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未来不懂摄影的人,将会成为文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未来不懂摄影的人,将会成为文盲

2018-05-29 17:01:39 作者:胡昊 </span> &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 阅读:载入中…

未来不懂摄影的人,将会成为文盲

  .bizsvr_0 {line-height: normal;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 .bizsvr_1 {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2 {color: rgb(136, 136, 136);font-size: 12px;} .bizsvr_3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 .bizsvr_4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text-align: justify;line-height: 1.75em;} .bizsvr_5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 .bizsvr_21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75em;} .bizsvr_22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text-align: justify;} .bizsvr_24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text-align: left;line-height: 1.75em;} .bizsvr_26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text-align: justify;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bizsvr_32 {text-align: justify;line-height: 1.75em;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 .bizsvr_44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color: rgb(136, 136, 136);} .bizsvr_46 {text-align: center;} .bizsvr_49 {color: rgb(217, 33, 66);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 .bizsvr_50 {margin-top: 1.55em;width: 625px;border-top: 1px solid transparent;float: left;} .bizsvr_52 {font-size: 15px;} .bizsvr_53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bizsvr_54 {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75em;} .bizsvr_55 {font-size: 14px;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bizsvr_57 {color: rgb(136, 136, 136);font-size: 12px;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 .bizsvr_61 {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justify;line-height: 1.75em;} .bizsvr_75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77 {font-size: 12px;color: rgb(136, 136, 136);} .bizsvr_78 {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justify;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96 {white-space: normal;text-align: center;} .bizsvr_102 {text-align: center;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1.75em;} .bizsvr_104 {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 .bizsvr_116 {text-align: justify;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1.75em;} .bizsvr_123 {text-align: center;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125 {text-align: justify;font-size: 12px;color: rgb(136, 136, 136);} .bizsvr_130 {text-align: justify;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138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140 {color: rgb(136, 136, 136);font-size: 12px;text-align: center;} .bizsvr_151 {color: rgb(217, 33, 66);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4px;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 .bizsvr_161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text-align: center;} .bizsvr_185 {color: rgb(217, 33, 66);} .bizsvr_194 {text-align: center;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 .bizsvr_201 {color: rgb(136, 136, 136);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font-size: 12px;text-align: center;} .bizsvr_208 {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line-height: 1.75em;text-align: justify;} .bizsvr_219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PingFangTC-light;color: rgb(136, 136, 136);font-size: 12px;text-align: center;} .bizsvr_245 {line-height: 1.75em;text-align: justify;margin-left: 16px;margin-right: 16px;} .bizsvr_257 {white-space: normal;} .bizsvr_258 {font-size: 14px;} .bizsvr_259 {color: rgb(0, 0, 0);} .bizsvr_261 {color: rgb(217, 33, 66);font-size: 14px;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 .bizsvr_262 {color: rgb(136, 136, 136);} .bizsvr_264 {line-height: 1.75em;} .bizsvr_265 {font-size: 14px;color: rgb(0, 0, 0);} .bizsvr_268 {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272 {font-size: 12px;text-align: center;} .bizsvr_278 {font-size: 16px;} .bizsvr_280 {color: rgb(51, 51, 51);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font-size: 14px;} .bizsvr_289 {color: rgb(51, 51, 51);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 .bizsvr_291 {color: rgb(217, 33, 66);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4, 213);font-size: 14px;} .bizsvr_295 {color: rgb(51, 51, 51);} .bizsvr_301 {font-size: 14px;color: rgb(217, 33, 66);} .bizsvr_304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color: rgb(62, 62, 62);font-size: 16px;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5em;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 .bizsvr_305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font-size: 16px;white-space: normal;color: rgb(62, 62, 62);text-align: center;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 .bizsvr_307 {text-align: justify;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line-height: normal;} .bizsvr_309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5em;color: rgb(51, 51, 51);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 .bizsvr_312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color: rgb(62, 62, 62);font-size: 16px;text-align: center;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 .bizsvr_313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color: rgb(62, 62, 62);font-size: 16px;line-height: normal;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 .bizsvr_314 {padding-right: 1em;padding-left: 1em;color: rgb(62, 62, 62);font-size: 16px;text-align: justify;margin-left: 0px;margin-right: 0px;line-height: normal;} 奥古斯特·桑德 年轻的农民

