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的演化》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10篇

2018-04-27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10篇

  《人类的演化》是一本由[英] 罗宾•邓巴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3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一):译文订正和全书概要

  翻译不好,不过只从某电子网站找到原版开头部分的试读。以下的订正也仅限于这部分内容

  关于ape和great ape的翻译比较乱,一会儿是猿,一会儿又是猿猴。ape应翻译为猿,包括除人以外的人科和长臂猿科的所有无尾灵长类;great ape应翻译为类人猿,从猿类中进一步剔除长臂猿,仅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以上两者都不应该译为“猿猴”,以免和有尾灵长类(猴)混淆。

  4 第二段开头断句错误,在完整句子中间用了句号,导致意思逆转。试译如下:“直到1980年前后,关于人和类人猿关系传统观念还认为,人和类人猿无疑同属一科,但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构成了有别于其他猿类的、单独的亚科。“

  图1.1中,“人科”为“人属”之误,或译为“人”即可。

  10 倒数第三行,“即使能弄到肉也吃得很少”明显不符合实际。查原文,应该是“在能弄到肉的时候也吃一点儿”。倒数第一行,“associated with”不应该是“联想到”而是“关联到”。后文已经说了能人是过渡期的南方古猿,那之前所说的使用工具的南方古猿指的就是能人,无需再去“联想”。

  11 “在距今180万年前的150万年里”莫名其妙。或可翻译为“从180万年前再向后数150万年”,或干脆就是“从180万年前到30万年前”好了。

  19 “that has given us Culture with a capital C”不是“赋予了我们的文化一个大写的C”。赋予我们的是“作为有名词的文化”,或曰,“独特的人类文化”。(在紧接着的章节里,作者提到猿也有自己的文化,不过不足以和人相提并论。)

  23 这里又把意思搞反了。“then brain sizes stabilizes across time”所说的稳定下来的不是“脑容量的增长”,而是“脑容量”。错误翻译呈现出的,是作者所反驳的、认为“脑容量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是稳步增长”的错误观念。

  24 “社会群体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得捉襟见肘。”整句话都是翻译无中生有结果。本书的译者特别喜欢在书中加入片儿汤话或者无中生有的解释,几乎每页都有额外添加的内容。结果是原书开本比中译本更小,也只有256页;而中译本有385页(23万字)。如果谁能查到原书的字数统计,应该可以更清楚判断译者注了多少水。

  26 “避开重塑化石人行为这个长期以来让我们为之困扰问题。”如果避开这个问题,这本书就不用写了。正确翻译应该是“在重塑化石人行为的尝试中,避开一个长期持续的困扰”。

  即使有翻译问题,全书仍然值得一读。作者的研究思路清晰而直接,跳出了主要依赖化石发现的研究思路,大胆通过猿类人类学研究所发现的限定条件去框算古人类的演化路径。而框算的主要假设如下:

  古人类社群规模的扩张有利于其抵抗捕食者,进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风险

  古人类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用于社交,以维系扩张的社群规模。

  古人类需要提高脑容量以提升社交能力满足社交需求和社群规模的扩张。脑容量和社群规模之间存在正比线性关联。

  大脑是高耗能器官(能耗为一般组织的10倍),脑容量扩张要以营养摄入量增加前提

  古人类和现存灵长类遵循相同活动规律,要将白天的时间分配给进食、行走(走在找食的路上)、午休(躲避炎热)和空闲(社交只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四项主要活动。

  通过对现存灵长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总结出以气候条件和光照时间为自变量的时间分配公式。这样,只要知道物种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就能计算出其花费在行走、进食和午休上的时间,同时,剩下的就是空闲时间(也即社交时间的上限)。

  生存非易事,现存灵长类的时间都分配得满满的。进食和社交需求都更大的古人类如果和现存灵长类的生存技能一样,则时间一定不够分配。换言之,既然古人类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一定是设法提升了活动效率

  双足直立,可以加快行走速度;用火煮熟肉类和块茎,可以提高食物消化率;语言,可以增加社交效率。凡此种种人类特性,正好可以用来改善时间分配。配合古人类化石所提供的脑容量及其他体征证据,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所做的,就是量化各种人类特性对主要活动的改善效果,并相应地估算出这些特性的发生时间。这样,某些不太容易通过化石或遗迹展现的特性演化,比如语言能力的产生,也能够对应到相对具体时段了。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二):人与动物区别到底是什么?读《人类的演化》

