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柴扉旧事(19)非黑即白的岁月 |的相关文章
柴扉旧事(19)非黑即白的岁月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19) 非黑即白的 岁月 张国领 一天晚上和老 父亲 聊天,听他说到上 世纪 八十 年代 末期,在 老家 神后镇的河清煤矿上承包 工程 ,因为工程干得好,年底矿上总结时曾奖励他一台黑白 电视 机。矿上规定,如果不要电视机,可以折合成700元钱,在钱还很 值钱 的年代,他最后 选择 的是不要现金要电视,因为那时 农村 有电视机的 人家 很少,获奖得的电视机与 自己 掏钱买的电视机听起来更有 自豪 感。父亲说那台电视机在全《柴扉旧事(19)非黑即白的岁月 | 张国领专栏》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6-10-07 12:58:18 点击:133 好评:0
文化坑旧事——刘军这个人 提及文化坑旧人旧事,怎么也少不了刘军其人。可以说,他是当年商洛那个文化坑里最活跃、最热闹、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物。 刘军小名刘彦彦,商州大荆砚川人。应在1965年前后,他考入了陕西师大,没上几年学,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毕...
日期:2015-12-14 08:47:00 点击:100 好评:0
渡槽旧事 2015。12.13 渡槽是一种水利设施, 农村常用渡槽来引水灌溉农田。我的家乡于1973年兴建了一座渡槽。如今这座渡槽早已停用,它静静地横卧在旧河岸边(见附图)。 今天,我因办点事,路过这里,忽然想起这座渡槽来。当年,我参加过兴建这座渡槽的劳动,特别是...
日期:2017-11-30 18:30:44 点击:26 好评:0
我很早就想写写孙家垅,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消失的村庄。很高兴盼盼给开了个头。 整个村子都搬迁了,搬到一个高地去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全部在老屋那里,我对新孙家垅没有什么感情,对那里的人有感情。 偶尔回家,到新屋场转转,至今有些叔叔伯伯家在哪都...
日期:2017-10-19 21:31:21 点击:50 好评:0
偶然的冰糖芋泥 杨华 到福州,是这次假期出行的偶然。 从未与此有过交集。匆匆选了该线路,是像躲避重负般的临时出逃,难以定住宿和机票,于是挑了这小众旅行点。 在漫长等待的候机中,在一路颠簸的云层中,偶然看到周国平关于因果性、必然性、目的性的论述。...
日期:2017-12-30 17:01:19 点击:15 好评:0
我感觉到意象在语言的边界不断地实现着它新的意义,虽然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名词的意义反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受损的状态中。 十月的时候,我出国参加了一场研讨会。会议地点是一个海边小镇,好山好水却好无聊。我很少出国,口语也不好,做完报告之后,精神松懈了...
日期:2017-11-10 21:32:37 点击:21 好评:0
紫色的洋桔梗 杨华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霜降后,总是秋雨缠绵。阴冷,萧索,一年中最忌悸的时节。 周六晚。外出补习功课的娃,满面风寒回家,抱回一束从不曾见过的洋桔梗。 是伊送的花! 一捧紫色的洋桔梗。株态轻盈滞洒,花瓣娇柔典雅,花...
日期:2017-11-30 21:03:06 点击:21 好评:0
维生素的救赎 杨华 傍晚,从缺氧少气、憋闷拥挤的地铁中逃出来,重生地面,犹如地狱回到人间。 照例深深呼吸一口冷冽的清风,挤出肺部填塞的一干废气。慢悠悠走回暂寄的蜗居,恨不能尽吸一路的新鲜空气。进得家门,一瓶兀自怒放的月季花,径自闯入眼帘! 这是...
日期:2017-11-29 08:00:13 点击:113 好评:0
部分抑郁群体在药物和心理治疗后期的康复阶段,思维、记忆基本恢复,自杀想法打消,情绪好转,躯体障碍也基本消失,但精力不足的状态一直存在。有的患者上述症状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使其回归社会殊为不易。有的高中生难以长时间坚持上课,干脆休息,蜗居家里...
日期:2017-12-17 08:48:01 点击:33 好评:0
【作者的话】:本文是我应交大南加州校友会年刊主编之邀而写的。我有好几个学位,但没有一个是关于如何当好父亲的。我“摸着石头过河”地为父,经验教训有好几箩筐。好父亲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我在这篇小文里,只分享六件不要做的事,是孩子们教给我的。期盼...
日期:2017-10-31 21:31:30 点击:45 好评:0
佛光照下邳 卓玛 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的某个秋天,夜阑人静,霜寒微微,下邳城南,浮屠寺的钟声悠悠响了108下,渺远而沉顿,古下邳的子民们从梦中醒来,打了个呵欠,复又沉沉睡去。泗水、沂水安详地绕过下邳城,蜿蜒而去。夜色沉郁,烟波亮白,星星摇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