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小旗:灭情(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苏小旗:灭情(上)

2018-05-09 08:00:09 作者:苏小旗 阅读:载入中…

苏小旗:灭情(上)

  Come and buy itElegant商场同款苏小旗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苏小旗·颠倒众生工作室 

  灭 情(上)

  1

  “你断什么情?”女子斜倚于木榻之上,手中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桌上那几朵男子叫不出名字的花,眼皮也不抬地问。

  “不是为我自己。”男子毕恭毕敬回答道。

  “哦?”女子闻此言,手中暂时停止了拨弄,“你冒险跋涉,一路艰辛跌撞,来到我这‘忘情阁’,吃了这么多苦,竟然不是为了自己?”

  “是。”男子依然毕恭毕敬,面对女子深深一揖。

  女子缓缓抬眼,那双眼慵懒清澈,乌黑灵动,镶嵌在白皙如同凝脂的面容上,像极了出自仙人手下的工笔仕女,只寥寥几笔,便是黑白分明鲜活毕现。

  她的额头上,有一颗米粒大小朱砂

  然,这并不是仕女,她是“忘情阁”的主人,渥丹,人称丹主。

  “若能了却将死之人一份情愿,再远再苦我于道也心甘情愿。”男子说道。

  “将死之人?哈,笑话。”女子坐直身子说道,“快死的人还需要到我这里来求忘情?黄泉路上管那孟婆讨碗汤不就结了?”

  “丹主聪慧。”男人又深深一揖,“世间万千因缘际会,如千丝万线绵延不绝,纵然生生世世六道轮回,纵然喝下孟婆汤前尘尽忘,却依然逃不脱这千丝万线的缠绕。”

  “你既然知道在我‘忘情阁’只要得一缕婆罗花香,饮一口婆罗花酒,生生世世便再不会对此生心中牵念之人有任何情动与挂牵——这人都要死了,你还这么狠心,不给他留得半点来世的念想?”丹主口中步步追问,双脚却慢慢踱至于道面前,“喝了那孟婆的汤,来世依然可以跟随因缘相随相遇,饮了我这婆罗花酒,可就真的生生切断那被他攥了一辈子的情线了。”

  “是。于道明白。”于道回答道。

  “你叫于道?”丹主用手指轻轻抚过男子的脸庞

  “是。”于道回道。

  “你有故事?”丹主的手指一反,又从下向上抚过于道的脸庞。

  “是。也不是。”于道回道。

  “讲给我听。”丹主转过头,慢慢回到座椅之上。

  “说来话长。”于道说。

  “我时间很多。”丹主说,“你知道,我这婆罗花酒可不是谁想讨都能讨得到的,需要来者拿他的故事交换,拿各种各样痴情怨爱的悲伤来交换,若是打动我了,我才肯给。”

  见于道不说话,丹主又说:“你怕什么,将死之人还未死,你既然决计来求这婆罗花酒,想必也是估好了时间的。再说,我这里不是神山仙境,没有此处一日世间一年的说法,所以,你尽管讲。”

  随后,丹主轻撩宽大衣袖,依然斜倚在木椅之上,依然漫不经心地看着于道。

  2

  于道的爷爷于四在咸丰末年从河北挑着担着来到东北,租了一处破房子,靠打铁为生。

  彼时于四在老家已有了媳妇和一个儿子。媳妇于陈氏靠着种家里几分薄田养着儿子于佰,并与于四几个兄弟轮流奉养公婆

  于四此行,无非是想着贫苦的生活能够有所改善,于陈氏耐劳能干,于四外出打铁攒些钱,手里有些活动钱儿,日子也会过得宽松些。

  人挪活,树挪死。于四跟于陈氏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于陈氏并未反对,自己的男人,她信得过。