  1.缘起

  一直对人类这个物种很感兴趣,第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居然和大猩猩、猿人是同一祖先;第二个就是《指环王》中描写的人类形象:处于两个极端高尚与卑劣,比精灵等其他物种复杂得多,所以就一直想了解人类这种生物

  在人类身上,兽性和神性共存,不过兽性(本能一面)占据大多数,所以有人类学家称呼人类为“裸猿”,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点也没错,不过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对于这个称呼实在不太适应,总要找点东西证明一下“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类学家说人类会使用工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即使是水獭也会使用工具。有人说使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但是这些还是存疑的,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人类的演化》,这个疑问才被解开。

  2.有关作者那些事儿

  作者罗宾·邓巴( Robin Dunbar),大众熟悉的人类学家之一。最出名的要数“邓巴数字”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类能够维持稳定社交关系的上限人数是150人左右。有关这点对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理念构成了挑战

  正是因为邓巴的理论简单易懂,所以才得到广泛传播,不过他在这本书中的描述不止这么简单,他构建两个模型,用来破解“人何以为人”这个谜团。

  3.两个模型,构成“破案关键

  第一个模型就是社会大脑假说。这个理论提出的一个生物学事实是:相对于其他脊椎动物来说,灵长类的大脑相对身体来说异常的大。也可以理解为大脑容量与社会群体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话是,推算出这个对象所在的群体规模。

  同时这个假说也给了研究者两个非常重要启示:第一就是根据算式,计算出群体大小之后,那想要进一步建立更加庞大社会关系,需要付出多少额外的时间;第二就是大脑的耗能是惊人的,如果要维持日渐增长的大脑,势必增加觅食时间,这样研究者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时间上满足额外需求的?如果时间分配已经饱和,它们找到了怎样的解决办法,以保证所需时间?

  第二个模型是时间分配模型。气候和物种的生理适应性决定了在进食、行走以及必须的休息(动物为了避开高温或为了消化而必须休息的时间)之间的核心时间分配。剩下来的时间(可随意休息的时间)可分配一部分给社交,而这个时间决定了动物在栖息地所能维持的最大群体规模。

  这俩个模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类学家可以用这两个模型,把在化石记录出现的各个人亚科物种有序地置放在这个架子上,从而分析出他们如何应对所处的环境的。同时,这俩个模型也给了人类学家设定了一个衡量标准,以分辨他们在行为和认知不同寻常的部分。

  4.“破案”过程:再现人类演化史诗

  邓巴借助这两个模型,摸清了人类 的演化过程,建构了一副人类演化路径图。在书中,邓巴把人类演化分成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猿类到南方古猿。根据现存化石资料,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与黑猩猩差不多,因而寻找南方古猿与其他灵长类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时间分配模型了。

  要使用时间分配模型,首先要了解南方古猿在哪些地方生存了下来,以及在哪些地方没有生存下来,接下来根据花粉颗粒化石等植被记录,可以对当地的历史气候有个大概了解。对比现存灵长类构建的数据,寻找出差异性的地方。最可能结论就是南方古猿开始吃地下茎块作物,以及双足行走带来的高效,重现了南方古猿的生活

  不过这些南方古猿由于气候变化灭绝,人类的演化进入第二个阶段:早期古人

  这一时间段发生在距今约一百八十万年前,这一阶段古人的脑容量有了突飞猛进发展,因而时间分配上就与南方古猿不同,他们在通过食物结构微小变化以及生理结构的变化,来应对脑容量扩大后的挑战,比如人们学会欢笑、偶尔的烹饪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积累,人类顺利走上了进化之路,而不用过早使用杀手锏,这为后来度过脑容量关键期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个阶段:距今五十万年的古人海德堡人。根据模型推演,海德堡人的进食时间必须占据一天时间的64%,而此时海德堡人脑容量有了大幅增长,群体规模也大幅扩大,另一方面群体规模的增长,社交压力也大了。这些都是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德堡人动用了“用火能力”“烹饪能力”,到后来海德堡人的一支——尼安德特人甚至发展出了一定的音乐水平,种种因素加总,大脑终于突破瓶颈

  第四个阶段: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距今二十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一种身材更加纤细的古人类,就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简称AMH,也叫智人。距今十万年前,智人在非洲代替了古人。接下来一波接着一波走出非洲。

