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呈读者诸君
忽忽又近岁末。学生来看望我,给我的礼物上附着一张卡片:“在这个时常有令人震撼的新闻事件上演的12月,只愿能有一方的清澈,暂时忘记寒冷,忘记雨雪,忘记混浊,拥有一刻辽阔的快乐!”
这是很有意味的祝福。既不宁静,也缺少了期盼,很像当今的世道。既然到了岁末,也就想着对一年的文字做一个总结,以感谢这一年认真读我的文字的诸君。说老实话,在这样时代里还能够耐心读我的这些不咸不淡的文字,我是感怀其中的。今年我一共在公众号里发表了49篇文字,与去年的63篇相比,少了很多。记得自己今年的第一篇文字,是从谈中年心情开始的:“不怀恋过往,不企慕未来,在日日的平常里感受自己和环境的变化”。说得淡然超然,可见文字有时候也可以是蒙汗药,沉沉睡去之后,即便做了孙二娘砧板上的包子,也无所谓的。今年我的文字并没有火气,因为生气已经和我的年纪不相符合了。还有经验告诉我,生气了之后,最后伤害的也还是自己,明哲保身故,所以闭嘴,这大概也是今年文字少于去年的一个原因吧。
不过在谈教育问题上,我真的还能够体会到一点执着的悲凉。因为每月必须有一篇,这是应了《上海教育》之约的,所以就不停地谈各种关于教育的问题,孳孳矻矻。知道自己说也是白说,但还是坚持白说也要说的态度。万事有个理在,并不能因为现实的不讲理,就放弃了这个理。这一年无论是说体育、说补习、说机构,还是谈教育的明天、学校的样子,总围绕的一点,那就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要尊重人的自由与理性,要能够体会到文明的魅力,要能让学生“活得像个人”。其实还有一篇是写校长应该有的样子的,是在出了北大的校长念错别字并发表了自己的辩护文字之后写的。因为我很多世故的考虑,没有在公号上发出来。不过,做了错事表示道歉其实也是要慎重的,否则发现原来底线低于常人,人设彻底崩塌,是一件弄巧成拙的事情,不合算的。今年还应了《教师月刊》的要求写了一篇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的文章:《万法唯静一灯传》,谈的是课堂应该有的样子,也是有感而发,沐猴而冠者在当今教育界实在是比比。
今年还发了一些关于旅行的文章,因为某些限制,我出国是需要格外的精打细算的,今年寒假和暑假都去了日本。所以写日本的文字自然就会多些。萨道义《明治维新亲历记》里就很热烈地表达过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赞美。这是西洋人对日本的赞美,但其实他所能感受到的与西洋文明迥异而又优雅美好的日本文明,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孑遗。礼失而求诸野,日游所记是我对于已经消失的中华文明的悲悼。当然也有留言指责我美化倭夷者,但是我以为对文明、秩序、卫生的喜爱是人性的要求,是超越了种族与文化的。芥川龙之介是怀着对唐诗宋词的敬仰来中国的,但是所见上海公园里的对湖小便,浔阳江上的船边大便,责任似乎不应该在芥川吧。所以,我不过是说文明应该有的样子而已。
至于我那些谈论唐诗宋词的文字,不过是想说文字之美应该有的样子吧。我常常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诧异地想,拥有这样优雅、美好的文字的民族,怎么可能无耻、下作呢?我爱这样的文字,我也愿意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这些文字中所传递的深沉而又优雅的美,更愿意这个拥有这么美好的文字的民族,能够配得上这样的文字。
最后还是要深深地、深深地感谢这一年来还未厌倦于我的文字的诸君。你们中间还有不少人的留言对我大加谬赞,让我在赧颜之余内心也有小小的得意。你们的支持,是我每每在沉寂的时候不敢放弃,在寂寞无聊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和你们一谈:“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因为觉得有你们在,我的文字不敢苟且,不敢庸俗,不敢媚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们塑造了我。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