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父母变得对我们小心翼翼了
01
以前,我总有逃离家的冲动。
可是当我真正离开家后,才发现离开了安身立命的地方,我竟然没有一处是落脚的地方。
前几天,我放假回家呆了几天,才发现父母对我竟然变得小心翼翼。
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不安,当十年后,再回头看看现在的一切,我一定会觉得现在的不安都算不上什么。
小的时候,我对父母小心翼翼的,现在却是父母对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我生气。
小的时候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都会放声大哭,这是作为一个孩子自然而然被赋予的权利。
但是在长大成人之后,这个权利就被剥夺了。
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需要自己消化,于是当我第一次不说话的时候,就是我长期沉默的开始。
越沉默,就越不想说。
于是在回家的饭桌上,当我接到工作上的麻烦事时,我也选择了沉默。
看到自己喜欢的菜肴,我没有了以往感觉拥有了全世界的高兴,只是低头默默吃着每一顿我认为的家常便饭。
父母不断的眼神交流,但是什么都问不出口。 只是一直往我碗里夹菜。
然后说:“多吃点,多吃点。”
一顿沉默、安静的晚饭过后,母亲憋了很久的话,终于还是变成了“是不是饭不好吃”这样的问题。
我卧室的房门常常紧闭,我曾无数次的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在徘徊,可是敲门声久久没有响起。
一道无形的墙便在心里筑起来了。
其实,父母能明白我内心的不安,他们看穿我的不安却不轻易揭开伤疤。
其实,他们的小心翼翼我也都懂,只不过我无能为力。
02
这是一个盛行叛逆的时代,我学不会勇敢,却拼了命地想逃离一切爱的牢笼!
但是后来真正离开了父母,才发现这段淡漠的关系真的很难再想通。
真正横亘在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并不仅仅是地理距离,而是心与心的疏远。
每一个漫不经心的敷衍,每一个无能为力的交流都让亲情更加淡漠了。
其实,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因素,还缺乏“将心比心”。
这个提问大部分的网友都是表示支持的,但是有一个网友却坚决的表示了否定。
他说:“如果规定父母亲必须每周陪伴小孩12个小时,那你自己就得做到你成年后也可以每周陪伴他们12个小时。”
其实,我认为这位网友说的很有道理,年幼时父母对我们缺乏的陪伴,如今都造化弄人的还了回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