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人餐桌》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四人餐桌》影评精选10篇

2018-09-26 02: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人餐桌》影评精选10篇

  《四人餐桌》是一部由李受妍执导,全智贤 / 朴信阳主演的一部惊悚 / 剧情 / 恐怖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四人餐桌》影评(一):也是一个没看懂的

  最近看的几部大片果然都是大片阿

  全都看不懂

  恐怖片没觉得有多恐怖

  故事还没弄懂呢

  这就是大片?

  我底子太薄

  但是其2位实力明星演技还是值得推荐

  《四人餐桌》影评(二):The Uninvited

  先说一下电影的名字吧,四人餐桌这个名字从头至尾都让我非常迷惑;直到看到它的英文名The Uninvited,才真正明白导演想要说一个怎样的故事。只能说我们很多的中文翻译实在是差到让人无语。类此的把“空房间”译成“空房诱奸”这样的鸡毛

  有些东西藏在心里很久,久到以为忘掉,以为没有发生。但终有一天,总有一个时候真相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冒了出来。

  Jung-won遇到的两个女孩和他小时候不幸烧死的姐姐,小沐扔下的婴儿和她曾经吃掉的妈妈。都曾是心中隐藏到甚至未发生的真相。这样的秘密永远都是秘密,因为大白后有人会受伤。

  当真相来临前,若不想接受,你还可以选择逃避

  但生活往往残酷,往往不邀而至。

  《四人餐桌》影评(三):《相信无用》

  全智贤的演技真好,尤其是那种有别于少女少妇气韵表现得很到位。片中的男主演也是低调沉静。整部电影其实不太像是一般意义上的恐怖电影,更像是一部偏向于伦理片的艺术类电影。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让别人相信和理解自己,是正常需要。在电影的最后,全智贤也想让男主角相信自己。其实他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不能接受。现实就像那下坠的女人,你看到了却不想承认,你明明在一瞬间和她四目相对,但是依然觉得那只是幻觉。电影的结尾有点狗尾续貂,破坏了本来电影的艺术性,而使其向恐怖片扭了扭腰肢。

  end

  《四人餐桌》影评(四):恐怖悬疑片里的冷知识─猝睡症

  如果把这部片视为恐怖片的话,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好像也不那么恐怖。

  但其实导演试图营造的,大概是那种"恐惧"的氛围,故事剧情跟步调不快

  就我而言,我比较在意的,反而是全智贤在片中呈现的「睡眠疾患」─猝睡症。

  这个疾病其实还蛮少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陷入睡眠」,是由于脑部调节清醒与睡眠的机制,并未正常运作。因此罹患这个疾病的人,可能会在"任何时刻"都突然被"睡意"袭击,然后瞬间进入睡眠。

  然而,这个疾病,并不一定会伴随电影中全智贤所表现出来的"猝倒"─站在马路旁突然就倒下来。

  《四人餐桌》影评(五):无关恐怖,有关哲学

  如果把这部电影单纯当作一部恐怖片来看,无异于将《潘神的迷宫》单纯当作童话片看,将《搏击会》单纯当作暴力片看,将《少数派报告》单纯当作科幻片看。

  看到一些评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差极的恐怖片。欣赏角度问题吧。

  该片译名为“与鬼同桌”,看完之后觉得这样完全抹杀了该片被由另一观赏角度的可能性,至少是大大减少了。我想“四人餐台”还中性些

  这部电影无关恐怖,有关哲学。

  这不电影与存在主义哲学鼻祖郭尔凯格尔的“孤独个体说”有极强的映照关系,完全就是将其具象话的杰作。当然导演的初衷可能跟那些理论毫无关系,而里面的那些深意却与其不谋而合,揭示的深入而准确。我们永远不法沟通,永远孤独。女主角为了否定这样的绝望跳楼自杀,以生命代价来告诉他,我们是可以的。而事实是,这一切都是幻觉,两个有共同经历的人在光影交织的某一瞬产生共鸣,因为那些刻骨悔恨的经历,他们仿佛达到了一种沟通。然而这只是表象的耦合,女主角宁愿为了假象牺牲生命,而从某种角度讲,假象已成为现实,女人肉体消失,精神存于他的心中,这已是世界上唯一的关照

