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嚷着“好麻烦”的宫崎骏,却教会我们生活永远值得期待
Hi,大家早上好!
最近,宫崎骏因为口头禅“好麻烦啊”上了热搜。画面里的他被眼前的工作折磨到快崩溃,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不就是我日常的工作状态吗!
▼
虽然“劳模”宫崎骏先生嘴里说着麻烦,但是手里的笔却始终没停下,反观我们,嗯,这或许是我们与大师的区别所在吧。
说起宫崎骏,他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他制作的《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龙猫》等等动画电影感动了无数的人。毫不夸张地说,光是《龙猫》我就看过不下20次。
上个月,万众瞩目的吉卜力主题公园也宣布了开幕的时间,它预计在2022年开业。还有四年,我们就能看到童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无比期待的岛主已经用小本本记下了,一定要去朝圣一番呀。
▼
这几年,宫崎骏逐渐隐没在动画的幕后制作之中,除了时不时爆出退休的新闻外,这个老爷爷是活得越来越低调了。上个月,他出现在高畑勋的葬礼上,梗咽着说起和高畑勋先生的过往,像一个还没长大的老男孩。
▼
吉卜力的三架马车走了一辆,令人痛惜。然而,宫崎骏今年也已经77岁了,他还咬牙坚持着关于动画未完成的梦想。
关于这些,NHK出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不了神话》,记录了一个晚年时期创作越发吃力的宫崎骏的工作日常。片子非常有趣,豆瓣上的评分有9.1分之高。看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
令吉卜力粉更开心的是,一个可以说是最了解吉卜力工作室的人在今年又出书啦,它就是铃木敏夫口述而成的《吉卜力的伙伴们》。
▼
在这本书里,铃木敏夫自爆了吉卜力工作室许多鲜为人知的小秘密。宫崎骏爷爷到底有怎样鲜为人知的一面?他在创作后期有哪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宫崎骏这个“古怪”的老头子的多面人生。
______
因为太过于严苛,宫崎骏被称为动画界的魔鬼,他说话直接,总是不留情面地提出自己的批评,甚至可以说有些刻薄和毒舌。因为宫崎骏的严格标准,吉卜力工作室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之下。
▼
在吉卜力工作室中,越厉害的人越想逃离,因为有能力的他们被要求付出得更多。其中有一位员工,直到《起风了》动画制作完成后,才敢和宫崎骏提起自己怀孕的事实。
一些人的工位上还贴着各种各样的“线”,从上而下分别是“地狱线”、“加油”、“天堂线”。一叠叠的把原动画往下画,画到下面就表示完成度越高。每天面对这些线,压力会倍增的吧。
▼
在制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时,不巧发生了地震,为了防止余震发生,工作室准备给员工放放假,同时也能防止员工制作中途断电会导致的混乱。结果,直接被宫崎骏驳回:“混什么乱,休息了才会混乱。有困难也要上,遇到这种情况就得创造神话,哪怕有点余震也要画!”
追求完美的他一定要把细节做到极致,如果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他满意的效果,他的暴躁雷达就开始启动了,严厉地训斥员工:“画吧,再好好想想。你活着难道什么都不想吗?不行的话我就让你退出,马上就辞职。”
▼
宫崎骏的严苛可不止在工作室里发作。一次,他和CG动画师合作,因为对开场的一段动画不满意,他要求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导致进度停滞不前。压力巨大的CG动画师身体出现状况也不敢提,后来直接进了医院,原因让人唏嘘。
▼
有一回,一位上门推销CG技术的社长给宫崎骏展示了自己最近做的“丧尸”动画,内容是许多残缺的人在地上蠕动。宫崎骏看完,当场把这位社长怼哭了。
宫崎骏说:“这让我想起了我一个患有残疾的朋友,他连最简单的击掌姿势都很难做到。一想到他,再看到这个我就无法觉得有趣,制作这个的人完全没考虑过痛苦的感受吧。”
▼
与此同时,面红耳赤的社长——
团队最后的成果不是很理想,他不给情面地说是“垃圾作品”,“与其做成那样,倒不如毁掉。”宫崎骏真的很严格了。
▼
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曾经这样评价他:“满分的导演,零分的父亲。”宫崎骏对他的严格标准时常让他喘不过气来。
继承了父亲画画天分的宫崎吾朗也加入了吉卜力工作室,铃木敏夫想让宫崎吾朗担任《地海战记》的导演,但是父亲认为儿子根本没有当导演的才华,“说真的,别做了,导演这活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
因为这事,父子两人两年左右都没说过话,甚至如果在不远处看到对方,还会绕道故意避开。即使后来这部电影票房还不错,宫崎骏看来,这根本不值一提。放映会上,宫崎骏中途就愤而退场了,求宫崎吾朗的心理面积…
不过,宫崎吾朗的制作水平也父亲的批评声中一步步得到提高,后来他还和父亲合作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作品终于得到了宫崎骏的认可。
在看过影片首映之后,宫崎骏严肃的表情有所缓和:“我说,让他试试稍微给我点压力嘛。”宫崎吾朗也不甘示弱,笑着回答了一句:“可恶,有本事别死呀。”
果然是相爱相杀的父子俩。
______
他还是一个古怪的老头
脾气暴躁、要求严苛只是宫崎骏的一面而已,另一面的他柔软可爱、执着倔强,时不时透露着孩子气。他还有些独特的小习惯,不禁让人感叹,这个老头子,真的很古怪。
宫崎先生作画时的习惯是嘴里叼着烟,把皮鞋脱到一边,穿上拖鞋,不停抖脚。碰到瓶颈时还会不断碎碎念:“好难啊,麻烦死了,不干了。”
▼
画到烦躁,他会在办公室来回踱步,挠着花白的头发,让头发任性地在空中飞舞。
▼
天天说“麻烦”的他,却总放不下手里的画笔,真是个矛盾的人啊。
宫崎骏日复一日坚持的不只有画画,还有每天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他的“不变哲学”。
每天清晨,他刚到工作室时,明明没有人,他也会对着空气说:“早上好!”然后拉开窗帘,泡杯咖啡,开始新的一天。别人问起时,他会说:“屋子里一定住着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午饭时刻,他总是吃太太带来的便当。每当大家在讨论美食时,他一次都没有尝试过。太太带来的便当总是塞得满满当当的,他会用筷子一分为二,中午和晚上各吃一半。
偶尔几次和朋友聚餐或者吃一顿好的,他都会兴奋到不行,连连夸赞:“好吃!好吃!简直是太好吃了!”
