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瑟斯:自己选的炮,流着泪也要打一辈子
吐槽是唯一的freestyle。
而总结吐槽唯一的主题,就是后悔。
后悔结婚太早,后悔没法离婚,后悔没玩够,后悔找的人其实不够爱,后悔结了婚才
知道男人都一个样,后悔原来结婚是两家人而不是两个人的事情,甚至后悔生了孩子没了事业也没感觉到幸福。
然而显然后悔除了能增加挫败感,毫无意义。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都是现在后悔?
这就好像排队,忽然又开了个窗口,你当机立断转一个队或者坚持排在原来的队伍都比你犹豫不决先换新队伍又换回来要更快。
而另一个现实是:婚姻让每个号称后悔结婚的人都成了感情理论专家。
无论基于什么原因,都有一套套的说辞。
说起没法离婚,他们探讨孩子对父母关系的束缚鞭辟入里。
跟他们一起聊天,我极度汗颜且心虚地觉得在座人人都能抢我的饭碗写情感专栏。
可好像同样也是这些人,其中很多在结婚的时候快如闪电,基本我没见过他们对象几面就已经直奔民政局了。
那时候,其实有明眼人就好心对他们未来关系中许多的隐藏问题提出过建议,让他们不如耐心点相处。
可他们的统一回答都是:想那么多干嘛,这都是爱啊!
结婚不就只需要爱吗!真爱无敌啊!
确实无法diss。
其实后悔和结婚一样,也是种选择。
所以,我想今天不如聊聊做选择这回事。
人们在做结婚这种类型的选择的时候,动因无非理性和情绪性(类似感性)两个方面。
理性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匹配程度,这个人包括了太多不同的维度。
而情绪性是两人相处的亲密关系在峰值时刻的感受。
哪个重要不言而喻。
理性之所以重于情绪性的原因是由婚姻的交易本质决定的。
买卖关系能够长期达成,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看对了眼。
我们时常过份高估爱情的力量。
逻辑上来说,符合任何一个人一见钟情标准的人在世上绝对都不只一个。
你认为的天造地设,只是因为你没机会遇见更大社交半径里的陌生人而已。
而且人类在爱情关系中,自我代入感会被放大,美化和包装,原本只是适合,最后变成了非他不嫁和非她不娶。
我见过很多撕心裂肺深入骨髓的爱情患者,他们无一例外都更敏感和善于放大情绪,
而事实上,在他们跟那些真名天子天女分开过后,跟后来人一样爱得郎情妾意。
假如你是一个经常情绪化用事的人,在结婚的选择上,就请更加谨慎。
因为接下来是划重点:
然而理性结婚,就只会有情绪化的抱怨。
开始觉得有情饮水饱,等现实的鸡零狗碎婆婆小姑扑面而来,因为缺乏心理建设而心态整段垮掉。
结果会不可避免有意识地吸收一些关于婚姻负面分析的理论,这样的鸡汤现在买一送十,就
怕你不学,不怕你不会。
所以,每段不顺利的婚姻都会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情感分析师。
然而理性的抱怨坏处不仅仅是抱怨,越有理有据,就越能说服自己和周围的人,结果无非是让自己觉得越要认真地分析婚姻里的鸡毛蒜皮。
很多时候,这种较真比问题本身更要命。
第二种情况,就属于正常现象。
说实话,理性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没有理性,会出大问题。
如果基于感情和其他条件做过综合考量,就不会等有了矛盾才学会理智,而是有所预判,如同投资一样,谨慎入市,抗风险的能力自然也就强。
抱怨还是会抱怨,夫妻之间磕磕绊绊自然难免,可说过就结束,就算听者当真,自己也知道只是矫情。
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都不会对婚姻评头论足,而深蕴做好厨师比美食家更重要,菜好不好吃,跟懂不懂烹饪学术流派没关系,需要的是手艺不是教程。
综上,无论是准备结婚还是已经结婚的各位。
尽量请把自己的左右脑分开使用,这样就能避免婚前不理性,婚后徒吐槽。
选定了人,过日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真的没错。
聊感情的事儿还是留给我们。
自己结婚,要想清楚才好,毕竟后悔改变不了什么,不是吗?
极品小三图鉴(男版)
开放式婚姻实录 | 男版
已婚性生活状况实录
已婚少妇吐槽录
我是吴瑟斯,情场老司机,泡妞小达摩:)
妇女之友,真诚到永久!
▼本期作者▼
吴瑟斯:专栏作家、编剧。曾为《城市画报》和《清明》等纸媒撰稿,已出版短篇故事观点集《凹凸相对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去逛逛首尔小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