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书院虐孩:明明是你有病,却逼孩子吃药
——国馆君按
2014年4月6日,河南新乡,
一名叫玲玲的女孩被一家培训学校接走;
这所培训学校位于郑州,
主要针对所谓“问题少年”进行治疗,
玲玲的问题是:厌学、叛逆。
2014年5月份,42天后,河南郑州。
冰冷肃杀的藏尸房里,
面色惨白,安安静静地躺在尸柜中,
满身淤血和青肿,被人打得不成样子。
母亲嚎啕大哭,撕心裂肺。
孩子不是死在医院里,是死在学校里。
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少年,改善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而其实,他们的具体方法就是:
不听话是吗?好,那就带打到你听话为止。
5月19日晚上,
玲玲突然被要求加训——也就是体罚和虐待,
因为前几天她曾想过要逃跑。
加训的科目是:前倒地和后倒地。
地面是水泥地,
几位教官拉着玲玲的胳膊和腿将她高高抬起,
背部朝下,然后突然猛地一下摔在水泥地上,
玲玲清晰地听到了自己脖子被扭断的声音:
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髓损伤、头部外伤。(医院检查报告发现)
玲玲吓得完全不成人样子,
哭着向教官求饶。
教官却说:“这不是没摔死吗?摔不死接着摔。”
3个小时后,玲玲开始吐血,
哭喊声逐渐弱小下来。
老师们却说:“又在装死。”
他们使劲用教踢她,疯狂地往她嘴里灌水,
后来看玲玲怎么踢打也醒不来,
这才把她拖回宿舍。
他们以为玲玲晕过去了,
睡一觉就会醒来。
但这个女孩再未醒来,就这么被殴打致死了。
而另一个女孩,为了能够见到母亲,
逃出这里,她用玻璃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这才换来被紧急送往医院的机会。
最令玲玲母亲追悔不已的是,她原本期望半年后,
能从学校里走出一个乖乖听话好好学习的女儿,
但走出来的是一个死了的女儿。
被殴打成重伤的玲玲
另一个故事,
最近发生在江西南昌豫章书院的事,
周义(化名)是个00后,因为一场大病,
周义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每天宅在家里,
“上网看电影,偶尔打游戏。
最长的时候,每天上网超过10个小时。”
周义的母亲网上看到了豫章书院,
介绍上说学国学,戒网瘾,心里辅疗。
周母想着,把孩子送进去,
既能戒网瘾,又能接受心理辅导。
于是,周义被送到豫章书院。
才刚到,先是被关进一个小黑屋里,
屋子五六平米,空空如也,
只有一张床一张被子。
“和监狱没什么区别。”
周义顿时警觉起来,掏出手机准备报警,
随即被七八个工作人员制服,
手机摔在地上,屏幕摔成碎片。
周义在这个小黑屋里,足足关了7天,
吃的饭菜全都是剩下的。
用他们老师的话:“饭菜都是臭的。”
一次,周义的笔盒落在床上,
被教官发现,教官说他:“生活习惯懒散。”
当天晚上就被惩戒,
笔盒里有多少支铅笔,就打多少下。
周义整整被打了15下。
戒尺的升级版是龙鞭,
所谓龙鞭,就是用小钢筋做的小棍。
他曾亲眼看到一个学生因为起床晚了,
被打了几十下龙鞭。
“开始还能忍住不出声,后来忍不住惨叫了起来。”
被抽完龙鞭后,又被罚跪在孔子像前,
学生不愿跪,教官一脚踢她的膝盖。
豫章书院,被打得发紫的屁股
豫章书院的龙鞭
因不忍虐待,2016年8月8日,
周义吞下洗衣液自杀,希望能见到父母。
周义被送往医院治疗。
对于这件事,豫章书院的解释是:
“当天治疗洗胃是经过正规医院程序治疗的,
但是医生根本没有从里面洗出泡沫性液体,
其本人全程清醒、谈笑自如。”
而界面新闻找到了当时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给周义下的病危通知书,
通知书上写明:病人病情趋于恶化。
而事实上,这次治疗书院没有告诉家长,
连病危通知书都是老师签的。
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给周义的病危通知书,注意,监护人签名是该校老师签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一个私立学校的老师有什么权力能够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家长要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才会把自己孩子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人。
