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了离开父母,我去派出所改掉了自己的名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为了离开父母,我去派出所改掉了自己的名字。

2018-10-12 23:30:15 作者:谭敏 阅读:载入中…

为了离开父母,我去派出所改掉了自己的名字。

  “ 没关系安稳的睡去” 

  文 / 谭敏

  一。

  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喜欢自己名字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一个很小众的感觉,直到某天参加朋友聚会,聊到“有没有想过改名字”这个话题时候讨论突然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原来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动过改名字的念头

  有的是因为名字真的不太雅观,比如他姓杨,却单名一个伟字。

  也有的是觉得本名太过普通了,比如那个叫周娜的女生一直想把名字改成别的。

  而我摆在明面上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名字太中性了,让很多人以为我是女生。”

  这个理由听起来已经拥有足够说服力,所以,我没必要内心真正的原因说出来。

  我那时想改名字,仅仅是因为想斩断和父母之间的联系罢了。

  二。

  事实上,在年纪还小的时候,除了名字之外,父母给的很多东西我都不喜欢

  比如相貌家境,还有他们对我所抱的预期安排

  如果有人对自己附着的某些特质极其的不满意,从本质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他对原生家庭某些方面的不认可

  也许是中国家庭的通病,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占有欲都非常强烈,几乎每一次事关我人生方向选择,他们都想代替我做出决定

  无论是文理分科,还是选择哪个大学,去学什么专业

  但偏偏,每次我们都站在相反的立场,于是发生争执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吵得最凶那次,我爸面红耳赤地对我喊道:

  “你连名字都是我给的,你凭什么不听我的。”

  我愣在原地,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因为这真的是一个让人无法辩解的理由。

  于是,我第一次动了改名字的念头。

  三。

  当时,也有朋友劝解过我,他们说,名字这种东西是生下来那天父母就取好的。

  你身上流的是他们的血,像名字和家庭这种东西,是斩不断的。

  既然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改变,为何不去接受呢。

  不然,你会变得很孤单的。”朋友最后用了“孤单”两个字,作为说辞的结尾。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很可惜,有些东西,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催眠自己去妥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高中毕业时,在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上,争吵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但这一次,我依然没能如愿。

  “你连名字都是我给的,你凭什么不听我的。”

  这句话,简直成为了一个咒语,在它说出来之后,一切反抗力气都被瞬间抽空。

  那天晚上,我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越看就越不顺眼。第二天一早,我就把改名字这件事情付诸了行动

  从偷出户口本到从派出所出来,整个过程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只是,在终于挣脱了这个用了十多年的代号之后,我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

  看着户口本上增加的那个曾用名,我只感到越来越多的茫然

  因为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唯一的改变只是那句争吵中制胜的咒语。

  从“你连名字都是我给的,你凭什么不听我的。”

  变成了“你吃着我的饭,用着我给的钱,不管你叫什么,都应该听我的话。”

  我依然无言以对

  我才突然意识到,很多东西,并不是改一个名字就能够解决的。

  四。

  真正的改变好像是从上大学开始的。

  但仔细想想,是在大二

  整整一个学期,我都在疯狂打工,无论是什么*,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做,甚至放假也总是不回家。

  到后来,我和朋友合伙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清吧,渐渐的有了一些稳定收入,再也没有向父母要生活费的时候。

  我发现,原来只有自己有钱之后,才能够真正摆脱他们对我的控制

  他们终于不能再用任何物质上的绑架来干涉我的任何决定。

  我用着新的名字,认识着新的朋友,也去了很多新的地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没有人知道我以前叫什么,更没有人会对我做的任何事情指手画脚

  我好像终于自由了。

  在整整几年的时间里,关于我的生活,给予父母的,只有电话里间歇性的知情权罢了,我已经差不多忘记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了。

  在某天宿醉醒来,发现自己仍然躺在学校草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很久之前朋友劝我的那句话。 

  我摇着头笑了起来。

  原来这种自由,真的是一件很孤单的事情。

  大学毕业后,再次踏进家门的时候,我甚至感到有点陌生,这种陌生的感觉在看到我爸从里屋走出来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他好像老了很多,眼睛浑浊部分更多了,和记忆里那个固执偏执中年人有点对不上号。

  在看到我的瞬间,他突然有些激动,走过来接下我手里的行李,回头对厨房那头的母亲喊了一句。

  “谭敏回来了,你快点做饭。”

  谭敏,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但是我并没有再和以往一样去纠正他的叫法。

  长年以来对本名的厌恶感在真正的成年后终于消失无踪。

  因为,在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我早已不需要通过改变名字来斩断和父母之间的联系。

  我也终于意识到,像这种联系,从来就不应该被斩断。

  最后。

  在前两年的时候,我又去派出所改回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再后来,我的笔名,以及各种社交网站昵称,都是用的原名

  尽管如此,但在这两次改名间隔的时间里,有很多东西,无论我想或不想,都不会再和从前一样了。

  我终于明白,每个人和父母的羁绊,并不单单靠着和他一样的姓氏,以及他们为你取的名字联结。

  同样的,当这段原本紧锁的关系渐渐脱离开来时,也无法用那个名字重新进行绑定。

  也许这世上,所有的感情都是为了更多的「相聚」,只有与父母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为了最后的「离开」。

  这种离开并不是说永世不能相见,而是在某种精神层面上,他们再也无法把你当作那个需要保护的,又必须俯首帖耳的孩子对待

  你曾经期待的这一天,它总会到来;

  曾经渴望的自由,也会伴随着你的一生

  只是这种自由的时间一长,反而会让人感到后悔——后悔当初的偏执, 和离开时的仓急。

  也许重来一次,我仍不会每次都乖乖地说出那句“爸,我听你的”。

  但至少在某些时候,我愿意讲:“爸,其实你说的有道理。”

  因为现在的他,再也不会要求我必须去做些什么。

  而我也渐渐明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除了“束缚”和“自由”之外,也应该有更合适相处模式

  但明白得太晚,才是我至今,感到最可惜的一件事。

  作者/谭敏

  编辑/                     远夏

  歌曲/    世界が终るまでは

  问两个问题:

  点赞了吗?

  星标我们了吗?

  关注我们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