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邻居》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邻居》的影评10篇

2018-09-14 01:5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邻居》的影评10篇

  《邻居》是一部由徐谷明 / 郑洞天执导,郑振瑶 / 王培 / 许忠全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邻居》影评(一):“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

  三十年前的这部关于住房问题的电影结尾处的台词

  如果在三十年后不管是六零后、七零后还是八零后的你能够耐着性子把这部片子看完,我相信你的感觉会和我一样:真得惊讶于这句先知先觉般的讽刺计划经济也好,市场经济也好,大多数人的住房难依然是住房难!改革初期到现在,特权意识幽灵中国的上空飘浮了三十年挥之不去却又欲盖弥彰!

  如果你更加会联想到被广电禁播那一部电视剧《蜗居》,再对比一下这部曾经获得金鸡奖的老电影,恐怕你感觉到的不仅仅是讽刺,是悲哀

  《邻居》影评(二):邻居 教材汇编

  导演创作138页 主题立意 第一位把老干部作为普通人表现 并围绕住房紧张社会问题来反映的树立了一位共产党干部的道德楷模 导演创作157页 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纪实美学的创新浪潮 学院派 导演创作219页 迁徙内在的动作还在对生存空间变迁移位人们结束筒子楼生活新居党员感情变化 导演创作374页 更为彻底的有声源音乐 没有作曲家作曲 片中所有音乐都出自片中现实生活场景里的音乐播出 或录音机或收音机电视机 音乐在这时已完全音响化了 只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音响的存在

  《邻居》影评(三):为了忘却的记念(二)

  这是一部现在以至将来看都不过时的"教育电影",当然这是它针对某个组织来说的.

  我丝毫不怀疑至今仍会有那样的一心为民的XXX员

  正如剧中那个(虚构)美国女记者说的那样:"从你的身上我看到这个国家大有希望"!

  只是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么说了......

  lt;<邻居>>是八十年代电影人为某D精制的"良心"!

  向所有参与影片的电影人致敬!

  喜欢梳着两条短辫的知青形象的_袁牧女

  《邻居》影评(四):挥之不去的住房问题

  电影《邻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两三年,大概1979年时人居住生活状态,在那个生产还不发达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住房难是头等问题,在职工宿舍的一层里,六家挤在一起,没有厨房,不得不共用楼道作为公共厨房,影片从楼道里大家一起做饭的中景镜头开始,用现实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在这样的楼道里有多么的不方便,甚至也存在着安全的问题,小女孩就因为没人照看而被热水烫伤。随着新住宅楼的出现领导干部的搬走,楼里空下的一间大家本打算用来做公共厨房,却被走后门关系的领导亲属捷足先登,就这样老刘不得不让出了分给自己的那一套房子给大家做公共厨房,问题看似解决了,但背后却反映着很多腐败、徇私、走后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那个时代真实发人深省,在现代的房子问题是更甚,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大力反腐的当下,所以影片在今天开来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邻居》影评(五):文人傲骨

  林医生“老刘,204的集体厨房是用你的那套单元换的吧?你谁也瞒不了,可是我不明白,现在一些有水平能力作风正派的老同志,眼看着现实问题成堆为什么不出来干,反而要两头抹,你并不是不想管,不然,你为什么一次次让房呢,可是你这样做问题能解决吗,为了一间厨房,一个楼道的人,花那么大的代价,你不觉得很可悲吗,现在有了厨房又怎么样呢?难道习队长一家就这样三代同堂做一辈子?小冯小赵就这样一直挤在厕所对门那间小屋里?全校还有多少这样的楼道啊,打倒四人帮人们都在盼,可盼的是什么呢?是有人带他们去干,而不是这样苦熬!”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情怀,这是一个文人的傲骨,这是一个胸怀天下胸襟君子是即使年已古稀,依旧做自己力所能且该做之事,而不是独善其身,避世隐居,两耳不闻窗外事。

