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冲破黑暗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冲破黑暗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10-14 01:4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冲破黑暗谷》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冲破黑暗谷》是一部由肯·罗素执导,奥列佛·里德 / 安-玛格丽特 / 罗杰·达尔特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歌舞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冲破黑暗谷》影评(一):一部堪比The Wall的摇滚电影

  这样说虽然似乎有点力有不逮,但也并不十分过分。

  影片最出彩的地方除了完整重现音乐剧的声响部分外,主演亦是The Who主唱的Roger Daltrey,表演出人意料地让人叹服。乐队其它几位成员也有串场。演员名单里还有Elton John和Eric Clapton,可惜我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呵呵

  另外,想不到在这里又看到了Jack Nicholson,呵呵,那标志性的一脸坏笑让人一望即识。在里面饰一走过场性质医生,虽只短短数分钟,却立刻把旁人比了下去!

  《冲破黑暗谷》影评(二):人是人类缩影

  辛辣嘲讽绝妙台词,互相嵌套勾连的象征含蓄幽默的反偶像方式……Tommy的内在绝不止于摇滚,正如上端成圆形化作弹子球机触杆的十字架一般——世界充满了隐喻:这不是冷嘲热讽,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Tommy的聋哑瞎在于他自己丢失了自己,彻底的自闭:前半部分是一个寻觅的过程,其间各种人对一个无意识孩子虐待,并不构成足够刺激。弹子机则在无意之间为他找到了一条链接,和真实世界的沟通,是他重返世间的希望。或者,能够说Tommy是一个人格分裂者:这里面的隐喻,或许是人类对于人类自身的虚伪掩饰。恰如Tommy所饰演的救主,以及狂信的人们,是作为对人类积累万年来的现实压力的舒张一般。

  《冲破黑暗谷》影评(三):隐喻

  李延老师:这是一部关于摇滚历史的电影。开场是战火代表二战,二战结束后,母亲和继父就像是政府,汤米代表二战结束后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被政府洗脑,告诉他,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然后用了很多办法希望孩子醒过来,有吉普赛女巫的药物治疗,代表那时候青年使用迷幻药、抗抑郁症药物等;有弟弟叔叔,代表学校,但是教育也没有起到作用;医生,指代专家学者,也无用;玛丽莲梦露代表的性解放,在电影里指代宗教的倒塌,同样得不到救赎。后来打破镜子,汤米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弹桌球游戏,指代的是摇滚,是摇滚风靡的时候,青年们找到了自己的出口,呐喊,宣泄。但后来继父开始用此赚钱,摇滚和商业金钱扯上关系,就变味了,所以后来疯狂砸弹桌球游戏。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隐喻,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是看不懂的,听老师讲解后,觉得清晰很多。但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解读都会不同,所以才会有二次创作说法。影片末尾,在阳光下,在波光粼粼水上面,人们围靠过来。我想那应该是希望。总是会冲破,达到重生感受宁静祥和美好

  整部电影以歌唱表演形式表达,音乐是摇滚,画面荒诞离奇,像平面构成,创意十足,色彩丰富。这部电影可以再细看一次。

  《冲破黑暗谷》影评(四):哑盲聋不可戏,脱却是神仙

  七十年代的欧美社会彻底迷失了,在新生心目中,上帝已经死亡,耶稣基督从超级巨星降为血肉凡夫,宗教主义不再能填补心灵空白,于是,娱乐人物趁虚而入,一个个奇迹似的成为新文化英雄,披头士风靡西方,玉殒多年的玛丽莲.梦露又席卷欧美,变成老弱病残的活菩萨,更荒谬的是一个既聋又瞎还不会说话的年轻人汤米,在顽疾豁然痊愈之后,居然被当成新的救世主,在群众盲动的狂热中暴起暴落,完成一段现代的神话传奇

