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母最好的养育,是给孩子“赋能的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父母最好的养育,是给孩子“赋能的爱”

2018-04-29 20:46:08 作者:JK不二子 来源:张德芬空间 阅读:载入中…

父母最好的养育,是给孩子“赋能的爱”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一朵花

  前几天,看到了一支走心的泰国广告片,片子采访了两个妈妈和一个爸爸,他们说出了心里对孩子愧疚结合画面,很是揪心

  第一位妈妈是制衣女工,因为收入微薄,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女儿考上了好的学校,却读不起,她说:“如果她(孩子)出生在别人家,她的生活应该会比较好过。

  第二位妈妈天生残疾,她怕这让儿子丢脸,觉得很对不起儿子,因为自己而让儿子的生活这么辛苦

  第三个一位父亲,因为曾坐过牢,没人肯录用他,只能以摩的为营生,风里来雨里去,却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亏待了孩子。

  他们都因为没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感到愧疚、自责和对不起。

  这三位父母,是千千万万父母的缩影他们在平凡生活中努力地从事一份工作,尽着为人父母的责任,却依旧觉得给孩子的不够多,很亏欠。

  当他们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特别是无法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时,相比于其他物质条件更好的家庭,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富养”孩子,而自责不已。

  你怎么面对自己造成的孩子的“匮乏”?

  你怎么面对自己可能是一个没那么“成功”的爸爸或者妈妈?

  01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真正接纳孩子

  插图 | 电影《我被爸爸绑架了》

  父母,总想用自己的方式,尽力给孩子最好的爱,而现实有时很残酷不够丰厚的收入无法支撑起太多的物质需求,尽管已经尽力,却总觉得对不起。

  这样的心情,我相信,为人父母的你都会理解

  养育孩子是一个不可逆转过程,所以我们格外小心。在养育孩子的日子里,总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尤其在这个焦虑时代,要做好父母真的不容易

  孩子上不了好学校,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你的能力,很无力;

  孩子去不了很多地方眼界见识,因为你要还各种贷款,很无力。

  特别是当下,要接受精英教育”,要“富养”孩子,这些概念无疑更让你觉得力不从心

  我明白正在努力的你所有的无奈和不从心,这些感觉只有有孩子的人才体会,所以我不是劝你不要努力

  用物质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最明显直接,这无可厚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确实存在着两种天差地别的爱:目的爱和成熟的爱,不同的爱传递着不同的力量

  盲目的爱里,父母往往用牺牲、承担或受苦的方式去爱孩子。他们心里既苦又累,养育孩子仿佛是一场消耗生命的苦战。穷人家的“富二代就是这种畸形爱的产物

  有的父母会有一种补偿心理,明明没有能力却要透支一切,满足孩子物质上无止境要求,越匮乏越是拼了命地补偿。这种不衡量自己能力的付出就是盲目的。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伸手讨要,反而缺乏感恩

  他们不明白父母是竭尽所能地透支自己满足他,一旦哪一次无法满足,他们心里甚至会生出怨恨

  成熟的爱,是父母接纳自己,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成为纯粹的爱的源头,放下对孩子、对自己的高期待,以更平和心态爱孩子,爱他们的成长的每一天。

  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父母只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全然地接纳孩子。

  02

  孩子最大的需求∶爱和归属感

  即使因为客观条件,你给不了孩子优渥的生活,或者完全的物质满足,只要你已经尽力给了他最好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正如这支广告里,那三个孩子对自己父母的肯定认同

  制衣女工的孩子说:“虽然她没什么钱,但她给了我满满的爱,能当她女儿是最幸福的事。

  跛脚妈妈的孩子说:“在我心中,我妈是最伟大英雄

  摩托车司机的孩子说:“他是一个很棒的人。我想跟他说我很爱他,直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天。

  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想掉眼泪。原来,那些令父母愧疚的艰辛生活,在孩子心里并不算什么苦难。因为,他们有父母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小时候获得的心理滋养重要。比如:

  0~3个月的孩子需要无条件的接纳;

  4个月~3岁的孩子需要基本的安全感

  4~5岁的孩子需要肯定、赞美、认同。

  而“爱与归属感”是人在孩童阶段最大的需求。

  孩子的生命来自父母,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对父母有一种归属的诉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有一种“家的感觉。

  广告中的几个孩子,即使没有从父母这里得到太多的物质满足,但在家里受到尊重呵护,获得了家的归属感,因此更深切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相比之下,我们也看过太多从小不缺物质的孩子,即使接受着表面上的“富养”,却因为无法在家里得到爱、认同和归属感,而感受不到幸福。

  其实,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去养。

  03

  赋能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生长力

  也许,父母现在暂时还没有翅膀,却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和孩子建立内在的联结,给孩子力量和底气,让他们长出羽翼,去探索广阔的的世界

  和孩子建立内在联结

  心理学家Gary Chapman在他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列出了孩子们心中五种爱的语言,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读懂孩子。

  1.肯定的言辞。如果你发现,孩子经常夸赞你,或者他很喜欢你夸奖他,那么,正面肯定、鼓励、赞美的话在他心中就代表了爱。

  2.精心时刻。如果你发现,孩子对昂贵玩具兴趣不大,只要你陪伴他一起玩耍,他就高兴不已,那么他主要的爱的语言是“精心的时刻”。

  3.接受礼物。如果你发现,孩子喜欢送人礼物,而且每次送礼物都会精心包装同时,他也会很好地保存自己收到的各种礼物,那么他的爱语就是送“礼物”给他。

  4.服务举动。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帮助其他人,你如果能做些服务于他的举动,他就觉得你是爱他的。

  5.身体接触。如果你发现,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喜欢手臂肩膀都和他们紧紧靠着,喜欢父母抱抱亲亲,那么他主要爱的语言是“身体的接触”。

  孩子心中的爱,有时真的和我们理解的并不一样解密孩子的爱语就显得很重要。其实,对于爱来说,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付出爱和接收爱

  爱的流动,才是爱的本质从原生家庭感知幸福感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感知到爱,并且去给予爱。

  给孩子赋能的爱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历发生的一切,领悟到生命,活出真正的自己。

  广告中的孩子们或许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他们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世可贵品质即使我们平凡,没那么有钱,但我们却依旧在尽力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我们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的心,并没有什么不同。

  孩子因为懂得幸福的不易,所以会感恩父母的付出,他们会为自己的父母自豪,因为除了物质,父母给了他们更重要的东西

  这份爱就是赋能的。

  无论物质条件如何,都可以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增长他们的生长力,让他们有力量从平凡的生活中,凭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开满鲜花的路。

  亲子之爱,是世上唯一指向分离的爱。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孩子离开你以后,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去实现他想实现的人生

  作者∶JK不二子

  简介∶资深少儿教育工作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亲子教育,少儿心理咨询师在读。公众号∶悦心读书(ID:yxds868)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你。关注内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主播 | 一朵花,电台主播,在海边的城市声音温暖每个角落

  插图 | 电影《我被爸爸绑架了》

  今日话题

  亲爱的,你曾因为不能满足孩子而感到愧疚吗?你给过孩子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喜欢,就点个赞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