  真实的是楼道里邻居之间的感情,虚假的是过于崇高理想化。

  《邻居》影评(六):我们的公平从那个年代一直要求到现在

  本来一部那么早的片子,色调又那么糟糕,像一道既无味又无色的菜一样没有食欲。可是第一眼从电影频道就不想再按遥控器了。

  因为是无意看到的,所以我是从影片的中间开始看的(前面的在网上补上了)。很明显,那个年代的片子始终都是一种带着教育口吻来的,无非是想突出老头刘力行的星星叉叉品质。确实,片中的老头要是在现实中是一个不可多得老人,善人,雷锋式的人。

  但是这些一般电影都有。真正吸引我的是那个年代,文革刚结束,就有了腐败,就有了不公平,就有了腐败加不公平形成的“惯例”。那时候就有了严重的住房供需矛盾,特权与反特权。

  真正值得骄傲的是... 我突然想到一段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也照着来一个“英雄体”,三年以来,在追求平和公平革命中牺牲的平民百姓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追求公平和公平革命中牺牲的平民百姓们永垂不朽!由此上述到一千九百七十六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大小特权,争取公平公正正义自由,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平民百姓们永垂不朽! 所以我想说真正值得骄傲的是明玉朗,水暖工喜师傅以及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英勇作战顽强作战的平民百姓们。

  他们是新中国追求公平正义祖师爷。影片中祖师爷们都有一个近乎完美结局。毕竟电影不是在哪里都能上映。

  不知道将来围绕这些的是新电影的上映还是又一场革命,

  《邻居》影评(七):【157】《邻居》——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揭开生活的疮疤

  《邻居》 年代:1981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徐谷明、郑洞天 / 主演:冯汉元、王培、郑振瑶

  文革结束后,人们从禁锢中解放出来,一时间出现了某种程度不明方向思想混乱,而这正是《邻居》的故事背景。片中围绕房子问题展开,一个筒子楼里的几户人家渴望拥有一个公共厨房,但眼见着领导搞特殊化、滥用职权,导致了人们质问到底是“为人服务”还是“为领导服务”。其实人民和领导本来就不应该对立,只是个别同志因沟通不畅和官僚主义作风使得人民怨声载道。好在筒子楼里的退休干部刘书记,为了群众利益着想,一再让出自己的福利分房给大家做公共厨房,还为争取社会公平、不顾病体四处奔走。尽管影片后半部分俨然是歌颂人民公仆主旋律电影,但整体来看它牵涉到了80年代最普遍民生问题,揭示了很多客观存在的不正之风,比如照顾关系户、以权谋私打击报复、逢迎拍马等,因此影片的现实主义揭示现实的深度得到发挥

  受到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第四代导演在追问社会正义方面尤其突出。郑洞天和徐谷明在本片中就表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楼道里邻居们热火朝天做饭的景象都是真实取景,现场收音,是纯粹的真实。第二届金鸡奖把最佳故事片颁给《邻居》时也评价道:“真实地展示了当前现实生活的生动图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亮点

  第1分钟,影片刚开始就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声,“滴、滴、滴”之后是播音员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2点整”。这给观众一种错觉,误以为是自己家的收音机没关,但随后刘兰芳的评书,以及楼道里邻居们做饭的场面,让人们明白原来我们是在观看别人的生活。这种将电影和生活划等号做法,正是纪实电影所要追求的终极效果

  《邻居》影评(八):筒子楼里的居民

  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十年动荡后的第三个年头”(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到1976年,大概就是1979年的事情),我国刚刚恢复正常的生产建设,住房紧缺的困难现实,以及解决住房紧缺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情况

  电影发生在一栋改成职工住宅的原大学生宿舍楼里(居住条件接近所谓“筒子楼”状况),主要的住房问题就是人均面积过小。每户只有一个居室,全栋没有厨房。这样造成的困难就是,大多数职工都已成家,有的还有长辈,三代同堂,相互间没有隐私,还会互相干扰

