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手喝彩
如果对手成功了该怎么办?是真诚地为对手喝彩,还是抱怨对手抢了自己的风头?多数人选择后者,因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失败是难以接受的,向对手表示祝贺就意味着“臣服”于自己的对手。而只有不断地“抱怨”对手,才能表现自己的强大,表明自己依然具备竞争力。这虽然是一种偏见,但却很常见。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不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竞争对手功。假如你放低姿态,不仅能让对手臣服于你,还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提高自己。夏鸥在一家机床厂上班。工厂里有个叫晓军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不久,虽然脑子里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从未实际操作过。夏鸥则正好相反,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多少理论知识,但他入行十几年,实际操作的经验非常丰富。于是,企业领导将他们分配到了一起,旨在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在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两人配合得很好,夏鸥教给晓军基本的实际操作技巧,而晓军则教给夏鸥一些理论知识。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二人成长飞快,都能够独当一面了。到了第三年,车间主任退休,并且厂部决定在普通员工当中挑选,根据最近的表现,夏鸥和晓军是很合适的人选。而实际上,厂部领导也在考察这两个人。搭档成了对手,面对身份的变化,夏鸥和晓军之间的关系也悄悄有了变化,但是谁都没有说出来,日子还是在平静地过着。最终,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厂部从年龄考虑,选择了晓军,放弃了夏鸥。夏鸥很不适应年轻人超过老员工,当了自己的领导,他想不明白。但是这个事实已经决定,无法改变了。夏鸥带着这种强烈不满的情绪重新开始了工作,不过,他变得懒惰了,也变得爱抱怨了,不仅抱怨自己无能,也抱怨晓军的忘恩负义、白眼狼……领导知道后,在一次面谈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了夏鸥,并且告诉他,决定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看不起夏鸥,也不是晓军在背后捣鬼,作为一个老员工,年轻人得到重用,应该高兴才对,要有风度,为对方喝彩。后来,夏鸥大大方方地向晓军表示真心的祝贺。一年之后,他也成功地升了职,和晓军平起平坐。夏鸥回顾以前说:“只有敢于、勇于向对手喝彩,你才会拼着命去改变这个事实,逼迫自已己进步。我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晓军给予我的。”竞争对手胜利就意味着自己失败,这本身就是一个打击了,还要为对方喝彩,这不就更难堪吗?其实不然,要知道,既然有竞争,就会有成败,总要有人失败。真正的竞争,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即便结果失败,你仍然能得到对手的尊重。我们和对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关键时刻,我们不仅要依赖于对手,也要为他喝彩,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进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