  “我们相信,未来不懂摄影的人,将会成为文盲。”艺术家莫霍利-纳吉曾在20世纪初预言。在大约100年后,这样的“未来”已经成为现实。

  怎么发朋友圈,去按界面右上角的,也就是说,笔加纸这种经典Icon已经被悄悄淘汰,发图才是展示生活的默认选项。朋友圈是个相册,但这句话好像早就超越了微信本身,而成为关于当下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隐喻。

  在智能手机诞生、人人都有照相机的时代,摄影图像更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说,今天我们不能把理解摄影当作专业的摄影家或者评论家要关心的事,而是应该把它当作有助于自己良好生活的基本技能。

  要知道,纳吉说的可是“不懂”摄影,不是“不会”摄影。言下之意是,我们需要去主动培养看照片的好品味,否则我们就很有可能被日新月异的图像潮流淹没,丢掉生活所需的、必要的方向感。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四本书正是由此而来,它们是看照片的“品味四讲”,作者是四位富于洞见的“世界级”知识分子:瓦尔特·本雅明、苏珊·桑塔格、罗兰·巴尔特、约翰·伯格。

  陈丹青说,“西方的厉害,是摄影评论。您想想,瓦尔特·本雅明、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约翰·伯格……而且,请注意:他们个个是文体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分享了看照片的经验,其视野远远超过艺术摄影这个小小的阵地,来到了知识分子对人们的生活、社会与文明的关切上。

  有趣的是,这四位作者在自己的书中(也包括其他文章或访谈中)各自多少都有对其他几位的致敬、回应或提及,所以并不是我们要把这四本书硬凑成摄影的“品味四讲”书单,而是它们天然地聚合在一起。

  学会观察——细节之美

  《摄影小史

  瓦尔特·本雅明 著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摄影是一种解谜。

  摄影有本领放慢速度、放大细节,它用这样的办法质疑在人们生活经验中的“真实”,揭露隐藏在拍摄对象背后的秘密。这种解谜的能量在机械复制技术的帮助下得到了无限的放大。

  电影的先驱者迈布里奇用摄影组照《运动中的马》向我们展示了马在奔跑时的真实姿态,让我们“认识到无意识的视象”,顺便摆平了困扰画家们多年的难题——马不是什么稀罕的动物,但它跑起来以后四条腿到底是什么样的?

  《运动中的马》迈布里奇

  《埃普索姆赛马》热里柯, 1821

  19世纪初的画家

  对奔马的刻画,还远够不上真实。

  彩虹艺术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在自己创作的人体与静物摄影中,用纯粹的黑白影调、致密的细节和完美的构图提示我们,什么是从照片平面挣脱出来的“雕塑感”。他“知道这部机器可以在短瞬间产生一个视觉性的影像,且看起来几乎与自然本身一般鲜活真实。”

  梅普尔索普作品

  学会理解——动之以情

  《论摄影

  苏珊·桑塔格 著

  作为一个对传统美做出反应的载体,摄影已大大扩展了我们关于什么才是审美上令人愉悦的东西的看法。

  W.尤金·史密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日本渔村水俣(其居民大多数因为汞中毒而残废和慢慢死去)拍摄的照片,由于记录了一种我们分开的痛苦而令我们感动,……史密斯那张一个临死的女孩扭曲在母亲怀中的照片,是一幅关于瘟疫受害者世界的《圣母哀子图》。

  W.尤金·史密斯 母亲

  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子像

  由于每张照片只是一块碎片,因此它的道德和情感重量要视乎它放在哪里而定:因此史密斯的水俣照片在照片小样上看、在画廊里看、在政治集会上看……都会显得不一样。上述各种场合,都暗示着对照片的不同使用,但都不能把照片的意义固定下来。

  假如它在这样的照片小样上……

  假如它在刷了白墙的画廊里……

  假如它在政治集会上……

  学会分析——时空记忆

  《明室:摄影札记》

  罗兰·巴尔特 著

  起初,当我探寻我对某些相片的情感时(本书起头,距今已很遥远),我以为能够区分一个文化兴趣领域(知面)及偶而穿越其中之意外交错,即刺点。我现在晓得还有另一种刺点,不是一个“细节”;这新的刺点,没有形,只有强度,它就是时间,是所思(“此曾在”)教人柔肠寸断的激烈表现,纯粹代表。