  正是这种荒谬感促使肯.拉塞尔把汤米的故事搬上银幕根据「The Who」乐队的畅销摇滚剧改编,拍成一部空前慑人心魄的电影,把属于七十年代的痴狂和虚无用放浪的影像效果表现淋漓尽致,在音响的驾驭上,比较取自古典的《乐圣柴可夫斯基》和取自百老汇歌剧的《男朋友》,又提升迈进了一个境界。(拉塞尔还拍过马勒和李斯特的传记

  也正是这种荒谬感,形成全片无可替代的怪诞风格,肯.拉塞尔以尖刻眼光关照汤米的遭遇:冲破母亲私情经验成为一道永铭的烙印,鄙俗的后父弗兰克叔叔缩影了外界的扰攘和愚蠢,吉普赛巫婆野性治疗无异于鲜血淋漓的电击酷刑,但是这一切黑暗士气痛苦在一场疯狂的弹桌球游戏以后全面改观,汤米冲破巨镜,跌入碧波,世界突然大放光明理性是什么?科学是什么?在命运面前,万事低头。

  肯.拉塞尔又一嘲讽的,是现代人无知无助粉丝对娱乐人物的盲目崇拜(这种精神偶像已经如同邪教一般存在,且逐渐替代了政治与宗教,而且带来了对新消费文化的猛烈冲击)。在梦露的殿堂里,巨像高拱,香烟缭绕,戴着梦露面具女郎和身披道袍的歌手吉他雕像脚趾信徒施洗,他们和后来成为新的偶像和救世主的汤米一样(汤米恢复视听后也第一时间为母亲施洗)。而汤米在祭拜梦露雕像时也无意将其打碎,这代表了他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的无政府状态,不断抨击着文化图腾。然而在他成为新偶像之后,他也得到了和梦露雕像相同下场,在他为全球带来传染病一般的狂热后,信徒发现他们得到的不是救赎,而是汤米家人制作出来的廉价噱头 — 一付墨镜耳罩加口塞的特殊装备(据称可以训练成聋瞎哑状态下的反应能力,变得和汤米一样)。这一转折突出导演挖苦资本社会及商业行为用心,不敢受骗的群众终于愤然毁去了他们的偶像,如同肯.拉塞尔以一轮升起的旭日抹去全片的梦魇

  《巨星汤米》不算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但却是一部标新立异的新歌舞片,因此观者注重的不在于故事内容而在于表现形式。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摇滚乐,不喜欢发条橙》、《洛基恐怖秀》、《魅影天堂》,你显然不会喜欢这部电影。肯.拉塞尔的电影才华永远领先于我们的想象,用行云流水天马行空评语来形容此片的奇异,已经显得过于保守。从动画电子摄影到叠印、中途曝光的实验技巧倾巢而出,把银幕交织成一片璀璨魔幻的星海,生活人性透过哈哈镜折射出来,使人捧腹、迷惑甚至心惊肉跳

  《冲破黑暗谷》影评(五):关于专辑“tommy”的两个番外篇

  番外篇之一:电影与音乐的差别比较

  专辑“tommy”在当时的意义可是划时代的,它让大伙儿看到了摇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宏大、叙事、史诗等这些以前似乎只属于小说、电影和戏剧艺术形式的专利。从这一点上来说,“tommy”的意义是革命性的。同时,令人遗憾的是,这革命性的意义远大于“tommy”音乐本身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宏大、叙事、史诗等词汇已在摇滚乐界泛滥的时候,现在去听“tommy”,就不会再像当年那么激动了。虽然,平心而论,“tommy”的音乐还是非出色的;可是,当我们想到“tommy”时,我们会先想到它革命性的创作手法、完整的故事情节、隐晦的政治暗示,然后才是它的音乐本身的精彩,不是么?