  比如,在职的建筑师有时和同事讨论改图(那个年代还是木板上手绘)、市里的干部要思考群众工作怎么处理类似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那种,烦恼的要吸烟,有条件还要来回走),这个时候就只好请其他家人房间等候,或者家里即使有病号也要顾大家舍小家忍耐一下烟味儿

  在困难条件下,我国宿舍楼道设计标准本来相对较低,仅仅用来通过的空间,还要拜访厨桌炉灶,影响原本通过功能,做饭也不方便,并且还带有安全隐患。影片中,建筑师章师傅和同事讨论方案,他的小女儿晶晶就因为在满是炉灶的走道里没人看护,被灶上的开水烫伤。公共厨房虽然一方面方便了邻里之间交流感情(谁家包饺子、下火锅,几家都共着吃,你家葱没了,我家这边拿几根,啥事没有),可是面积太小,走来走去,砸个锅碰了碗总不能避免,卫生状况也难以维持。

  影片也反映了当时的几个解决方案。应急方法是搬出去一户,将那间房辟为公共厨房。可是,正如影片中矛盾的一幕,这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没房户还在排队,这一户前脚走了,可能马上就安排另一户入住,这入住的一户还是到处托人走后门才得到的指标。原来的住户忍受没有厨房的痛苦,想走后门给楼里谋福利,却因为关系不够或者走错了门路,赔了夫人又折兵,闹出了矛盾。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快些盖新房,安排群众入住。影片中交代当时进退两难的状况就是,国家没有那么多钱一下子满足大量群众的需求,只能先拿出钱支付可以盈利的生产性项目(影片中是一栋接待贵宾的高级旅馆)。这些可以揩油徇私的大型公共项目的审批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贪污腐败的出现,再次激发群众矛盾。

  盖了新房,在职干部就像先满足自己家里的需求,有公共项目,上级领导就想借附属工程名义为自己牟利。

  这个时候,千篇一律的国产老片中,那个牺牲自我,只为他人的伟岸老干部形象就出来调和矛盾了。结局依然是圆满的,贪污腐败的附属工程被制止,正当的公共项目得到群众理解建起来了,新居民楼容纳了筒子楼里的老邻居后大家依依不舍聚餐告别,满头白发老奶奶担当最后含泪煽情的工作,自我牺牲的老干部形象得到升华。。

  套路是一方面,电影一样不少,缺乏耐心喜欢贴大字报昔日轰轰烈烈的小红卫兵、经历文革不再说话的知识分子、遇到困难就习惯走后门的热血公社老队长、永远善良慈祥的白发奶奶以及出来圆场的“邓小平式”老干部。

  现实状用简洁方式基本呈现(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顾及到,比如,只考虑平面矛盾,那么高一栋住宅楼层与层之间居民的矛盾,上下楼的不便;如厕和洗澡问题;户之间的安全隐私问题;不同季节时段的问题等等),影片在1981年上映,及时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居住现实,但还不够丰满

  《邻居》影评(九):《邻居(Neighbours)》:老干部的烦恼【第2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8950601.html

  邻居 (1981)

