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女生一个月就辞职:犹豫会穷一辈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北大女生一个月就辞职:犹豫会穷一辈子

2017-10-13 13:30:24 作者:槽值 来源:槽值 阅读:载入中…

北大女生一个月就辞职:犹豫会穷一辈子

不久前,《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一文刷爆朋友圈,再次将现实职场的工作焦虑话题带入到大众视野

这篇耗时两星期,长度近两万字的文章,记录了作者从实习到找工作的全部心路历程,包含了大量个人感悟经历细节。

 

因为爱情羁绊、校招压力,北大女生在毕业投了60多份简历后,选择进入银行工作。然而工作没多久,便因为无法忘记最初的梦想毅然辞职,并通过努力最终进入到自己热爱的互联网行业。

 

很多人诟病文章逻辑混乱,用词矫情,但从内容来看,却有大批的读者为其买单:转发、点赞、打赏、感慨……甚至为之感动

 

北大女生爆款文章下部分留言

很多网友说,文中那种面对未来选择的迷茫和初入职场的焦虑显得那么真实,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作者那种“当机立断”的决心,却更让人佩服。

 

别把最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谓的等待犹豫不决中。

 

这大概是这个北大女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她经历过怎样的纠结,在焦虑中发生过怎样跌宕起伏心理活动,最后她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不断努力。

 

相比之下同样喊着要辞职,却迟迟犹豫不行动的人,则可能永远都在原地踏步。

他们会不断把横在面前的困难放大,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逃避。避免盲目和鲁莽选择的借口背后,是内心恐惧

他们害怕走出已经习惯的舒适区,害怕会随之到来的未知,更没有勇气承担可能失败的后果。那得过且过生活里,充斥着迟迟不行动的犹豫,最后则变换为口中对于生活的抱怨

 

很多时候,生活的焦虑正是来自于面对一个抉择的犹豫不决。时间的累积,使得“对问题逃避的初衷”不断产生更强烈的负罪感和自我否定。

 

愈加懒惰,愈加消极的循环里,人们便容易会掉入懊悔过去和幻想未来的陷阱中。

 

 

比鲁莽更糟糕的是犹豫不决。

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剥夺了你不断尝试,向成功进发的可能。

 

一项研究给出9个令人变穷的原因,排在首位的就是“犹豫不决”。

一、犹豫不决——比鲁莽更糟糕的是犹豫不决

二、拖延——计划很丰满,执行很骨感

三、三分钟热度——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

四、害怕拒绝——厚重脆弱自尊

五、自我设限——杀死自己的潜能力

六、逃避现实——白日梦患者

七、总找借口——错不在我

八、恐惧——谨小慎微懦弱

九、拒绝学习——你不是寂寞,只是不想学习

《9个让你变穷的原因》

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的人,无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多么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总是容易被那么坚定的人挤到一边。

 

雷厉风行的人难免会犯错,但是总比什么也不敢做的人要强太多了。

 

大韩航空“最美空姐”辞职当网络主播便是这样一个在坚定中走向成功的故事

 

曾经的空姐郑素拉,是经过100:1的残酷竞争才进入大韩航空的。不过她的空姐生涯却仅仅维持了1年9个月。之后她不顾亲朋反对,毅然辞去了人们眼中光鲜而稳定的工作,开始转行当“网红”主播。

 

她的这个举动,一度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转行的郑素拉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着经验。

通过前期的认真策划,她并没有将受众群体定位在万千宅男,而是另辟蹊径,针对那些想要志愿成为空姐的韩国少女,开展传授面试技巧的直播内容。

 

郑素拉在教导面试时应注意的细节

 

凭借幽默谈吐,专业知识,郑素拉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转行后,她的收入成倍增加,仅仅一个月就已经达到了做空姐时候的10倍。

 

这也向所有曾经质疑她的人证明,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反倒是犹豫不决,才更容易错失机会。

 

杨澜曾经说的,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

很多人犹豫并且焦虑着,还是因为他们站在一个更加功利的角度考量。

 

犹豫着推敲着,除了害怕做选择,更是因为害怕做不出“最好的选择”。

 

该上哪所大学最有前途?应该签哪一份工作最有钱景?要在哪个城市生根最合适?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才能让自己获得利益最大化?

 

我们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着最好的选择。无论这个“好”是从社会角度出发,还是自我意识凸显。

也不管这个“好”是否真的可以被验证——毕竟在现有认识中,人生无法倒带,你不可能真正对比各项选择的后续。

 

尤其在如今这个精英教育盛行的社会里,孩子们不断被灌输着追求极致的想法。

 

成功学盛行,人们对于失败,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宽容

 

2016年1月12日,济南市一名8岁女生从8楼家中跳楼身亡,疑因学习不好被批评。

2016年1月17日,山西省一名10岁男生跳楼自杀,原因是写作业时被母亲训斥。

2017年3月20日,沈阳一名高三女生跳楼自杀,原因是最近一次考试不理想,心理受挫……

这些一直在“好孩子”的期待成长起来的人们,往往缺少独立人格。

他们依赖父母从小为自己所做的安排和选择,缺少自我开发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到了个人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同时他们还害怕尝试,更无法承受世俗意义上“失败”的后果。

他们害怕自己的选择,会让自己失去继续“优秀”的机会。

 

其实害怕失败,更容易导致失败。

这也是“倒霉蛋定律”——墨菲定律背后人的一种“自我验证”动机。

知乎问答“为什么担心失败就越容易失败”的最热门答案里这样写道:

 

担心失败的消极自我概念,会让你展现出失败者的面貌,可能会有退缩回避等失败的策略,从而从这些线索中再次强化自己会失败的概念。

即使在整件事当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你往往选择性地忘记这些事,而去牢牢记住自己失败的事,并深信不疑,觉得自己的成功是侥幸,失败是很经常和容易发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而是自己的选择性歪曲)。

 

是啊,如果你一直把精力用在焦虑和担心失败里,一直给自己塑造失败者的消极的情绪,又怎么能够打起精神,去迈开行动的第一步呢?

