻到了墨水香味。再比如片尾的那行字: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混蛋”,那么你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真正的劲敌

  配乐也很不错。演员们的表演也都很不错。

  或许以上的这些都只是我质疑荒诞的荒诞想法,但往往,荒诞的背后,存在着真相和自由。

  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五):说实话十分反感这样的传记影片,既不传奇也没亮点

  说实话不喜欢这样的传记,特别有一段没看懂,DEPP看着女主被黑人包围,又看到女主的男朋友因为嫉妒弃女主而去,而DEPP非但没有去救女主,还迁怒与女主男朋友,进而要揭露此人的所作所为

  尼玛,为啥啊?》???因为DEPP与生俱来使命感正义感???

  我勒个擦,明明就是一个神经质,在一群神经质中穿梭。

  在波多黎各这样美丽城市建立大自然心脏中的城市,有着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最淳朴的生活,就想男主的几个屌丝酒鬼朋友和最高端的生活,就想女主的朋友,开着游艇和跑车,穿梭在大自然间,两个生活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从出生就是原罪,永远不可调和。

  就像男主最后的生活一样,如果是我一定不会迈出那离奇的一部,可能这就是男主的国人之处???

  值得吐槽的一段,影片中一段对DRUGS和吸食后的影响非常到位。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六):影评 - The Rum Diary -《重心错位,不明所以》

  幸好事先看完了原著,否则都不知道电影把原著糟蹋成什么样了。本作是亨特汤普森的处女作,也是他内心中最后一块处女地的展露。但是影片打着纪念汤普森的旗号自以为是胡改乱砍,不仅搞得原著故事支离破碎,而且把致敬这回事弄得肤浅而不达要领

  原著的主题就是美国梦的失落和自我的中年危机,而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后者。而本片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强调前一个主题,却把它彻底地从人物经历中剥离了出来,让两者几乎没有化学反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影片对主要角色的删减和关系的篡改上。本来汤普森想借用类似《在路上》的设定,让也门这个角色成为坎普的对立方,他自己年轻的缩影,而切诺特则是架在他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让坎普通过对也门的交往,来达到逐步认清了自己的目的,切诺特更是成为了全面展现也门(也即年轻坎普)性格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当然,切诺特本人的狂放不羁,也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坎普年轻时对理想伴侣的憧憬。狂躁的也门最后抛弃了不慎从理想高处失足的切诺特——这种失足是早晚的事,而坎普虽带着不安的良心和不时的厌恶,却最终收留了她,就像人到中年,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收拾自己在青春年少时留下的烂摊子一样。在所有这些之后,原著才见微知著,带出美国梦失落的主题。而影片可好,用力过度,把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直接弄成了以桑德森和辛博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投机者和以坎普和莫贝里等底层人民决裂的象征,不仅完全偏离原意,且略显浮夸做作,其中那段刻意让坎普犹如汤普森本人附身一般,愤世嫉俗地转变自己的新闻态度的俗套突兀桥段,和最后大段所谓的为圣胡安日报新闻公正垂死一拼的桥段,都加重了这种做作。

  除了对原著角色不合理的删除改动,本片的失败还体现在对原著情节的取舍不当上。在原著当中,虽高潮不多,但在平实的语言中,不时流露出了汤普森对中年的焦虑和对现实的敏感,这也是本书在汤普森写作生涯位于重要地位的原因。书中有很多独自一人的沉思和对外在环境的观察,这种内心的审视,最能体现坎普的成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坎普对圣胡安各人住处观点的阐发,不仅体现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改变,也映射着他十年来对美国梦追求并最后失败的历程——这些他对房子的观点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注脚。但是影片中对这一元素几乎完全忽略,没有了对萨拉地下室般的陋屋的厌恶,对卡门海边小屋的喜爱,对桑德森豪宅的羡慕,对圣托马斯景观套房的赞扬,以及对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小家的心满意足……可谓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影片仅仅提到了圣胡安为了发展旅游而用一排排酒店将天然的沙滩海景从当地居民手中剥夺这个情节,为的,也是替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添加注解罢了。

  最后,影片中莫名的斗鸡、时评、吸毒、巫医情节,以及莫贝里滥竽充数对卡门角色戏份的替补,都让本片重心错位,不明所以。而原著中唯一得以保留的另一个关键点,也即汤普森借坎普渴望依靠桑德森上位的经历,来叙述自己对所谓终有朝一日能够变得成功有钱的美国梦的失败征程,这一线索,最终也沦为了编剧让坎普转投新闻自由圣战的一个低劣借口。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七):坏笑deep的友情