  继续看金鸡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1982年第2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了一个宿舍楼内邻居们因为分房所发生的故事。一个建筑学校的楼道内住着好几户人家,因为没有公共厨房,大家做饭时很拥挤。学校有了几间新房后,现任党委书记指示,让自己和老党委书记先搬进去。搬家时,邻居家女儿出了意外并引发了一些争执,让老党委书记改变主意,只有党委书记搬了进去。于是,楼道内几户人家为了将空出来的房间当作公共厨房,给房产科长儿子下水道干了零活。房产科科长不知道此事,将房子给了其他人。就这样,邻居们与房产科长在楼道内大吵起来。看到此状,老党委书记就用自己未搬进去的房子换了这间空房子,给邻居们当作了公共厨房。邻居大夫认为老党委书记这样的做法不能解决问题,隐晦建议他不如到建筑学校直接领导房子建设。于是,老党委书记向市委书记要求抓房子建设,但没有获得批准。不过,老党委书记还是在住院治病期间让房产科科长 跑完了三栋住宅楼的材料。之前,老党委书记的一个美国老朋友来看望他,使得她见到了老党委书记真正的生活,随后就发表了一篇反映中国住房问题的文章。住宅楼资料审批好后又发生了意外,已经设计好的住宅楼变成了酒店关系户的豪华大宅。听到此事,老党委书记非常气氛的找市委书记理论。一番争吵后,两人决定取缔这些关系户的房子。同时,医院还诊断出老党委书记患上了癌症。几天后,市里会议决定盖住宅楼,撤销要盖的关系户豪华大宅,还解决了因为举报此事而被分配到边远山区的年轻人——也是老党委书记女儿男朋友——的工作问题。一年后,房子盖好了,在乔迁之日,大家收到了老党委书记的信,大家很感动,但老党委书记生死未卜。

  本片虽然是一部获得金鸡奖的最佳影片,但是电影实在很烂,烂得让我不想多说什么。它的缺点数不胜数。比如,影片情节混乱。电影设置了多条线索、多个人物,但是却没有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也没有与电影的主要矛盾——房子,发生关系。尤其是老党委书记女儿男朋友的情节设置,根本与主线情节无关。那段美国友人的来访,也是多余的支线。还有,老党委书记罹患癌症更是多此一举。还比如,电影有着多处不合理的设置。最典型的是关系户豪华大宅的取消,太假了!一个市委书记通过一个会议就简简单单的解决了中国人长达百年的“人情”问题?太不符合现实!这也使得这部反映现实的电影变得很梦幻,难道本片是在学好莱坞电影,不管情节如何先来一个HappyEnd结局?以上是电影中两个最主要的缺点。至于,电影的拍摄方面,更是缺点多多,如剪辑不流畅、结构不协调,节奏忽快缓慢,等等。这些使得电影看起来非常的别扭,可以说美国二十年代的默片都要本片好看十几倍!总之,本片各个方面根本就没有“最佳”,天知道它怎么获得最佳影片的!

  这部电影表现的主题也是杂乱的。片中展现的有房子问题、就业问题、政治问题、官僚制度问题等,此外还有两段爱情故事。这些内容中,虽然房子问题是核心,可是电影却没有着力描绘它,而是将影片大部分时间平均分配在上述问题上。这就使得电影虽然呈现了诸多问题,但却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深入描绘,让电影显得特别肤浅,也相当混乱。即使电影表现的诸多内容有着一个共同点——反映社会现实。所以,本片是一部反映社会现状的电影,只是它表现的太浅显、杂乱与肤浅。

  哎,难道中国八十年代初的电影就这个水平?可是前一年的《巴山夜雨》和《天云山传奇》却不是如此,而且还非常的好看。真的搞不懂,或许那个时代的金鸡奖就有了背后的黑色内幕?

  本片演员的表演同样是问题多多。片中全部演员,无论是男女主角,还是各个配角,他们的演技都很假。尤其是男主角冯汉元,面部表情太生硬!他应该是老演员了,怎么能这样?电影中只有郑振瑶扮演的医生表现还算真实,不做作。当年北京电影学院就这个水平吗?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让我无法多说的烂片,剧情烂、人物烂、拍摄也烂!在开始看金鸡奖获奖影片后,才看到1982年就让我看到一部烂片,哎,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烂片!