  这部电影刚开始我也是百无聊赖同学那里找到想看看全智贤而去看的,结果看得毛骨悚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那些令人绝望的真理

  这部电影是很长时间前看到的,许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楚,印象中关于主题导演通过那些细节阐述异常饱满

  这部电影关于主观,关于唯心主义,关于信仰。片中男主人公女友讲的那个故事是那样的撼人:从前有一个村长因为长时间缺少雨水干旱,而村里人们集体寺庙里向神灵祈求雨水。在那茫茫的人群中,只有一个小孩子带了伞。因为他相信雨水将会到来。仪式完毕后,大雨果然倾盆而至,人们慌忙逃窜,小男孩站在雨中,手擎着伞。

  《四人餐桌》影评(六):信与幸

  其实并不是鬼片,但也可以说是——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鬼”。

  “鬼”,人心里那些阴暗的扭曲的晦涩难懂部分

  有一个词语在电影中反复被提及:相信。这个动词的对象包括别人和自己。

  中国人有几句老话,一是“心诚则灵”;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说的都是“信”可以带来的具体效果。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回事,信可以让人执着起来,精神上产生力量,进而影响全身神经系统……这并不是虚玄的现象科学家已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信则有”这种人类自我暗示心理效应,用专业术语说,叫“安慰剂效应”——这是针对正面的心理暗示而言。如果是负面的,大概要叫“恐慌剂”。

  电影里的全智贤演的是一个有超能力的女人,一开始导演让我们以为她的超能力是“见到鬼”,但看完的全部的情节后人们会推翻这个设定。照我有限的知识看来,他们都是些不同症状的精神病患者而已。

  那么,全智贤的超能力是什么呢?有豆友指出,她的能力是看到人的思想深处那些纠缠人心的阴影。我认为这个分析正确的。她看到的这些,是“存在”的,但无法区分是存在于当事人想象中,还是历史中。她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因为她连自己也欺骗了。

  对内外界信息的无法确认,导致了电影里几个人的精神崩溃,他们都陷于某种焦虑不可自拔。他们认为自己有着不可告人的隐情,而这个隐情无法诉说,无法使他人理解,他们由此步步走向自闭自封,而最后他们就真的成了无法与人正常交往的“怪人”,付出幸福,甚至生命的代价。

  全智贤相信自己看到了跳楼女人的眼睛,为证明这个她也跳下了高楼。自罪男人继续背负他的罪,即使把餐桌打烂,但在他的内心,那张四人餐桌坚固完整,而且在坐了两个孩子之余,还多了一个全智贤——无疑他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导致了她的死亡。

  其实,自我救赎的锦囊里,藏的也是一个“信”字——那就是信爱,信光明,信幸福。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罪的,不幸的,肮脏的,那么你便会成为自己所标签的那种人。反之,想要幸福,就必须拥有幸福的人所拥有心态阳光开朗豁达、松脱……放下罪,你才能无罪。否则,你将永远不幸。

  《四人餐桌》影评(七):《四人餐桌》,一部心理惊悚片(非恐怖片)

  自从中学时候看过恐怖片之后,从此对恐怖片是敬而远之,觉得那是一种精神污染。因为那些恐怖的画面意象总是滞留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且,夜不能寐

  如果《四人餐桌》没有朴新阳的出演,我绝对是不会触及的。他,太有魅力!我,无法抗拒。

  一开始,就选择他在家时,在午睡。我点击了《四人餐桌》。音量,调到最低。恐怖片之所以恐怖,音效占了很大一部分。心,踹踹然;手,紧紧握。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怎么那么熟悉?同样是介绍灵异的影片,同样是能看见灵异的主人公,同样是深陷其中的人们充满痛苦,无人理解,以至于绝望----她,选择了从屋顶跳下;他,选择了杀死自己的心理医生,然后开枪自杀。从故事的完整性、悬疑性、主题的明确性而言,显然,《灵异第六感》更胜一筹。《四人餐桌》,最后是无限宽广无可奈何,恐怖从画面慢慢地延伸氤氲到每一个观赏此片的人们的脑中心中;《灵异第六感》,最后是告诉人们,如果某一天有鬼魂来找你,是因为它们认为你能够帮助它们,请你抛除恐怖,静静地倾听它们诉说。或许,你能够帮它们解除遗憾,它们就会了无遗憾地离你而去,它们会感谢你。

