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VS. 果如
文章|节选自小飞虫讲道录音405
校润|姝玲/首帆/Sarah/玉峰/咯咯吾/张小兔
协助|杨晓鸿/饭饭/雨轩
编辑|咯咯吾
审核|菁菁
1
我提到“圣灵与小我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是代表说你可以不必警觉小我,你若是不警觉小我,你就会继续玩下去,因为小我程序就是让你迷的。
小我程序,就是把“最初的如果”以无数个“小如果”进行伪装,让你不要看到最初的那一念是个“如果”。我再说一遍。不管小我/撒旦/魔做什么,它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让你看到最初的那一念是个“如果”。
当你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圣灵是干嘛的了。
圣灵就是用所有你相信的东西、你能学的东西、跟你有缘的东西来告诉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如果”。
看到“如果”,你就回家了,看不到“如果”,你就看到“果”了。“如果vs.果如”,就是这个。
圣灵让你看到的是“如果”,小我让你看到的是“果如”。
所以当我们说:“事情果然就是这样,事情明明就是这样,我看到的就是果,哪来的如?”你就进入“果如系统”,就轮回了。
如果你知道所有的“果”是“如”出来的,是“如果”出来的,你就往回家的方向走了。我是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看到这个世界是怎么编出来的,以及该怎么回去。
2
所有念头,都是你”是“出来的
如果你明白我说的这些,我们再来看屏幕上的问题,就会发现有多少人没有听懂我的表达。
道友问:“回家以后呢?”
会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听懂我的表达,因为时间是“如果”出来的,哪有回家以后?
如果有回家以后,就代表我们有一个离开以前的家,还有一个离开以后的家,那分裂就发生了,因为有一个以后和以前。
《奇迹课程》说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因即果,果即因。根本没有回家以后,你一直都在家,哪来的回家以后?
根本没有现在过去未来,这个现在过去未来的感觉,是念头关联起来生成的。 真相是“没问题”!
道友问:“怎么什么都懂,还是有痛苦在呢?”
这就是你有一个“知道”,是这个“知道”把你骗了,这个“知道”就是“我什么都懂”。
所以你现在有个“懂”叫做“什么都懂”,如果这个“什么都懂”非但没让你自由,还让你痛苦,那好消息来了,说明你还没懂,你可以继续去懂。
道友问:“你说一切都是念头,那孩子、花开、彩虹美好得让人心动的现象,是什么念头形成的呢?”
首先,一切都是念头的集合,就像你随便找个物体,它是由无数个原子组成的一样。当你说孩子,孩子不是单纯的一个念,孩子是无数个念的集合。
没有一个单独的念头叫孩子,孩子这个念的集合底下包含了无数个念,包含了未来祖国的花朵、希望、我的骨肉等等,然后我的骨肉里面又有其他的念头,它已经是无数念头的组合。
那什么叫做让人心动的现象呢?因为我们的记忆中既有恐惧的一部分,也有天国记忆美好的一部分。
因为在二元之中,所以我们的念头就会赋予这些二元的意义。
比方花开、彩虹,如果这两个念头是让你心动美好的,那么凋谢和乌云就一定让你心情不好。
就是说一个觉得晴空彩虹漂亮的人,他一定就会对乌云盖日的恶劣天气产生害怕的感受。
一个认为花开是美好的人,他看到凋零就一定会觉得没有花开好,就像一朵鲜花拿到家,眼睁睁看它一天一天的枯萎。
一个觉得孩子好的,就一定觉得欺负孩子的就不好,或者伤害孩子的就不好。
这些都还是念头,不是这个名词的意义。是我们先有个意义,然后在这个意义中往上套念头。
所以,关键是你看到这些念头、概念,你要知道你看到的都是你,因为你看到的所有这些念头都是你“是”出来的。
3
无数个”如果“组成了这个世界
我们平时总是先把自己当成的一个念头,比如说,我叫某某某,体重几公斤,身高多少,我有什么技艺、文凭,我们把这一堆念头套上自己。
我们认为其他念头跟这堆念头的交集没有关联,我们就认为别人是别人,我是我。
但真相是,这个“我”也“是我”,“别人”也是“是别人”,都是“是”出来的。
如果你和“是”等同,不和”是“后的名词等同,你就会发现万事万物都在你内。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但我很少看到有人重复这句话,这句话其实里面已经包含得很深了。
当你看到“事”就没看到“念”,
看到“念”就没看到“事”。
因为当你看到念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如果;当你看到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然后。就这么简单。
你说“唉呀!这是一个念。”那么你看到的是如果。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那么你没有看到念,你把如果当真而且看到事件了,然后接下来的结局就是轮回。
因此《奇迹课程》开篇就说,这个世界是个知见世界。当你明白这整个道理时,对于所有的修行方法在修什么,该怎么回去,就清晰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明白问题是什么,答案就出来了,若是不明白问题,答案只能去猜。
看到“如果”还有“结果”吗?