  序列:0750

  [邻居].Neighbour.1981.DVDRip.640x480.x264.ac3.jyt

  2012-03-15

  《邻居》影评(十):《邻居》异议漫笔

  《邻居》异议漫笔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邻居》怎么样?自然不错。但以一部由专门家评出的“最佳故事片”的标准来衡量,亦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随意异议几句(或许苛刻了一些),请教于影片的编导们与评论家们。

  一个异议是所谓废音乐伴奏(有实源音乐除外)的“唯音响效果”的创新实验。看片前听了宣传,对此我是充满好奇与期待心理的。可遗憾的是,这一“效果”在看片时并未出什么“效果”。应该说,这一创新实验的意图或动机是大胆的,很好的;但实验本身却是小气的,以至于实验的社会效果却不见得成功甚至是失败的。

  原因恐怕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邻居》的题材本身就不太适合做这一艺术的实验。影片展现的生活场景与特定背景所能提供做这一实验的机缘实际上并不多——可以设想,如果是一个以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的大森林或是一个以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工地为主要背景的题材,又会怎样?

  二是导演在音响声源方面过于拘泥于以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手段去吸取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元素,忘记了音响效果除了可以做摹仿现实的现实主义一手,也可以对此加以主观化、意识化、心理化,或矫枉过正地强化(所谓“效果特写”),即做更加出神入化的表现主义一手。如果导演真想成功地做这一创新实验而又自觉地意识到去并用上述这两种手法(被导演取代的伴奏音乐本身也属于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法),那么,我想,即使《邻居》这一题材本身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局限性,它也仍会被表现得比现在更加出效果的。

  从现在的影片来,我看影片第一遍时还不觉得什么,但看第二遍时,影片的许多场合由于既无音乐又无发出效果声的可能性,使人感觉单调与沉闷。比如深夜市委方书记驾车送刘力行,在开车前与中途停车时两人在车内对话的那一段落就是如此。结果银幕上不出效果,观众席上倒骚动起来出了效果——观众纷纷出戏了。

  我在想,比如影片开头,号称“先声夺人”,这很好;可是为什么只出现了22英尺的厂标后就出现画面呢?如果把片尾196英尺的职演员表字幕也移到片头来,在这总共218英尺的无画面的的纯粹字幕片头背后,全部配上楼道“厨房”正午作业的效果声(包括时清时糊的人语声),这该是一首何等真正壮观的“先声夺人”的“厨房交响曲”啊!记得“文革”前我在杭州看过的一部反纳粹的西德影片《神童》,其片头就是做类似处理的(主要是嘈嘈的人语声),它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以泯灭!

  我又想,比如影片结尾,是不是也该与片头的“先声夺人”那样来个“后音绕人”的呼应?——结果,实际上却是来了一个音乐结尾(尽管是实有源头的),这就没有至终扣住“唯音响效果”的声音总旨。如果在片尾(假设片尾字幕按前述已经移至片头)最后一镜——从集体厨房窗口拉出的夜间万家灯火的幢幢新楼的大远景,叠印出刘力行这位“茅屋里的杜甫”因见得“广厦千万间”而呈欣慰地微笑着的面部大特写,然后面部形象在叠印中定格——与此同时,让银幕背后传来我们影片中的这一群邻居们开始搬家具入新居的一片乔迁之喜的效果声(包括我们听来所熟悉的一个个主人公的人语声),将又会是一种何等奇妙的效果呀!

  由此也可推广到《邻居》的导演所主张的电影现实主义的方法论的问题上。导演自称该片是“借鉴了四五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优秀电影传统和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在真实表现普通人民平凡生活上的艺术特征”云云(郑洞天、徐谷明:《〈邻居〉导演探索》,《电影通讯》1982年第5期第32页)。我想,80年代的中国现代电影,在世界电影美学经过最有影响的5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观念的一次大的革命后,能否无视这一现代电影美学的中介而简单地回归到四五十年代,回归到中国的或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邻居》的两位有胆识的青年导演在做“唯音响效果”——电影综合艺术之声与画两大部类蒙太奇元素之一的声音总体构思的创新实验时,他们所严格遵循的那种刻意逼肖生活或纯外部模仿生活的客观现实主义,而不去考虑多少采用一点表现主义的即主观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不是在自我束缚手脚,是不是使自己的路子反而愈走愈窄了?

