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好多年轻人都那么丧?”
作者:苏言
1“为什么现在的好多年轻人都那么丧?”
似乎社会对我们90后这一代持有特别的关注,无论善意恶意,90后的一言一行都逃脱不了各种“标签。”
从最初“颓废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到“垮掉的一代” 到“蜗系”再到如今的“不易”。社会与时俱进地赋予90后各种各样的标签,90后也被各大媒体不断代言,无奈之后只能选择接受。
继《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这篇文章大火之后,又有一大批关于90后的文章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当00后异军突起,90后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时候;当90后也开始如80后一般负重前行,面临着各方压力的时候,一些人开始幸灾乐祸起来,利用90后的“血泪史”博取眼球。
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关于90后年龄,工作的大肆渲染,让未来对于身心俱疲的我们来说,更像虚化过的场景,看不清模样。什么“中年危机”,“不肯吃苦”,连高中时代看过的散文《朝花夕拾》的文章名都被用来挖苦,讽刺90后。
我们在各种不怀好意的流言蜚语中,恐惧着年龄的增长,恐惧着岁月的流逝,恐惧着未来的不安,生怕来不及。
键盘侠们开始嘲笑:从何时开始,那些“任意妄为”的90后也从高台跌落凡间,成为负重前行大军中的一员?
2
2017年新年伊始,“18岁”这个词语就迅速成为热搜,那标志着90后的末尾一代也已经全部成年。
以95年为分界点,可以分为“挣扎在房子上的90后”和“挣扎在温饱线上的90后”。前者拥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却为家庭琐事以及高额的房贷焦头烂额。后者是初出茅庐的应届生,在地铁线与出租房之间辗转,为生计奔波。
于是,90后又多了一个标签,名曰“不易。”
微信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许多关于90后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生活状态,而大家用戏谑的心态看完,留给我们的依旧是日益高涨的房租和奔波疲惫的自己。
当我们在城市里到处奔波寻找廉租房的时候,才明白《蜗居》中的场景不是艺术,而是现实。当我们面对着电脑屏幕下方的一点习以为常的时候,才明白电视剧中几个镜头切换就是一天有多虚假。
网友的评论极大的概括了90后“不易”的原因:70后青年时,正赶上改革红利,80后青春时,尚余教育红利。而到90后闯荡世界,规则稳定成熟,无数跃升的裂缝,已然闭合。我们连年经历着最难就业季,握着贬值的学历,茫然看着北上广飙升的房价。并且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大多都需要承担照顾四位老人的责任。
海鸣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这里的一切都不容易,包括贫穷、月光、是非对错和枕边人的呼吸”。
在知乎关于“年轻人生活状态”这一问题的下方,显而易见的有着我们同龄人的各种牢骚与不满,宣泄着无处安放的压力以及焦虑。
生活危机不容乐观,“丧”字应运而生。这的确是我们无可辩驳的现状。
然而,去年英国调查机构发现,全球青年中,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为乐观。他们依然坚信: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
3
最近,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夏季赛已经结束,RNG成功卫冕冠军。
简自豪再次向世界证明自己。97年的他,跌跌撞撞,一路踏过荆棘。
他无数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也曾一度选择退出。可正如皇族的英文缩写一般,never give up,从不放弃。
网友的评论恰如其分,坚持不是永不动摇,而是在犹豫和退缩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决定继续往前走。
“佛系”一词刚刚出现,就引来大批的社会议论。因为它意味着什么都可以,不争不抢,不问输赢。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大相径庭。
而我对“佛系”的理解,如《简爱》一书中所写的那般样:“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活在当下,接受生活的各种不完美,意味着我们逐渐成熟。
有着“任性终不至失性”的决心,也有着“打破世界既定规则”的勇气。
4
《红与黑》中这样描写于连:对于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而言,他对这个世界的憧憬,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是压倒一切的。
我们也是。丧且燃着,一边拼命吐槽,一边努力工作。
在北京做影视剪辑的朋友说,曾经一周只睡了十几个小时。那时无数次的想过“算了吧”、“回家吧”,也曾觉得自己留在北京一无所获。看着凌晨四点的北京城,对着屏幕里不断弹出的对话框,选择继续努力。
在上海做设计师的学姐说,每当因为加班而烦躁的时候,总会想想高晓松所说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而我前一天还因为稿子焦头烂额到想撂挑子,下一刻就忙不迭点开编辑发来的改稿建议,仔细琢磨,痛并快乐着。
正如知乎上的评论:不易青年,挑战生活的不易,总要有不易的决心。
《简爱》中写道:“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我们一路走来,逐渐丢掉沉重的枷锁与束缚,带着“高级丧”的气质,在无数次说要放弃之外,仍然咬牙坚持。
希望我们都能记得,在生活不易之外,还有这样一段话: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
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简爱》中的女孩,也如现在的我们一样。时常失望,时常想要放弃,最后依旧坚持。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努力生活,或许不是为了获得成功,也不是为了其他,只是纯粹的为了生活。这本书可以帮你唤醒一些尘封的过往,也许能让你更好地面对那些无措与卑微的人生“事故”。
作者简介:
苏言,打游戏的御姐心,写文字的小萝莉,公众号:哲思领读()。
哲思领读
爱阅读的人不孤独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