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录之颐和园 | 十年与甘甜
黄小姐的颐和园
口述 _ 黄鹭
1 | 颐和园
鹭拍的颐和园
我对数字特别不敏感,做Excel表格永远做不对有天下班不回家,特意在公司住了一宿,连夜对了好几遍Excel表格,第二天早上一看,还是错的
2011年,在上海工作了十年之后,来到了北京的一家银行杂志工作,那时候我三十三岁
那之前结束了一段感情,事业和经济上也没有什么积蓄,做过一些和金融专业有关的工作,不喜欢,一直在辞职有一阵有点理想主义,想做非政府组织NGO的工作,又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读了公共事务管理的硕士再后来有亲戚介绍去加拿大工作,又想出国,但签证频频被拒
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却没有安定的感觉,老想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东西,感觉就是总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但抓来抓去突然就感觉没有什么能抓的了
那个春节在家,我的妈妈一直在历数我的种种不是,想要我承认这一路走来的失败我心里很难受,不说话,只是闷头整理这些年拍下来的照片
理着照片,发现这些年好像只有相机一直陪着我我喜欢拍照,有一阵子很发烧,那时候工作的地方离颐和园近,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会溜去拍照天好的时候,早上五点就去了,去颐和园,上景山,也不为了拍出来做个什么,就是单纯地被早晚的光线吸引,起早贪黑
我很记得颐和园的树,冬天的时候没有树叶,它自己的样子就特别明显,都有很单独很本来的样子,不像夏天长了叶子,糊在一片里,看起来都是一样的
我一直仰着头看,就会觉得天好像更远了,偶尔会有一些鸟飞过来,还挺好的也没有很明确的感觉,就是有一些平和的放松
从颐和园的秋天拍到冬天,再拍到了春天,三月万物复苏,四月,我又辞职了,决定转行做摄影师
2 | 樱 桃
那时候我已经拍了一个女孩很长时间,有一年了,是我朋友的女儿,她叫樱桃
我和她的妈妈在博客上认识,那一阵子我从上海来北京办签证学英语,两次签证都没有过,她知道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就说你要是想放松一下,就来我们家玩吧
他们有的时候会去乡下的家住着,认识樱桃的时候,她8个多月,正开始学爬,我们经常趴在地上,逗她爬第一次给她拍照是她的一岁的生日会,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来往得很密切,几乎每个周末都在一起我会去他们家住,一起去颐和园,一起去旅行,像是一个编外的亲人
那时闲着没事情做,到别人家里住,也不能啥也不干,就给樱桃拍照,这让我能比较自然地呆在他们中间,有点贡献又能保持一种距离
樱桃的妈妈以前常在法国,有了樱桃之后就常在北京乡下,过着很居家的生活我很喜欢他们的状态,每天一起做饭,吃饭,我们的相处也很简单,聊聊生活,聊聊樱桃,到了一年多之后,我才慢慢知道樱桃爸爸是个画画的人他们的简单和温暖,在那些日子里安慰着我
我一直拍樱桃,从一个婴孩,到有了少女的样子,拍到她六岁半的时候出了一本画册,就叫樱桃,算是给她的七岁上小学的礼物,纪念彼此的成长
说起来,在我的相机里脑子里,有特别多关于樱桃的画面,每一个画面也都很好,因为很熟悉,每一个瞬间对我来说又都是平常的,没有什么机巧就像她小的时候,大概两三岁,会拉着我的手去院子里我对她的小手印象很深,我经常左手被她拉着,右手拿着相机放在眼睛前拍她,很自然的,我们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鹭拍的樱桃,从小到大
3 | 不 扰
樱桃就像我的一个贵人,因为她,让我看到了一种拍照的可能,不是创意出来的,是自然发生,你进入之后,它就在那里
