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可以没有范冰冰,但必须有崔永元
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崔永元究竟是属于哪一类人?
1985年进入央视,1996年《实话实说》红遍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崔永元就是一个名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大IP,无论收视率怎么下跌,崔永元就是一张金名片。
2013年9月19日崔永元录制《谢天谢地,你来啦》,那是他在央视的最后一场节目录制,他告别了央视。
但每次说起崔永元,还是会想起央视,那是他们彼此成就的近30年。
他有点轴,但轴得有理。
崔永元知道得很多,那是他一个新闻人的敏感和素材,四面八方,人脉多、资源也多、消息也多。
他很有分寸,但对于自己坚持的事,他并不愿意放弃。就像我,私心觉得他所说的其实并不针对*,针对的是冯小刚一样,他其实都有,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做了十足的准备,绝对不让自己陷入囹圄,前有与方舟子的*大战,到现在*事件。他做事稳、准、狠。
他也是爱憎分明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变成传统意义的老好人。倒是越发成为一个战士,生活没有磨平他的棱角,是他保留着对生活的正义感和敬仰。
所以,喜欢他的人非常喜欢,讨厌他的人估计恨之入骨。但他并不介意。
他们是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里,是他们有理有据地活着。
part 02实话实说,我不讨厌*。
这是我一向保留的观点。她*,自然由国家会惩罚。尊重国家和法律,所谓道德审判不过是自我狂欢。
但*这样的明星,并不是那么非她不可。就像她停工的这几个月,娱乐圈也好好的。没有*的娱乐圈,照样风生水起。
好电影不断、好电视不断、好综艺不断,各类八卦依然不断,吃瓜群众的瓜吃也吃不完,新浪热搜也多得很,一点都不冷清。
所以,我从来不说什么浮躁与否,我也理解于那些流量明星的方式,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靠天吃饭,来得快,去得也比谁都快。
或许,一切是因为崔永元的私人恩怨而起,但显然,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对于崔永元来说,那些*,他早就明了,不过是放在他生活抽屉里的一个,他抽出一个,都是刀刀见血。
他也给许多人做了一个榜样,你不必相信这个时代会仇视正义的人,只要你有勇气,会有你的后盾在。
part 03一个社会的改变,是需要崔永元一样的人。
不是打嘴仗,逞能,诅咒;而是用一切证据告诉别人,什么是大是大非。
有一个新闻是这样的:
“2002年7月31日,他乘坐L613次列车,在车上购买饮料一瓶,交钱后要求列车员开发票,列车员称没有发票。
后来,他去北京给某单位办事,乘坐K702次列车,在车上购买饮料一瓶,要求列车员开具发票,列车员告诉他“全国的列车都没有发票”。
后经郝先生一再要求,列车员方给他出具了一张证明材料:“2003年11月24日,K702次列车售该旅客鲜橙多一瓶,单价肆元整,特此证明。售货人:刘凯。”同时加盖了列车长张燕的专用章。
于是,郝劲松根据自己的判断判断:全国的客运列车都没有发票,铁道部及其下属的全国各铁路客运单位有重大*嫌疑,违反了《中华人民*发票管理办法》,给他造成了经济损失,财产权受到了侵犯。
为此,郝劲松于2004年5月18日与朋友一起去国家税务总局举报中心递交了举报材料。”
后来的一切很波折。
只是,那以后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的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他说:“能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表示服从,但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们其实更应该学习的,是崔永元、郝劲松身上的轴得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
part 04一个开放和公平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言论的相对自由,但*,不代表伤害。
我记得我写*的时候,不论我如何说,*这件事,交给国家和法律,但是总有人不明理由地攻击和诅咒,认为我的偏袒。
时代真正的脊梁,是保持独立见解,与生活和平相处,遇事有思考、有愤怒,但不盲从、不偏激。
社会会进步,而进步却是一种可喜可贺。
我们要保护崔永元这样的人,是因为那份难得的正义和勇敢的可贵,以及说真话不容易,好好说真话的人更不容易。
- END -
小愚说:
1.对于崔永元,我是有敬意,他有正气,但绝不是蛮横不讲理的键盘侠。实话实说,我不喜欢有些人,经常喊演员叫*。真的感觉很不礼貌。
3.二条和三条还是好物推荐哦。记得买。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