  朴新阳与全智贤终于再次合作,从《我心荡漾》到《白色情人节》,再到《四人餐桌》,两人都完美变身,成了两个深陷灵异之中痛苦万分的无助、孤独、不被理解的人。没有人可以安慰他们,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依靠了,只能选择离开······

  整体来说,不是很恐怖。或许因为已经打了预防针----看过《灵异第六感》。

  2010-06-03 13:03 于 福建

  ·······································································

  看简介,说是恐怖片,其实不是,但也已被心理暗示,开看之初是以观赏恐怖片的心情看的。影片画面真是很干净,只是一种心理惊悚吧。人最害怕的,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寻找各种心灵寄托与信仰。

  2011-06-05 于 哈尔滨

  《四人餐桌》影评(八):人总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

  正如有些人想要相信这是一部恐怖片于是就当它是部恐怖片来欣赏果然有点失望——根本就不吓人

  然而我想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披了灵异外衣的哲学片。

  首先是男主角,他因为愧疚觉得那两个死在电车上的小女孩自己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加上那个给人感觉不是特别好的餐桌,于是两个不好的心里意向结合成了折磨男主良心梦魇

  再说全智贤出演的锦云,因为告知贞淑她小的时候和母亲被困井中是靠着吸食母亲的血液活下来的,于是造成了贞淑的心理负担并且杀害掉了锦云和自己的孩子。我们看到贞淑在把婴儿扔下去的时候是把他们扒光了扔下去的,而在回忆中贞淑也是浑身光裸着吸食母亲的血液在井中得以存活的。所以贞淑其实是想杀了吸食母亲血液存活下来的自己。

  当然我认为贞淑是有些仇恨告知自己真相的锦云的,虽然由后来锦云的破碎话语中能感知贞淑是由于好奇才问的锦云,就像男主一样。但是贞淑承担不起真想并因此崩溃,还造成了锦云丈夫对锦云的不信任——锦云的丈夫在开车中曾经接到一通威胁电话说是自己已经老了,要是能有自己的店的话就怎样怎样。这一通电话想来是同样作为目击证人保安先生打来的。

  在现场知道事实真相的人有贞淑(精神已经不正常)和锦云,再有就是帮忙锦云提袋子的保安同学了。但是想来作为锦云的丈夫他是肯定知道锦云有个巫师的娘,再加上那个养猫的女子跳楼自杀锦云说看到了她的眼睛于是乎丈夫在这方面并不是很信任锦云。所以他认为他是出于爱接受了保安的威胁保护了锦云,但是锦云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不信任。

  后来见到有相同遭遇的男主就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再来分析男主,小的时候他曾经目睹司机倒车轧死小孩子并把小孩子藏到了下水道,后来有大人找的时候他当然就说啦,但是大人不清楚他是目击证人于是还觉得他是一个料事如神的神童。他渴望上学画的那个老师表扬标志也成了某种图腾。他的父亲则可能是那个压死小孩的倒车司机,别人不清楚啥事盲目崇拜他能不知道吗?于是他禁止男主乱说话,也不让男主上学,牧师过来问话他很凶狠地就把男主带回去了。后来男主不堪重负想要杀了他爹,还把妹妹藏起来了,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却是自己。想必他的一生都是背着罪孽活着的,也是因为小时候的事,虽然男主已经失忆了但是后来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却养成了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毛病

  于是误会只能越积越深,他明白事理女朋友(用下雨的例子佐证即便说是要相信也很难做到真的去相信)拿着本来是买给男主的伞离开了。

  男主去找牧师爸爸,想要核实到底是锦云疯了还是确有其事,但是得知了锦云的孩子死了的事情,后来父亲回来与父亲对峙父亲却不愿正面交锋,其实心底里已经知道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了,但是相信锦云说的话等同于自己也是一个疯子,他宁愿装作不知道继续自己完美的生活(他爸爸说的,现在你要结婚了我也要有我自己的教堂了不是很幸福么),但不想这成了压死锦云的最后一根稻草

  锦云愿以自己的一死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的,哪怕现实是鲜血淋漓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视,她还是用最惨烈方法证明自己才是一直站在真理的这一边。

  所以到底是知道一切真理的上帝幸福呢?还是愚蠢羔羊幸福呢?