如果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如果”组成的,还有“结果”吗?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就是已经觉醒的人,达到菩萨果位者,他知道没有结果,故而无须害怕结果。
这个“菩萨畏因”的“畏”,字面上的确是害怕的意思,但其实不是害怕的意思。没有结果,他怕什么?
“畏”的意思是他在乎,他只关注“因”,不关注“果”,因为根本没有果。而众生只看“果”,这是从“了义”层次来解释这句话。
我现在说几句话,听懂的人就听懂了。
第一句话:你什么都不是;
第二句话:这世界上从未有结果。
我们活在一个没有“结果”的世界中,只有“如果”。我们用无数个“如果”组成了一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结果。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结果。
尽管我们现在还不是菩萨,依然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不是在形式上做什么,行菩萨道,就是从现在开始,你活在因上,不活在果上。
时时刻刻明白,你是那个“是”,而非“是什么”。你可以说“是苹果”、“是人”、“是香蕉”、“是你”,但你清楚的知道,“香蕉,非香蕉,是香蕉”,“杯子,非杯子,是杯子”,“人,非人,是人”,“小飞虫,非小飞虫,是小飞虫”。
在这么一个心境下活,你就不会迷了,就永远知道你是“是”,背后的那个无形无象。“是”的背后是没有主语的,“是”的主语永远不存在。
比如“小飞虫是中国人。” 看似 “小飞虫”从宾语变成主语,实际上误解了,“是”没有主语。
小飞虫是中国人,这个念头把我们骗了,先“是小飞虫”,再“是中国人”,然后用“是”出来的小飞虫和“是”出来的中国人做一个关联。
以前联想电脑有一句广告词叫“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它没有给答案。这句广告词,你翻牌以后就知道它在讲什么了。
翻牌以前,是联想公司说我们的联想有多牛,人类是离不开联想的。所以人类也离不开联想电脑,联想就是牛,这是小我剧本。
你翻牌后就是圣灵在提醒你,人类若失去联想,世界就不存在了,因为世界就是联想出来的。
所以大家看到这个念头的基本模式了吗?我们的真身,你该给他安个名,叫做圣子奥体。
实际上圣子没有名字,但是不安个名,你的心不安,你觉得你总得说个东西。
圣子不是东西,圣子也不是名,但是为了表达,我们给它安个名叫圣子。
你不喜欢圣子这个名,甚至你也可以叫佛、空性都可以,没什么关系。
4
“如果”出的世界,都在你心中
那么圣子怎么造这个世界呢?首先用的第一个功能叫做“是”, “是”出一堆概念,但不管“是”出多少个概念,还是那无名一念,没有一个概念真正存在。
因为“是”出概念所用的代码就是“如果”,即“what if”,都是无名一念。
所以一切概念都是“如果”出来的。 有了那么多的“如果”以后,他开始逃避他“是”出来的那么多“如果”。
因为如果他不设立关联,这个游戏玩不下去,如果不设立关联,等于你一口气说了一万个如果,但没有一个是真的。
好比说,你用一万个如果能拍出一部电视剧吗?
倘使从开篇第一分钟,演员就说如果我是男主角,如果你是女主角,如果我爱你,如果你也爱我,我们该怎么演;
如果我爱你,如果你不爱我,我们又该怎么演。用如果的方式,你是无法拍出一部电视剧的。
所以圣子把这个“如果”隐藏起来了,把“是”也隐藏起来了,把“主语”隐藏起来了。
然后开始直接把如果当真,用如果的果来关联另一个如果的果,用幻来关联幻,用幻来看幻,用幻来解释幻,用幻来定义幻,用幻来判断幻。
这一招叫横扫千军,本来是纵向的心灵运作,结果这么一搞,把真实的那个定义者、观者、能觉者隐藏起来了。
玩过家家的游戏,得左手拿个小人,右手拿个小人,分别扮演两个小人说话,左手说句话,右手说句话,手也是他的手,话也是他的话。
他得把假人当真人玩,从头到尾是他自言自语。我们就是那个在玩过家家的小孩。
还记得《巧克力梦工厂》电影里的经典歌曲吗?查理要去巧克力工厂,结果没拿到门票在哭泣,他妈妈唱了一首歌。
这歌词里面说:“查理,在你内心最深处,你知道整个世界都是你的玩具,所以没什么好伤心的。”这句话就是圣灵剧本,就是如果出来的。
你一旦明白了这个,再看一个人在你身边诉苦,说他的人生怎么苦逼,又被谁抛弃了,又被谁怎么了,谁又坑了我了,谁又害了我了……
你会看到他在玩一个如果的游戏,但那个“他”已经不是这个角色的他,你看到的这个“他”是圣子。
圣子在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再用一堆如果赋予意义。那么如果你每周六上午九点,打开YY直播,找到频道号56263608,你就会听到圣子在用”小飞虫“这个角色和你讲解最究竟的心法《奇迹课程》你什么都不会错过哦。
虫虫特工队
小编:作为圣子真是会拿着天赋大能玩捉迷藏,自己躲、自己藏还要假装找不到,真是玩死自己不商量。游戏还要玩多久,要命的是我说了算。
-END-
公众号:aci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