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之前,我的心从未有过归属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播|云公子
《穆斯林的葬礼》共读第一天
亲爱的365读书的书友们,大家好,本周的共读书目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本书的写作技巧颇为独特,玉线和月线交织开展,最后归为一处,与《悲惨世界》的行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让读者领会原汁原味的著作,也为了让更多的谜底在共读中渐渐展开,我们按照书中章节依次展开共读。
本次共读讲述玉魔与玉殇两个小节,即本书P5~P25,P46~P71。
01
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门楣上伸出六角形的门簪,各嵌着一个字:“博”、“雅”,与人们常见的“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有余庆”有所不同,隐隐可见此院主人的志趣。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院子里,住着的却是一位警察局的侦缉队长,既不“博”又不“雅”。某天夜里,熟睡的他被“我可扔了,我可扔了”的声音惊醒,于是这位侦缉队长要把房子卖掉。
博雅宅要出手的消息立刻传遍大街小巷,忽一日来一人,年纪在30岁上下,面色黧黑,宽脑门中分头,眉弓略高,双眼微微内陷,黝黑闪烁,炯炯有神,一副干练精明模样。
队长看不上他,谁知那人开口就谈房子,而且爽快地答应了队长的漫天要价,立刻付了80%的定金要了这房子。
原来买房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嗜玉如命的韩子奇!
货卖识家,皆大欢喜。不久,博雅宅便成为奇珍斋主的府第。
韩子奇是谁?奇珍斋又是什么店面?别急,我们娓娓道来。
关于韩子奇,我们过后细细介绍,先来看着奇珍斋。在当时奇珍斋与“同仁堂”、“内联升”齐名,名满京城。但假若时间倒退20年,奇珍斋只不过是这条玉器街中的一家小店,店主梁亦清是一名普通的手艺人。
梁亦清嗜玉如命,是一名琢玉高手,寻常一块璞料,他能一眼看出玉质优劣;剖开之后,因材施教,随性而琢,每每化腐朽为神奇。
但是他性格却木纳寡言,视钱财为身外之物,自有一股傲骨和清高,没有文化,不会应付生意场中的争斗,只会埋头做活。
经他手制作出的玉器以高昂的价格销售到市场,但他只拿着微薄的手工费,因此奇珍斋多年来并发展。
梁亦清膝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冰儿,小女儿玉儿,姐妹俩相差8岁。冰儿心灵手巧,天资聪颖。但手艺人向来传儿不传女,因此梁亦清虽机极疼爱两个女儿,也会暗暗感叹没有儿子。
02
梁亦清一家是笃信真主的穆斯林,一日,家里来了一老一少两人,老人大概60岁,年轻人大概10多岁。梁亦清正觉惊愕,却见老者朝他微微躬身,右手抚胸,道了一声:“按赛俩目而来坤!”
原来这一老一少竟也是穆斯林,刚刚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是穆斯林见面时的相互祝福,凭借这熟悉的语言,不管天涯海角,穆斯林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而这两人正是看到奇珍斋的门楣上有“经字堵阿”四个字才进来讨碗水喝。
老者的目的地是克尔白,那是所有穆斯林梦寐以求到达的地方,因此梁亦清对老者和少年更多了份崇敬和佩服。
那少年名曰易卜拉欣,圆圆的脸盘,尖下颌,鼻直口方,宽额头,眉毛乌黑,眉心微微发蹙,像是时时在琢磨什么,眉毛下是一双清凉聪慧的眼睛。
那双眼梁亦清看了忍不住赞叹:好眼!
易卜拉欣在壁儿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陌生世界。这个世界于他而言是新奇的,充满魅力的,他被这些巧夺天工的玉器深深地吸引。
壁儿递给他一只晶莹剔透的玉碗,他捧着这玉碗,感觉自己的心灵与之相通,深深的沉醉在其中,却被壁儿的一声喊吓到,玉碗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梁亦清并不着急,宽慰易卜拉欣。泪珠从易卜拉欣的眼眶里滚出,他倔强地对梁亦清说:“我......赔您!”
刹那之间,他知道了玉的长河正是他的生命要投身的地方,他的归宿。
易卜拉欣跪对老者:“巴巴(对老者、学者的尊敬),原谅我吧!我不能跟您走了!”
03
这个年轻的男孩就这样留了下来,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韩子奇。三年时光转瞬即逝,梁亦清渐渐老去,韩子奇19岁,壁儿14岁,玉儿到了上学的年龄。
在这三年里,梁亦清把韩子奇当做亲儿子看待,将所有的手艺传给他。他也没辜负师傅的期盼,勤学苦练,加之天资聪颖,学会了梁亦清所有的绝学。
汇远斋老板蒲寿昌是专门做中间商的玉器老板,从洋人和玉器手艺人之间赚取差价。某日,他找到梁亦清,拿出一幅《郑和航海图》,希望他按照样子做一幅玉雕。
这幅画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特别是里面是立体空间,想做好及其不容易,起码要花上三年的时间。
梁亦清犹豫了,三年都做这个,三年后才能拿到全款,家里可怎么过啊!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韩子奇说他可以做零活养家糊口,让师傅专心做这个玉雕。
最终梁亦清答应雕刻这块玉雕,因为郑和也是一位穆斯林,梁亦清希望可以经过自己的手雕琢出郑和威武雄壮的模样,为穆斯林扬眉吐气!
为了雕琢好这个重大的工程, 梁亦清汲取浮雕中的经验,认真做好整块玉的长宽高测量,测算好每个区域的面积,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开始雕琢。
这幅玉雕倾尽着梁亦清的心血和期望,凝聚着梁亦清毕生玉雕技术的精华。到了今年的八月十五就该交货了,因此他制作得愈加细心。
心高气傲、血气方刚的韩子奇认为他们可以和洋人直接做生意,这样挣的钱多,又不失手艺人的骨气;而梁亦清认为:行行都值得别人尊重,谁也不要瞧不上谁。
梁亦清误会了他,以为韩子奇翅膀变硬,要自己出去谋生路。这可委屈了韩子奇,他忍不住跪下来,哭着向师傅辩解:“我只是想让我们的玉器店变得越来越好,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更没有想过要出去自己单独干活。”
交货的日子就要到了,然而在最后雕刻眼睛的节骨眼上,在大家都在期盼着这件作品大功告成的时刻,梁亦清却突然倒下了!
他眼前一黑,坍塌在了自己即将完成的作品上,压坏了这件制作了三年的作品和心血。
这件稀世珍宝般的玉器将会怎样?奇珍斋又将会走向哪里?让我们期待明日的共读。
END
往期共读目录
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云公子。爱音乐、爱文学,向往云一样的淡然与悠远,云卷云舒里体味百味人生。
音频配乐:
1、李维 - 等待
2、李维 - 维维
3、李维 - 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