  他们的安排是于四先行到东北寻个落脚地方,干活攒些钱,再接于陈氏跟儿子过来。只是时间不好说,也许一两年,也许三五年。这种事儿没人能决定,全看造化

  于陈氏当然同意原因还是——她自己的男人,她信得过。也就是苦个几年,一咬牙,也就能夫妻团圆了。

  那于四在东北小镇落了脚后,便开始打铁赚钱。他为人实诚沉默,从不多话,只知干活,能吃亏的事儿从来不占便宜,刚开始一年根本赚不到什么钱,但也算为自己积攒了些人缘儿。

  一日间,于四铁铺来了个女人,虽然穿戴的不是什么绫罗绸缎,却也干净体面。这女人掏出一个铜镯,烦请于四给他改成一只短簪。

  于是接过来,里外瞧了瞧,不声不响地把铜镯改成了短簪。

  女人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这个铁匠真是的,连问也不问我想要什么式样,就直接下手了?但她接过那支短簪时,却不由得非常喜欢

  簪头是一朵芍药。于四并没有用模具,而是亲手刻了出来,看似简单几下,却是玲珑毕现。

  女人说谢谢,问几文钱。

  于四一摆手,说现在没客,闲着也是闲着,不要钱。

  女人不好意思,非要给,于四非不要。女人四下里一望,见着门边还没来得收拾碗筷,便不声不响地将碗筷收拾过去,并且洗干净。

  之后三五天女人就会来一趟,有时帮于四洗洗衣服,有时帮他洗个碗。一来二去,两人便好上了。

  女人叫青芝,十五岁因家里贫穷被卖进一家低等妓院,二十八岁即将近人老色衰,交出所有积攒的体己钱给老鸨,半为自己赎身半退休离开了妓院。

  身虽然自由了,却因为无一技傍身而只能重新接客,成了一名野妓。

  那日青芝到于四铁铺,请他将一支铜镯改成一支短簪,但铁匠并未收她的钱,这男人沉默寡言,每天只知道猛火前干活。一个男人独居,家不像家,饭不像饭,青芝便生出怜惜之心,留下帮他做些家务

  青芝知道他老家有媳妇,也知道他媳妇早晚会带着他们的儿子投奔而来。但好歹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也算是有个伴儿。

  两人平常话不多,白日里各干各活,夜间里睡一个被窝儿。

  有青芝在,于四的家开始真的像一个家。

  一晃又四年过去,于四好歹也攒下了一些钱,加之于陈氏在老家催得紧,于四便托人带信儿给于陈氏,让她带着儿子来东北。

  于陈氏带着儿子一路跋涉,到了东北后,住在于四在镇上租的一间屋子里。于四每天去铁铺里,早出晚归,逐渐地,于四开始晚上睡在铁铺。

  于陈氏一早就知道了青芝的存在,那些往来河北跟东北的老乡,每次都免不了暗地里提醒一下于陈氏,所以于陈氏才一再催促,在于四离开河北五年后来投奔他。

  于四当年走的时候,儿子于佰四岁,现在已经九岁。

  于四的铁铺,于陈氏一次也没去过;在于四面前,她一次也没提及青芝的事儿。她自有她的法子。于四不回家的时候,她便打发儿子去铁铺,也不告诉儿子为什么。

  于佰去了,于四就问他来干啥。于佰就说俺也不知道,俺娘让俺来的。

  没办法,于四只能带着儿子回家,回家后于陈氏依然不问不闹,好生伺候着他。他一睡铁铺,于陈氏就还让于佰去找他。

  青芝心知肚明,便简单收拾收拾东西,离开了于四的铁铺。

  于陈氏的心终于落了地。且不说她不可能让于四讨小,就算讨小,也不能找个残花败柳般的窑姐儿。再说,你一个铁匠,讨什么小?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之后于陈氏又给于四生了三个儿子,这几个儿子又各自成了家,各自又生了儿女。于道就是其中一个。

  两个月前,那缠绵病榻的于四总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他单独把儿子们召集在一起,说是自己在外面还有一个儿子,想着让儿子们去寻寻,自己想在死前看那儿子一眼。

  四个儿子没人说话。于陈氏则装作不知道。

  某日里于道母亲跟他扯些家长里短,就说到了爷爷当年跟一个野妓做过露水夫妻的事儿,现在爷爷不行了,有这么个想见他跟青芝的儿子的心愿,于道便说:“按理说这又不是什么难事,爷爷不久于世,为何在这件事上让他耿耿于怀?”

