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油腻
◆ ◆ ◆
文 | 十点君
最近由于一篇《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妇女》,“油腻”一词全网火爆。
每一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成为一个“油腻”的人。
而这时,我却想起了一个永远优雅动人的女人,人们提起她的名字,眼前浮现的永远是她青葱时分的面容,还有那清澈一如秋水的眼睛。
眼波流转、唇齿含笑,一举一动都温柔得体。极具个人特色的穿衣品味,多年的芭蕾舞练习塑造出的形体,使她像高贵的天鹅一样美得不可侵犯。
“连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欢喜的人。”
她就是人间的天使——奥黛丽·赫本。
上帝为她关上了一扇门
却为她打开一扇窗
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的初夏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她从小就热爱芭蕾,9岁时正式开始学习跳舞,她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蹈家。
然而一年后,二战爆发,纳粹进攻并占领了荷兰。赫本家的银行和珠宝被没收,她的父亲也离他们而去。
▲童年时期的奥黛丽·赫本
她的生活被战争的阴影笼罩。食品短缺和流浪的生活,让赫本患上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症和呼吸道感染。
在本该最快乐的年纪,赫本却受尽了贫苦和疾病的折磨。
战争结束后,她重回芭蕾课,但由于政府的不支持,芭蕾学校被停办。
于是她又回到伦敦找最好的芭蕾老师玛丽·兰伯特学习,然而老师却说她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纪。
而且由于她长期营养不良,身材过瘦,她的腿型不够完美,她将永远无法成为顶级的芭蕾舞者。
这一刻,赫本仿佛听到梦想破碎的声音。
上帝关上了她的一扇门,却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
1948年,“高跟纽扣鞋”来到伦敦演出并公开招募演员,奥黛丽在3000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40人名单中的最后一位.
后来回忆时,赫本说:“我被选入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切分音,所以得比其他女孩更加努力。”
在排练过程中,她常常留到很晚,以便于和舞蹈助理合作,而且还每天早起练舞。
尽管常常是跑龙套,但她一直认真练习,在剧中表现突出,动作敏捷。
她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她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还开始兼职报刊杂志等广告平面模特。
后来,她开始出演一些电影里的配角,从《野燕麦》到《天堂里的笑声》,最后她一步步走向了《罗马假日》——第一部由她主演的电影。
▲《罗马假日》
缺乏经验的赫本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一段告别的场景中,赫本怎么也流不出眼泪。
最后导演终于生气地抱怨到“浪费了这么多胶片”。
赫本的眼泪立刻落了下来,这段场景也终于顺利完成了拍摄。
电影上映后大获好评,奥黛丽塑造的甜美任性,敢爱敢恨的“安娜公主”一炮而红,女人们则纷纷模仿她的装扮和发型,赫本风靡全球。
凭借这部电影,赫本收获了人生第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达到了她事业的第一个巅峰。
之后,她又出演了史诗电影《战争与和平》,塑造了一个气质高雅、敢爱敢恨的娜塔莎,并获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
在《窈窕淑女》中,赫本饰演的优雅贵妇,成为了当时女人们穿着搭配的典范;
在《蒂凡尼的早餐》中,她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农家少女霍利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故事;
该片被影评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佳喜剧片,同时也是奥黛丽·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赫本一生演过26部电影,获得过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提名,两届奥斯卡金像奖。很长一段时间,赫本都处于最高片酬女性行列。
赫本在电影中塑造的经典形象被人们所追捧,而她俏皮的发型和简约的穿衣风格对后人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她的芭蕾梦没有实现,但表演给了她一片更大的舞台,并将她带到了更多人的世界里。
而是锦上添花
她是每一个女人的偶像,也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但这样美丽的一个女人也在爱情和婚姻上经历了波折。
在《罗马假日》伦敦的首映会上,赫本与美国影人梅尔·费勒结识。
费勒比她大十四岁,从小就缺失父爱的赫本被他成熟的气质吸引了。两人相爱并结婚了。
▲赫本与费勒
然而结婚后赫本两次流产。为了婚姻和孩子,她在事业期的高峰选择息影,全身心投入家庭,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
他们曾恩爱过,但有些爱情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后来费勒出轨,她结束了与他十三年的婚姻。
