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家有喜事》经典观后感10篇
《97家有喜事》是一部由张坚庭执导,周星驰 / 黄百鸣 / 吴镇宇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一):有个问题
那为什么现在的香港喜剧都是垃圾呢?
是因为星爷改拍正剧了?是因为许冠文退役了?还是没有土壤了?还是我们的欣赏水平高了?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二):家有喜事
黄百鸣其实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喜剧风格和周星驰相比绝对是上个时代的产物,生硬拼凑的结果就是两部风格凌乱的《家有喜事》。从整部影片上来看,情节和第一集雷同的太多,以至于没有什么新鲜感。不过,这种贺岁片的好处就是不用管情节、主题、结构,只要细节把观众逗笑就行了,所以星哥在其中稍显突出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三):97家有喜事——庆祝香港回归
影片笑中也有很多小细节,反应了香港人对香港即将回归中国的支持!例如,家中宴请丁生丁太时,即便是以前的救命恩人,却是崇洋媚外的货色,不看好香港的回归前景,结果被众人“打脸”;另外,二儿子最后和来自北京(首都)的烤鸭妹一起了,两家还合作开了“一家亲”的店面,从此大陆香港一家亲嘛,表达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还有拆墙的举动,表明大陆与香港的相处交流再也没有阻碍,还有怎么多港星在剧末出现,一片欢喜的画面,也是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骄傲和期待之情。
《97家有喜事》观后感(四):97
如果单独从把观众逗笑这个角度看的话,这部电影已经做到了,不管是演员上,还是其他剧情方面都还不错。但整体觉得没有92版的经典,虽然故事的结构上很类似。另外,片子里的各种桥段也让人觉得蛮好玩的,比如吴倩莲办包公的那一段,还有周星驰和钟丽缇互相比谁惨的那一段都还蛮有意思的。演员方面,依然是延续了九二版的大牌,家庭式喜剧,很有港片的韵味在里面,算是那种可以看看的爆米花电影吧!里面每一个演员都表演的很松弛,不管是大哥大黄百鸣,周星驰,还是几位女主 很不用脑子就可以看,很轻松愉快的观影过程,虽然没什么实际意义,看完之后觉得,但观众不就是为了开心来的?放松心情,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剧情什么的,都不重要了……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五):相比92版 97版有自己的风格
香港喜剧片惯有的风格给人轻松、惬意、快乐、着重强调大团圆的结局。相比92年版稍有逊色,但也有自己的风格,笑点不断又不突兀,男女演员们可以说是本色出演,里面每一个演员都表演的很松弛,不管是大哥大黄百鸣、周星驰、还是几位女主。家庭式喜剧很有港片的韵味在里面,此部电影笑料与其他喜事系列电影相比并不出彩,但重温一下似乎有种淡淡的余味。
《97家有喜事》观后感(六):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假傻的人
写于2011年2月4日(曾经的渣渣观后感)大年初二,今年的春节我真的太不给力了,从大年三十病到现在,而且病得还不轻,感冒不见好,头痛欲绝,像老年痴呆一样在电视机前硬撑着,真是拖家人后腿,害他们也走不开,恨自己啊。
不过往好处想,就是我把病痛在这几天磨练掉了,接下来一年就只剩好事了,好耶!电影频道居然播出这部老掉牙的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我想,或许人有时傻了是件好事,他可以冷眼旁观一切,还能成为别人毫不防备的倾诉对象,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傻子怎么会犯错嘛。
那是因为人们对傻子的宽限会比对平常人大很多,不会制约他,也不会批评惹祸的他,病人和傻子差不多,失去了舒适和胃口,但却得到了宽容和关爱。
不过,新的一年,还是健康为妙啊,人健康了,才有力气做梦和圆梦。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七):97家有喜事
09年的《家有喜事》又把我逗的一团疯,这回的老大没有出轨,倒是误以为他老婆贤淑红杏出墙,平日里对老婆不够好甚至嫌弃其老婆的他真正吃了一把醋,女人不仅是要收拾好自己,有时其实技巧的实施也是很重要的,否则整天对他太好过于溺爱只会宠坏老公,到头来还落得一个被休妻的下场。做男人不容易,做女人更是在经营一门艺术。
