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样的父母,自然会讨儿女喜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这样的父母,自然会讨儿女喜欢

2018-09-11 08:00:46 作者:北土 阅读:载入中…

这样的父母,自然会讨儿女喜欢

  按 | 中国父母该学着向孩子表达爱,无论是口头还是行动。今天和你分享一篇文章希望你无论处在人生哪一个阶段,都能有一个充满阳光美好家庭

  y 阿谷君 

  泰国有一个感动了全球20亿人的短片,名叫《记得养育你的每一口饭》

  短片中有个小姑娘因为母亲总是干涉自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饥肠辘辘的她来到一家炒饭摊前,好心老板留住了她,给她做了炒饭加煎蛋。

  女孩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老板说:“有一个人比我还要好,虽然她可能很爱唠叨,又很挑剔……”

  老板告诉女孩,她的妈妈在到处找她,还提前付了钱,说如果看到照片上的这个女孩,麻烦你煮点东西给她吃,她身上没有钱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善意很多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背后默默为你打点好了一切。

  为人子女,当然要义不容辞地孝敬、感恩父母,这是责任;身为父母,能让儿女喜欢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是智慧

1

  学会放手给孩子空间

  正如短片中女孩离家出走,是因为妈妈总干涉她的生活,她感觉没有自己的空间。这体现成长期孩子渴望独立与父母不肯放手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家龙应台在外出任局长的三年里,一天一通电话打给两个孩子。可她有次跟老二菲利普通电话时,“拿起听筒,他问我,‘你喝了牛奶没有?’我愣了一下,说我喝了。他说,‘你刷牙了没有?你今天功课怎么样?’”

  龙应台意识到,儿子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对母亲的关爱表示抗议。本想从孩子身上找寻温暖的她,倍感“伤害”。

  于是她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和龙应台一样的很多父母,总想了解孩子的一切,帮他们打点、选择规划未来,但孩子不仅不领情,还感觉隐私受到了侵犯。

  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一个通病——总把“我这是为你好”挂在嘴边,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就像我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香蕉你的爱很慷慨,却不是我想要的。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多人长大后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多听父母的劝告,的确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但也许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容错率高。年轻人,就是要不断闯荡,不断犯错,不断摔得头破血流,才无愧于年轻啊!

  年轻只有一次,不摔疼了,怎么能体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在,年轻使一切造作都来得及改正。

  学着放手吧,给儿女一些空间,就像真正的雄鹰想要飞得更高,只能靠自己拼搏。不放手,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

2

  不要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说到招人恨的几大词汇,“别人家的孩子”绝对榜上有名

  “为什么那谁能考100分,你却不及格?”小时候,别人的好成绩,是我们心头的一根刺。

  “为什么那谁月薪好几万,你却才几千?”工作后,别人的好待遇,是我们心头的一根刺。

  “为什么那谁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却还是单身?”成年后,别人的配偶后代,都会成为无止境比较中,扎心的尖刺。

  “恨铁不成钢”是每个家长都有的心理常态。而原生家庭的悲哀,就在于儿女想辩白一句“我究竟为什么要跟别人比?”都说不出口。

  人与人之间其实毫无可比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时区,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过得风生水起,没有人落后,也没有人领先

  看过一则很有意思漫画

  鸡妈妈去学校给孩子送饭,让猫头鹰老师把饭交给“班上最漂亮学生”。可猫头鹰老师找了很久,还是觉得自家的猫头鹰宝宝漂亮

  事实证明,无论父母多么嘴硬,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既然如此,为什么总要口是心非,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去抬高别人家的孩子呢?

  身为父母的智慧之一,就是要善于对子女表达肯定赞扬毕竟孩子身上很大一部分安全感,来自于他所感受到的父母的肯定、支持和爱。 

3

  学会向子女表达爱

  韩剧《请回答1988》中,排行老二的成德善一直是家里被忽略的存在姐姐成绩优异被视为掌上明珠弟弟年幼懦弱需要呵护

  因此家里鸡蛋不够时,懂事的德善会把鸡蛋让给弟弟和姐姐;吃炸鸡时,也总把鸡腿分给弟弟和姐姐。因为德善的生日跟姐姐的生日挨得很近,因此每年都是跟姐姐的生日一起稀里糊涂地过了。

  德善唯一的愿望,是18岁生日时可以不蹭姐姐过生日用过的蛋糕。但当那年的生日再一次跟姐姐捆绑在一起凑活过时,德善终于爆发了,崩溃大哭。

  爸爸为了弥补她,捧了个新蛋糕帮她补过生日,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做得不好,请她原谅

  于是德善破涕为笑,又变回了那个善良可爱,没心没肺的姑娘

  大女儿成宝拉为了考试搬出家里那天,全家都出来送别,只有爸爸没在。在宝拉离开的路上,在胡同口等她的爸爸拦住了她,递上了那个装满钱的信封,嘱咐她多吃点好的。

  看着后视镜里爸爸越来越小的身影,宝拉泣不成声。她一直觉得在这个家里跟父亲相处尴尬,因为他们都不善言辞。但其实父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藏着满满的爱。

  中国式父母很大的相似之处,就是不善言辞他们不像西方父母那般总把“I Love You”挂在嘴边,但他们的爱藏在每个细节褶皱里,一分一毫都不少。

4

  不把坏情绪强加给孩子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段情节特别暖心,女孩的父母吵架之后安慰她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这绝对不是你的错。”

  当晚,他们轮流去女孩的房间向她道歉,告诉她,父母永远相爱,也永远爱她,这举动让孩子无比安心

  这样的对话简直太治愈了,女孩觉得,爸爸妈妈都很不容易,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己很幸运

  生在这样温暖的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愿望吧。

  但很多现实是,父母吵架从来不避讳孩子,当着孩子的面拳脚相向,大声喊着一句句伤人心的气话,甚至总把孩子拿出来当挡箭牌:“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离婚了。”

  当孩子长大后,这种说法如果还不收起,恐怕孩子就会信以为真,说出“不用为了我,你们高兴就离婚吧”的气话来。

  原生家庭的不幸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组建自己的家庭时,他们会缺乏安全感,甚至会重蹈父母的覆辙。

  因此父母应该学会不把坏情绪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气筒,心情不好,那就收拾好心情再回家,想吵架,那就背着孩子自行解决。

  哪怕是暂时假装的恩爱,也请为了孩子的快乐,当个好演员。毕竟善意的谎言真实的伤害,要更容易被原谅。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他最坚强后盾,放手让他去闯。闯错了方向,闯得累了、遍体鳞伤了,就带他回家。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不会用最新款的手机,听不懂孩子口中最新的流行语,也不理解孩子的每一个笑点

  孩子一天天长大,带给他们的除了欣慰,更多的是恐慌。他们生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就被落下。

  那就试着站在儿女的立场做一个对他们而言可爱又时髦的父母吧。毕竟同儿女相处,除了爱,更需要与时俱进观念和智慧。

  ————————

  “全球图书馆收藏量第一的华文作品

  “中国首部收入企鹅经典文库的当代小说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经典好书阅读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