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超火爆的8D魔幻都市,每一步都是打卡胜地
提到这座城市,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美食和美女,其次就是火遍抖音的千与千寻的原型洪崖洞、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磁器口。
原本重庆只是长江边上的一个重工业城市,但是因为一系列票房火爆的电影曾在重庆取景,它开始走上了“网红旅游城市”的路线。
如果你以为山城雾都只有这点特色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有些事情只有等到置身重庆才会“恍然大悟”。
地 形 篇 勒点没得东南西北,只有上下左右重庆,一座你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这是共享单车的噩梦之都,这是跑酷爱好者最为畏惧的地方,来到重庆不叫旅游,叫探险。
山城重庆,真实地贯彻了山路十八弯的原则,只要有地,就没有重庆人修不上去的房子!
马路的一头是居民区,另一头可能是悬崖,前一秒你还在6楼,下一秒你可能在就平地了。
抗战期间,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重庆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这里连一块平地都没有,一切东西都似乎蒙上了四分之一英寸厚的灰尘”。
为了适应这种地形,重庆人民硬是靠着与山地共生的智慧开辟出了一座奇妙的城市。
他们创造了深不见底的皇冠大扶梯、长江索道,但是最为厉害的还是一种公共交通——轻轨。
这种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在地下运作,还可以在天上飞行,有时候还会在居民楼里任意穿梭。
它的线路也是遍布整个重庆,社长第一次去重庆的时候面对着眼前错综复杂的线路图,呆呆地站了五分钟之久。
轻轨的线路十分复杂,但好在是有迹可循的,然而,重庆的道路让社长第一次意识到:导航根本没用!
重庆的出租车,俗称托儿车,司机们大多是驾龄10年以上的老司机,几乎没有一条路是他们不知道的。
他们不仅是活地图,个个都还是顶级赛车手,随时随地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
社长至今仍然记得,为了赶火车提前一小时打车去火车站,结果司机师父以为我赶时间,把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活活开成了二十分钟,车速快到社长整个人腾空了……
世界上有不少山地城市,但重庆为何能一枝独秀成为万人向往的地方?社长认为,重庆透着一股独特的活力。
有些城市和国家因为地形原因而放弃整片土地,任由其荒废,然而在重庆却处处都能看到“跟这恶劣的环境争高下,和那广阔天地争活路”的坚定和智慧。
语 言 篇 你啷个楞个勒个也?大街小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爷子老太太,下到幼儿园门口排队放学的孩子,都操着一口流利的重庆话。
但是外地朋友们不用担心,友好的重庆人民面对外地人时会自动将重庆话切换至“川普”模式。
无论你来自何方,你都能和重庆人民异常顺利地通过两种好像并不一样的语言交流下去。
在社长看来,重庆话极具特色,有网友说:“重庆话正在以一己之力拯救汉语日益匮乏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示惊讶时,一般都用“哇”这个语气词。如果是在网络平台,往往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卧槽666”。
而重庆人不同,他们用许多生活用品、器具丰富了他们的语言,搭配上重庆话特有的麻辣腔调,让外地人看到了365种不重样的“惊讶方式”。
在这其中,应用最广的当属“锤子”。通常,重庆人会在该物品后加上一个语气助词“哟”或“哦”。
“锤子哦!”
牙刷可单用,但需要注意语气,一般来说两字中间有微妙停顿,“刷”字需拖长,并伴有“儿”话音。
跟着社长一起念“牙~刷(儿)!”
铲铲同锤子的使用方法类似,但是重庆人更喜欢将它用作名词,在前面加上合适的量词。
“你是个铲铲。”
重庆人非常喜欢自称“老子”,他们骂人的时候会自称“老子”,当然,他们高兴的时候也会说:
“哎呀老子得老(了)一等奖!”
不要误会,并不是这个老子。
微博上有人曾经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如何正确、礼貌地称呼别人?
重庆话是一种操作性很强且非常实用的语言,如果朋友们不知道怎么去运用,社长可以为大家示范一下。
情景设置 一个你非常讨厌的人对你说了一句土味情话:“我想问一条路,一条到你心里的路。”
“老子送你上天路,你问个锤子。”
他们对一些动物也有单独的叫法,比如鱼摆摆是鱼,微微是鹅,王俊凯的粉丝是小螃凯。
因为重庆话的上述特点,外地朋友们可能会十分担心地问道:重庆本地人是不是很凶?
众所周知,重庆人民非常热情和耿直,虽然他们男女老少说话都带着一股辣味。社长有几个在重庆读书的朋友纷纷表示:和重庆人做朋友简直是太有趣了!
无论是当年死守钓鱼城,还是作为陪都奋力抗战,重庆人总是操着重庆话,哼着歌谣,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起城市。
“让你龟儿子凶,让你龟儿子恶,老子们总要大反攻——等着!”
直到现在,他们性格中的这种轰轰烈烈和敢爱敢恨都仍有留存,所以外地人总是说重庆人是耿直仗义、热情开放的,重庆话是有趣可爱的。
不骗你,微博上还有很多重庆话教学呢!
美 食 篇 我锅头的鸭肠在哪点去老?网上有许多推荐的火锅店,几乎任何时候去都要排队,但是据重庆本地人说,那些精致的网红火锅店一般都不好吃。
真正好吃的火锅,或是真正可口的美食都藏匿在外地人根本找不到的巷子小路里。
那些店大多环境不怎么样,但是只要美食一上,你立马就能忽略一切,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离开之后还回味无穷。
火锅源于100年前的码头文化,工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将能用的食材全都煮进锅里食用。源于历史的心酸和环境的艰苦,火锅历经百年仍然能够满足重庆人对美食的一切幻想。
这座无辣不欢的城市并非只以辣为荣,一些小吃也是让社长垂涎三尺。
冰粉凉虾,和火锅更配。
这些食物价格都很便宜,但即便你见识过广阔的味蕾世界,也仍然会被这些美食所吸引。
重庆美食是简单的,有些店甚至在街边小摊摆几根板凳就开业了,但是人们总能在这种简单中找到乐趣,就像许多年前的那些工人在艰难中看到生机一样。
“重庆,一座你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社长最初以为这只是句玩笑,但来过重庆之后,许多人都和社长一样舍不得离开这个魅力十足的地方。
即便离开了,我们也永远喜欢着这个可爱的城市。
更多趣闻:
权健不“保健”,90后更爱“作死”?
社长送你高逼格的Kindle皮套!
(截止1月31日的12:00)
↓↓↓
#今日话题# 你对重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不点“好看”就是宝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