老二的生性纯良,老实本分,也依然是个男人,即便他再老实,他选择女友也是要貌美如花,哪怕她整天跟小流氓混在一起,哪怕家人再不喜欢她,男人对女人的美貌忠贞是坚不可摧的,或许只要时间证明一切,待到时间把他的耐心磨平,待到女人的任性与泼辣发挥到淋漓尽致,事情变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老二不再独走钢丝,他会回归到家庭,娶一个美丽贤惠的俗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老三,哈哈,再次借获得神经病的症状,嘻嘻哈哈胡打胡闹,以生病了不起的名义胡作非为,骗取金钱,美色,满足一切浪子的虚荣之心,当有一天父亲的一番真情将他唤醒内心的柔软,开始走向四方八稳的小日子。
喜剧依旧是无厘头,不按常理出牌,精心设计的无痛关痒的情节,是一个个笑点在绽放。
《97家有喜事》观后感(八):温情谁付与闻
读书郎三个硕士,一个博士。纯情男陪痞子女,痞子女洁癖倒胜过他,也难怪有共同语言。
我可不可以给你五万块,你信不信我给你五巴掌。 老字号输给连锁店,可口可乐输给奥运精神。 是生意不好,不是信用不好,记得给我讲清楚。
以前是人跟人谈,谈的好了再谈钱;后来是人跟钱谈;现在是钱跟钱谈。
知识分子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恨不能一个人在家研究量子力学。
老大继承事业,半个父亲。娶个老婆,四维八德。以前是小甜甜,现在是牛夫人。疲惫生活浪漫梦想,雨打风吹去。小贩说,你不是喜欢摄影吗,还有小说送。
父亲是过来人,什么黄脸婆,脸黄些才好看。实在不行,买盆花送你。吉祥如意,好过火树银花。
《97家有喜事》观后感(九):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97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从影片中可以闻到大陆、香港的政治风向。
老爷子是从大陆来香港打拼的,吴倩莲从北京过来,卖的是山东烧鸡。92家有喜事的最后,才知道大嫂是从台湾过来的,母语是闽南话。
电影里含有历史,看不同地区的电影看的也是不同地区的文化以及地缘政治。
可以看出香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很international了,懂得大陆、台湾和香港本地的文化异同,而今天的大陆上虽然经济已然腾飞,但是我们现在出品的大众商业电影中还是很难看出这种international的思维和格局。
中国依然是二元经济结构,有地方富的像卢森堡,有地方穷的像卢旺达。人和人之间思维眼界格局的隐性差距也许比生活质量间显性的差距还要大。
阶级跟地域捆绑,阶级跟资产存量捆绑,阶级跟受教育程度捆绑。其实,阶级跟自身的综合素质捆绑才是阶级固化,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无论什么社会什么年代,这一条都是不变的。
希望我们年轻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对高房价,面对接下来可能会面对到的经济寒冬,不要自怨自艾,努力去提高自己吧。
自身的选择受环境的影响,唯有努力还算可以自己稍微把握住的。相信我,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97家有喜事》观后感(十):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如果你是荣迷,你一定懂我,和我的标题。
为了结尾出场不到一分钟的哥哥,我愿意用一部电影的时长,静静等待他的出现。甚至于,看完他的每一部电影,听完他的每一首歌曲,早日去Leslie星球和他会合,不,应该说是继续瞻仰那令上帝为之疯狂和嫉妒的脸庞和才华。
这部电影小时候看过,唯一记住的是周星星和钟丽缇“斗痴”的片段,两个人满嘴哈喇子,套用薛之谦的歌词便是——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如今重看,最爱的那幕倒成了无厘头的桌球比拼。有一种创意叫因地制宜,没有球杆不要紧,我们有扫帚和拖把;没有彩球不要紧,我们有番茄和鸡蛋;没有巧粉不要紧,我们有燃烧的蜡烛嘛。据说星爷现实生活中打桌球真的很厉害,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龙的传人》。
—是吗?不觉得。
—不觉得才危险啊。
总觉得这段和《豪门夜宴》里的自嘲不谋而合,星爷是一个精益求精善于自省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的“无厘头”喜剧站稳了港片的半壁江山,是一代人的记忆共同体。
昨天,看完了哥哥1985夏日百爵演唱会,发现早期好多歌都超励志,比如《默默向上游》《始终会行运》《全赖有你》,当然要把《第一次》算上也不是不可以。提起《全赖有你》,就不得不说早期的MV黑历史了,哥哥站在挖掘机上,唱着“前面山坡必跨过”。反正你黑说什么都对,这个绝对看一次笑一次(传送门B站AV4210700)。后面很多曲目都是我心头肉,不一一列举了,反正百听不厌的是《痴心的我》。对了,登台那个招牌动作让我想到了92家有喜事中星爷拿话筒的样子,据说当时是哥哥现场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