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那个最孝顺的孩子,过得最辛苦
点击上方 “每日一读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每日一读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1
大哥苏明哲品学兼优,母亲最喜欢;二哥苏明成和大哥完全相反,但是好吃懒做油嘴滑舌的他,最会哄母亲开心。
作为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姑娘,却是最不受宠爱的。
从小到大,什么东西都是先紧着两个哥哥,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
饭桌上,她妈妈夹起两个鸡腿,给两个儿子一人一个。老爸怂,夹起鸡腿想塞给她,又讪讪地放下。
放学回家,老妈会让她给二哥洗衣服,丝毫不顾她就要高考,只因为他二哥在外面上大学,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
她二哥要毕业旅行,老妈二话不说给了两千块赞助。转头到了她这里,却连一千块补习费都不愿意给她。
为了给大哥上斯坦福筹钱,她妈妈没跟她说一句,就卖掉了她的房间。
在这个家,苏明玉从小没有感受过一丁儿的温暖,这一切只因为她是个女孩儿。
但这些都不是压倒苏明玉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她爸爸告诉她,她妈说想一家人吃个饭的时候,她还是别扭的答应了。
然后她才知道,这顿饭是她二哥的订婚宴。她妈妈为了让他二哥结婚,又卖了家里的房子。
这个家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大哥要上学,卖自己的房间也要供。二哥要结婚,无论如何也要办到,只有自己,是始终被嫌弃、被抛弃的那个。
2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苏明玉没感受到一点儿温暖,所以十八岁起她就离开了这个家。
这十年里,她独自一人在外闯荡,后来终于遇到了恩师,带她在商场上创出了一番天地。
然而母亲的突然离世,让她不得不回到这个家。
她为母亲的葬礼忙前忙后,出钱出力,却因为接了公司电话被二哥指责。
无论是年少时还是各自成人,二哥对她永远是呼来喝去的态度,就算是为这个家付出再多,在他眼里“不就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的”。
然而无论是年少的明玉还是现在的明玉,还是对这个家有些幻想,当她被二哥指责时,尽管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在她的车里,还是奔溃大哭。
妈,你身上这衣服谁给你买的?
俺闺女给我买的。
妈,你手上的金戒指谁给你买的?
俺闺女给我买的。
妈,你的貂皮大衣谁给你买的?
还是俺闺女给我买的。
那妈,你的钱赚了给谁?
俺儿子。
最后有个姑娘不死心的问了一句,那妈你闺女给你买这么多东西,你能不能把你的钱也给你闺女一点。
那不行,那得给俺儿子留着。
评论里都在哈哈哈哈哈哈,看起来确实一片和乐融融。
都2019年了,还是有这样儿子处处都好,女儿就活该牺牲奉献的父母。
可能这才是部分人觉得生女儿好的原因吧,生个女儿好养老,但是资产还是都得是儿子的。
3
小S说自己对自己的三个女儿,其实是有偏心的。
因为生老大时,第一次当妈妈,所以对老大特别的好;等到老二出生的时候,觉得她“就是一块肉,不用去管她”;等到老三出生的时候,久违的母爱又泛滥了。
几个孩子里,最不受重视的是老二,但偏偏是最不受重视的老二最懂事、最孝顺。
朋友说,我就是我们家里最不受待见的那个。
小的时候,我以为是我自己做的不好,所以爸爸不喜欢我,可是后来有了弟弟妹妹,爸爸还是经常骂我。
同样一件事情,他们做了就是对的,我做了只有被批评的份。有的时候,我都以为自己是被捡来的。
去年弟弟上大学,我资助了三万,我爸说这是我应该的,还让我以后每年都这样,可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三千啊。
父母偏疼可能大部分家庭都存在,但是偏爱一个却为难另一个,真的是匪夷所思。
最让人心疼的是,偏偏是那些最不受父母偏爱的孩子长大以后最关爱、孝顺父母。
父母永远不会懂,那个最孝顺的孩子,过的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