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假10天,我被安排了18场相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年假10天,我被安排了18场相亲

2019-01-30 21:03:03 作者:花瓣志 来源:木子草 阅读:载入中…

  “36岁海归男子春节期间被安排18场相亲,

  儿子一气之下躲了起来。”

年假10天,我被安排了18场相亲

  “鹏:打了好多次电话你也不接,

  或许在这里才能让你看到。

  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

  今年过年回家吧。

  爱你妈妈。”

  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给儿书”,

  再次把“中国式逼婚”推到风口浪尖

  原来,在澳洲工作的儿子为了躲避春节回家,

  竟然在海外“人间蒸发”。

  无奈远在中国故乡老母亲,

  只能托朋友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华文报纸

  《墨尔本日报》头版,

  刊出整版“给儿书”,

  寻子回家过年。

  可见春节“逼婚”的威力之大。

  “每逢佳节被逼婚,又到一年春节时”。

  “逼婚”,

  已经成为单身年轻人回乡度过春节,

  面临的最头疼问题

  俗话说得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面对回家过年父母亲戚的催婚、逼婚,

  如果无动于衷

  那就甭想过一天的安生日子

  所以如何应对逼婚已经入魔的亲人

  成为我们回家前必须做的功课

  这样才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

  应对逼婚第一招:

  先下手为强

  这一招的灵感

  源自不久前微博上一位名为,

  @孙浩冉是条咸鱼网友

  这位网友通过与亲戚之间的微信截图

  生动展示了,

  要想春节回家躲过亲戚们的追命连环call,

  “对象呢?年薪多少?买房了吗?”

  就要先下手为强。

  就要趁着回家前,

  提前把问题都问了。

  举一反三

  应对逼婚,就要这么做:

  “大姑在干嘛”

  “看电视

  “少看点电视,

  你都老花眼了还不知道控制自己

  “知道了”

  “明天出门吗”

  “天冷,不出门”

  “不出门怎么认识新朋友

  窝在家里长蘑菇啊”

  “没事多去公园溜达溜达”

  “多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考虑”

  “省的让表哥担心你”

  ……

  “怎么发不过去了”

  “大姑,你拉黑我了吗”

  当然这么做有一个致命危险

  那就是被亲戚合起伙来揍一顿,

  然后,

  再被父母以“得罪了亲戚,

  我们的老脸往哪儿搁”为名,

  踢出门外。

  此应对招数效果甚好,

  不过风险过大,

  请酌情使用

  2

  应对逼婚第二招:

  偷梁换柱

  在很多长辈心目中,

  先成家、再立业。

  只有你结了婚,

  才叫一个完美的人。

  所以“逼婚”的逻辑是这样的:

  单身的你是如此孤独

  但是结了婚你就会变得幸福

  父母都是以婚姻与幸福之间划等号前提

  来逼婚的。

  但是,

  如果你能打破父母这个诡异的逻辑链,

  你就赢了。

  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利用朋友圈家庭群,

  进行舆论压制

  随便在百度搜索“逼婚 自杀”等关键字,

  就有无数相关新闻出现

  你可以随意转两条,

  并配上“痛惜!天妒英才!”等解说词。

  让朋友圈内的亲戚感受到你的情绪波动,

  不敢轻举妄动

  然后,回家前和父母通过电话、

  视频方式八卦

  比如聊一聊妈妈的男神吴秀波,

  “没想到波叔也会出轨,

  不相信爱情了”。

  什么徐峥了、陈思诚了,

  这种妈妈心中颇有好感演员

  都可以招呼出来,

  让平时被言情偶像迷惑的她们,

  明白神马美好爱情,都是骗人的!”

  不过,

  冷静爸爸可能不会被这种招数欺骗

  你就要换一种套路

  走“拍案惊奇”这种路线

  什么马蓉、翟欣欣,

  这种掏空钱财、逼人跳楼的事情

  都可以和爸爸们聊一聊。

  保证让爸妈感受到,

  “世间黑暗、人间险恶。”

  最后,也是杀手锏

  一定要在回家见面吃的第一顿饭,

  抢在父母逼婚前发出灵魂的拷问,

  “听说刚刚结婚一年的表姐离婚了。”

  在父母沉默间隙

  做出一连串感同身受的叹惋:

  “我就劝她不要着急结婚,

  早听我了,

  哪里还会有这样的糟心事”。

  “结婚就像是买东西

  要货比三家

  要不然回家了总想着退货。”

  在父母面面相觑中,

  你就无声赢了这场战争

  这个招数效果最好,

  可以毙敌于无形,不损毫发,

  唯一的缺点是在过年这种喜庆的场合

  你要是总说些扫兴的话,

  可能会被打出门去。

  3

  应对逼婚第三招:

  瞒天过海

  逼婚为了什么,

  逼婚是为了结婚。

  如果你可以结婚这一前提都不满足的话,

  父母自然不逼婚了。

  所以,逼婚嘛,

  就说自己是弯的,

  带上个闺蜜回家蹭饭,

  保证你妈一开门就拿起手机

  “喂,杨永信老师吗?

