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职业假笑毁掉的中国年轻人
ID:open163
公司前台是一个漂亮的小妹妹,每天都笑意盈盈,她的工作日常就是接几个电话,打印一些资料,有客人来就帮忙招待一下,听上去十分轻松。
有次下班和她一起坐电梯,发现她一脸疲态,脸上没有一丝笑意,与工作时的状态完全不同。
“我其实很羡慕你们每天都能风风火火,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无聊,每天还要一直笑,真的好累,只想早点回家,躺到床上好好睡一觉”,她无奈地说。
后来才渐渐明白,压抑沮丧的情绪弥漫在心头,虽然身体上很闲适,那种情绪上的疲惫、失落、虚无的感觉才是累的真正根源。
01
背着情绪的包袱
感觉一天都坐在桌前,或者是没有做很多体力活也会感觉累,是因为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还有一种叫“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出,她认为“管理自己的情感,以创造一种公正可见的面部和肢体的表现,就是‘情绪劳动’。”
比如酒店前台的人员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法官要付出“冷静的情绪劳动”,老师要付出“有耐心的情绪劳动”,这些都是隐形的劳动。
如果你是一名广告从业者,面对客户一而再再而三的改稿要求,你要保持微笑不能骂街;
面对自己非常不喜欢但是又必须要合作的同事,你也只能小心翼翼克制忍让;
一个人的情绪能量是有限的,情绪劳动对情绪能量的消耗,是导致一个人疲累不堪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一个泰国的迎宾员就因为“翻脸比翻书还快”火了。她用“冷漠脸”给游客带上花环,在拍照的一瞬间变笑容满面,之后又迅速恢复生无可恋。
喜剧演员宋小宝在一次访谈中说,自己在生活中没那么幽默,因为要把所有包袱在台上展现出来。为了让观众开心,放下男人的尊严去舞台上扮美人鱼,也有过很多思想挣扎。
把生活中所有的开心都在舞台上展现了,幕后留给他的就只剩下压力和疲惫。
很多的工作看起来轻松,但本质上情绪劳动对人的消耗其实比想象中大很多。
抑郁烦闷、过于敏感、无力报复、欲望强烈……种种毒素混杂在思想里,迅速消耗人的精神力量。
02
表里差距让人轻松不起来
胡适说:“生命本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也许从上大学开始,名片上的title就可以非常高大上,作为各种“主席”、“VIP”出入看上去高大上的会议和场合,但是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内心无奈,不知为何而奋斗,所以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表现出来的被大家看到的情绪,是情绪表达;
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情绪感受。
当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越大,需要付出的弥补两者之间差距的努力也就越多,人就容易觉得累。
美国歌星“小甜甜”Britney Spears在红到发紫的时候突然精神失常,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不分日夜开着车到处晃,为强打精神,一次喝下20多罐功能饮料。
她亲手将自己的秀发剃掉,看着镜子里光头的自己精神分裂般喃喃自语:“妈妈会疯掉的。”
她说,自己并不想当明星,是妈妈有一个明星梦,她没有实现,于是决定在女儿身上达成。2岁起,妈妈就带着她四处奔波,寻找各种出道的可能。
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衣食无忧,但能表达出的感情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差别太大,所以内心会感到十分痛苦。
常有“动动手指就累了”的感觉,就是因为情绪能量消耗过快。并且,很大一部分人,或许只是刚开始强逼着自己喜欢,后来情绪劳动的成本太高,久而久之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没人能骗过自己的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说,摆脱痛苦、找到真正内在的愉悦,能驱使人对抗情绪能量的消极表现,不停向前。
失望能让我们心碎,也能带来自我实现的力量,因为凡是能让你失望的,都是你需要学会面对和超越的。
03
懂得管理情绪能量
让生活事半功倍
人的情绪能量是有限的,在别的事情上把情绪都消耗光了,反而会导致没法给自己亲近的人留下好脸色。
比如第一步,简化关系,减少因为负面的人际关系带来的情绪能量的消耗。
有这样一句话,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人。如果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已经够复杂了,就不要在工作外给自己更多的类似的负担。
有网友留言说:
“我纠结于很多奇形怪状的人际关系里,后来我发现这些人和事消耗了我。他们带来无止境负面情绪,这些负面能量让我对自己失望,对未来失望,现在我才意识到,
他们曾经消耗了我的理想,消耗了我对生活的热情,所以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做消耗别人的人。”
如果一个人处于理想的人际关系中,他是感受不到人际关系带来的紧张的。而如果此时所处的人际关系网已经带来负累,说明应该进行清理了。
一些生活中“小确幸”的事件会让人瞬间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慰藉。
比如每天喝一杯自己喜欢的饮料,每周给办公室换上一束鲜花,至少每个月去上一次博物馆……
仪式感能将生活的细微处无限放大,这种洞察力,让人拨开情绪的迷雾,看清事情的本质:大多数平日里已经见怪不怪的事情,其实都有让人愉悦的能力。
上班的时候即便还是睡眼惺忪,主动和门口的保安问声早;下班回家,先听会歌再去洗漱睡觉;睡觉前,别再纠结于那些“无解”的人际关系,船到桥头自然直,过多的纠结,并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美剧《绝望主妇》里有这样一段话:“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Drew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演讲 / Dominick Reuter
硅谷明星公司Dropbox创始人Drew曾在MIT的毕业典礼上告诉毕业生:“工作最认真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自律,而是因为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每天精神爆棚......
而另外一些朋友,工资很高,但他们常常抱怨,自己好像被“格子间”铐住了。”
“圆圈”代表我们的水平是与我们最亲密的五个人的中间数,所以要不断认识更优秀的人,扩展自己的圆圈,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3万天”是指人生只有三万天,而且我们永远不会为明天完全做好了准备。
利用好自己的情绪能量,认真对待属于你的网球、圆圈和3万天,用饱满的精力迎接新的日子。
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总喊累的那个朋友吧,看清“情绪劳动”的真相,会让他体会到生活不一样的滋味。
- The End -
最后
焦虑、压力、抑郁、愤怒、恐惧、委屈……长期被情绪劳动消耗,不止会越活越累,有毒的情绪全都累积在身体里,终有一天,诱发失眠、抑郁甚至癌症等身心疾病。
但管理情绪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怎样缓解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何快速消化坏情绪,避免身心疾病?
向你推荐美国那洛巴大学心理咨询硕士、擅长情绪减压的清流老师课程《对话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全人类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心理公开课马上关注,免费领取60节心理学入门精选课。点亮这颗小心心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