  里面很多梗。很多调侃,,玩世不恭的坏笑贯穿始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警察回到警局拿出了常规警匪片里面那一套完整和动作台词来逮捕一个丝毫没有逃跑想法的黑人,只因为丫是个黑人。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道具之完美,破菲亚特小车,旧屋,老相机,朗姆酒蒸馏器以及配角的眼神~完美到近年来看过的好多巨制商业片也无法匹敌。

  好玩的是,主角的假正经装B文艺让他成为了整个片里面最大的背景,反衬出各配角的精彩。其中最后那句“闻到墨水的气味”,我觉得是片子里面最大的笑话。。这个笑话撑起了整个小片儿的美丽景色。也许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的纠缠,但是谁知道哪一边的景色更美呢,要是主角很清楚这一点,这个故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也许deep在这个片儿里面有很多大家根本看不懂的梗藏在某些平淡的细节中,毕竟是为朋友拍的片,那就让那些梗留在朋友曾经的笑谈记忆中好了。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八):justtalk

  我发现人们对这部强尼的片子评价不高,人们更乐见于强尼以往的剪刀手爱德华巧克力厂长杰克船长等这些个由蒂姆伯顿缔造出来的哥特式形象,这些“特型”也许制约了强尼的戏路,但也许是我太高估了强尼的观众群,他们对于剧情的理解就是够商业够娱乐性,他们喜欢强尼带领着一帮子人杀回来,最后大获全胜的结局。《朗姆酒日记》中,强尼化身为一个嗜酒落魄的记者,虽沦为普通人,面颊充盈,小肚子还微微隆起(据说强尼为影片增肥了,关于这点却遭到很多观影者的诟病,可这只能说明人敬业,为角色服务了),但丝毫未影响其演技,还是可以从举手投足、眼神中看到那股灵动的骚气。如果不去考虑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没有当地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么一部泛着酸文艺气息的沉闷的异国电影,他们更接受不了的是,气势不够恢宏,完全没有美式打斗场面,如果斗鸡也算得上是的话。只能说强尼的影迷还没有跟随着他的影片真正成长起来。

  所以,他们仰仗的是仅仅是影片的画面感,并不关心导演的构思,演员的演技,那么,国外他们比较适合看哈利波特大指环王,国内看无极英雄黄金甲,只要场面够绚丽够新奇,构思演技什么的真就无所谓了。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九):fuck the idealism

  比较喜欢里面的一段台词:

  “The average guy don't rock the boat cause he wants to climb abord it. ... They don't care who the losers are. They want to know who won. ... You are not sleeping. You're wide awake. And this is the American Dream.”

  quot;So many hotels. You can't see the sea."

  quot;You can see the sea by checking into the hotels."

  quot;Pay to see the sea?"

  quot;What's the matter with that? You are paying to be in the dream. There is a thin veneer, Kemp, between 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You wake them up and the people might start aksing for their money back."

  Average people get the average view. 这是物质社会能够给予你的。

  能够保证一个普通人以合理的价格达到普通的物质标准,却为实现理想限定了巨大的成本。

  quot;They kon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这是我们的通病。

  And you pay to see your "dream".

  《莱姆酒日记》观后感(十):落魄江湖载酒行

  60年代落魄文人的故事,里面有一段用望远镜看电视大骂尼克松的桥段,清楚表明了作家鲜明的左派、自由派知识分子立场。

  知识分子嘛,第一,性格软弱;第二,穷,第三,倒霉。优点也是有的:比如骂人能骂出花来,总编那句“你的出生就是浪费精子”技惊四座,相信利欲熏心的右派资本家绝想不出这么精妙促狭又抑扬顿挫的骂法。

  知识分子弥补现实的无力感除了喝酒、抽烟、烫头、点眼药水,还有一个就是意淫,意淫仙女爱上书生,还有就是意淫自己是社会良心、人民之友,当然这是资本主义的意淫法,以前在中国是意淫当大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F.U.C.K.

  所以除了是一部风光片,这片还是一部怀旧片,或者是历史片,50年前的事在美国绝对是怀古了。历史者,共同记忆也,我们中国人很难理解那种情怀:左派兴起、颓废、垮掉的一代、酒精与毒品、船一样的雪佛兰跑车、性解放、与苏联的对峙、报纸的话事权……将这些串在一起,是作者亨特汤普森在讲自己的一个青春梦,类似《走出非洲》,根本不必什么情节、高潮、冲突。

  所以,如果连汤普森都不知道是谁,这部片真是诸位《加勒比海盗》爱好者的滑铁卢,应该就像美国人看《建国大业》一样体会不到53度飞天茅台的妙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