  这里邓巴用尼安德特人的例子与现代人作为对比,那个时间段,无论古人还是智人,脑容量都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是如何应付因脑容量增长而来的额外支出;二是如何把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可能的答案是音乐和舞蹈,这里古人已经有了,这次要加上语言,因为有了语言的辅助,定期举办集体性舞蹈歌唱之类的活动就有了可能,这些活动能把粘合150人的时间减少。

  另一方面,因为火的使用,晚上也有一段时间可以从事社交活动。而且有了烹饪,那时人们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交谈,一举两得

  最关键的是,在夜晚使用火,增加了人类的想象力,人类有可能讲故事,这对后来宗教和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故事让人们结成想象的共同体。

  问题来了:为什么尼安德特人没有发展出这种能力?有两种可能的答案,一种是尼安德特人的思维能力不如智人,他们的脑容量要比智人小;另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质(主管设想未来行为并事先安排计划的)较小。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上不如智人。

  第五个阶段,也是邓巴新添加的——新石器革命,距今八千——一万年。这一时期的关键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转为农耕定居社会,一旦定居,城邦以及小王国乃至后来的文明出现了可能。不过这里邓巴关心的是:一旦定居下来,必然会引发众多的社会矛盾,人类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就是从萨满宗教转变到教义宗教。萨满宗教是一种体验型的宗教。而教义宗教是和神圣空间、祭师结构、神学等一系列有关。

  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定居的地方,人类才有可能建立教义宗教。而教义宗教在维持社区凝聚力以及和谐度方面,较萨满宗教强上不少。

  因此邓巴认为:新石器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宗教革命。

  5.人何以为人?

  看完整本书,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有了稍微合理的解答:现代智人与其他灵长类的关键不同之处,不是使用工具,也不是劳动,而是我们拥有文化。

  这文化里有两个最关键的构成部分:一曰故事;二曰宗教。两者都需要用语言来执行和传达。所以人类可以用超然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去思考它的缘起和合理性以及必然性,或者去想象另一个平行世界。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三):时间分配模板的相关思想

  时间分配模板的相关思想

  邓巴在《人类的演化》一书中,使用认知人类学观点出发,提出大脑容量与社会关系复杂度的相关假说。如何证明?邓巴巧妙的提出了时间分配模板方法,即生物的能量消耗和营养摄取必须达到平衡才能生存,一个生物或群体的时间分配首先是觅食时间(包括行走寻找食物的时间和进食的时间)、必要的休息时间(进行消化等),剩下的才是进行社交行为(互相梳毛等)的时间。

  一个区域的气候状况季节变化周期和食物种类影响了在这个区域生活的物种群体的数量个体重量等,也决定了不同物种群体的具体时间分配。社交行为所花费的时间与社会团体的大小成正比,因此社会团体的规模扩大受限于社交行为的时间。这个上限代表了社会团体规模受到自然条件和物种特性的限制。

  如果我是邓巴,我怎样找到这种巧妙的切入点?至少有如下几个平行的方法或递进的步骤:

  ## 系统分析变量

  在形式综合论中提出了将问题系统分解为子集和元素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列出涉及到的所有元素,并以元素之间的相关度进行子集划分。这一过程可能是在对问题有明晰认识框架的前提下从上至下进行的,也不排除对一些偶然想到的元素进行从下至上归类。列出所有元素的树形子集结构之后,再从其中寻找关键元素,这样可以在分析问题阶段尽可能掌握问题全貌,寻找全面的解决思路,避免疏漏。

  ## 寻找关键变量

  分析不同子集对问题的影响比重,寻找关键子集中的关键变量。通过对原始人类团体行为的分解,行走、觅食、进食、休息,最后发现每天24小时时间总量不变,用时间元素可以综合各种行为的关系。在24小时内,原始人类依据环境条件的允许和约束,进行行为分配,这就是时间分配模板的原理。房地产开发运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变量也是从通常资金条件的项目成败出发,在时间维度上找到的运营关键元素。寻找关键变量的过程中,除了经验之外,我想第二序改变和STC算子是很好的思考辅助工具。

