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10天,我被安排了18场相亲
“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
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
今年过年回家吧。
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给儿书”,
原来,在澳洲工作的儿子为了躲避春节回家,
竟然在海外“人间蒸发”。
只能托朋友,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华文报纸,
《墨尔本日报》头版,
刊出整版“给儿书”,
寻子回家过年。
可见春节“逼婚”的威力之大。
“每逢佳节被逼婚,又到一年春节时”。
“逼婚”,
如果无动于衷,
成为我们回家前必须做的功课。
这样才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
应对逼婚第一招:
这一招的灵感,
源自不久前微博上一位名为,
要想春节回家躲过亲戚们的追命连环call,
就要先下手为强。
就要趁着回家前,
提前把问题都问了。
举一反三,
应对逼婚,就要这么做:
“大姑在干嘛”
“看电视”
“少看点电视,
“知道了”
“明天出门吗”
“天冷,不出门”
窝在家里长蘑菇啊”
“没事多去公园溜达溜达”
……
“怎么发不过去了”
“大姑,你拉黑我了吗”
那就是被亲戚合起伙来揍一顿,
然后,
再被父母以“得罪了亲戚,
我们的老脸往哪儿搁”为名,
踢出门外。
不过风险过大,
请酌情使用。
2
应对逼婚第二招:
先成家、再立业。
只有你结了婚,
才叫一个完美的人。
所以“逼婚”的逻辑是这样的:
单身的你是如此孤独,
但是结了婚你就会变得幸福。
来逼婚的。
但是,
如果你能打破父母这个诡异的逻辑链,
你就赢了。
你可以这么做:
你可以随意转两条,
并配上“痛惜!天妒英才!”等解说词。
不敢轻举妄动。
然后,回家前和父母通过电话、
比如聊一聊妈妈的男神吴秀波,
“没想到波叔也会出轨,
不相信爱情了”。
什么徐峥了、陈思诚了,
都可以招呼出来,
不过,
你就要换一种套路,
什么马蓉、翟欣欣,
都可以和爸爸们聊一聊。
保证让爸妈感受到,
最后,也是杀手锏。
一定要在回家见面吃的第一顿饭,
抢在父母逼婚前发出灵魂的拷问,
“我就劝她不要着急结婚,
早听我了,
哪里还会有这样的糟心事”。
“结婚就像是买东西,
要货比三家,
要不然回家了总想着退货。”
在父母面面相觑中,
你就无声赢了这场战争。
这个招数效果最好,
可以毙敌于无形,不损毫发,
你要是总说些扫兴的话,
可能会被打出门去。
3
应对逼婚第三招:
逼婚为了什么,
逼婚是为了结婚。
如果你可以结婚这一前提都不满足的话,
父母自然不逼婚了。
所以,逼婚嘛,
就说自己是弯的,
带上个闺蜜回家蹭饭,
保证你妈一开门就拿起手机,
“喂,杨永信老师吗?
您过年放假吗,
我这里有个脑子抽抽的,
你帮我电电,
电不好我可不给钱。”
接下来的时间里,
父母会竭尽所能向你哭诉,
这个时候,
只要你适当地说一句,
各种好吃的往你面前端,
绝对不再提什么结婚的事情。
同样的,
只要能够实现,
都可以在春节回家时呈到母上大人面前,
是不是突然来了灵感。
当然,
只要让父母有了,
这个时候,
你就是把如花带回家,
妈妈保管也会一拍桌子,
“娶了!”
要不然母上大人晕了过去就尴尬了……
当然,父母特别开明的也算了,
不然妈妈一句,
“好呀,好呀,是gay好呀。
就能堵得你哑口无言。
除了让父母认为:
“孩子还没有到结婚的好时机”之外,
还可以用一招“我已经有男友”了,
来瞒天过海。
比如微博上这位名为,
@是盐亭阿的网友。
为了免受过年催婚相亲之扰,
花了一个月,
了一组自己与刘昊然的合照,
告诉爸爸自己已经有男友了,
家人信以为真。
否则会被一眼识破。
4
应对逼婚第四招:
不少年轻人过年回家,
好不热闹。
所以,
必须在相亲上采取行动,
动些手脚。
“母胎单身”关关被父母逼着相亲,
改用英语与相亲对象交流,
商量逃跑策略。
母上大人还在那边喜不自胜,
你这边已经什么都安排明白了。
知乎上网友的相亲策略也可以拿来借用:
反逼婚攻略第一计就是将计就计,别哭,也别闹,
让跟谁见就跟谁见。
如果对方管你要,你就说自己刚换了新号,
还没记住,以后打给你……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招适合女孩子。
直接对女孩示好,
然后拉着她去买面膜,买彩妆,
告诉她自己最爱哪一款,
自己如何如何会化妆,
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这两招是损,不过屡试不爽。
@雪鸥
去年过年回家,
爸妈就给我安排了一次相亲。
穿得也很好看。
我有些紧张,打了声招呼,
姑娘看到我有些吃惊。
气氛尴尬。
本来想提议喝咖啡的,可几秒钟大脑短路,
好像有一排代码在对我说,
喝啥咖啡呢,姑娘这么美就别痴心妄想了。
于是,我抬起头对姑娘说:
“我不喜欢你这样的,我们各回各家吧。”
姑娘脸绿得都可以偷菜了。
屌丝就是屌丝,做几年程序猿,梦早醒了。
我们山东人也比较实在,
与其被人拒绝,不如先拒绝别人,
哈哈,这牛皮够吹三年。
@薛超
这个方法最好,
几乎不会露出马脚,
不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要强,
不要面子薄,
该毁自己形象的时候就要果断,
这样才能成功搅黄各种相亲。
5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
2018年,
有超过一半的剩男、剩女,
(普遍认为27岁以上未婚的适龄青年)
有被父母逼婚,
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
背后隐藏着年轻人的彷徨与焦虑,
更多的还是父母对我们的担忧。
所以,
再多的花招、心思,
又怎抵得上,
你对父母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呢?
做父母的,
不是非要逼我们去相亲,去结婚,
去和一个不爱的人度过一生,
不过是对于我们的未来,
他们始终心存一份忧虑。
做儿女的,
不是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
只是对于“宁缺毋滥”,
始终有一份执着,
如果有一天我愿意跟一个人携手走进婚姻,
我希望是因为我爱他,
不是因为我们合适,
也不是因为我到了该结婚的年龄。
再说,你们的宝贝女儿,
还想在家里多做几年小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