不考虑事物解决的办法,不思索遭遇失败后的退路,又该如何去实现有价值的成功?

 

不过,有一点大概是确定的。当我们开始说“最好的选择”时,我们对于当下选择的局势,是有判断的。

 

一个想象构建的评价体系存在,必然对应着一些所谓的指标。而这,也就给我们指引了努力的方向。想要做好一个选择题,至少能对所有的选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吧。

 

在如今的社会,得信息者得天下。掌握更广的信息面,进一步扩大对整个事物版图的了解,或是借他人早有的感悟,来重新定位自己,这些难道不会对克服“犹豫不决”有所帮助吗?

这样想来,“未知”并非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无知”。

反复思量犹豫,却不去摄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大概就是所说的“思而不学”吧。就好比在十字路口徘徊,做无谓的犹豫。

 

如果只是习惯了一个人空想,只不过是将那些烂熟于心的想法翻来倒去罢了。然而翻来覆去地想有什么用吗——没有新知识的灌输,你了解的事物本质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最近《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再一次让大家见识到了孙俪的演技。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她对于角色认知的不断挖掘。

 

刚开始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其实孙俪是拒绝的,大女主、成长史、古装,都是她已经尝试过的关键词。

 

然而随着她在导演的建议下,不断重新研读剧本,孙俪逐渐改变了想法。除了在开拍前做了许多功课之外,开拍后孙俪也是剧本不离身。

为了更好的完成角色,她还常常与编剧及导演不断互动,更新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再将这些得来的想法,密密麻麻以注解和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孙俪微博截图

 

正是这样如饥似渴地不断学习和钻研,让孙俪在演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越来越能够掌握到角色的情绪和演绎方式,也越来越明白,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和魅力,究竟该如何体现。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前进,人们又怎么会还有时间去浪费来“焦虑”呢?

“选择”很重要。

不过更重要的是,在于践行你的选择,并坚持下去。

 

所谓“最好”或者“较好”,都是源于你当前知识结构下的比较和认知结果,而随着行动的付出,这种认知也将被改变。

 

读书时代的我们,总憧憬着在长大之后,能够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渐渐长大开始发现,无论选择有怎样的多样性,你在每个当下能够做的选择只有一种。

 

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深入发展,长久的时间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意义、价值、兴趣,对很多人来说,它们其实都是在实践探索的过程里渐渐清晰。

 

著名的编剧陈文贵,是一个在香港写戏十年,辗转台湾,最后又回到大陆的厦门人。他经历过上山下乡,当过知青和红卫兵。1978年,30岁的他离开厦门去香港,兜兜转转,最后以编剧为生。

 

著名编剧陈文贵,创造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包青天》等著名剧作

 

他对于讲述故事的热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来自于在香港茶餐厅打工期间与他人讲故事交流的经历。

十分钟决定一个想法的生死,在一次次与制片公司老板pitch story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察言观色调整故事走向,因此也逐渐学会了怎样讲抓人的故事。

 

老师的才能来自于“厚积薄发”,而他的成功也在于“细水长流”。过了60岁,陈文贵依旧还写剧本,作息规律,笔耕不辍

 

从陈老师的例子里,我们真正看到了做出选择之后,“坚持”践行的力量。

 

不要把精力花费在做选择的无限犹豫中,而应该将决心贯彻在抉择后的行动里。静下心来,切实地去完成一些事,那些点滴成果的累积,才是成就感和意义的直接来源。

 

这,也是打败裹挟着无意义“焦虑”的最有效方式,而不是在”犹豫不决”中,等待焦虑感将你吞噬。

 

不过如果一时间找不到方向,也不要心急。依照自己的节奏去慢慢尝试。每个人成长的时间轴都有不同。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23岁时还在学校诲人不倦;生涯战绩49胜0败的世界拳王洛基·马西安诺在20岁之前从来没有打过拳;美国著名和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摩西奶奶,则是在78岁退休之后才开始从临摹明信片开始画画……

 

永远不要怀疑行动的力量。

要做的,只是迈开脚步前进,并保持不断学习和尝试的热情。积极拥抱未来,便一定不会白白虚度光阴。

 

“思而不学,犹豫不决”。这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了。人生中的很多焦虑,也正是来自于此。

 

如果想要寻找确定性,那么就不要犹豫,开始上路吧。哪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也不妨在学习中不断尝试。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哪怕是迷失的路,也都是有价值的。正如乔布斯所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相信所有现在用行动所铸成的“点”,都会在未来会连成一条线。

参考资料:

[1]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 胡鸣昂. 2017-09-08

[2]  哈佛研究:9个让你变穷的原因. 爱奇艺视频. 2017-09-13

[3]大韩航空最美空姐辞职当主播月入3000万韩元. 三韩观察家. 闽南网. 2017-04-19.

[4]母亲正做饭17岁女儿跳楼身亡疑考试不理想受挫.  新浪新闻. 2017-03-20.

[5]为什么担心失败就越容易失败?. 知乎问答. 蔡中元. 2013-09-07

[6]70岁金牌编剧一写40年,陈文贵:从三流剧本写起. 新浪娱乐. 2017-07-31

[7]别嫌太晚,他们都是年纪一大把才成功的. 有意思吧. 2014-11-03

[8]SteveJobs对斯坦福大学2004年度毕业生的演讲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一键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查看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