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什么你越忙越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什么你越忙越穷?

2018-07-02 08:31:26 作者:用文化温暖人心 来源:行动派DreamList 阅读:载入中…

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什么你越忙越穷?

  点击上方蓝字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一起来做行动派!

  穷开心可以,但一定要拒绝意义的穷忙——当忙碌成为生活的全部,没有任何时间作为自己缓冲、思考, 和用以提升自我的时候

  我们很有可能在忙碌到极致同时,在被压榨了全部时间价值后,被时代抛弃。无论多忙,都要留一点给未来的自己。

  ——今天也要加油鸭的谭大湿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主播瘦肉个人微信:Elsa2436

  ☝  配乐:我爱雨夜花——SHE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大师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算。那么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是在另外一本书,《贫穷本质》,我看到另外一种景象。这个世界很多人,匆匆忙忙,勤奋工作。

  别说休息,可能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挤出时间来。

  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

  可是“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越勤奋,越把自己的技能缩窄在一个跑道上。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成为赢家。反而捆死他们,我称之为“一万小时死亡定律”。

  为什么会这样?

  1

  富士康再次被爆“血汗工厂

  ——还记得几年前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吗?不久前,富士康再次被曝光为“血汗工厂”。《观察家报》和中国劳工观察组织对富士康位于衡阳的工厂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这家湖南最大的电子产业基地里,超过8000人是派遣工,而按照中国《劳动法》规定,派遣员工,不能超过总员工数的10%。

  什么叫派遣员工?

  所谓派遣员工,就是指临时性员工,他们没有假期,也没有病假工资和带薪休假福利,一旦不工作,就没有工资,或者随时能被公司解雇,而且不用发放违约金。

  这些人加班时,不按加班工资算,按正常工作工资算。而且工资很低,累死累活每小时才14.5元,这算是非常低的水平了。

  厂方为了让他们多加班,故意把正常工资压得很低,“工人们必须要不停加班,才能获得能保证基本体面生活的报酬。”

  在旺季,一个工人平均一个月要加班100多个小时,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加班4个小时,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36个小时。

  有的人甚至连续工作14天不休息,天天加班。

  生活变成一个巨大深渊疯狂吞噬着人们点点滴滴能量,但很无奈,我们面对这种吞噬时,手足无措,所以,只能被迫应承,哪怕低工资,哪怕14天无休。

  2

  除了指责“富士康”,我们还能思考什么?

  发生这种事,质问富士康当然是必要的。

  但除了质问,我们还应该得到点什么。从18世纪欧洲资本家剥削劳工,到今天的富士康血汗工厂,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怎么变。只要依然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低端产业链无法完全机器取代,这种现象就会一直存在。

  站在个体角度,质问富士康的意义,并不大。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成为这样被严重剥削的人。

  美国一学者名校博士毕业后,没有去华尔街当金融高管,也没有去大公司拿高薪,去了贫民窟。

  她研究课题是:为什么陷入贫困状态的人很难脱贫。

  很多人觉得,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不愿意思考。这个世界大把挣钱的机会,如果他们足够努力,懂得抓住机会,怎么会一直陷在贫困状态中?

  女学者隐瞒她名校博士的身份,潜入贫民窟,像他们一样生活工作。

  她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异

  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要起床,因为要早早去工厂上班,迟到是要被扣钱的。由于时间紧,她根本没有办法从容地吃一顿静心准备好的早餐,只能匆匆吃点面包,再买杯快餐咖啡搞定。

  工厂制度很严格,不允许员工随便离开岗位。因为是流水线操作,所以你必须待在工位上不许离开。上厕所必须申报上司请假批准才能去。

  时薪很低,必须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拿到保证基本温饱的工资,如果想要体面一点,需要工作更长时间。一天24小时,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过。

  午饭晚饭都是吃快餐,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终于下班了,累,精力早已经消磨殆尽。睡觉之前会有几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为了纾解一天的困乏,酒吧、夜总会歌舞厅、都挤满了人。

  大概会在11点到12点之间喝得醉醺醺的回来,睡觉。

  持续循环这样的日子

  你看到了,这就是贫民窟生活着的穷人日常的生活,和我们老一辈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无本质不同