  母亲便说:“这哪是我们小辈管得了的,这个家你奶奶当家,说一不二,想必这事她早一清二楚,这么多年她从不提起这事一个字,如今这些,我还是听你大伯母说的,你大伯母,也是听你大伯说的。”

  于道说:“说句不敬的话,这人都快死了,还计较这些干什么?要不我去找。”

  母亲说:“呸,你这孩子,这事儿是你当孙子的该管的吗?你奶奶她绷了这么多年,越到这种时候越不会松口,别看她伺候你爷伺候得尽心,心里那口气,憋得狠着咧!”

  于道也开始觉得这事儿确实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

  于四跟儿子们谈到这件事时,说是青芝离开时已经有了身孕,后来嫁了一个邻村的老鳏夫,这老鳏夫此前无妻无儿,人穷面丑,对青芝也就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何况又凭白多了个儿子。

  现在是爷爷一心想见那儿子,可人家自己就真的愿意吗?于道想,父亲的几个兄弟不表态,不也就是怕又多个人跟他们争那本来不多的财产吗?

  于四后来又跟儿子们提了一次,这次他退了一步,希望那儿子能过来参加他的丧事,好歹父子一场。结果众人依然不置可否

  于四始终没有多提青芝——这女人,怕是早已经不在了吧?那么,能见一见从未见过面的儿子,也是好的啊。

  于道明显看得出爷爷眼中的失望哀伤。本来那双眼睛因为精气将尽而混浊无神,这一下更显得无助绝望。他知道,无论爷爷生前还是死后,青芝和他们的儿子,肯定是再无相见之缘了。

  这真是对一个将死之人最大的折磨

  若想让爷爷走得无牵无挂,要么死前与那儿子相见,要么,就让爷爷放下对青芝娘俩的牵挂

  3

  于道自小就听人说,这世上有一个凡人难觅之所,叫“忘情阁”,没有人能够具体说出它在哪,但是人们传说,每当一年的除夕与立春在同一天,夜里交子之时,月极亏,这时若心怀强烈愿念,一直往北走,遇山进山,遇海入海,便会遇到结界之处,结界之中,便是“忘情阁”所在

  所谓“结界”,即人类或妖兽通过超自然力量创造出来的特殊空间

  这个结界,从空间上来说,是现实世界里衍生出来的一个平行空间,独自存在,外人无法进入。

  从个体上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结界,那便是笼罩于每个人周围的一种氛围感觉精神情绪

  从作用上来说,结界有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的“防护结界”,也有治疗作用的“治疗结界”,此外还有攻击型结界和防御型结界。

  “忘情阁”,顾名思义,令人忘情,断人执爱,这便是治疗结界。

  传说里面有美人一位,名为渥丹,她有世间极为罕见的优昙婆罗花,这优昙婆罗花为仙界的极品之花,花色青白无俗艳,花形浑圆,犹如满月。

  《法华文句·四上》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

  那渥丹的结界之中,便是开满了优昙婆罗花。此花白色花瓣入酒即化,传闻凡人只需嗅得一嗅,便不再为情所苦;若轻啜一口,便可令其对痴念之人的执爱清断干净,并生生世世再无交集;死后再饮那孟婆汤,来世便就是真正的新生了。

  但这丹主有一癖好:并不是来求之人都可饮得婆罗花酒,她要听来者的故事,若她认为可以,来者便可以一寸精魂来交换她那婆罗花酒。因此渥丹的主堂里,挂着无数条或闪光黯淡的丝缕。

  那些,都是求酒者交换后留下的精魂。这些本只有一寸的精魂,到了渥丹手中,便舒展得极为细薄轻柔,久而久之,渥丹的主堂,常年灵气轻涌,倒真如人们所说的仙境一样了。

  只是,纵然立春与除夕同一天,也是十九年才可有一次,能够于机遇之中进入“忘情谷”结界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但却仍然有众多痴男怨女,甘愿以自己的一寸精魂,换取对令其肝肠寸断之人的永世忘情。

  但为他人求优昙婆罗花酒,于道倒是头一个。

  这一年的除夕与立春是同一天,那夜交子之时,于道之心极为虔诚,一直北向而行,不知走了多少里地,不知道身处何处,便见云雾遮了那月牙儿,眼前突现峡谷般的断层,于道犹豫都没有犹豫,一脚踏了下去。