后来赫本在希腊旅游时,邂逅了比她小9岁的意大利花花公子安德烈·多蒂。
多蒂在与赫本熟悉后迅速展开攻势,而深陷在旧伤中的赫本被他感动,两人走在了一起,并于一年后举行了婚礼。
▲赫本与安德烈·多蒂
这个浪漫的意大利男人却再次让赫本失望了,他热衷于夜店和脱衣舞厅,爆出各种丑闻。
受过两次伤的她从此心房紧闭,她开始过上独居的生活,渐渐变得独立。
然而命运为赫本安排了最后的慰藉,在赫本51岁时,她遇到了罗伯特·沃特斯。
互相了解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彼此有如此多的共同语言,于是很快就成为了挚友。
▲赫本与沃特斯
赫本曾这样形容沃特斯:
“我已经找到精神上的双胞胎,愿意与此人共度一生。”
沃特斯搬到了赫本的农庄里和她同住,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相濡以沫。
他们是如此的和谐,以至于两人从未想过用一纸婚书来维持他们的伴侣关系。
▲赫本与沃特斯
在前两段爱情中,赫本渴望并依赖爱情,却屡遭背叛。当她和沃特斯在一起时,精神上的独立让她与沃特尔保持着公平又和谐的关系。
也许沃特斯是上帝对赫本最慷慨的馈赠。他们没有成为夫妻,却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陪伴对方度过了剩下的人生。
最好的爱情不是依赖,而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同时一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走遍贫瘠的地区
治愈受伤的心灵
因为小时候战争给她留下了极大的阴影,直到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扶助才她才吃上了第一口饱饭。
因此她对生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她热爱小动物,收养了许多流浪的小鹿和小狗,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赫本淡出影坛后,她并没有像大多数演员一样选择退休去享受生活。而是申请担任了联合国儿基会大使,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失业中。
她参与救助活动、发表演讲,唤起世界对苏丹、索马里等国家正遭受饥荒儿童的关注。
她走过埃塞俄比亚、萨尔瓦多、孟加拉等许多国家,她还冒着战争和传染病的危险远赴非洲,去拥抱饱受饥荒和病痛折磨的儿童。
看到这些骨瘦如柴、遍体鳞伤的孩子们,她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在救助这些小孩的过程中,她也是在疗愈她内心那个饥饿的、被父亲抛弃的小孩。
就像她曾说的:
若要可爱的眼睛,请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她渴望被爱,却又奉献爱。
她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欢迎,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她是大明星,只知道,她是如天使一般的女人。
赫本在非洲拍纪录片时,她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一阵阵的腹痛。
但为了完成拍摄,给非洲的孩子们募集更多的捐款,她依然忍着疼痛坚持拍摄。
直到一次机会接受检查后,她被查出腹腔癌细胞扩散。
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1992年1月20日,赫本病逝,留下了遗言:
赫本去世后,他们一家所在的只有600人的小村庄的大街上挤满了2.5万人,都是来向她告别的。
一周后,她家阁楼上是放满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寄来的信件、祈祷文和折纸。直到这一刻,她的孩子才知道原来母亲如此出名。
从1988年,赫本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都献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为了纪念她的贡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门为她在纽约总部树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奥黛丽精神”。
奥黛丽·赫本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奥黛丽精神”铜像
赫本的一生经历了战争的折磨、梦想的破碎、婚姻的失败,她内心有着阴影,却让自己成为了太阳,温暖了别人,治愈了自己。
这个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的身边,而她美丽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人间,从此,人间便有了最深切的想念。
赫本的存在,证明了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无关。容颜会变,身形会变,只有优雅是永不褪色的美。
她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诠释高贵和优雅的本质,来源于内心的善良和谦卑。
她是奥黛丽·赫本,一位误落人间的天使。
充实自己,用一颗善良的心面对这个世界。愿你也能成为像奥黛丽·赫本一样优雅的女人,永远不再害怕老去。
十点君说
“我想给你一座图书馆。”
免费开放,感谢你我的相遇
10天陪你听本书,一年你比别人多读36本
-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共读图书馆】,即可免费收听59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