  中间为亚历山大·加尔德内 

  1865年,年轻的路易斯·拜恩企图暗杀美国国务卿希瓦德。亚历山大·加尔德内曾在监牢里为他拍照。拜恩静待上吊,相片很美,男孩也很美,这是属于知面的观感。而刺点是:他将要死去。我同时读到:这将发生,这已发生。我心怀恐惧,观察这以死亡为赌注的过去未来式。

  相片对我显示了意定姿态的绝对过去式,且意指了未来式的死亡。刺痛我的,正式这一等同关系的发现。面对我母亲孩时的相片,我自忖:她将死去,我就像温尼考特的精神病患,为了早已发生的灾难而颤栗。不管被拍者已死去与否,任何相片都是这样的灾难。

  学会评判——人与影像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约翰·伯格 著

  理想国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奥古斯特·桑德是否只是简单地告诉被摄对象,他们的照片将成为历史被记录下来的一部分?是否就因为他如此这般地提到了历史,他们才会把虚荣和胆怯都放下,向相机镜头的内部张望着,并用一种奇怪的历史时态讲述着自己:我那时候看起来就是像这样。

  奥古斯特·桑德 鳏夫

  存世至今的它们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社会和人类记录。没有哪一位拍摄自己同胞肖像的摄影师,可以像桑德一样让自己的照片拥有如此通透的纪录性。

  如今,约翰·伯格的这种细节阅读法俨然成了一种风潮。对奥古斯特·桑德照片的解读或许也是这其中最好的例子。

  他的照片代表着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混乱状况。魏玛共和国即将倒台。极度的通货膨胀,普遍失业,满大街的政治暴力。桑德拍摄的所有对象都不得不去适应这种混乱,如同它根本没有任何变化。

  奥古斯特·桑德 中产母亲

  女人和她的孩子及一条黑色的博美犬,坐在草地上。那孩子充满希望与信任,手里拿着苹果,而在她母亲的脸上,蕴含着更多的东西,一些她也不能告诉我们的东西。

  看着这陌生女人的脸,有时我会觉得,她的脸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你帮不了我,你什么也做不了。怎么帮我?保护我不受伤害?(《摄影演义》)

  奥古斯特·桑德 公证员

  这是穿着大衣站得笔直的公证员,旁边是他的狗。在我看来,照片中最意味深长的是那件大衣。那曾是一件体面讲究的大衣,但正逐渐褪色。但公证员就像一颗橡树撑起了这件大衣。

  对我来说,这张照片展示的是一个试图保持他身份的男人——至少照相机前如此。他对任何一个拍摄者或是任何一个观者说,我依然是那个值得你尊敬的人。(《摄影演义》)

  奥古斯特·桑德 拳击手

  图上有几位拳击手?如果是两位,个子稍矮的小伙儿笑容灿烂,一定很享受这项运动。

  如果是一位,高个子的或许是经纪人?他在镜头前表现得如此严肃和商业。 

  也许,和身旁的朋友相比,他只是一个认真的人——看他系鞋带的方式。

  「培养看照片的好品味」

  系列活动信息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理想国新书沙龙

  6/2北京站 6/9上海站

  7/14苏州站 7/15杭州站

  ?

  6月2日(周六19:00

  嘉宾:刘树勇(老树)、任悦

  主持:胡昊(理想国)

  北京市三里屯CHAO 

  B1,回声剧场 Amphitheater 

  活动需要提前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详见今天的第二条推送)

  * 报名前若有疑问,可在“理想国”、“看理想”微信公号后台留言

  * 理想国对以上活动保有最终解释权

  ?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约翰·伯格 著 杰夫·戴尔 编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是伯格过去五十年“写摄影”的文章精华。本书以时间为序,不仅全面收录了伯格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名篇,如《摄影的使用》《外观》《故事》等,也将此前未见收录的、他为展览或图册撰写的评论纳入其中。很大程度上,这24篇文章代表了约翰·伯格有关摄影之写作的最高水准。

  《摄影小史》

  瓦尔特·本雅明 著

  许绮玲、林志明 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193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绘画与摄影》(193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1938)4篇。均为本雅明享誉世界的佳作名篇。

  艺术商业合作或艺术投稿

  请发邮件至:zyt@imaginist.com.cn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