这是宫崎骏的生活智慧。他认为,如果每天吃着美味佳肴,舌头就会麻痹,再也无法品尝出什么是美味。
▼
铃木敏夫是宫崎骏多年的好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总是时不时透露出宫崎骏的一些趣事。在《吉卜力的伙伴》里,他又爆了不少料。
例如,当年《幽灵公主》高强度的宣传让宫崎骏病倒,虚弱的他躺在病床上,为自己画了张自画像,然后交给铃木,说:“铃木,你明天就带着这个面具,替我去台上跟大家打招呼吧…”
铃木:???
▼
铃木为了让宫崎骏用上电脑也是费尽了心机,要知道,宫崎骏可是鲜少接触电脑,对电脑也是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后来,铃木找到了突破口——下象棋!
铃木先是在电脑里下好了日本象棋的软件,趁宫崎骏来找他时就马上切换到日本象棋的画面给他看。直到宫崎骏开口:“铃木,这个能下象棋?”
看到宫崎骏感兴趣,铃木敏夫马上给他买了一台。后来的一天,正沉迷于电脑下象棋的宫崎骏发现不对头,就在铃木敏夫的桌子上放了一个留言条:“我不会上当的!”
▼
哈哈,真的是很可爱的老爷爷了!
______
我想,比起“大魔王”或者“慈祥老爷爷”的形象,他更像一个兢兢业业的普通人。因为天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里。但是之所以能够在人们心里留下痕迹,是因为他的勤奋,和那颗纯真而温暖的心。
有的人说他严苛、独裁,但他的初心是把吉卜力工作室看作是一个学校,他愿意去培养新人,同时鼓励大家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成为复制品。
而他最严格对待的人,是自己。一部动画需要17万张画稿,80%都是宫崎骏一个人创作的。
他甚至曾经用一年的时间,废了上千张画纸,只为了制作出一个4秒的镜头。
▼
当年,《红猪》因为资金不足,本来只是部时长只有15分钟的短片。当别人提出某一个情节要出现两次左右才变得有趣时,宫崎骏说:“别开玩笑了,一次就够了。”但他还是多画了一倍的量。当别人说半长不短的东西没法在飞机上播放,能否把它做成电影时,宫崎骏也哼唧两声,默默把它延长到一部电影的长度。
▼
这真是一个“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故事。精益求精的宫崎骏讨厌半成品,他认为,如果能达到最好,为什么不去做呢?于是,《红猪》就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画完红猪后,宫崎骏累到第一次提出了退休。
退休这个词在宫崎骏口中至今已经出现了7次,演变成了“狼来了”的故事。但每一次,他都依依不舍地回来,继续他的“未了梦想”。
▼
可是,他并不喜欢这个变化太快的新世界,从电脑到CG技术,每一样新事物都让他无所适从。眼看着坚持了数十年的手绘动画被取代,大家对新兴事物趋之若鹜,他依然选择坚守。
当工作室的员工都请假去看《星球大战》时,他还在伏案画着新作《毛毛虫菠萝》,有些失落。
▼
年龄的增加也让他力不从心,身边的好友一个个老去,他越来越频繁地参加他们的葬礼。
难道还怕死亡就要退缩吗?宫崎骏说不。他在纪录片中念叨:“做到中途死了,也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
年纪大的关系,他的手部握力比原来降了一半,只好把铅笔从HB降到更柔软的5B。他说,没关系啊,5B太硬的时候,我还有6B。
对生命的焦虑和不安没有影响宫崎骏的创作,他从不把自己的躁郁放在动画中。虽然嘴上说着麻烦,但是他一直在鼓励人们好好生活。
《风之谷》中,他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魔女宅急便》中,他说:“一个人的时候,怎么过?就算再难以承受,其实到最后我们总能走得过来。”
《猫的报恩》中,他说:“你应该要学着做你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就什么都不用惧怕。”
我们都是在他的吉卜力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他孜孜不倦地为我们造梦。一个70余岁的老爷爷尚在努力,为这个世界输送积极的能量,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迎难而上?要知道,生活永远值得我们期待。
▼
虽然宫崎骏退休已经成了月经新闻,我每次看到时总是笑笑就过。但是等到他真正退休、不再拿起画笔那天,我可能会哭的吧。
宫崎骏是巨匠、是大师,也是普通的动画工作者。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被生活带来的麻烦所困扰,却执拗地好好努力下去。
▼
你喜欢宫崎骏吗?
你最爱看宫崎骏的哪部动画?
编辑:阿秋 扎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