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到这五项,到老不油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做到这五项,到老不油腻

2017-10-28 14:30:53 作者:舒国治 来源:看理想 阅读:载入中…

做到这五项,到老不油腻

前面的话

这两天,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猥琐”这个话题,在朋友圈中热议。

有趣的是,此次讨论并非对“中年猥琐男”有所不满的女性所发起,而是由作家冯唐的文章挑起,随后引发一场中年男性(或自觉年近中年的男性)的自我反思、自我警戒

可喜可贺,在女权谈了这么多年之后,中国男性终于意识到了自身的形象危机。

但看到冯唐的“不要成为胖子”、“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呆着不动”、“不要当众谈性”、“不要追忆从前”……这“十不”原则,我仍觉有所不足:

这“十不”,怎么看都还只像是基本行为准则,也即是说做到这“十不”,还仅能做到不让人觉得“油腻”、“猥琐”、不让人讨厌而已。

而不油腻、不猥琐之后,中年男性的进阶该是各种要求呢?

今天分享作家舒国治的一篇文章《十全老人》,在这篇文章中,舒国治从吃饭、住居、行路、穿衣、度日五个方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十全老人”该有的模样。

虽然从中年到老年,还有段距离,而舒国治所提这五项,在今人看来,又绝对是难之又难。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倘若真有人能做到,那真是到老不油腻了。

十全老人

文 | 舒国治

一、吃饭

吃饭多在家中,餐餐四菜一汤。概多粗粮,米麦粱秫俱有。时蔬杂备,肉为点缀。鸡鸭买自山后村家放养者,蔬果亦来自零落园亩而非大场强加肥料揠长之品。葡萄常吃到酸的,所吃香蕉总是弯瘦,西瓜没吃过无子的。 

油盐少使,味精未闻。若贮西食,不过巧克力、奶酪、咖啡豆数项而已。 

既少上外间餐馆,厚酱浓辣无需入喉腹,菜上刻花及伧俗盘器亦无虑碍眼。 

家中碗盘粗净,出自地方窑坊可也,白瓷、青瓷、酱色瓷皆得用之。 

从未用过免洗筷,亦不甚有机会用塑胶筷、象牙筷。 

没吃过一碗方便面。没喝过一杯可乐或罐装咖啡、即溶咖啡。 

偶有宾客,不妨对酌。黄酒、大曲、葡萄酒皆好。下酒的花生米、豆腐干、白切肉也易备得。 

二、住居

容身于瓦顶泥墙房舍中,一楼二楼不碍。不乘电梯,不求在家中登高望景,顾盼纵目。 

必居于有四时之地。冬日瑟缩,倚炉火漫度长夜;夏日挥汗,炎炎午后正好瞌睡连连。 

亦必有庭院,院中有树。不识营造园林,无需曲径通幽。疏树两三株,菜地一小块,有闲地堪晾衣晒被,人出房进屋有屋内室外之际足矣。 

木窗木门,无需镂花冰裂。开门可以见山,闭门无需思过。坐只木椅木凳、藤椅竹椅;板硬不耐久撑臀骨,而藤竹骨疏,久坐时闻吱吱咿咿,亦令人如半坐半悬,适教人坐坐而起身动动,不必如烂肉一摊深陷软絮终日。 

卧则棕棚、藤棚、木板棚,上铺棉褥。不用弹簧垫。求其硬,撑倚易也。 

三、行路

不曾坐飞机。轮船稍有,扁舟则最素常。近则安步,远则汽车火车。山道维艰,偶赖流笼滑竿。 

若乘汽车,不曾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行路观风赏光,随遇而安。迎面拂风,抬头见月,不必吟风弄月。停村坐店,但求歇其所止,不特攀乡搭客。 

四、穿衣

穿衣惟布。夏着单衫,冬则棉袍。薄衫夹里,层层披上。暖时脱卸,凉则添加。不特变化款式,亦只灰蓝颜色。

件数稀少,常换常涤,不惟够用,亦便贮放。不占家中箱柜,正令居室空净,心不寄事也。 

五、度日

爱打呵欠,伸懒腰,咳嗽,清喉咙。偶亦吐痰,吐于土中,随滚成尘团。喝茶,时亦以舌漱荡口中浊腻,吞腹中。 

凡写,只知以笔,不曾按压键盘以出字。实亦甚少写,日常惟以圆珠笔或铅笔记下电话号码。偶一写信而已。严冬呵冻笔研墨写春联已算是年中写字大事。 

从未看过录影带;凡看电影,必看自电影院,且必在旧式单厅大院。切割成六厅八厅之新式小放映院,不曾进过。 

听戏曲或音乐,多在现场。且远久一赴,不需令余音萦绕耳际,久系心胸。家中未必备唱器唱片,一如不甚备书籍同义,使令暗合家徒四壁之至理也。 

倘合以上,其非十全老人? 

百年来天下四处,此乡彼镇总存在些这样的十全老人。我亦途经不少地方,窥望度测过一些这样的人,或十全里的一袭一抹,引人遐羡。隔久了,走远了,亦常在心中泛起。旅中受风寒,卧床空寂,拉杂记下。

文摘自《理想的下午》舒国治

舒国治其人

台湾作家舒国治,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

青年时期以小说崭露头角,令作家詹宏志慨叹其“最好的作品总让评论者无言以对”。其后弃别文坛,流浪美国长达七年,以一辆二手车游历四十四州。

因不愿干无聊的工作,除去早年的一份短暂工作,终身无业,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游荡,几乎走遍了台北的所有大街小巷。对于台北的风物人情、小吃名胜之熟悉几乎无出其右者,朋友们戏称为台北的“地下市长”。

闲时或写文章谈旅行及小吃,或客串友人电影,读者则称其为“终身的晃悠者”。

舒国治的书

《理想的下午》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最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简体版较之繁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流浪集》

流浪,要用尽你能用尽的所有姿势。

这本书为舒国治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所谓流浪的艺术,就是用尽你所能用尽的所有姿势,不假外力,也不为外物所困,流浪就是纯粹的流浪,享受旅途中的孤寂与满足,不受旅伴、行李、吃饭、读书甚至睡觉种种之羁绊与干扰。

——舒国治

门外汉的京都》

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

被公认是写京都书里最有见地的一本。

台北以外,舒国治唯一专书记录的城市行走指南。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

他试着回答为什么总是去京都: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为了竹篱茅舍,为了村家稻田,为小桥流水,也为大桥流水,为了山门长墙,为了氧气,甚至为了睡觉。但这些可以名状的东西,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他自己也怀疑。

我们最喜欢的人或物,往往说不出来理由,不是吗?

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新书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wx@imaginist.com.cn

转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