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对你做这些事的男人,赶紧删了吧
在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个男生,两人互加了微信;本来觉得还行的,但男生的有些行为让她有些不舒服。
比如,会在微信上跟她说很多很极端、很痴情的话,还动不动打电话骚扰她……
在恋爱中,咱们除了防渣男渣女之外,还要防另外一种极端的人:执迷者。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对自己想要得到的恋人百般纠缠,常常给对方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执迷者”这个称号,可不是熊爷取的。
而是来自一本超棒的爱情指导书:《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
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被翻译成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
在这本书中,苏珊揭露并分析了“执迷者”们的一些行为、心理。
熊爷今天,就将书中其中一部分,提到“执迷者”们常对恋人做的一些事,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辨别出“执迷者”,并保护好自己,赶紧从恋爱、生活中彻底删除、拉黑他们~
比如,驾车跟踪,一遍一遍打电话发微信,或者铺天盖地的情书……
不过,相信有些人听到这些话,除了惊讶之外,还有一种愉悦感,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排斥被欣赏、被夸赞。
“执迷者对恋人的期望与幻想,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没多大关系。”
作者说,他们做这些,只是在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我们;
然后按照自己的期许,量身打造一个完美情人。
换句话说,他们疯狂追求、口中夸赞的,其实并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理想中的那个完美情人。
作者还说,如果犹犹豫豫,跟他们藕断丝连地纠缠;
那他们会愈发死缠烂打,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困扰。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不在执迷者追求期间拒绝他们;
那跟他们成为恋人关系之后再想分开的话,就越发难了。
作者说,当对方提出分手的想法后,他们便会开始进行“情感绑架”;
酗酒,暴饮暴食、绝食、甚至*、*……
作者还说,当他们伤害自己时,会觉得有安全感,甚至有点骄傲,认为自己承受痛苦就代表了勇敢。
而当这两个法宝用尽了,他们可能还会使出“终极武器”,以自杀相威胁:
“你不见我我就死给你看!”
“你再提分手我就马上跳楼!”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容易能猜到,他们就是想引起对方的注意,让对方产生愧疚感,惩罚对方。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挽回对方,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但作者说,害怕和怜悯很难成为真爱的基础,即使暂时回归,两人也很难修成正果。
得不到,就想毁掉你
作者说,大多数执迷的恋人到了最后都要面对现实,那种求而不得的挫败感和屈辱感,常常会转化成满腔愤怒。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以各种复仇行动来惩罚那个让自己如此痛苦的人。
复仇的行动,通常很恶劣,比如:
作者解释,他们这种复仇行为,其实是想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对方身上。
测一测:
你身边的他是否是“执迷者”?
在书中,作者还集中执迷者的其他行为、常做的一些事,组成了执迷者鉴别清单。
如果被自己不喜欢的人追求,想弄清楚追求者是不是执迷爱恋者,这个清单能够帮助确认:
2.被你拒绝过的人是否一次又一次试图说服你,说你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其实你是爱他/她的?
3.你的前任是否拒绝相信你们之间已经结束了,尽管你一再拒绝,他/她还是没完没了地纠缠?
4.你是否经常很不情愿地接到这个人的电话、情书、礼物或是来访?
5.这个人的追求是否给你带来了很多烦恼?是否造成了你身体或心情的不适?或是烦得你没法专心工作?
6.你拒绝这个人之后,他/她是否对你追得更紧了?
7.当你拒绝这个人时,他/她有没有烦躁或是愤怒?
8.这个人是否盘查你去哪儿、见了谁?你是否发现他跟踪你?
9.你是否害怕出门,因为担心这个人可能正在等你?
10.在这个人的纠缠之下,你是否感觉自己像个人质?
11.你是否担心这个人可能做出伤害你的事情,或者自虐?
作者说,上述问题,哪怕答案只有一个“是”,也极有可能是执迷爱恋者的目标了。
最后,作者提醒我们,如果需要,我们必须要寻求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而不是一忍再忍,一再原谅,这样只会纵容执迷者走向更远的复仇路,这对于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纳兰性德说:
或许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束光
指引我们找到一把把
解开谜题的钥匙
但那个使用钥匙的人
只能是我们自己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