后来,周母把儿子带回家。
周义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神经兮兮的,
“连父母都害怕,
随身携带一把水果刀,
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把自己都刮伤了好几次。”
有一次,周母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
周义在路上看到母亲开车的方向不对,
以为又要被扭送去豫章书院,
不等车停下来,直接开门跳车跑了。
有时候,在看心理医生的过程中,
周义会突然掐住心理医生的脖子,
质问她:“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是不是装的?是不是又想把我关进去。”
特别是对父母,
周义更是极其不信任。
有时候周母带他出去旅游散心,
他会告诉心理老师:
“我发现我妈有异常,
我发录像给你,你帮我去报警。”
至今,周母还记得儿子刚从豫章书院出来看到他的第一眼,
“充满了怨恨。以前健硕的儿子,整整瘦了50斤。”
现在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先好好相处,再等儿子慢慢恢复正常。
如果说以前孩子还只是有点厌学叛逆的话,
现在儿子已经彻底和她割裂了。
而这种隔阂,即使以后母子关系正常化,
也一定会继续存在,这种不安全感将会伴随一生。
这两件事情都是真实事件,
在网上可查到新闻报道,
而相同的事情还有太多,
2009年8月,广西南宁少年邓森山,
在参加“戒断网瘾”的训练营时被殴打致死;
2010年,一名乌鲁木齐17岁少女因逃避戒网瘾,
试图逃跑,坠楼身亡。
我仿佛都能看到那些孩子们被扭送到所谓训练营的生活,
严苛的军事化生活,毫无人性化管理可言,
打着心灵沟通的旗号,
用简单暴力的方式驯服这些孩子,
因为他们只需要让孩子做到听话就好了。
让孩子听话很简单,
不听话就打,往死里打,
久而久之,不听话,也会听话。
就像远走的候鸟,割断翅膀,还怎么远走;
就像高歌的鹦鹉,割断声带,自然就不会再叽叽喳喳。
2009年的时候,
央视记者柴静报道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事件,
杨永信宣称,任何少男少女,只要到了他这里,
很快就会变得乖乖听话,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百依百顺,有的甚至当场向父母下跪认错。
当时很多父母以为杨永信有神术,
而所谓的神术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强迫性电击治疗。
“不会给孩子做任何身体检查,上来就电。”
把两个电极放到人的两个太阳穴之间,
“剧烈的疼痛、抽搐。”
“所有人一起按住我。”
“高频率的小锤子一下下地击打太阳穴,
痛不欲生。”
这种电击,会持续40分钟。
电到你求饶,电到你屈服,
电到你认同我,最后成为我的一部分。
杨永信电击法治疗学生
而所谓的认错、听话又是怎样一回事儿呢?
记忆特别深的是当时柴静问一个大概13岁的接受过电击的女孩,
柴静问小女孩:“愿意留在这儿吗?”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愿意。”
柴静再问:
“电击这么疼,为什么还愿意留在这儿?”
小女孩抽噎着说:
“因为电击是好的,让她觉得清醒。”
语气不太对,
柴静很认真地问了一句:“真的吗?”
小女孩不说话了,脸涨得通红,
斗大泪珠往下掉,
最后,她咬了咬牙,
回答:“真的,我愿意呆在这儿。”
回答的时候,依然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看到的是恐惧,无比的恐惧,
因为恐惧而不敢说出真话;
因为恐惧而不敢反抗;
因为恐惧而不敢叛逆;
因为恐惧而做一个乖孩子,百依百顺;
因为恐惧而向父母下跪认错。
古代尚有人因为恐惧赵高的权力而睁眼说瞎话,指鹿为马;
现在你对一个少年进行这种变态的电击,他敢说不愿意吗?
这根本不是什么治疗,这是刑讯逼供啊!但这根本不是听话,这是奴性!
而让他屈服于暴力,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
很想问一下这些父母:
难道你们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奴隶吗?
你们宁可要孩子打折孩子做人的根本,
也绝不愿意孩子不听话吗?
