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孩子喂饭,就是斩断未来他独立生活的双手!
写在前面
现在放寒假了,又是临近年关,家里的老人与小宝贝们之间的互动肯定也会增多,祖孙辈其乐融融的情景格外幸福,但有时候,也少不了一些小冲突。
小云的女儿梦梦刚刚三岁,她妈妈现在升级成了外婆,平时离得远难得见,这会儿放假了,小云也想着让孩子在外婆家住几天亲近亲近。
没想到外婆一看梦梦,立刻就对着小云抱怨了:“你怎么养孩子的啊?个儿倒是长了点,但怎么瘦伶伶的?”
外婆就把梦梦给搂怀里了:“小可怜啊,平时怎么吃饭的呀?你妈是不是不让你吃饱呀?”
梦梦一个劲摇头,小云也瞅自个女儿,小脸水灵灵粉扑扑的,哪像没吃饱饭的样子,但那是自个妈妈,也不好说什么,也就只嘱咐了两句。
结果到了时候来接梦梦,小姑娘脸蛋都明显圆了,更让小云意外的是,明明以前吃饭很乖的女儿,居然也闹着不吃饭了,讲条件要喂饭要零食。
小云一气之下打电话指责了她妈妈几句,意思是不该惯着小孩。结果她老人家理直气壮地一通反驳,觉得自己把梦梦养胖了才是对她好,把小云郁闷得不行。
现在小云正在花大力气重新训练梦梦吃饭,更决定在未来几年,不能让梦梦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太长了。
1
喂饭百害无一利
家长、尤其是长辈,经常会在喂饭的时候一边喂一边催:“快点吃啊,不然饭就冷了。”孩子听到这话,当然就会下意识地加快咀嚼的速度,赶紧把饭吞下去。
这样孩子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吃饭本来应该是享受美味,结果被催成了行军打仗,孩子当然就会排斥吃饭。
越排斥,大人就越要喂,一到吃饭的点就要追在孩子屁股后面想方设法把饭菜塞进孩子嘴里,孩子就越讨厌,可以说是进入恶性循环了。
而且进食过快、边跑边吃,孩子的肠胃就会很有负担,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肠胃炎。
再者,大人也总爱对孩子说:
“再吃一口,最后一口。”
一口又一口地喂孩子,而从吃下食物到胃反馈给大脑:“吃饱了。”是有一个过程的,等孩子反应过来吃饱了,实际上他已经吃撑了。
长期过量摄入食物,孩子当然就会发胖。
看起来孩子胖胖的好像挺招人喜欢,但其实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脑部发育没有一点好处,不光容易患上儿童肥胖症,连智力发育也会因此慢下来,变得比同龄孩子笨!
2
喂饭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总给孩子喂饭,孩子就会失去自己动手的兴趣,不光对吃饭不再感兴趣,对整理自己、学习等等方面都会失去兴趣,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被大人催促并且被一手包办,再想让他动手做自己的事,会难上加难。
这样的孩子,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专注力。
被喂饭的孩子,在凳子上永远都是坐不住的,他们脑子里总是想着跟吃饭无关的事情,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大人们就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说光压着孩子在桌上学习就行,而是应该从小开始、从小事开始就一点一滴培养,就从吃饭开始,请让孩子自己吃饭!
3
让孩子自己吃饭并不难
被喂饭的孩子也有更大的机率挑食,而让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吃饭的乐趣,挑食的机率也会大幅降低。
让孩子自己吃饭并不难,只看家长的决心有多大。
到点给饭
吃饭一定要定时定点,如果孩子当时不吃决不要喂也不要勉强他吃,更不用担心营养不良之类,一顿饭不吃并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告诉孩子:
“现在不吃等你饿了就没有吃的,也没有零食给你吃。”
不用几次,孩子就会乖乖在吃饭时间好好吃饭了。
孩子吃饭的餐具最好是专用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手、眼、脑的配合还不够协调,吃饭肯定会很慢,这就需要给孩子准备保温良好的餐具,让孩子慢慢吃。
少嫌弃
孩子吃饭,慢是一方面,还可能吃得到处都是,有的妈妈就会觉得很崩溃很烦人,为了省事于是就给孩子喂饭吃。但这是孩子学吃饭的过程中不能避免的过程,而且给孩子时间,他就能学得很快。
所以不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嫌弃他,却给他造成一辈子的损害。
做好榜样
父母也应该在吃饭上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刷网页打游戏,请和孩子一起开开心心的享受吃饭的乐趣。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