  《四人餐桌》影评(九):罪孽、梦魇与现实交错

  转载

  文/电影双周刊

  看过之前同样是韩国制造的《姊魅情深》,《与鬼同桌》相信是另一部以罪疚心理贯串的「惊栗片」,我这里所谓的「惊栗」是因为导演不是用鬼怪作号召的,而是让观众了解主角的心理状态后所感受到的心寒,有别于其它捉鬼、见鬼的惊吓片,亦有别于其它悬疑味重、要追查真相的惊栗片。《与鬼同桌》的情节与观点采用了开放式的态度,第一次当导演的李受娟要给观众一个机会去当电影的操控者,要自己推敲两位主角的经验与世界观,所以看时未必能将所有细节「合理」地串连起来,因为中间总留了缺口,好让观众自行填补。

  导演摒弃以夸张的剪接手法去营造恐怖气氛,甚至连惊吓镜头、配乐、声效都用得不多。韩语版本的电影名称直译为「四人餐桌」,片中正源(朴申阳)未婚妻Hee-eun说,吃饭的人是整顿饭的主角,所以这张「餐桌」特别用射灯照着吃饭的人。如舞台上的表演者一样,由于这种冷峻的灯光与整间家庭式的居所格格不入,就成了正源见鬼的序幕。

  其实最恐怖的环境就只有正源的家及那两名童尸,其余教人心寒的都是主角的变异心理状态,以及那些显现主角童年记忆的零碎片段,那些事实确然令人心寒,例如把婴儿从高处抛到街上、一位小朋友被泥头车辗死在沟渠道中等等,由于片段剪得破碎诡异,而且都是发生在三个不同主角的身上,要靠观众自行串连。

  内疚、遗忘与潜意识

  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曾提及,小时候的经验往往会构成成年人的梦,能以转移、压缩的模式来呈现;由于正源在七岁时烧炭杀父并害死妹妹的事实令他痛心疾首,内疚万分,于是,他长大后刻意忘记七岁以前的事,可惜,这段经历仍不断缠绕他。人有潜意识,存在这个记忆「暗格」内的数据,在正常意识下是不会显现出来,可能偶尔会出现零碎的片段,或者在梦中重现。就因为人类有这个天性,很多故事都以这理论为依归,故弄玄虚。 究竟正源真的见到鬼,还是因为潜意识罪疚而产生幻象,导演给予观众思想上的发挥。不过可以理解成为由于害死妹妹的事不能磨灭,于是他对于在地铁中被母亲毒死的两位小妹妹加予了亲身的感受,觉得自己亦间接害死她们,所以在居所内他能看见两个童尸。而最后郑然(全知贤)亦为了证明她的说话而堕楼死亡后,正源亦能看见郑然的鬼魂一样。

  悲剧源于悲观

  郑然的角色有个带领作用,身为巫医女儿的她帮正源及邻居重现已遗忘的记忆,而发展出整个故事,郑然道出了一句很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的话:「是你接受不到你的过去」。这就是导演想说的重点,就是我们活在这个充满悲观主义的社会下,如果不选择去接受,就会像片中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发生:郑然的邻居把她的孩子杀死、正源见鬼并记起童年阴影、邻居及郑然从高处堕下自杀,他们三人都是接受不了现实(过去)的人。邻居及郑然选择了自杀,前者为了了结事件,后者只为一个证明,正源虽然没有自杀,但他选择了活在阴影下,他明明已把那张四人餐桌打碎,但最后一幕却又见他在餐桌上看到两名女孩及郑然的鬼魂,究竟打碎餐桌才是现实,还是他真的见鬼?相信导演在这里给了一个明确的暗示,就是,正源摆脱不了过去,会一直被自己产生的鬼魅陪伴着。