转行做摄影师后,我一直拍小朋友一般是从小朋友起床开始拍,跟着他们,到午睡,到放学放幼儿园我喜欢在镜头后面默默看他们,看他们去好奇,去探索,一些想独立又要在家长那里寻找安全感的动作和表情他们会投入地挖沙,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高兴就哭,转眼又笑了,前一秒和小伙伴抢吃的,后一秒又一起玩玩具
最着迷的是小朋友起床的时候,睡眼惺忪,特别自然和简单,睡好了之后,状态也特别好大一点的宝宝,早上会和妈妈腻一会儿,不肯起,彼此依恋着,那时光里充满了爱,所以我会很早去客户家,守着孩子起床这一刻,觉得自己被暖光照耀着
受到他们的影响,不需要工作的日子,我在起床之后也不再匆忙去做事情,会浇浇花,看看植物,发自内心地跟它们说,很喜欢你,哇,你们好棒啊
拍照的时候,我不会主动去和小朋友交流,逗他们,只是在边上,让他们慢慢习惯就是你再可爱,我还是安静的,不会干涉和控制,也不让你笑一笑,就是没有额外的东西在拍照的这个过程中
小孩子很容易放松下来,进入自己的状态我拍我的,他做他的,互相不干扰,会很真实状态好的时候,拍照不用经过大脑去想,你会觉得你自己在跟着他们一起流动,自然就拍出来了
鹭拍摄的妈妈和宝宝
4 | 无所事事
在台东
转行两年多后,成绩还不错的,很多人喜欢,也办了展览,一些报道也出来了,挺热闹的那时候我很喜欢去台湾台东县的乡下住,在那里有种夜不闭户的感觉,我去了只住一家客栈,去了好多次
那儿人来人往,有的是住店的,有的是村里的,也不用特别地寒暄,就是大家可以在这边可以特别放得下一些东西的感觉
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看上去特别普通,有一种我不想干什么大事,不需要让别人知道我是怎样的感觉但男主人其实一个非常专业的植物学家,他有十几年的在岛上观察蝴蝶的经验女主人整天也无所事事的样子,但可以看到她在细节中的用心,很自然很不费劲的那种,和我们在城市里约着吃一顿大餐,特别嗨的那种不一样,是一种刚刚好的感觉
他们的厅很大,围着一圈的书架,都是书,还有一些种子,屋里是木地板,上面有一个榻榻米一样的台子,上面总是躺满了人,最多有十几个我们住在那里的人,早上七八点钟起来之后,又纷纷躺到了厅里去,通常会躺到中午十二点甚至下午两三点,才会约着出去干点什么,甚至有的时候下午三点钟才出去,然后一天就这么过了
我现在还没有特别总结出来,那种感觉为什么那么好就是第一次觉得,无所事事不是不好的事情,可以特别心安理得,没有图谋,而这让你觉得很充实而有收获
可能是因为转行的工作很顺利,是自己喜欢的事,就自然而然投入其中,和事情在一起了,而这里的感受让我可以抽离出来,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所以我就把乡下生活和那种无所事事的好状态联想到了一起那时候就很想要到乡下去住,一直惦记着
5 | 白关
在白关的骑行路上
转行后的第3年,我和白关结婚了他是我在辞职之前,一次去福建出差,在嵛山岛上认识的,那时他正在骑行
我开始拍樱桃的那一年,他刚刚辞去自己上海一家游戏公司的工作,取出了全部的6万公积金,开始了环游中国的骑行
我转行时候,他还在骑行,一边记录很多人以为他是富二代,或者很有钱,但上路的时候,他只有那六万块,而且第二年赶上了物价上涨但他可以很快地找到只要十五块的客栈,住着还可以,他也在路上自己做饭,我们在手机上聊天,我就在手机上看着他一路上在拉萨河边用石板烤肉,在高原和修路的藏族大哥喝奶茶,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他走到内蒙的草原,在那里露营,在矿泉水瓶子里插了一些野花
在白关那里,就明显觉得生活可以又简单又好,也是不太受物质的局限,特别能够利用手边的有限的资源,让自己过得很好,还开心
我们用手机交流了两年,越跟他聊天,就越被他吸引当中也吵架,他喜欢和我抬杠,比如我说起一个纪录片导演很好,他就说他不是一个画画的吗,一个画画的人不好好画画,拍什么纪录片?其实他后来看过他的片子后,也挺喜欢的,但有几次我都气得把他的号删了