  ## 提炼高阶模型

  在上一个过程中,其实同时也在进行高阶模型的提炼,对事物现象本质的抽象概括。比如,对社会行为相关要素可以直接分类为空间相关和时间相关,从而更容易的发现时间这个关键元素。也可以从个体的生存基本条件出发,从能量摄入——能量消耗角度进行分类,从而发现关键行为进食和觅食,构成了原始人类每天的生存必须行为,再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影响社会团体规模的、余下时间可以进行的社交行为,以及环境条件对进食和觅食行为的约束,再进一步分析出环境条件对社会规模的制约关系。

  ## 高阶模型应用

  邓巴用三个气候变量(降雨量、气温和一定的季节指数)预测出各灵长类物种在时间分配上的构成。气候变量:气温、季节、降水影响食物结构、体重、植被质量、植被;两者又同时影响觅食群体规模;气候变量决定了核心活动分配中的进食时间和必须的休息时间,觅食群体规模决定了行走世间,食物结构等同时影响核心活动分配中的三个时间。核心活动分配之外的时间(随意的休息)才能用于社交,而社交决定了群体规模大小。时间分配模型并不是用来确定某个物种在某种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的群体大小,而只是明确了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可能形成的群体最大规模。

  时间分配模板同样可以有意识的用于分析其他现象,如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选择决策等。例如,设定自我驱动的个人目标,然后以能量摄入——消耗、经济收入——支出、内向——外向交流、强——弱社会关系维护等等维度,在24小时时间框架内对行为进行分配,设定可行有效的行动方案。

  其实这也涉及邓巴提出的人类社会圈层概念(见邓巴数)。人类的社会圈分为5-15-50-150-500-1500几个层次,其中5是最亲密的熟人,15是次亲密的熟人,50为行动的基本单位,150则是邓巴数所定义的一个个体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的数量。人类历史上很多联系紧密的团体成员数量都为150左右;家人一般都在150这个圈层以内。在150以外,还有500和1500两个层次,500是没有稳定社会关系的认识之人,1500则为能够把名字和人对上号的点头之交。各个圈层数量之间基本上呈3的倍数关系。人类分配给核心圈层5的时间一般为40%,而分配给次核心圈层15的时间一般为60%,这也引出了大脑容量增加引发社会关系变化,进而影响时间分配的话题。

  ## 高阶模型网络

  高阶模型就是以最简洁优美的形式,能够概括尽可能大范围内事物规律的模型。不同高阶模型从不同元学科出发,以不同角度切入现象,那么同一现象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高阶模型。掌握一定数量的高阶模型之后,逐渐形成网状结构,相互联系、激发,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理解,以及进一步激发高阶模型在不同现实层面的应用能力。

  《人类的演化》读后感(四):邓巴数字的源头

  一、主题概念

  人类演化的故事,是一个不断寻找适应压力的新方案的过程,一个解决因为大脑和体型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营养需求的过程。

  二、核心结构

  1、两个核心假说(框架)

  - 社会大脑假说:所谓灵长类(或许包括所有哺乳类和鸟类)大脑的进化,其实就是更为复杂形势的社会性的进化

  - 时间分配模型:动物为了在某个环境中生存下去,首要保证的是,维持摄入的营养和付出的能量相对平衡,其次还要保证它和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

  2、人类进化各阶段在核心假说中的对应变化

  - 南方古猿(群组范围:小于50人)

  时间分配:休息32%,行走15%,进食时间比例44%,社交时间比例9%;

  可能的解决方案:四足行走变为双足行走可能减少了行走时间和减少了精力消耗,从而减少了进食时间比例

  - 早期古人(群组范围:稍稍多于50人)

  时间分配:进食时间比例50%-62%,社交时间比例假设不变的情况下,早期古人要比南方古猿省出30%的时间(脑容量增加也导致进食时间比例增加)

  可能的解决方案:用火提高了进食效率,笑声提高了社交效率

  - 古人(群组范围:110人)

  时间分配:脑容量的急剧提升导致了进食比例相比南方古猿极大增长

  可能的解决方案:音乐的产生、家庭的产生,社交效率增加的重要性显现

  - 解剖学意义的现代人(群组范围:150人)

  时间分配:进食比例逐渐减少,社交比例逐渐减少,产生了额外的时间比例用于创作、专业化工作

  可能的解决方案:语言的产生、宗教的产生

  3、人类单位群组人数的意义

  邓巴数字金字答揭示的意义:要想通过投入社交时间取得收益,应当注意社交的对象,构建自己的7+21核心社交群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