喜欢作家淼淼的话:
“那些希望通过电击得到听话孩子的父母,
你得到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只不过是一个因为恐惧对你百依百顺的奴隶而已。”
央视视频中,那个落泪的小女孩
电击少年向杨永信下跪
在知乎上看到一则故事,
一位接受过电击治疗的男生回到家,
“我剩下的日子就是为了让你们痛苦。
从此我不做任何事情,让你们断子绝孙。”
咬牙切齿,恨至骨髓。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他说不定会拿把刀砍上去,
“什么狗屁父母恩情,
什么狗屁天伦之乐,
对于一个能狠心把你送到那种地方去的父母来说,
2009年7月26日,
杨永信登上了世界顶尖科学研究杂志《科学》(Science),
文章记录了杨永信不顾被下药带到网戒中心的患者黄河的抗议,
将已经年满18周岁的黄河电击超过一个小时。
《科学》杂志用最臭名昭著(The most infamous)一词形容杨永信的电击疗法,
完全不顾医学原理和人权人伦。
彻底在医学技术和医学伦理层面推翻了他的电击疗法。
但是,那个时代的杨永信神术破灭了,
而这个时代更多的杨永信浮现出来,
豫章书院、搏强培训,更多五花八门的,
打着心理沟通、国学的帽子,
对孩子们实行非人暴力措施的机构一批又一批,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听话,
不听就打,打到听话为止,
为此任何后果都可以不计。
令我特别惊讶的是,
为何在杨永信已经被否定了十几年的今天,
还会出现大量孩子因为早恋被送去某培训中心,
接着被殴打致死的新闻。
为何还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家长,
愿意把自己的孩子花钱送过去受虐待。
市场经济原理是,有服务是因为有需求。
大批变态培训中心存在的背后,
是有大批变态的中国式父母。
在我看来,所谓变态父母,
大致都有几个共同点:
·全能自恋
拿自己当皇帝,
凡是自己说的,都是对的;
凡是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凡是违背自己所说所做的,都是错的。
他们眼中,只有黑白,只有对错,
没有中间地带,不同即是错误。
体现在教育上,最大的特点就是:
孩子还小,屁都不懂,
都是错的。
·控制欲爆棚
凡是自己不认同的,
都是错误的。
尤其对于孩子,
绝对不允许有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
如果有,不考虑任何其它因素,
唯一的原因就是:孩子不听话。
所以,无论使用什么方法,
都要让孩子听话。
哪怕打,哪怕骂,
哪怕电击,哪怕鞭笞。
肉体损伤,无所谓!
精神损害,无所谓!
违反人伦,无所谓!
逼得孩子想自杀,无所谓!
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孩子乖乖听话就好,
变态的控制欲,极端爆棚。
·毫无耐心
不听话?打,达到听话为止,
变态父母最喜欢用以控制孩子的方式就是:打。
用暴力使他们屈服。
什么?要懂得沟通?
我沟通了呀,没有效果,
孩子还是不听话。
什么,要讲究沟通手段?温柔些。
我都好好跟他说话了啊,
全程抑制住脾气,还要我怎样。
什么要,要学会了解00后的特点?
我去你妈的,这么麻烦,
不如打一顿省事,
打一顿还不行,那就往死里打,
打服为止。
你指望变态父母懂得平等、心平气和,
温柔地和孩子交流,
不可能。
你指望变态父母能够理解代沟,
主动消弭代沟,了解孩子的心理,
不可能。
变态父母的思维简单粗暴,
他们脑海里没有平等、沟通、陪伴,
遇到问题,想得最多的就是暴力。
·不会反思
特别喜欢心理学家毛猫的话:
“‘问题少年’其实非常值得同情,
他们的“问题”大多是社会大环境造成,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问题儿童”。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变态父母很少想到,
为什么孩子如今会变得这样?
不听话,蛮横不讲理,堕落,厌学。
他们不会反思自己,
一旦出现这些现象,
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出问题了。
其实,比“问题孩子”更可怕的是“问题父母”。
第一个故事中被殴打致死的玲玲,
第二故事中的周义,父母关系不和,
总是在家里大吵大闹。
你必须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之吻,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一堆麻烦。
如果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麻烦,
那么我告诉你,问题不在孩子,一定在你自己。
你真的有好好沟通吗?
你真的陪伴了吗?
你真的给他父爱母爱了吗?
