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6岁少年26刀刺死班主任: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去哪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16岁少年26刀刺死班主任: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去哪了?

2017-11-16 23:31:34 作者:深小北 阅读:载入中…

16岁少年26刀刺死班主任: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去哪了?

11月12日,沅江三中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最看重的尖子生罗军刺杀26刀身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倒在了血泊中,停止呼吸,终结了此生。这个社会处处充斥着暴力和血腥,让人心惶惶

11月12日下午,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沅江三中依旧书声郎朗,谁也没想过接下来即将发生三中建校以来的第一惨案,谁也不曾想一个优秀老师将倒在一个尖子生的弹簧刀下,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将撒手人寰

事情就是这样的毫无征兆,罪恶在一步步靠近,生命进入倒计时

高三1502班是重点班。11月10日周五,班主任鲍方察觉班级纪律有些松散,在这升学的节骨眼上,这样的情况令老师很着急担忧,他决定尽快给学生安排一堂思想政治课。两天后,也就是周六,这趟思想政治课就安排在第六节课后,鲍老师放了一小段励志视频,并要求同学们写一段读后感。罗X杰作为班上的第一名自然备受老师关注,而他却趴在桌上无心听课。鲍方叫他写读后感,他直接说:“不写。”

老师说:“不写,就转班!”

也许这是第一句刺激罗X杰的话。

这句话在罗X杰心中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鲍老师回办公室了,罗X杰突然站起来找同学要回了了他的刀,那是他托同学在网上买的,一直放在学校里。他带着刀走出了教室站在走廊上。鲍老师见了,从办公室走出来将他叫进办公室做思想工作,批评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滑,大概是罗X杰面对老师的批评态度并不好,鲍老师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未接通。他不知道,罪恶的种子已经发芽,并迅速膨胀。就在鲍老师准备拨其母亲的电话时,罪恶终于吞噬了人性,罗X杰举刀朝老师的脖子割了下去,鲜血直飙。也许是杀红了眼,那种泯灭人性的快感占据了罗同学的全部感官知觉,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补了几刀,直到老师趴在血泊中,不能动弹。

罗童鞋洗干净了刀,带着胜利的快感跑到教师对着他的同班同学---鲍老师的女儿大声说:“我把你爸爸捅死了!”说完跑出教室再次回到办公室朝无力挣扎的鲍老师脸上,头上,背上又扎下去数刀,跟着跑出教室的女儿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死在自己面前,手无缚鸡之力,这一幕恐怕伴随其女儿的一生,无法抹去。之后,罗X杰丢下刀,试图跳楼,被赶来的同学齐力拦下,之后,罗老师被抬上担架,在到达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罗同学被警方带走。。。。

现在我们来看看流出来的事发后老师们的心情心理状态。

网上针对此事各种声音都有,有站在凶手这边的,有站在死者这边的,每个声音看起来都有它的道理。可我只想问:“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哪去了?为何随随便便就可以挥刀杀人,取人性命?”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如此没有安全保障吗?我们的生命真的贱如蝼蚁吗?

幼师虐待幼儿,将幼儿闷死,前任挥刀杀女友闺蜜,学生弑杀老师,是什么原因导致整个社会充满戾气?如此,我们将该怎样做人,如何健康安然无恙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16岁少年残忍弑杀班主任谁之过?

应试教育之过?

班主任管太宽之过?

学生之过?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剥夺别人生权利

罗X杰弑杀班主任,绝不是一时的冲动,是积怨已久,这种怨也许不仅仅是针对老师,而是针对整个教育体制,是对当下生活的抵抗。有人说,罗同学在语文老师让其默写课文时就有拿刀在桌上刻杀字的举动,因此推断罗同学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所谓反社会人格就是:“没有道德感,没有感情,具有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他或许主观意识并不想杀鲍老师,鲍老师只是他情绪失控下的牺牲品。

这个社会丧尽天良的老师有之,泯灭人性的学生有之。当罪恶发生,没有任何言语可以洗脱其罪名。在此事中,我同情鲍老师,他的女儿正值高考重要时期,他的妻子有病在身,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他走了,来不及给妻女留下只言片语,无论他的教育方式是否与时俱进,罪不该死。

青少年的心理是最不稳定的群体,他们有太多的情绪无处宣泄,对基本的法制认知不足。荷尔蒙旺盛的他们特别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我们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更应该紧抓思想政治与法制的普及,一个人健康完整的人格胜过无数张满分试卷。

另外我想说:“请家长这件事情老师真的要慎用,刺激,威胁的语言慎用."

日本有部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讲的是巴学园对的教学理念,小林校长对她的影响,她总记得第一次见面,校长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把椅子施到她跟前,听她絮絮叨叨讲了四个多小时,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直到她无话可说。让她真正的感觉到被尊重。

被尊重,被理解,是每个人的需求,可有多少老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包括父母其实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部分老师和父母都觉得自己是不可冒犯不可忤逆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有自己对“好”的理解。当两种认知不一致时,矛盾就产生了。

师生之间若能做到互相尊重是最理想的状态,若不能就尽量包容。施教和受教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人不配合,另一人再着力也无用,空余恨在心头。不如规避矛盾,把握分寸感。学生自我要求高就多推动,学生自我要求低,就尽量表示理解。毕竟不是父母,就像网上说的:“你有自己的家,你是家里的天,其父母都可能束手无策,作为老师,尽力就好。搭上生命真不值。”

家庭是学生第一座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没有这些,成绩再好,再优秀也是空。

所有罪恶的灵魂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愿鲍老师走好,愿天堂没有暴戾,愿这样的人间惨剧不再发生!

愿人们对生命保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作者简介:深小北,情感作家,情感咨询师,著有情感散文数千篇,被众多百万大号转载,著有长篇小说《穿越围城的爱恋》。不矫情,不煽情,理性,客观,用文字抒写生活,引发人的思考和共鸣!公众号:小北情感说(ID:looksxb)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婚外情,有真爱吗?

双宋结婚遇见你,余生都是你!

结婚八年,性生活哪去了

小三要生了,我死也不离婚

请别给孩子,贴标签!

支持原创,苹果读者可以通过这里进行赞赏!

你的每一点支持就是我们默默写文的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