有一次就去找他,几个人一起去转冈仁波齐山一共五十多公里,走两天,高的地方,海拔到五千七百多米,在翻那山的时候,我差不多是被他架上去的他的腿脚特别快,背了我和其他两个人的行李,最后的时候,他先走回去,到小卖铺买了水又返回来给我们当时买了六七瓶水,那水也不便宜,他也没啥钱,就觉得他挺善良的
一个月后,他的骑行快完成的时候,我写了个邮件给他,问他想不想在骑行结束后一起在北京边上租个院子他想了三天,回复说,可以试试
6 | 院 子
鹭在院子里洗自己种的番茄
我们结婚的时候,都36岁过去的三年我成为了一个摄影师,他骑过了中国的33个省,写了7本日记,拍摄了40000多张照片,经历很多有意思的,也吃了很多苦我们都用了不短的时间,来变成自己现在的样子
然后我们在北京郊区租了一个院子,自己来打理和耕作乡下房子很便宜,加上自己种地,蔬菜基本上不用买了,所以自从开始种地之后,就有种饿不死的感觉
我打理菜地的方式遵循的是自然农法,就是不怎么拔草,也不打药,草不是完全不拔,但不拔得地都秃了,多余的草就铺在地里变成肥这个方式压力很大,村里的人都来批评我,邻居还会和我的公公告状,说我把菜地种成了草原,还会有人专门背着打药的装备要进来帮我打药
经历了一下之后,就感觉挺有意思的,这个有意思主要是白关总结的,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也善于观察,就发现我们院子里的昆虫种类每年都在多,整个环境会更丰富,去年院子里还有萤火虫,特别热闹
以前每年不出去玩几趟,就会抓心挠肝的,这几年除了工作去外地,也没有太多的外出,出去也不超过一个星期,心里会惦记着院子
一方面得对菜地负责,比如菜熟了得摘,否则对它不好,院子不打理,很快就完蛋了:地里的草长得很快,夏天的时候,下一场雨,就会长很高,有一年我们一个月没在,回来草比菜高,门也堵了
一方面在这儿有一年四季的变化,植物生长的变化,小虫子的变化,也会有挺多的挑战,比如什么菜种在哪儿,哪些东西不能种到一起,都有讲究去年我把秋葵和豆角种到了一起,豆角长得很大,把秋葵盖上了,秋葵就长不起来了今年种的时候也有错误,丝瓜种在了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它就长不好每年也尝试种一些新的东西,今年新种了荷花,芦笋和食用百合,前几天荷花开了,开出来是白色的,邻居和我们说好了,一会儿会来讨
就觉得这个院子本身真的足够丰富,很满足我的好奇心,可以不断地去了解它,积累很多的经验,是个可以玩很多年的事情所以过去那种不出去看一看,好像就真待不下去的那种心慌没有了虽然只要有机会,我们也愿意出门去,但就是不管怎样,心里都很踏实,没有什么惶恐
7 | 无条件养育
我的父母对我很严格,小的时候,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我在端一个汤的时候不小心打了,我爸就在众人面前把我大骂了一顿后来我比较畏首畏尾,在工作和感情中,会把自己放得很低,掉一张公交卡会埋怨自己好多好天,后来转行拍照,有时候错过一次拍摄机会,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就总害怕自己犯错,像当初做Excel表格那样
有一次在去客户家拍照,晚上在他们家看了一本书,叫无条件养育所谓无条件,就是你不会因为小孩会什么,不会什么,哪里好,哪里不好而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你对他的好,也不是因为你可以控制他,让他符合你的想象,而是一种顺势和天然
那本书解决了我的一个问题,我知道了,比如汤打了,是个正常的事情,只是它会被成年人夸大,我并没有太错它也让我决定要重新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无条件去爱这个孩子,顺从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以是否获得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要原谅偶尔犯的糊涂,真实又松弛地面对事情所以那些年里我都特别顺着自己,做了之后,感到生活通透了许多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会对我有特别多的担心,觉得我学了金融,就该一生都好好做金融;觉得我叛逆不靠谱,一直不认可我的生活,有特别多质疑,包括后来转行,去乡下住的决定