  《四人餐桌》影评(十):信春哥,得永生

  影片三星吧,给全女神再加一星。

  不错的故事,导演很用心,细节处理很细腻,加起来是什么效果?一部乏味、无沸点的心理电影。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全智贤问咨询师,“你认为人们相信一切他们经历的事情吗?——他们不信。人们不信哪怕是他们经历的事情,只有当他们能接受时,他们才会相信。”这基本上算是整部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

  那个道具四人餐桌,它在整部电影里好像是多余的,凑成四人打麻将的?餐桌是吃饭的地方,象征着爱、信任与归属。如果电影开头是这样的:灯光先照在那个空的座位上,然后照在朴信阳微笑的脸上,再照在其女友幸福的脸上,最后照在一个朦胧的他们的孩子的脸上,然后灯光全灭。在剧情展开时那个餐桌始终没人坐,这样更显得男主角的那种孤独。在电影最后,先照在全智贤的背影上,再照在朴信阳迷离涣散的脸上,再照在朴信阳的妹妹被烧焦的脸上,最后照在被卡车压死的小男孩的脸上,然后是全智贤的问候:汤好喝吗?这样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所以导演借朴信阳女友之口,对这个后现代主义风格餐桌的解读,纯属分散主题。还有,因为朴信阳的心理经历了变化,他潜意识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变化,而那个餐桌始终坐的是地铁上的两个小孩,不太合常理。

  朴信阳七岁时失忆,这是整个电影的关键点,虽然有这种可能,可信度却不大。他目击了小男孩被压死,误杀了最亲爱的妹妹,之后被送福利院,然后被养父领养。他一氧化碳中毒,但是看起来是意识清醒。这些童年不愉快的记忆被他完全抹去,有点唐突。

  那个第二目击者,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太,不知道导演为何如此安排她露脸。

  杀婴案的审判。电影中间穿插了四个人的回忆,有点电影《罗生门》的味道。

  第一目击者全智贤的陈述,被告杀了她的孩子;

  被告的丈夫的陈述,他的妻子精神有问题,曾去医院治疗;

  第二目击者保安的陈述,被告有精神障碍,他目击被告杀了孩子;

  被告的回忆,她害怕一个人带孩子,特别是全智贤告诉了她童年的阴影之后,她在阳台上抱着孩子,没意识到什么时候松手了。

  那么谁的陈述是事实呢?

  其一:全智贤和被告的回忆场景是一样的,但全智贤老公的回忆中杀婴者变成了全智贤。

  其二:很显然全智贤老公不是目击者,信息是保安传达给他的。所以事实是保安没有目击整个事件,只是利用全智贤的老公认为全智贤有精神问题敲诈了他一笔钱开店。

  其三,为什么被告杀的是全智贤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导演安排了一个场景,也就是全智贤告诉朴信阳他的童年阴影后,全智贤感到很害怕,有一个人安慰她,还说不要喝妈妈的血了,那个人就是被告。换句话说全智贤把比自己大很多的被告当成了母亲。所以最后时刻,被告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扔掉的是全智贤的孩子。

  不得不说,导演讲的很晦涩啊。

  全智贤必须死吗?

  全智贤是一位潜意识的窥视者,能感触到别人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在整部电影中,她是最孤独的,不同于邻居的抑郁,不同于被告的压抑,不同于朴信阳的负罪感,她是清白的,因为她不同于常人所以没有人信任她。她的老公很爱她,为她不惜作伪证(在他看来是这样),但是这种爱是一种徒劳,因为他从未理解过她。全智贤的妈妈也曾不相信过她,她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能看到高速坠落的人的眼睛。朴信阳相信她,她就告诉了他童年的秘密。但是很快的,朴信阳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能力消化这个秘密,他选择了否定这个秘密,就像以前那样,把它压进潜意识。伴随着朴信阳收回最后一丝信任,她的生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