遗憾的是,变态父母不会反思这些。
安妮宝贝说:
“高级的情感延伸出精神和意识,
低级的情感延伸出脾气和情绪。”
那些急于把孩子送进培训中心的父母们应该想想,
你们究竟是用什么情感滋养的孩子?
是爱与精神?还是脾气情绪?
我的一个朋友是大学教授,
他孩子也是典型的“问题少年”,
厌学,网瘾很大,主要是打网游。
他跟孩子沟通:“你确定你非常喜欢玩游戏吗?”
孩子说:“确定。”
他说:“那好,给你休学一年,
专门去玩网游,你可以去参加一些比赛,
如果你赢得一些奖,而且挣到钱了,
那你就可以不用上学了,在这一行发展也可以。”
但他和孩子约法三章。
首先是不许呆在本城市;
其次是不许向亲友借钱;
第三是断绝孩子的一切经济来源。
于是,孩子去了北京,
结果不出半年,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一切在我朋友预料之中,
因为喜欢打游戏是一回事,
但参加职业竞赛根本就是另一回事。
而且,孩子天天打游戏打半年,
也会厌烦。
挣不到钱,自然会回来。
他当然也没指望孩子能够痛改前非,
从此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
其实,戒除网瘾最重要的手段,
就是转移注意力,多给孩子陪伴。
我朋友为了陪孩子,
两年没有接基金项目,
准时下班回家做饭,
周末陪孩子出去玩,还带他去跑马拉松,
去年,他们还去了新西兰跑。
见识过更好玩更广阔的世界之后,
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太多了,
孩子根本不会再沉迷网络了。
网络成瘾也好 ,其它东西成瘾也好,
成瘾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空虚,
你天天忙工作,没时间陪伴,
孩子心中感受不到温度,
当然注意力转向虚拟世界。
戒除网瘾最好的办法,
其实就是你多花花时间陪孩子做更多有趣的事情。
至于早恋、叛逆。
这根本就不算是问题。
谁没有年轻过,谁年轻的时候不抱着美好的幻想,
和自己的男神女神白头偕老?
谁没有年轻过,谁年轻的时候不是自说自话,
对父母一幅爱答不理的样子。
正如我朋友所说的:
“这些不能算是问题的问题,
也出现在生活中,
问题就一定不是在孩子身上,
而在父母身上。”
2009年8月2日,
所谓“问题少年”邓森飞在训练营中被殴打致死后,
其父邓飞说过这样一句话:
“希望我儿子以生命为代价,
能唤醒社会的重视。”
而玲玲的死亡,周义的自杀,
却无不在宣告冰冷的现实:
变态父母大量存在,
孩子们依然在惨遭虐待,
一个杨永信神话破灭了,
无数个杨永信在变态父母们的扶持下崛起。
这个问题的症结不在杨永信们,
而在变态的父母们,
他们坚信自己的孩子有问题,
他们坚信暴力,
他们坚信打骂会改变孩子,
他们从不反思自己,
他们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正确。
但是,苦难、打骂,真的改变了他们的孩子吗?
真的让他们满意了吗?
作家凉炘说:人们以为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得不成样子,
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
像狗群迁徙一样走在街上,
发出快乐的笑声。
真正因苦难而变强大的人,
从不认为自己经历过苦难。
那些声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
是脱了人皮穿上囚服走出来的。
而那些被殴打后对父母们百依百顺地孩子们,
正是这种脱了人皮穿上囚徒走出来的奴隶。
最后,替所谓的“问题少年”问父母们一段话:
那些让孩子承担自己无能的恶果的父母!
你们如果没有这个能力,
如果自己心智都不够成熟,
如果压根没有为了培养孩子学习过任何教育技巧,
如果你们压根不懂什么是为人父母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你们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为了生个孩子让你们的人生变得完整?
为了生个孩子让你们的父母开心?
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就该生孩子?
因为那一晚上不小心?
还是因为就是想传宗接代?
你们把孩子当什么了?
满足你们私欲?
还是帮你们实现理想的工具?
任你们随意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橡皮泥?
这不是爱!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尊重,
你们连尊重是什么都不懂是谁给你们勇气和自信能够去哺育一个独立的生命?!
本期编辑✎ 斧子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关于国馆
一千万文化人的聚集地,
带你开启文化生活的新方式。
国馆商城双11
年度低价 低至2折起
今日开始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双十一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