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一种规则,可以判断出人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有一种规则,可以判断出人品

2018-02-25 12:15:02 来源:女人心底话 阅读:载入中…

有一种规则,可以判断出人品

  01

  听我朋友小林讲过一个借钱的故事:他的一个朋友刚来上海不久,找了一份工作,把自己安顿好之后,发现没什么钱了,信用卡还在透资当中,在走投无路时找到了他。 

  小林出于认识他那么多年,借了一万给他。

  一年多后,小林面临职业转型,也缺钱用,于是打电话给那位朋友,谈起自己需要用钱了,能不能把钱先还上。 

  这一年多,小林出于情面没有向他朋友提借钱的事情,没想到那朋友也从来没提过,也没有什么音讯。

  这一次,那朋友带着脾气说:“你没看到我也没什么钱吗?我还住着合租房呢?过一阵吧。” 

  小林听到这,心中无比生气感觉自己成了要债的人,又碰了一鼻子灰,顿时觉得这钱是要不回来了。

  后来,要了几次,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答结果两人吵了一架,从此两人成路人,小林的钱再也没要到。

  02

  “社交本质”中把社交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所谓的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或因共同的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这种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只是为获得情感与心理上的慰藉与共鸣。 

  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这种社交是带功利性质的,只为了获得信息知识物质等的交互传递。 

  这两种社交有根本区别,但我们总喜欢混为一谈——认为“共情社交”的朋友为我做“功利社交”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我自己教英语和写文章,就有朋友经常来找我。

  “你不是教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东西呗。”

  “你写作很棒呀,帮我写篇宣传文案吧。”

  “你不是分享时间管理的吗?帮我做做时间管理规划哈。” 

  以前我经常会帮他们,后来遇到很多人一次接一次要帮忙的,我就委婉拒绝了,有时就被骂“不够朋友”“不讲义气”,还有人偷偷把我屏蔽了。 

  这就是从共情朋友变为功利朋友了,很多人把这两种社交给弄混掉,导致朋友间情谊破灭了。 

  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当从小长大的共情朋友提出功利诉求时,我们就应当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沟通,这样对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03

  很早之前看到有个在行的行家谈约见猫叔的经历,在见面前,猫叔通过各种方式来约见她,终于在猫叔的坚持下,最终见了面。 

  猫叔除了请了吃饭,还在回去的时候,立马在在行上给予几百字的好评,又在微信上包了个大红包

  她感慨: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喜欢猫叔。 

  有一次一个朋友让我在他的平台做线上的时间管理分享,二话没说,我就用心做了这次分享,还在群里做了认真答疑。 

  哪知课程结束后,他立马亲自给我打款,我说:“干嘛呢?免费来帮忙的哈。”

  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记了好久:“越是真心的朋友,越是珍惜你的价值。” 

  什么是真朋友?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能开诚公布地谈钱的。 

  朋友间的钱规则就是:互相谈情,主动谈钱。不占朋友便宜,是一个人对待友情的顶级修养

  04

  在传统文化这个圈子里面呆久了,就会觉得这个圈子的很多人利用文化来困住底下的人,我们称为“文化的囚奴”。 

  你说要买点奢侈品,他就说:“俭以养德。”

  你说要追求财富自由,他说:“只有内在丰富才是永恒。”

  你说:“老板我这点工资连自己消费都不够,该怎么养家?”他说:“传播传统文化,就不要谈钱......” 

  我们发现很多人刚进入这个圈子,很兴奋,因为得到了“感恩”“恭敬”“慈悲”的洗礼,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憋屈,这种憋屈来自于不能谈钱。 

  这个圈子的人,很多人都会走入这样的误区:只有内在丰富了,感恩心、恭敬心、慈悲心升起了,才能真正幸福

  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但大部分人的结局都不大好,不是文化不行,而是传播文化的人自己都没有做到,还在钻文化的空子。 

  其实,这种表面的利他,是很好的利己,所有不谈钱的文化都是耍流氓。谈钱伤感情,不是因为钱太俗,而是因为那份感情太虚,不接地气,真正的文化和感情,是经得起谈钱的。

  更多精彩推荐在这里哟:

  经典小说《护身符》,读完恍然大悟

  这段话太扎心了!不看一辈子白活了

  真正爱你的人都在细节

  涨薪水当网红跨阶层,靠的都是你解决问题能力

  版权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