我们一直对抗着,每次和我妈打电话,都会争吵,最后不是她摔掉电话,就是我摔掉电话后来慢慢的,我把自己理顺了之后,发现他们的观念也改变了我妈妈的变化尤其大,从会操心到我在看什么书那么细,到现在全世界各地的玩,常常想不起我来
一次白关出关于骑行的绘本,她在她朋友圈上推荐,她说,他俩结婚之后我基本上不过问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俩除了不会升官发财,其他无所不能
这是这几年我最意外的事,以前完全不能想象,这么强势的一个人,有一天可以不管我,自己去玩得特别开心我想,也是因为我的改变和实践,让他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会觉得你这样也不错,自己就也打开了
我也理解了他们那时的打压和否定,解脱了自己的时候,也释怀了一些内心对他们的芥蒂,明白他们有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响和塑造,每一代人都如此,我们能做的,只是对今天的自己负责
8 | 请你放松
鹭拍的颐和园里的花树
颐和园有好几个门,那时候每周都去颐和园拍照的时候,每次我就在想,比如今天上午去,我从哪个门进去?因为选择不同的门,你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一旦选了一个,那肯定是要错过另一个的就在那个状态中,慢慢体会到错过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你完全能够拿到的
这是摄影教我的事以前刚开始拍小孩的时候,我会用50头,35头,去室外的变焦头后来我发现我换头的那个过程,其实是在打断自己所以我后来就只用35头,可以拍特写,也可以交代环境,大不了他跑远了,就算了好处是你会把它用得特别熟,拍的起来的时候特别顺,没有那么多的念想,也很放松
2015年,我开始跟着师父学咏春一开始,师父让我们试着用力打出一拳,和在放松状态下抡胳膊的力量,就会很清晰地体会到,放松状态下的力量,是更大和更穿透的后来住到了村里,村里有合唱团,我去做他们的钢琴伴奏很好玩,发现不管是瑜伽,咏春还是合唱,老师强调的都是放松
这个放松,不是没有力量的放松,而是你的架子有了,力量有了之后的放松比如唱歌,你口型对了,气息对了,位置对了,最后出来的那个好听的声音,是靠放松来的
就像从一无所成到摄影师,我走了十年,这十年里,有许多低谷,一直拍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只是再低落,也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再强迫自己,只是在这些时间中,一直矫正着,直到那个春节,好像是人生的最低点了,但是也是时候了,听从了心底那个甘甜的声音,从此简单专注
鹭拍的一些小朋友
黄鹭 1978年生 40岁
自由摄影师
采访 _ 赵雪峰 余非
摄影 _ 松鼠 | 编辑 _ 鳝鱼
个人图片提供 _ 黄鹭
出品 | 小世界工作室
看看他们的东西
黄先生的吴中绝技
王小姐的古琴
冯先生的盏
解老师的茶席
庄小姐的葫芦
冯老师的手机
汪先生的小兵人
魏老师的彩鞋
王小姐的口红
傅小姐的张迁碑
刘先生的院子
白先生的茶壶
顾小姐的爱马仕包包
王小姐的海豹
韩小姐的小枕头
彭小姐的卷轴
余先生的菖蒲
杨小姐的玫瑰硅片
范小姐的彩票
赵小姐的鹅绒被
黄小姐的酒瓶子
汤先生的木头标本
江先生的中国书
甘小姐的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