  同时,与专辑相比,其同名电影的水平实在令人遗憾。“tommy”的情节是比较单一的,故事色彩相对单调,它更适合被改编成一部歌剧,而非对故事性要求更高的电影。电影似乎只满足于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实在敷衍了事。勉强加进去的几个新情节,如tommy母亲对儿子深厚感情、tommy面对镜子发挥想象,都显得十分小儿科。如果没有专辑的珠玉在前,电影的可看性,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了。

  电影还有一个败笔,就是请了太多的明星助阵。请明星倒没什么问题是这些明星都太爱抢戏,弄得原本还算流畅的故事情节横生枝节无数,幸好还不到一盘散沙地步。比如扮演医生的jack nicholson,这家伙是好莱坞第一花花公子没错,但也没必要在片中继续发挥自己这一“特长”罢。电影中描绘他是惑于tommy母亲的美貌、才把tommy医治好的。这么改编实在没必要。再如roger daltrey,他是个出色的舞台表演艺术家身材瘦削性感,不过在影片中他有太多时候都光着上身了,这表明他只顾展示自己,而忘了自己是在演别人。

  多年以后,当人们听着“tommy”、怀念起the who的时候,只会有很少人在同时还怀念着这部电影。

  番外篇之二:“tommy”与“the wall”的比较

  从个人经历上来看,pete townshend和“the wall”的主创roger waters都非常坎坷,“tommy”和“the wall”都可以看作是他们对童年不幸遭遇的一次大的发泄。只是townshend在乐队中虽然是主要的词曲创作者,但绝非唯一领袖。The who的四位成员都个性非凡,为了不使个性影响到共同的合作,townshend必须适当压抑一些自己,同时迁就一下其他三位成员。“tommy”的器乐风格对于the who以前的作品来说已经是个相当大的转变了,但从歌词上来说风格还是和以前的差不多,依然直白锐利。所以可以说,townshend在创作中压抑了对自己痛苦的表达,以至于看起来他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而在pink floyd乐队,roger waters是当仁不让一把手、乐队的代言人。这使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按自己意愿进行创作,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the wall”听起来是那么私人化,一切情节、感受都只有一个视角,而不像“tommy”那样具有多个视角。同时,由于这种极端私人化,使得“the wall”的故事显得比“tommy”要隐晦的多,很多情节都不是直接讲述、而是通过上下文的对照看出来的。

  “tommy”讲故事的手法中规中矩,而“the wall”由于上文所述原因,显得富于意识流。它在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上,要比“tommy”更为深入,因而也更为好看、更为震撼。毕竟,“the wall”离“tommy”发行已有十年,没有大的进步是说不过去的。

  “the wall”幸运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同名电影非常优秀,其视觉手法给人带来的震撼,远远冲破了音乐的束缚,让人感受到了新的思想、新的恐惧。比如“goodbye blue sky”中飞上蓝天白鸽变成黑鹰、然后坐落在地上变成建筑,再如“don’t leave me”中用两朵花模拟男女性交……这些场面构思都可以称得上是杰出,远非电影“tommy”可比。听过“the wall”专辑后再看同名电影,依然会被强烈吸引住。而“tommy”的电影相对于专辑而言,几乎没有带来什么有价值的新东西

  最后扯点别的。自恋型艺人一向是我的最爱,这当然包括此中的极端分子roger waters,但是这家伙的牢骚未免太多、太单一了点。从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中的单曲“us and them”开始他就在反战,到了专辑“the wall”,他的反战呼声到达了最高。然而在随后的专辑“the final cut”中,这小样的还在举着胳膊苍白无力的号召和平,这就未免让人反胃了。在摇滚史上诸多伟大的艺术家中,我发现,其实roger waters的才能相当的平庸

  而pete townshend看起来就要比waters坚强的多。受了这么多磨难,townshend的发泄也没像waters那样没完没了,永无休止。事实上,作为他那个年代最出色的词曲作者之一,townshend的作品内容各式各样,远比waters的怨妇之作丰富的多。

  节选自我的文章:amazing journey--the who乐队在“tommy”中的奇幻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