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其实也是很累的
作者 | 周小宽
因为你要不断去和真实对抗,』
01我是一个大龄剩女,三十三岁那年,我未婚先孕,选择生下孩子,各种流言蜚语,各种冷嘲热讽,我被周边孤立了,上司都是男性,为了避嫌,不再给我分配工作,我成了公司的一个闲人。
墙倒众人推,也有很多不善良的人,对我排挤和攻击,我也想过换个环境,但我觉得我不能逃避,我必须面对这一切,不能让希望我离开的人得逞,也需要在流言中强大。
小宽,这种孤儿寡母被欺负的感觉,我真实地体会到了,或许这才是世界的真相。我该怎么才能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呢?
世界的真相,我们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是去看见和理解这样的真实,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位读者的来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糟糕令人心痛的局面:被人排挤攻击孤立,被人欺负,得不到接纳,
但是这不是一封令人担忧的信,
即使写信者面临的现实,如此不利,
可以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是对现实的糟糕的“接纳”。
她的来信,让我联想到了,那些身患重疾的患者。
她也是,不可能去改变流言的方向,文化的主流观点,让排挤她的大多数人对她改变立场和态度,
作为一个未婚妈妈,她能做的,只是,“我如何应对”的这一个部分。
身患重疾的患者,大致分两种,
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是怨,不断追问为什么得这种病的是我?这就是对现实的不接纳,
一种,则是接受了自己罹患了这样的疾病的现实,然后尽最大努力去接受治疗或选择别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她,还是身患重疾的人,
面对这种不可控的糟糕的事情的发生,每个人交出的答卷都是不同的。
而她说,我不能逃避,我必须面对这一切,我要在流言中强大。
让我看到了,她的面对。
不是怪责现实,而是面对现实。这就是一种接纳的力量。
02不能接受“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是很多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诱因。
如果上文的读者,面对不友好的现实,不断追问,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攻击我议论我排斥我,
这位读者,其实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虽然充满考验,但我不觉得她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存在强烈的冲突,是因为她接受了现实的不可控。
“我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这种生活不受我的控制,超出预期的感觉,直接让很多人的内心处于崩溃状态。
“我晚上失眠,可是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一样倒头就睡呢?”
质问和反问,都表示了一种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不接受,
很多人的内心几乎是定格在了这种一遍一遍的质问和反问里,
永远完不成接受,也就永远没有下一步的“面对”。
“我害怕我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就得去面对,生活其实不可控的感觉”。
这是一种内心独白。
因为不想面对人生不能完全可控的那种可怕的感觉,所以长久地逃避。
这位读者,也可以逃避。
她假如换一个地方,隐藏自己的情况,或许就没有人会去排挤她了。
但逃避其实也是要花费很多能量的,因为你要不断去和真实对抗,
而逃避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没有去锻炼自己面对的能力,当有一天无法逃避时,可能会崩溃得更彻底。
接近七十的这位老人一辈子都不愿意去医院体检,不舒服就在家自己治疗,
如果不是儿女看到他的脚肿得厉害,甚至连颜色都变黑还开始出现肾衰的其他症状,将他强行送进医院检查,他可能连透析的机会都失去了。
他进医院后,医生就直接发了病危通知,他的肾衰竭其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抢救过来之后,他需要一周进行三次透析,
而这时,他还在说,我没病,我一点也不严重,我的不舒服吃点药就好了,我可以自己治疗!
这位老人家为什么会这么不顾现实,自说自话,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因为相对于生命,可能让他更不愿意放弃的是,“我可以掌控我的身体”的内心感觉——
如果承认、面对我有可能罹患严重的疾病,
那么我就需要去面对,有一些糟糕的事情其实不在我的控制之中的感觉。
那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比死亡还可怕,或者和死一样可怕。
面对身体健康的不可控,这位长辈选择的是,不体检不看病,即使被诊断有严重肾衰还要说我没毛病;
只要我不离婚,我就可以假装我的婚姻很幸福,我的婚姻形式是可控的,并且控制在我的手里。而我愿意,为此牺牲掉,我在婚姻中获得的幸福。
假如,承认了我生病了,
假如,承认我的婚姻出现了难以修复的问题,
就要去面对,婚姻关系可能失败不在我控制之内的未知。
所以,我宁愿逃避。
03如果以“不可控”为分水岭,
回避不可控的人生,和接受不可控的人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段位了。
上文故事里,
回避疾病的长辈,和回避婚姻问题的人,面临的代价,前者是失去生命,后者是失去拥有幸福婚姻的机会。
而接受不可控的人生,接受不可掌控的外在现实,
这种接受,恰恰是一种,在任何现实面前,牢牢掌控自己内心的能力。
都说掌控感,很重要。
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掌控感”有很深的误解。
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特别害怕打破的是,
自己对于外在现实的掌控感,
那么挫败和幻灭,或迟或早都会来的,
因为身体、境遇、关系,什么都可能出现意外。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但假如我们对掌控感的追求,是一种面对不可控的现实,面对不可控的未来,掌控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自我,自己的人格的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越得到锻炼和提升,这个人就会越体验到一种真正的放松和安全。
让他感到放松和安全的,不是他可以去控制外部现实(本来这就是不可控的),
而是他确信,他能够掌控他自己,他可以信任他自己。
如果一直躲在“外界是我可控的”那种假象里,我们的人生就只能停留在第一个段位,“回避不可控的人生”。
如果真的来一个无法回避的打击,可能就会把这个人的信念彻底颠覆了。
但信念被颠覆,是因为本来这个信念就是假的——我觉得我能够控制我的外部世界,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的生活中。
结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人生的“不如预期”一个接一个的砸在女主角头上的时候,
女主角说的那句台词——“如果无路可退,我选择的永远是,正面突破”。
当不可控的糟糕现实来临的时候,
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到来。
这种不由分说的现实,
或许会将你拖入不断逃避真实的疲劳战里,
——但假如你活下来了,那么你就进阶了。
周小宽:心理咨询师,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个人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
在这里,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胡慎之老师的两本新书上市啦!
现在在参加当当活动,
详情点击图片扫一扫~
lt;The End>
推荐阅读▼
能与黑暗同行的人,才是离幸福很近的人
☟ 戳阅读原文,购买老胡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