  于是,他来到了“忘情阁”。

  4

  听完于道的故事,渥丹不言,起身,踱至挂满精魂之处,纤细的手指缓慢地将之一一拨过。那些精魂在渥丹手下轻轻摇动,闪动着细碎光亮,彼此碰撞之下,竟然发出动人清脆之声。

  于道亦不言。

  渥丹说:“你看这世间男女,甘愿求之不得,放之不下,深受其扰,恶缘难解……种种种种之情,以自己一寸精魂来换取此后生生世世的决断,有人为爱情,有人为亲情,皆逃不过一个情字。”

  “无情,世间冷凉;有情,众生实苦。”渥丹说,“若是说因果,那于四,难道不该在来生加倍偿还青芝母子吗?如此,若我真赏了他婆罗花酒,倒是免了他来世的一桩孽债。于道,你如今替这本该还债之人来免债,合适吗?”

  于道说:“若说因果,并无清晰界限。今世之事,是前世之果,抑或是来生之因,连佛祖都无法一笔划开。因果缠绕,互相转化,如此循环往复,我倒是想请问丹主,你又如何能分辨得出何为因,又何为果呢?”

  不待渥丹开口,于道又说:“况且,前世罪业,阳有司法,阴有阎罗,度人教化也是佛祖之事,丹主又何必越人之责呢?”

  渥丹立时变了脸色,说道:“于道,你今儿个是来求我赏那一口婆罗花酒,谁又让你来教我做人的?”

  于道又说:“丹主有丹主之职,即斩断世间有缘相求之人的孽爱恶情,其余之事,皆与你我无关。”

  渥丹突然转身,走至于道面前,面色柔和,对于道说:“我非人非妖,非鬼非仙,所以任你怎么教我做人,也是教不会的。想要我这优昙婆罗花酒,可以,但我要你用一魄来换,你可愿意?”

  于道不言。

  渥丹又说:“人言‘三魂六魄’,是不对的,人是有三魂,但有七魄。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命魂又名‘色魂’,我要其他求酒之人一寸精魂,无非是剥了他一点点色魂中的情念。但是,我要你的一魄,完整的一魄。”

  于道深揖说道:“还望丹主明示。”

  渥丹说:“七魄,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我独要你的欲魄。”

  于道问:“若是没了这欲魄,又会怎样?”

  渥丹问:“你可有相爱之人?”

  于道说:“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相守之人有妻与子。皆为相爱之人。”

  渥丹说:“从此以后,你便是那有爱无欲之人。”

  于道突然笑了,说:“这又有什么难呢?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来世当和尚去——有爱无欲,可不就是出家之人?若因此我能成为一代高僧,倒也是丹主成全了。”

  渥丹问:“不悔?”

  于道说:“不悔。”

  渥丹笑,轻抬头,对着于道额头微微一吸,再吐出用手接住,竟是一条澄练闪亮的丝缕。

  渥丹转身,将这丝缕轻轻挂于架上,转头递给于道一个极小巧的瓶子。

  “走吧。”渥丹说,“怎样来,你便怎样回。今日之事,会成为你一个怎样想也想不起来的梦。”

  于道揣起那小瓶,再次深揖,转身离开。

  渥丹于堂中久立,伫伫不动。

  原来无论何年何代,情债,余孽,背信,弃抛,同宗而不同爱……世世代代,相爱相欠,相轻相重,竟然永无休止。

  · 未完待续 ·

  苏小旗 · 颠倒众生工作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

  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

  比年轻时更美丽

  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

  心在云与泥土之间

  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愿你好

  更愿我自己好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苏小旗:渡劫(全)

  苏小旗:旧事(上)

  苏小旗:旧事(下)

  小说:玉龙传(全)

  好物推荐

  明眸善睐,潘达眼膜

  孤独的卸妆水,好用到没朋友

  《北京女子图鉴》:有欲望的女人,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苏小旗

  树洞邮箱 : zzx0909@126.com

  新浪微博:@苏小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