  以最廉价劳动力获取报酬,每天工作超10个小时,甚至没有时间从容体面地吃一份早餐,娱乐活动往往也是简单感官刺激

  经济学家这种生活状态称之为“贫穷的死循环”。

  在富士康工作的派遣工,生活也陷入了这种“贫穷的死循环”:他们偷懒吗?不,他们很勤奋,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并且,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他们抓不住机会吗?不,他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想获得晋升;他们渴望钱,不缺乏任何挣钱的动力

  但他们依然贫穷。

  其实,贫穷的本质并不在于没钱,没钱可以挣钱,贫穷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陷入死胡同,无论如何努力,产生效果,都只能在死胡同里打转,而无法脱离这种生活状态。

  贫穷,不是你缺乏挣钱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你缺乏过好日子的能力。

  3

  贫穷的死循环:单位时间值决定了你的未来

  什么叫“贫穷的死循环”?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概念,“时间单位值”。

  一个上班的白领月薪一万,每天8小时工作,周末双休。

  一个摊煎饼大妈,月薪2万。

  将此两人对比,乍一看,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摊煎饼的大妈比上班的白领挣得多多了,而且不用考虑领导脸色。”

  由此更进一步想:“读书有什么用,考大学研究生,找份工作,结果还没大妈摊煎饼挣得多。”

  摊煎饼的大妈真的挣得多吗?

  前段时间,北京煎饼大妈月薪三万火了,很多人表示,辞职,去摊煎饼,能挣更多。知乎上有人详细剖析了煎饼大妈的日常工作:

  首先,每天凌晨5点就要起床,准备原材料,准备各项工作;接着,无论风吹雨打,都要把煎饼车推到指定位置;买煎饼的人一般在早上,但中午和晚上也有,还有人买煎饼当夜宵,为了能多挣点,必须要守到晚上9点,待人群部分散去,才能回家。

  回家之后,不能立刻休息,还要收拾一下,锅碗瓢盆归置好,已经晚上十点半多了。

  并且,摊煎饼没有周末和休息日这个概念,想多挣点,就得天天出活。

  也就是说,煎饼大妈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7个小时左右,没有周末休息日和节假日这一说。

  白领月薪一万,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日薪是454元;每天工作8小时,时薪是56元;

  煎饼大妈月薪两万,一个月工作30天,每天日薪666元;每天工作17个小时,时薪是39元。

  如果把工作环境考虑进来,白领不用被风吹日晒空调能挡住酷暑,咖啡座里的咖啡和饮品无限畅饮,每年都有出游福利,每年都有年度体检。煎饼大妈什么都没有。

  财经作家玮玮说:“不要被高收入迷惑,很多人的高收入并不是由高价值劳动带来的;他们高收入的背后,是高付出、高风险、高折旧,很多人是拿命在换钱。”

  如果把月薪换成时薪,一目了然

  “时间单位值”就是以尽可能小的单位衡量劳动价值。

  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都非常高。曾经看到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尔盖茨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百美元,他应该会不屑于去捡,为什么?因为划不来,捡钱需要耗时1秒,而在这一秒内,他的身价已经上涨了两百多美元。

  伪高收入人群,时间单位值其实很低,是低价值劳动,依靠长时间积累而得收入。

  “贫穷的死循环”就是这样一种时间单位值非常低的生活状态:

  人们拿着非常低的时薪,为了基本温饱,为了过得还算体面,不得不加长工作时间,以至于每天需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放在工作上了。

   

  人们花半个小时匆匆吃着快餐,丝毫不考虑营养值,而只考虑填饱肚子,如果以单位时间的营养值来算的话,一样非常低

   

  到了休息时间,人们根本不会考虑听场音乐会舒缓心情,更不会去健身房跑步塑造体形,吃喝嫖赌抽是最佳娱乐方式。因为所有的意志力和精力都耗费了,一旦得其自由欲望就容易放纵。这样的休息,不能算是休息,只能是很低级的感官刺激。

   

  低时间单位劳动值——低营养值——低级的感官刺激娱乐方式——再回到低时间单位劳动值,就这样,人们彻底陷入“贫穷的死循环”。

   

  显著特征是“单位时间低创造价值”——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都是。

  4

  如何打破这种“贫穷的死循环”?