  再一个异议就是影片有一些情节或细节是明显地不合乎人物性格的个性或身份的。比如,冯卫东夫妇在1977年(“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还会去干拆女厕所门的那类要不得的不体面的蠢事?这符合冯卫东这个大学助教及其跳舞蹈的妻子的身份吗?为什么不更合理地写他们从学院操场角落的废墟里拣来一扇破门呢?——因为这一细节并不主要旨在表现这对夫妇是用何种手段搞来一扇门,而在于在那样拥挤的楼道里再要夹出地方去盖他们俩小家小户的小厨房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消极性与荒唐性,从而为这班邻居争取一间公共厨房增加一层紧迫感,为推向影片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做好铺垫。再如喜队长打人,也不大合乎这个身板硬心肠软的老实人的性格。不是说喜队长没有打人的可能,而是具体到204号宿舍的归属问题上,吴科长本没有代表组织意见许过分该房给大家做厨房用的愿;这只是喜队长自己自作聪明地(“聪明反被聪明误会”)带那班邻居去白费了一天讨好的辛苦而已。固然,喜队长因此分明是吃了一次搞“关系学”的哑巴亏;可他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他最多只能在心里骂吴科长狡猾(也骂自己蠢并深感自己歉疚于这般热心至诚的邻居们),可决不会有产生打人行为所依据的心理动机,更不要说去付诸行动了(除非是打自己)——喜队长是处于好心的邻居们与狡猾的吴科长之间,此时惟有他是最清楚怎么回事的人,后两方倒都有些懵懂,结果一打人,把喜队长打成了一个并不讲理的蛮人,损害了这个人物所规定的性格;同时,也使人反而为吴科长白白挨打抱起了不平。

  第三个异议是影片甚至在大的基本情节上也有简单化以致失真实的地方。影片规定表现的是一所大学。学院的教职工一到中午12点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自己小锅小灶做自己的饭菜呢?这是很可怀疑的。任何学院都有教工食堂,特别是早餐中餐,教职工忙于教学或家中没有什么人,一般是食堂吃点算了的,很少有自己点火做饭的,最多偶尔有煮个汤、热个菜什么的。影片虽然在小星星烫伤一场通过吴科长之口点出是在星期天,但是通观全片,却始终未点到学院的教工食堂以及这些邻居们多少也会从食堂去买点什么的情况,这是不是同导演提倡“缩短银幕和生活的距离”的拍片总旨相左了呢?如果影片在那个筒子楼道里再多写哪怕只一位单身男教员——他,一日三餐从不自己动手做,一年365天顿顿是从学院食堂买饭吃——就他个人本身需要讲,他完全没有指望要一个公共厨房的想法,但他对周围邻居们的所难亦深有所感所急,一起加入他们的争取厨房空间的斗争中,甚至处处还领衔在前,表现得更积极一些……这样增加一笔,是不是要更真实更深刻一些,亦更自然更感人一些呢?影片现在表现的各家各户一律要求厨房的情况,就未能免除把现实生活简单化之弊病。

  另外,影片开头旁白规定故事发生年月是“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这分明是指1977年春天。但是马上开始的影片第二个场景就是吴科长到11号楼来与袁亦方谈分新房搬家;到袁亦方搬入布置新居挂镜框时,与吴科长讲话说:“粉碎四人帮已经两年多了,我才住上这么三间房,……”这又分明是指1979年春天了——莫非袁亦方这位院党委书记的家特别难搬,一搬就花去了两年时间么?

  1982年6月19-20日写于Y.C.

  2005年8月18-19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1981年,11本)

  编剧:马林、朱枚、达江复

  导演:郑洞天、徐谷明

  摄影:周坤、顾文恺

  主演:冯汉元(刘力行)、王培(袁亦方)、许忠全(喜凤年)、李占文(冯卫东)、王憧(章炳华)、郑振瑶(明锦华)、黄凯(方达)、鲍占文(吴科长)、袁牧女(刘小京)、凌元(姥姥)、谢园(陆小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邻居》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