  您过年放假吗,

  我这里有个脑子抽抽的,

  你帮我电电,

  电不好我可不给钱。”

  接下来的时间里,

  父母会竭尽所能向你哭诉,

  “迷途知返,才是正道啊……”

  逼婚这个矛盾转化为把你扳直这个任务了。

  这个时候

  只要你适当地说一句,

  “我觉得我也不是完全异性没有兴趣……”

  父母绝对喜出望外

  各种好吃的往你面前端,

  绝对不再提什么结婚的事情。

  同样的,

  只要能够实现

  “可以结婚的前提不满足”的借口

  都可以在春节回家时呈到母上大人面前,

  比如XX功能障碍之类的……

  是不是突然来了灵感。

  当然,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谈了恋爱

  但对象不被父母认可年轻人群

  只要让父母有了,

  “孩子竟然是个gay”的心理建设

  这个时候,

  你就是把如花带回家,

  妈妈保管也会一拍桌子

  “娶了!”

  这个方法有着一劳永逸奇妙效果,

  但要事前预估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不然母上大人晕了过去就尴尬了……

  当然,父母特别开明的也算了,

  不然妈妈一句,

  “好呀,好呀,是gay好呀。

  看上哪家小伙子了,带回来看看。”

  就能堵得你哑口无言。

  除了让父母认为:

  “孩子还没有到结婚的好时机”之外,

  还可以用一招“我已经有男友”了,

  来瞒天过海。

  比如微博上这位名为,

  @是盐亭阿的网友。

  为了免受过年催婚相亲之扰,

  花了一个月,

  了一组自己与刘昊然的合照

  告诉爸爸自己已经有男友了,

  家人信以为真。

  如果要用“明星替身”这招来瞒天过海,

  切记不要让追星的小表妹看到照片

  否则会被一眼识破。

  4

  应对逼婚第四招:

  金蝉脱壳

  不少年轻人过年回家,

  都免不了接受家里人安排的相亲宴,

  十几场,换着衣服、带着笑脸

  和巡回演唱会一样

  好不热闹

  甚至老家生活圈子小,

  两次相亲遇到同一个人的事情也会发生

  所以,

  必须在相亲上采取行动

  动些手脚

  在大热电视剧欢乐颂》中,

  “母胎单身”关关被父母逼着相亲,

  为了不被父母发现自己不愿意的心情

  改用英语与相亲对象交流

  商量逃跑策略

  要不然怎么说“知识改变命运”。

  母上大人还在那边喜不自胜,

  “看俩小孩般配啊”。

  你这边已经什么都安排明白了。

  知乎上网友的相亲策略也可以拿来借用:

  反逼婚攻略第一计就是将计就计,别哭,也别闹,

  让跟谁见就跟谁见。

  见面以后,如果不喜欢,绝对不可以留联系方式。

  如果对方管你要,你就说自己刚换了新号,

  还没记住,以后打给你……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招适合女孩子

  至于男孩子相亲,那就更容易了。

  直接对女孩示好,

  然后拉着她去买面膜,买彩妆,

  告诉她自己最爱哪一款,

  自己如何如何会化妆,

  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这两招是损,不过屡试不爽

  @雪鸥

  程序猿和相亲应该是标配

  去年过年回家,

  爸妈就给我安排了一次相亲。

  姑娘身材高挑

  大眼睛皮肤雪白,头发长长的,

  穿得也很好看

  放在我的交际圈,绝对是女神级别

  我有些紧张,打了声招呼,

  姑娘看到我有些吃惊。

  气氛尴尬。

  本来想提议喝咖啡的,可几秒钟大脑短路,

  好像有一排代码在对我说,

  喝啥咖啡呢,姑娘这么美就别痴心妄想了。

  于是,我抬起头对姑娘说:

  “我不喜欢你这样的,我们各回各家吧。”

  姑娘脸绿得都可以偷菜了。

  屌丝就是屌丝,做几年程序猿,梦早醒了。

  我们山东人也比较实在,

  与其被人拒绝,不如先拒绝别人,

  哈哈,这牛皮够吹三年。

  @薛超

  这个方法最好,

  几乎不会露出马脚,

  不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要强,

  不要面子薄,

  该毁自己形象的时候就要果断,

  这样才能成功搅黄各种相亲。

  5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

  2018年,

  有超过一半的剩男、剩女,

  (普遍认为27岁以上未婚的适龄青年)

  有被父母逼婚,

  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

  背后隐藏着年轻人的彷徨与焦虑,

  更多的还是父母对我们的担忧。

  所以,

  再多的花招、心思,

  又怎抵得上,

  你对父母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呢?

  做父母的,

  不是非要逼我们去相亲,去结婚,

  去和一个不爱的人度过一生,

  不过是对于我们的未来,

  他们始终心存一份忧虑。

  做儿女的,

  不是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

  只是对于“宁缺毋滥”,

  始终有一份执着,

  如果有一天我愿意跟一个人携手走进婚姻,

  我希望是因为我爱他,

  不是因为我们合适,

  也不是因为我到了该结婚的年龄。

  再说,你们的宝贝女儿,

  还想在家里多做几年小公主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