  几点建议,也许你未必处于贫困状态,但对你的人生依然有价值

  ➤ 教育,是让你时间增值的最大办法

  打破这种死循环的根本,在于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增值。

  最有效方法,无疑是教育。

  电视剧《相爱十年》中,刘元去一家日本企业工作,最开始,仅是一家底层行政文员,每天的工作是倒垃圾、擦桌子、擦楼梯、端茶送水。

  除了做体力活,还要忍受同僚的冷嘲热讽,每天都很累。

  尽管如此,为了能在这家公司长远发展,刘元还是挤出时间去报了一个日语培训班,每天坚持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日企老大要去参加一次活动,需要刘元帮忙。刘元很自然地直接用日语和他沟通。日企老大非常惊讶:“刘元君,你日语很好呀。”

  刘元满面微笑,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此后,刘元在这家日企一路晋升,最终成为职位最高的中国员工。

  很多年前,农民工在深圳工作,他们白天在工地上干活,但晚上挤出时间也要去上夜大,去学习。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你会算1+1=2,即使你重复算一千遍,你也不会知道2+2=4。但知识和技能越多的人,单位时间产出值越高。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时刻,一定不要让自己忙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耗费在无效重复之事上,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

   

  每天留出时间,留出精力和意志力,给自己刻意训练,让自己时间增值。

   

  ➤ 善于找资源给自己作背书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被尊敬地仰视,才会有更多眼光看到你。

  有人编了个故事:

  一个富人为了想让自己的儿子谋到一份世界银行行长的职位,他对世界银行的负责人说:“我孩子非常有才,精通金融管理之道,你们能不能给他个机会。”

  世界银行的负责人拒绝了他。

  于是,富人开始想办法。他听说比尔盖茨有个女儿,于是找到了比尔盖茨,对他说:“我儿子当上了世界银行的副行长,是世界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你要不要把女儿嫁给我儿子。”

  比尔盖茨一听,心想,世界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应该很厉害,很有资源,于是答应了。

  富人再去找世界银行负责人:“我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你们要不要给他个机会?”

  世界银行负责人心想,比尔盖茨的女婿,应该靠谱,也答应了。

  人要善于给自己贴标签,标签的背后,意味着资源,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整合。

  同样的才华,如果被贴上了标签,有大宗资源加持,才华会更能产生效果,你的单位时间值也会大大增加。所以,人要学会找资源给自己的才华作背书。

  ➤ 有更强大人脉,会让你的时间值被杠杆放大

  人脉是最不能忽视的一环。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杠杆效应

  举个例子,买房,首付三成,如果是五十万,你就能拥有一套价值一百五十万的房产是的,虽然你要还房贷,但是这套房产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受益,全部归属于你,例如租金收益,例如增值收益。

  五十万撬动一百五十万的资金为你办事,这就是杠杆效应。

  在你的人生中,如果有强大的人脉资源,人脉也会让你的努力被杠杆放大。这就是人脉杠杆效应。

  同样是开车,给马云开车,和做滴滴司机,带来的收益是截然不同,单位时间的产出值也是不同的。

  5

  良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良好的,处于正循环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拥有一份单位时间产出值较高的工作,工作时间不会太长,不会经常加班,每天有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休息不仅仅是放纵欲望,你的精力和意志力,除了花在工作上,还有剩余,还能推动自己去学习,打破舒适区,进入未知领域,学习新的技能。

   

  能够从容一日三餐,不必每一次都吃快餐,不必那么急匆匆,有时间给自己做饭吃,犒劳自己的胃。

   

  有无聊甚至发呆的时间,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独处、静坐、冥想,感知生命美意。

  “一万小时定律”和“一万小时死亡定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你能否不断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值增加。

  这意味着你不能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你必须留出时间、精力和意志力成本,为自己的蜕变做准备。

  那些一天到晚忙到死的人,注定拥有的是“一万小时死亡定律”;那些拒绝忙死,给自己生活留白的人,才会拥有“一万小时定律”。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

  愿你有这样的生活。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8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删。

  《依恋亲密关系》

  今日话题 |  “你为今天的生活打几分?明天呢?”

  参与话题讨论,留言区随机抽选一名小伙伴获得赠书,次日10点开奖。

  温馨提示: 由于赠送书籍到库时间不一致,部分书籍到库时间较晚,所以中奖的小伙伴请耐心等待我们的包裹~望谅解,手动爱心发射!

  - 滑动文字可见更多信息 -

  ■   ■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